人人图书馆_室内陈设与宋代绘画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5
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民居和商业建筑研究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以后相当流行的题材,就好像宋词的一个词牌名,可以有不同的“填词”和“版本”,其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他以清明时节作为引子,展开对汴京的精描细绘,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受到历代喜爱。
除此版本外,还有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如图1)和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如图2,为清代画院的陈枚、孙祜、金昆、戴洪、陈志道五位画家合作“恭画”)等等。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山东诸城)人。
青年时代生活在汴梁,徽宗朝进入翰林图画院。
“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1]”。
他是一个有极强的写实技巧,并善于处理复杂的生活场景的画家。
《清明上河图》一方面是北宋时代绘画上的成就,另一方面则是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许多民俗文化以及市井村舍环境,房屋、桥梁、城郭等,如同一幅幅照片,真实地表现出北宋时期的种种社会现实。
绘画的真实性与建筑的真实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宋代住居和商业形式的研究素材是否真实可行呢?在绘画发展的早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对绘画对象的真实再现。
谢赫(479-502)提出的“六个绘画原则”之一就是“在绘画形式上忠实于客观实体”。
唐朝艺术史学家张颜远提出绘画的对象“必须按照它的准确形象来画”。
中国画对建筑的表现几乎同中国画历史本身一样时代久远。
傅熹年先生在《北宋、辽、金绘画艺术》中对古代的“建筑画”有细致的论述。
以建筑物为主题的,并用直尺、界笔画的绘画叫屋木,唐人称之为“台阁”或“楼台”,从敦煌初唐以后的净土变壁画中的天宫可知,当时已能用一点透视画较大宫院殿庭。
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出现了尹继昭、胡翼、卫贤、郭忠恕等大画家,屋木发展为独立的画种。
《图画见闻志》论屋木题材时说:“画屋木者,折算无亏,笔画匀壮,深远透空,一去百斜。
如隋、唐、五代以前,洎国初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
宋代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薛捷;李云云
【期刊名称】《天工》
【年(卷),期】2024()5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认知不断提高,能更加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并进行大量的创新应用。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石器文化到新时代,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到宋代更是达到繁荣阶段。
尝试研究宋代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形势所趋和必然的文化突破,是一种新时代下的古今碰撞,更是不断创新的动力,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影响深远。
因此要汲取宋代文化中不同方面的美感,实现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薛捷;李云云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38.2
【相关文献】
1.徽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北广场室内装饰方案设计为例
2.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壮族文化为例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评《室内纺织品配套设计》4.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壮族铜鼓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教学为例5.徽派建筑文化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析宋代画作中的建筑艺术摘要:高晓松说过,如果可以穿越回古代的话,那最想去一定是宋朝。
宋朝的文化昌盛,生活美学极为精致,是文人最幸福的时代。
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代建筑的美在宋代绘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宋代画作与宋代建筑它们两者交相呼应。
本文通过研究宋代的画作对宋代建筑有了尚浅的认识。
1.1宋代绘画中的建筑表象——屋顶篇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遮风避雨,同时不同的样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美的享受。
在等级和形式上,一般来说屋顶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单坡和攒尖等。
下面我们通过几幅画作在欣赏各个屋顶形式的美。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图1),图中对称结构的造型,不仅完美的诠释了中国古代阴阳平衡制约的观念,同时也是对天地人和理念的追求。
画中描绘了宣德门的屋顶形式以及部分的斗拱样貌。
中央门楼的屋顶形式为单檐庑殿顶。
屋顶上的绿琉璃瓦整齐排列,屋脊上的鸱吻和蹲兽各个神采奕奕。
体现出了宣德门的庄严巍峨。
门楼的转角辅作为六铺作一抄二昂重栱计心造,门楼两侧殿阁为朵楼,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顶。
门楼与朵楼之间采用斜廊的方式进行相连。
通过《瑞鹤图》我们大致的了解到了屋顶形式中的庑殿顶。
威严大气,权贵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制度中,庑殿顶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形式,明清时期只有皇家宫殿和重要庙宇才可以使用。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此种形式,还需要参考其它的有关资料。
图1:北宋·宋徽宗《瑞鹤图》图源:网络《清明上河图》中不仅描绘出了汴京城中繁华的景象同时也勾勒出了宏伟的建筑,如酒楼、茶楼等,规模甚是庞大。
图中左侧的酒楼为孙羊正店。
(见图2)从中可以看出酒楼的建筑形式,其屋顶的形式为歇山顶,整体建筑是三层设计。
山画面带有悬鱼,惹草,酒馆的二楼正脊、垂脊。
博风板等一应俱全。
建筑装饰中独特新颖、显见度高。
而相比于正店,脚店的等级相对较低,数量较多,但装饰等级效果低千正店。
论宋代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美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宋代美学的影响也长期存在,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从宋代美学的特点出发,阐述它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一、宋代美学的特点宋代美学的特点是注重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强调自然的感觉和敬畏自然的心态,讲究细节和造型,追求简约与丰富之间的平衡。
宋代文化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这也反映在宋代美学上。
宋代美学注重实用和审美的结合,追求形式和功能的一致。
宋代家具,如椅子、桌子等,都采用了简约而稳重的造型,突出了实用性。
但是,这些家具的表面都装饰有浮雕和雕刻,细节处理非常精美,体现出了审美的追求。
在宋代美学中,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宋代诗人在写诗时经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在美术和建筑中,也常常以自然为主题。
宋人崇尚自然,注重自然的感觉和心态。
在宋代的园林建设中,常常借助自然的景观,以达到统一自然和艺术的效果。
1. 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宋代美学注重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强调形式和功能的一致性。
现代室内设计也应该追求这个目标,在设计中注重空间的实用性和艺术的价值。
2. 自然主题的运用现代室内设计中,自然主题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强调自然元素的运用。
这一点与宋代美学中重视自然的思想是一致的。
3. 细节的处理和装饰的运用宋代美学中,注重细节和装饰的处理。
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常常采用一些精美的雕刻和装饰,注重细节的处理。
4. 空间的处理宋代园林的建设,强调统一自然与艺术。
在空间的设计上,它也追求空间的通透和留白。
这一点也对现代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常常追求空间的通透和留白。
总之,宋代美学对现代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室内设计注重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强调空间的留白和细节的处理。
在这些方面,宋代美学都给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浅谈宋代绘画中的家具陈设艺术作者:韦孔超陈晨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中国绘画是无形的史记,在浩瀚如海的宋代绘画作品中,忠于写实的画家与他们描写现实社会生活的绘画方式,真实的反应了当时文人雅客古玩鉴赏、品茶论道与焚香插花的生活方式和闲适淡雅环境起居,本文以宋代文人画中的部分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与此相关的家具,为我们研究宋代家具与现代家居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宋代绘画;家具陈设;家具特点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026-01一、宋代文人绘画的发展宋代是一个文人的时代,采取重文抑武、重内轻外的国家政策,使得宋朝社会安定繁荣,经济发展迅速。
对隋唐与五代绘画精神与手法继承发展的同时,统治者的支持,上行下效,给宋代绘画的繁荣发展带来支持力量,促使宋代绘画成为中华民族绘画发展史中一个辉煌鼎盛的时期,展现出异于前代的不同表现风格。
宋代文人画、花鸟画、山水画等绘画发展形成高峰并且各成体系,形式丰富纷呈,形成宋代绘画繁荣的面貌。
文人画是宋代绘画的重要类别,题材广泛,从唐朝以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的题材选择,表现形式扩展到描绘文人隐士与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当时社会中画家关注视野的程度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入了解,并且在形象选择、题材处理与审美品位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中国家具在宋代发展的特点中国传统家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以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而将雅与俗融为一炉,展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东方韵味。
隋唐时期,古人还没离开以床、榻为中心的起居生活方式,垂足而坐的高足家具种类发展不平衡,形体和构造也处于过渡时期。
从流传至今的许多宋代绘画文献的研究可看出,经过家具历史的演变,至宋代完成席地而坐转变为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
从以床、席为主要生活方式的中心,而逐渐过渡到以桌案和座椅为中心。
家具也从矮型家具逐渐发展为高型家具,也使新型家具在家具结构、功能和形态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开始步入成熟时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研究宋代绘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建筑与环境的重要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宋画中,城市与农村的描绘常常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画作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建筑风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
在建筑方面,宋画中的房屋、庙宇、塔楼等建筑物具有鲜明的特点。
例如,房屋多采用歇山式屋顶,斗拱挑檐,颇具气势。
宋画中的建筑结构也具有显著的特色,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建筑群,错落有致,展现出严谨的城市规划。
在环境方面,宋画中的自然元素如山、水、树、花等也极为丰富。
画家们将自然景观与建筑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这些画作中,环境与建筑的和谐共生,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利用。
一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
例如,王芳在其著作《宋代绘画与建筑史》中指出,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社会文化与历史的反映。
她认为,通过研究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文化信仰及社会结构等。
宋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得知宋代的建筑风格与特点,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宋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民居与商业建筑:细腻描绘与深入探索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上,不禁为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所吸引。
在这幅堪称卓越的艺术作品中,两个重要的元素——民居和商业建筑,同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让我们来《清明上河图》中的民居。
民居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场所,其形态和特点往往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地理背景。
在宋代,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民居建筑也展现出新的特色。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居布局灵活,造型多变,既满足了居住的需求,又注重审美和艺术性。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彩画是我国独特且历史悠久的装饰艺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随着近几年非遗项目的兴起,古建彩画的文化价值渐长,在中式装饰设计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式彩画是我国比较早的彩画形式,它标志着建筑室内织物被覆时代的结束,对于建筑室内装饰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一、宋式彩画概述古建彩画始于原始神庙,是在营造室内庄严氛围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
在辽宁西部红山文化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的室内墙面,发现了白与赭红两色绘成的彩画图案。
为了赋予神庙神圣、庄严的感受,古人在室内墙面上刻意用线脚和纹饰装饰;在室外,为了防止木结构建筑受到自然侵蚀和虫蛀,古人便将一些矿物涂料涂饰于裸露的木结构上,并无太多的装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能力提高,对建筑装饰不再满足于单一颜色,而是逐渐添加各种花纹与图案,从最初为营造氛围向增加建筑华美程度转变。
从宋代《营造法式》一书看,当时彩画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书中对彩画的图案、纹饰、材料等都有记载与规定。
宋式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碾玉装、解绿装、青绿叠晕棱间装和丹粉刷饰屋舍五种。
根据其色调分为多彩色调彩画、青绿色调彩画以及红黄色调彩画,甚至根据装饰效果以及材料划分为上、中、下等。
随着非遗文化的发展,彩画的继承和创新成为一个具有文化价值的项目。
宋式彩画在室内设计中与天花板、墙面、柱、隔断等的界面设计或者软装陈设设计相结合,不仅深化了设计主题,而且赋予了设计独特的精神内涵。
二、现代室内设计的趋势现代室内设计逐渐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地域文化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室内设计特别是酒店、餐饮空间等公共场合的设计趋势,必然要结合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才能立于国际市场。
在崇尚简约设计的21世纪,国家推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今后中国风特色主题室内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宋式彩画在室内设计应用中的意义宋式彩画作为我国古建装饰中重要的要素之一,以独特的中国风格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代室内设计特点(一)宋代室内设计特点1. 自然主义的风格•宋代室内设计追求自然主义,以模拟自然景观为主要目标。
•室内装饰常以山水、花卉、动植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形成具有自然美感的空间。
2. 简约、高雅的色彩搭配•宋代室内设计注重色彩的简洁和协调。
•常见的色调包括淡雅的藕荷色、翡翠绿、宝蓝色等,以及自然色调如灰色、米黄色等。
•色彩搭配上重视对比和平衡,以营造温和而高雅的氛围。
3. 着重家具和布局•宋代家具注重实用性和造型美。
•家具常采用硬木制作,经过精细的雕刻和装饰。
•室内布局追求舒适而有序的格局,注重家居的人文环境。
•常见的家具包括床、榻、椅、案、几等。
4. 软装饰和陈设物品•宋代室内设计注重软装饰和陈设物品的搭配。
•常见的软装饰包括窗帘、地毯、壁挂、蚊帐等。
•陈设物品多为文人雅士喜欢的书画、瓷器、茶具等,体现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
5. 注重空间利用和功能性•宋代室内设计注重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功能性。
•根据不同空间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和区域划分。
•室内常见的功能区域包括书房、客厅、起居室等。
6. 墙壁和地板的处理•宋代室内设计中的墙壁和地板处理十分讲究。
•墙壁常采用挂画、书法作品等进行装饰,营造文化氛围。
•地板常采用木质材料,注重纹理和质感的展示。
7. 窗户和采光处理•宋代室内设计注重窗户的布置和采光的处理。
•窗户常采用木制窗框,并配以适当的窗帘,营造自然光线的柔和效果。
•窗户位置和大小的设置也有利于通风和收纳阳光。
以上是宋代室内设计的一些特点和说明,展示了该时期室内设计的美学和文化传承,融合了自然主义、简约高雅、功能性和舒适等元素。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审美观念和文人文化的影响。
宋代美学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和色彩:宋代美学追求自然之美,强调材质的自然纹理和色彩,这种理念在现代家居设计中也非常流行。
现代家居中,采用天然材质,如木、石等,以及柔和的色彩,能够营造出舒适、自然的氛围。
2. 空间布局:宋代美学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连贯性,这种理念也影响了现代家居设计。
现代家居设计中,强调开放式布局,让空间更加通透、流动,同时注重空间的细节处理,如收纳空间的合理利用等。
3. 简约风格:宋代美学崇尚简约,追求素雅之美,这种理念在当今的极简主义家居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极简主义家居设计追求少即是多的原则,注重空间的简洁和线条的流畅,营造出简约、干净的氛围。
4. 自然元素:宋代美学注重自然之美,因此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运用自然元素也是非常常见的。
例如在室内摆放绿植、挂山水画等,能够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氛围,给人带来舒适感。
5. 细节处理:宋代美学注重细节处理,这种理念在现代家居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现代家居设计中,对于家具、灯具等的设计都非常注重细节处理,追求完美和精致。
总的来说,宋代美学对现代家居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运用宋代美学的理念,能够营造出舒适、自然、简约的家居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两宋时期的家具陈设与室内装饰风格裴诗雅【摘要】宋时期统治者推崇以重文轻武作为治国策略,而商业、手工业、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趋于多元化,高贵的上层阶级文化和市井文化相融汇,创造了社会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因此室内陈设呈现出集朴素清新与高雅精美于一体的艺术特征.而在此时期的社会形态中,宋代整个社会呈现的醇厚底蕴的文人气息与统治者对社会文化的高度关注息息相关.随着宋代艺术的不断发展,文人士大夫,画家及书法家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增强,形成了丰富的室内装饰种类,表现出了大量的室内艺术形式,对后世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两宋时期的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享受上升到达了精神享受的层面,整个社会呈现出不论阶级高低,雅俗共赏的人文气息.在宋代的室内陈设中,高雅而简洁的装饰风格已经成为了主流.【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文人艺术;清新雅致;精简优雅【作者】裴诗雅【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38+.2本文通过研究两宋时期的室内陈设,归纳家具陈设类别,在结合两宋时期社会背景下,总结该时期的室内装饰特征,宣扬宋人高尚的情操,传承中华人文主义精神,为后世的室内装饰风格起到引导作用。
1 两宋时期室内装饰风格发展的背景宋时期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统治者对文学艺术的高度重视,促进文人士大夫地位的逐渐提高,百姓的生活方式也产生着巨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人们崇尚自然的意境,讲究规范,整个社会体现出较高的审美趣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上升到了精神享受的层面。
由于宋时期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文人广泛参与室内意匠领域,使得这一时期的室内风格趋向精雅的方向发展,界面划分设计也发展至灵动丰富的特征。
其次,商业的繁荣发展与近代化城市的不断涌现,为社会形成了崭新的商业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同时,人们完成了中华民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传统意识过渡的目标,人们的起居方式发生着巨大变革,这不仅意味着整体室内空间结构变化,也基本确立了中华传统家具的形制。
宋朝室内设计风格特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室内设计风格也独具特色。
以下是对宋朝室内设计风格特点的详细解析:1.简约清新:宋朝的室内设计风格以简约、清新为主,追求简洁明快的空间感。
这种简约风格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体现了宋人追求自然、朴素的审美情趣。
2.文人雅趣:宋朝是文人的时代,文人文化在室内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室内布置注重文化气息的营造,如摆放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等,展现出文人的雅致与情怀。
3.精雕细琢:在简约清新的基础上,宋朝室内设计也不乏精雕细琢的工艺之美。
例如,家具的线条流畅、雕刻精致;墙面的花鸟画、山水画等都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4.崇尚自然:宋朝的室内设计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空间布局上,常采用借景、引景等手法,将室外的自然景色引入室内,使室内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5.色彩淡雅:宋朝室内设计的色彩以淡雅为主,不追求浓烈的色彩对比。
常见的色调有白色、灰色、米色等,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
6.空间流动:宋朝的室内设计注重空间的流动与通透感,通过巧妙的分隔和组织,使室内空间显得更加宽敞、舒适。
同时,也强调空间的序列感和层次感,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
7.功能性布局:宋朝的室内设计注重功能性的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进行合理划分。
例如,客厅、卧室、书房等功能区域都有明确的划分,使空间的使用更加合理、高效。
8.意境营造:在宋朝的室内设计中,意境的营造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通过运用借景、留白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深远、宁静的氛围,使室内空间充满诗意和艺术气息。
9.装饰元素融合:在宋朝的室内设计中,各种装饰元素得以巧妙地融合。
例如,传统的中式元素与西式元素可以相互辉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种装饰元素的融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开放与多元性。
综上所述,宋朝的室内设计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简约清新、文人雅趣、精雕细琢、崇尚自然、色彩淡雅、空间流动、功能性布局、意境营造以及装饰元素融合等方面。
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课件美术人美版一、书斋内外的中国书画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书斋一直是文化与艺术的圣地,是书画家们汲取灵感、挥毫泼墨的所在。
恰如一幅浓缩的中国历史长卷,展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自然与人文空间。
这里既是个人灵魂的独白,又是文化传统的延续。
书斋内外的空间,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包含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是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仿佛进入了一个古老而又鲜活的世界。
墙上悬挂的书画作品,既是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演绎。
这里可以看到自然的山水、花鸟,也能看到人文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书画艺术通过笔墨和纸绢的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
书斋内外的环境对于书画家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创作的环境,更是一个思考和灵感的源泉。
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用笔墨表现自然的美,同时又借助自然的力量去表达人文的情感。
在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艺术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笔法、墨色到构图,每一处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他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和人文的精神。
这些书画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它们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展现了艺术家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书斋内外的中国书画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的结合,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艺术世界。
1. 书斋内: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书画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幅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往往会成为室内的焦点。
中国书画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理念与表现手法上。
中国书画讲究“写意”。
不同于西方绘画的写实风格,中国的书画更侧重于通过简练的笔触、色彩,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与意境。
一幅山水画,不仅仅是山水的描绘,更是艺术家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书画具有鲜明的“笔墨”特色。
宋代山水画的审美哲学对中国视觉传达设计风格的启发作者:鞠然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12期【摘要】通过研究宋代山水画中的审美原则,来探究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融合的可能性。
用溯本清源的方式,找到中国设计风格最本质的视觉承载平台。
重点分析宋代代表性山水画《严关古寺图》和《松风高卧图》的结体、笔墨以及气韵,尝试利用中国元素进行视觉表达,并提供一个恰当的符号或形象判断标准。
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提升中国本土设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宋代山水画;视觉传达设计;审美哲学;山水画;审美原则【中图分类号】J633 【文献标识码】A一、研究缘起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都在各自的设计市场和设计体系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设计风格。
比如德国设计的秩序感,英国设计的“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日本设计的冷冽清愁。
然而,中国的设计始终在模仿和追随其他地域成功的设计案例,高辨识度的中国设计风格作品出现的并不普遍。
并不是中国设计者没有意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事实上,中国设计者已达成一种共识——如果想要超越,就必须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文化和设计思维。
但中国的设计师现阶段始终用“盲人摸象”的方式在探索,而缺乏高度概括的方法和理论作为指引。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把中国沉淀千年的博大文化资源和西方的现代设计理论强行结合,多数往往不得要领,成功的设计成果也屈指可数。
当然,亚洲也有许多将本位文化成功呈现的设计师和设计环境。
他们的作品应该成为中国设计者对自己的要求和目标,而不应该仅仅当作走捷径所模仿的设计模板。
但是,许多打着中国风的设计作品总能找到日式设计风格、韩式设计风格的影子。
这样的现状是急于追求成果,缺少过程的必然发展,而这个发展并不是中国设计者们乐于见到的。
2017年,设计史专家王受之先生在论题“设计的本质”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设计还有前途吗?他的看法是中国的设计者是有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也不是个人的力量能挽回的。
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来源:《设计》2020年第15期摘要:分析如何提取宋代花鳥画中的造型元素,探究此类元素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追溯宋代美学思想,促进中国古代传统绘画文化传播。
选取《瑞鹤图》为典型案例,分析造型元素之提取原则和创意性改变,探究宋花鸟造型元素在当代陶瓷设计、招贴设计、文创设计产品中的应用方式。
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符合当代设计审美需求,元素提取方便快捷。
该应用研究可为平面设计提取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提供借鉴。
关键词:花鸟画造型元素;平面设计;文化传播;瑞鹤图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8-0036-03引言对于宋代绘画、美学元素的提取与运用为当今平面设计主流趋势之一。
石婧在其硕士论文《宋代设计美学在当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启示》一文中,就“如何将传统设计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融合”一议题进行分析,并以“宋人四闲”主题书籍装帧设计为例进行实例探究,为文章提供市场调研的参考。
刘畅《山海经异兽文化元素在汉服设计中的应用》为文章提供案例分析方式的参考。
《瑞鹤图》为宋代具有代表性的花鸟作品,经市场调研后,文章发现《瑞鹤图》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因此,文章以《瑞鹤图》为研究个案,对其造型元素的在平面设计中的提取、应用、作用进行分析,借此探究宋代花鸟画造型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瑞鹤图》造型元素分析与文化寓意《瑞鹤图》(图1),绢本设色,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现藏于辽宁博物馆,传北宋宋徽宗所作。
此画主要描绘二十只盘旋于宣德门之上的仙鹤,它们姿态曼妙,或展翅"飞翔、或亭亭玉立于形制精巧的城门鸱吻之上。
此幅画绘制精细、造型精确、勾线设色一丝不苟,为徽宗统治期间富有代表性的“御题画”,也是一幅富颇具祥瑞文化色彩的花鸟画作。
(一)造型元素分析:首先是《瑞鹤图》图形元素分析。
《瑞鹤图》描绘二十只姿势各样的仙鹤飞翔于宣德门的祥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