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1).
- 格式:ppt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R5 )(R10)(R20)(R40)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别为:()()()()和()。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测量过程包括、、、四个要素。
2.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级,分级主要是根据__ 等指标来划分的。
3.量块按检定精度分为等,分等的主要根据是___4.一种计量器具要测量的读数越精确,就要要求它的哪一个度量指标越小。
()A. 刻度间距B. 分度值C. 稳定度5.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个零件的平面上两个轴线平行的孔的中心距时,其测量方法是。
()A. 绝对测量B. 直接测量C. 间接测量6.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的主要区别在于。
7.不同尺寸测量时,判断其测量精度的误差应当用而不是。
8.属于哪一类测量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必须对其对应的测量值进行剔除。
()A. 粗大误差B. 系统误差C. 随机误差9.单次测量之间误差无确定的规律,而多次重复测量它们的误差又是有一定的规律,这种测量误差称为。
10.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很小的测量,应当说哪一种测量精度高。
()A. 精密度B. 正确度C. 精确度11.在随机误差的评定中,能反映测得值精度高低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值B. 标准偏差C. 残余误差12.系统误差的消除常用方法有。
13.拉依达准则也称准则,其表达式为。
14.根据函数关系式和各直接测得值来计算测量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是。
二、判断题1.精确的计量器具可以测得被测量的真值。
()2.一个长方形量块,其上六个面的平面度的公差等级都应一致。
()3.最高级的量块和最高等的量块都制造的一样精确,可以互相代替。
()4.极限量规可以直接检测出被测对象的具体测量值。
()5.有些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是一样的,有些计量器具的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是不一样的。
()6.当测量条件一定时,多次测量的平均可以减弱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在进行精密测量时,往往对测量的环境、温度、灰尘、振动、气压等有较严格的要求,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8.测量结果中如果随机误差较大,则测量的精密度和正确度都不高。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授课课题:测量技术基础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精度和误差的概念2.了解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精度要求的实现方法,3.理解有关"测量"的概念以及量块的"等"和"级"的概念、测量方法分类的特点、测量器具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
难点:量块的基本知识(量块的等与级)重点:测量方法分类、量块的基本知识(量块的等与级)学时:1学时§3.1概述测量技术是一门具有自身专业体系、涵盖多种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前沿科学。
熟知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掌握测量技能,独立完成对机械产品几何参数测量的基础。
1.测量的概念及四要素:检测: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
检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检验(定性):测量(定量)检验:--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
因其检验效率高、检验成本低故在大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过程。
--测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也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的单位量进行比较,确定其比值的过程。
若被测量为L,计量单位为u,确定的比值为q,则测量可表示为L=q•u例如用游标卡尺对一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测量对象(轴的直径)用特定测量方法(游标卡尺)与长度单位(毫米)相比较。
若其比值为30.52,准确度为±0.03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52±0.03)mm。
测量过程的四要素: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含测量器具)测量精度1)测量对象:几何量(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误差、螺纹及齿轮的各几何参数)2)计量单位:我国长度m、mm、μm;平面角度单位:弧度(rad)、微弧及度(°)、分(′)、秒(″)。
3)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单位是米m,与国际单位不一致。
()2.量规只能用来判断是否合格,不能得出具体尺寸。
()3.间接测量就是相对测量。
()4.测量所得的值即为零件的真值。
()5.通常所说的测量误差,一般是指相对误差。
()6.精密度高,正确度就一定高。
()7. 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8. 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9. 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10. 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1. 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12. 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13. 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14. 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15.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16. 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17.间接测量就是使用它的公称尺寸。
()18.在相对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
()19.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20.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21.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22.一般说来,测量误差总是小于加工误差。
()23.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24.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二. 单项选择题:1. 对某一尺寸进行系列测量得到一列测得值,测量精度明显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此温度误差为_____。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A、绝对误差B、极限误差C、剩余误差2. 用比较仪测量零件时,调整仪器所用量块的尺寸误差,按性质为_____。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围。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R5 )(R10)(R20)(R40)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别为:()()()()和()。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习题第⼀章绪论⼀、填空题1.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要求是:装配前_________,装配中________,装配后_______2.互换性按其互换程度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影响零件互换的⼏何参数是_____误差、_____误差、_______误差和表画粗糙度。
4.从零件的功能看,不必要求零件制造得______,只要求在某⼀规定范围内变动,该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_______。
5 .1.6为优先数系___系列的公⽐,这个系列中的优先数每逢_____个,数值增加10倍。
⼆、判断题(对““”错“X”填⼊括号内)1.互换性要求零件按⼀个指定的尺⼨制造。
()2.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越好。
()3.当零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很⾼时,宜采⽤不完全互换⽣产。
()4.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
()5.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不完全互换。
()6.对⼤批量⽣产的同规格零件要求有互换性,单件⽣产则不必遵循互换性原则。
()7.对⼩批外协件在预先指定的部位进⾏辅助加⼯,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该批零件同样具有互换性。
()8.产品质量好就是“平均盈隙性”的概率⾼。
()三、恩考题1.在机械制造中按互换性原则组织⽣产有何优越性?2为什么要规定公差?公差的⼤⼩与技术经济效益有何联系?3.何谓标准化?标准化有何重要意义?4.什么是优先数系?市场上⼀般可以选购到15W、25W、40W、60W、100W的⽩炽灯泡,试解释此现象。
5.检测的⽬的与作⽤是什么?第⼆章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试根据表2-1中的已知数据,计算并填写表中各空格。
⼆、根据表2-2中三对配合的已知数据计算后填空,并按适当⽐例绘制各对配合的尺⼨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三、利⽤有关公差表格查找和什算确定下列孔、轴配台的极限偏差,井按同各配台性质相同原则,根据通⽤规则和特殊规则换算各相应配台孔轴的极限偏差,将配台代号填⼊表2.3的空格内。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答:⑴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操作过程,即L/μ=q,或L=μq。
⑵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答:⑴量块的作用: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
⑵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
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
当ln<6mm的量块可在上测量面上作长度标记,ln>6mm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
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答:⑴量块分等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
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支量的最大允许值来划分的。
⑵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
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4、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答:其区别如下:⑴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面三刀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般为1-2.5mm;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⑵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⑶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一、判断题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单位是米(m),与国际单位不一致。
(×)2.量规只能用来判断零件是否合格,不能得出具体尺寸。
( √)3.计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
(×)4.间接测量就是相对测量。
(×)5.使用的量块越多,组合的尺寸越精确。
(×)6.测量所得的值即为零件的真值。
(×)7.通常所说的测量误差,一般是指相对误差。
( ×)8.多数随机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
( √)9.精密度越高,正确度就一定高。
( ×)10.选择计量器具时,应保证其不确定度不大于其允许值u1。
( √)二、多项选择题1.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属于(AD )。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2.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孔的内径,属于(B )。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3.由于测量器具零位不准而出现的误差属于( 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大误差4.关于量块,正确的论述有( AB )。
A.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精度高B.量块具有研合性C.量块的形状大多为圆柱体D.量块只能作用标准器具进行长度量值传递5.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几何量不能肯定的程度称为( C )。
A.灵敏度 B.精确度 C.不确定度 D.精密度6.用电眼法测量内孔的直径属于( BC )。
A.直接测量 B.单项测量 C.非接触式测量 D.主动测量7.下列因素中引起系统误差的有( BCD )。
A.测量人员的视差 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C.测量过程中温度的波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8.应该按仪器的( D )来选择计量器具。
A.示值范围 B.分度值 C.灵敏度 D.不确定度9.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有( ABCD )。
A.计量器具的误差 B.测量方法误差C.安装定位误差 D.环境条件所引起的误差10.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 CD )。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四要素。
一、判断题1.测量所得的值即为零件的真值。
( × )二、填空题1.国家标准规定:测量的标准温度为20℃。
了解长度基准和量值传递的概念。
一、填空题1.我国长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m。
二、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名称是(A)。
A: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掌握量块的基本知识。
一、判断题1.使用的块规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精确。
(×)二、名词解释1.量块的研合性:当测量表面留有一层极薄的油膜时,在切向推合力的作用下,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两量块能研合在一起,它称为量块测量面的研合性。
了解计量器具的分类和常用的度量指标。
1.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其读数为准确读数(即无估读位),而用千分尺测量工件时,其读数有估读位。
(√)2.用杠杆比较仪测轴径时,其读数为尺寸真值。
(×)3.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其读数有估读位。
(×)4.在测量零件的形位误差时,百分表的测杆应该与被测表面相垂直。
(√)5.用游标卡尺测轴径时,其读数为尺寸真值。
(×)6.在所有的量具中,读数时均有估读位。
(×)7. 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时所测的是零件的实际偏差。
(√)8.用游标卡尺测轴径时,其读数为精确读数(无估读)。
(√)9. 用杠杆比较仪测轴径时所测的是零件的实际偏差。
(√)10.用千分尺测轴径时,其读数为精确读数。
(×)11.杠杆比较仪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
(×)12. 判断内径百分表测孔径、立式光学比较仪测轴径所得的数据是否有效是通过复查零位来决定的。
(√)13. 内径百分表的示值范围即测量范围。
(×)14. 用内径百分表测孔径、立式光学比较仪测轴径不须复查零位来。
(×)15. 用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测量尺寸其尾数只能为偶数。
(√)16.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属同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