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阅读总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4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 (1)【二】人脸识别的漏洞 (2)【三】磷虾也能搅动大海 (3)【四】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4)【五】小心!书可“杀.人” (5)【六】蓝色生物为什么这样少 (6)【七】中药禁忌要讲明白 (7)【八】海洋“黑洞” (9)【九】混合词:词语中的“混血儿” (10)【十】蝴蝶没了 (11)【十一】人类的建筑文明会终结吗 (12)【十二】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亮丽风景 (13)【十三】说“裳” (15)【十四】大脑瞬间的愚蠢 (16)【十五】《流浪地球》的科学奥秘 (18)参考答案 (19)【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一)《论语》十二章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可/以/为师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刘禹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灵:神异(3)斯是陋室斯:这(4)惟吾德馨惟:只(5)谈笑有鸿儒鸿:大(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阅读考试说明: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考点举要:名著阅读题作为一种必考题型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从涉及的内容看,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名著的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
常见的题型:一填空式例如:(山东省临沂市课改实验区)①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春水》,集中体现了、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②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
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中的“”(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
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
【解析】名著知识填空是中考试卷中的传统考查方法,只要对“新课标”推荐阅读的中外名著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就能准确填写出答案。
这两道题的答案是:①谢婉莹泰戈尔繁星母爱②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水浒(水浒传)智多星知识就是力量二、选择式例如:(哈尔滨)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壑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B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被黑旋风李逵相救,才保住性命。
C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丹,十万天兵天将也拿他无可奈何。
D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虽贪图小利,但心地善良,在贾府人亡势危之时,是她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解析】名著知识选择式试题考的是对名著内容、人物形象甚至作者等相关内容的积累、理解甚至也可牵涉品味评点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6分)母亲的橙皮①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
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
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些平日里难得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②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骗出去。
此时,我们尽管脸上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高采烈,因为我们知道,客人吃完走后,会有好多剩菜在等着我们,那时的客人多少还有些传统的做派,荤菜一般比较斯文,个别主莱甚至纹丝不动。
至于点心,虽然母亲会抢在我们进家门之前就让它们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偶尔,母亲也会很体贴地给我们每人留下一两块。
这是很馋人的,尤其是橙皮。
③橙皮是一味乡间点心,一味用柚子皮晒制的甜点心。
在赣西山区,柚子俗称橙子,柚子皮自然也就相应地被唤作橙皮。
④橙皮的制作是个很诱人的活计,也是件很烦人的事情。
曾见母亲忙碌它的过程:取来尚未成熟的袖子,剖开,切成厚度均匀的月牙形的薄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大锅中加水,放入铜钱铜镜之类的铜器和新鲜竹叶,煮沸,捞出,青白分明,边皮色青且透亮;滤干后,倒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汇糖”,然后用筷子一片一片夹出,在晒盘中摊匀,不重叠,上覆干净的白纱巾,防虫透气,于太阳下晾晒;晒干后,再放入糖水中“汇糖”,如此反复两三次,即大功告成。
⑤母亲藏东西很有一套,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有一年,母亲准备待客时,居然发现她晒制并藏好的橙皮凭空少了一半。
经过母亲的逐个审问,最终,三弟不但饿了一餐饭,还挨了一顿皮肉之苦。
原来三弟竟然好几次贴着屋梁摸进了二楼的仓房里,寻到了母亲藏橙皮的瓷瓮。
他一次拿几决,竟不知不觉弄去了大半。
只是,我一直也没搞清楚他究竟躲在哪儿吃的,他一天到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居然都没有发现。
(二)《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1506-1583),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在《西游记》中,其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表现了鲜活的人间智慧,具有丰满的现实血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作品导读】《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总体来看,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幻想的情节,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以及中国人民摧毁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
1.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有光怪陆离的天上神国,有幽雅宁静的佛祖圣境,有阴森可怕、鬼哭神嚎的阴司冥府,有碧波银浪翻滚、异草奇花不谢的“洞天福地”,也有富丽辉煌、水晶般的龙宫以及“天龙围绕”“花雨缤纷”的西天。
2.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突出刻画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在不断地和妖魔鬼怪的斗争中逐渐成熟、充实、完善的。
3.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4.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
如孙悟空脾气比较急,有时又急功近利,喜欢听人说些奉承话。
孙悟空被撵走,但猪八戒用言语一激将,又回来了。
5.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的。
【主题透视】《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地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小满 (1)【二】野性华山 (2)【三】凌寒读梅 (3)【四】读山 (5)【五】蛙鸣的得意 (6)【六】荷叶绽放 (7)【七】海棠依旧 (8)【八】如果耳朵也有乡愁 (9)【九】享海 (10)答案 (11)【一】小满①节气到了小满时分,荒野长满了青草。
寂静的耕地长出一层比青草颜色更浅的禾苗。
②夏天的河流挤满了大地的河床,这是茂密的青草和树叶。
能插进脚的泥土上都长满了植物,再想生长的花草只好等待明年。
春天走远了,初夏也走远,小满揭开了盛夏的帷幕。
植物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已经远去。
蒙古栎树的叶子已长到最宽,柳树细长的叶子也长到最长。
所有的植物都褪去了童年的嫩黄,野草和树叶在小满时节进入了成年。
③田里的玉米苗有10厘米高,它的两片叶子如人伸出食指和拇指形成的八字。
今年雨水好,假如春旱,这时节八字还出不来一撇。
青草一定觊觎玉米的地盘,但青草长上去就被拔掉。
④小满里,树叶子已长得密不透风。
风从树里穿过,无数树叶为它们打开关上绿门帘子。
从树下往树里看,什么都看不到,叶子里边藏着更多的叶子。
在沈北的空旷的大道两旁,栽种着杨树、槭树、国槐、丁香、银杏和松树。
乔木膝下是连翘,甚至有绵延几千米的玫瑰花丛。
⑤开得嘟噜一串的玫瑰花在无人的大道上散出浓烈的香气。
我闻到一小部分,其余都被风吹走了。
路上偶有汽车驶过,但没人停车闻闻再走。
小满是节气里的富人,它应有尽有,雨水、草木、花香全堆在了夏天。
跟小满比,立春和春分都是流浪汉。
⑥我印象中的鸟啼多在早晨和傍晚,而小满时节有一种鸟从早上叫到晚上。
它不仅在树上叫,还在房顶叫。
边飞边叫——布谷,布谷,声音传得很远。
每当它叫“布谷”,我在心里说“地早种完了”。
它又叫,我再说一遍,但我发现终于拗不过它。
在旷野,我高喊“地——早——种——完——了!”布谷鸟照样淡定地说布谷,布谷。
它有强迫症,我也有。
有一天,我终于不在心里续——地早种完了,我悟出,除了“布谷”,它不会发别的音。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缺陷世界 (1)【二】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2)【三】不必“马到成功” (3)【四】读书是条回家的路 (4)【五】要有“行己有耻”的气节 (5)【六】让城市留下记忆 (6)【七】最是书香能致远 (7)【八】拥抱每一个美丽的早晨 (9)【九】阅读经典,打好精神的底子 (10)【十】困难是成长的“维它命” (11)【十一】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12)【十二】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 (13)参考答案 (14)【一】缺陷世界①古人细细地观察宇宙之间:鸟有了两只翅膀,四肢中就只剩两只脚,不再有手了;牛有了两只锐角,嘴里就不再有锋利的牙齿,只能嚼嚼草了。
造物者对每一样生物赋予的功能都不全备,力量与才干,总有所不足,不至于太集中在谁的身上。
②万一像桂花一样,凝聚了天地的清香,就招来蠹虫;像白璧一样,琢磨出如虹的光气,就不免有瑕;像珍珠一样,蕴含着耀眼的晶光,竟贼害了蚌胎!凡属“尤物”,“从来尤物不长生”,因为它特殊的美,戕害了自身,变成了牵累,总是美中不足,留下遗憾。
③又有人观察:有了白天,就必须有黑夜;有了嘉禾,就必须有莠稗;有了凤凰,就少不了鹞枭……这是一种势,也是一种理,所以君子永远不能灭绝小人,世上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
④佛家因而有“世界为缺陷”的说法,认为人生朝暮都不可自保,哪能妄求一切圆满如意?只有在缺陷里,如何随缘顺应,处处都是道。
面对违逆丑鄙,不要有不平满的牢骚,因为这就是修道摄心的好环境。
所谓“君子处逆境,正是做工夫时节”,如果事事平满称心,恐怕道也修不成了,你的损失不是更大吗?⑤在明代王祖嫡的《师竹堂集》中,有一篇《缺陷说》,发挥这层道理,认为“缺陷”是世界的本质,因此天地间一切不能圆满,乃势之必然,人只有随着缺陷而顺受,才能清心省事,才能惜福保身。
如果必求人生的圆满,是逆势和造物者相争了!他举例说:已做官的人,想求仕途更圆满,就会急切地生出觊觎之心;已暴发的人,想求财富更圆满,那造物者会笑他太劳心,连路人也会批评他的非分了。
考点过关训练十五文学作品阅读(二)(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化君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
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
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儿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打枣的事儿。
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
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
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
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
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
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
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
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
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
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
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
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
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
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
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
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
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
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
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