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5篇
- 格式:docx
- 大小:31.03 KB
- 文档页数:16
《用药和急救》新授课授课班执教人级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学习目2、认识中药和西药标学习重2.练习读懂药物使用说明书,提高学生的防病治病能力和实际点学习难练习读懂药物使用说明书,提高学生的防病治病能力和实际应点用能力。
学法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教师指点。
导教具准师生准备药物使用说明书备导学流程情境导“是药三分毒”,因此,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对于保障检查预3.处方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处方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
4、用药前关注使用说明中的哪些信息,有助于安全用药?学习任务一资料分析资料一:【中文名称】:京制牛黄解毒片【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自主学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呜肿痛,大便秘【主要成分】:牛黄,黄连,金钱花,大黄,连翘,荆芥穗,防风,蔓荆子(微炒),黄芩,黄柏,冰片,甘草等21味,【禁忌症】:孕妇忌服,【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2次,【贮藏方法】:密封。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资料二:【成份】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咖啡因1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羟丙纤维素。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片。
【适应症】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一次1片,一日2次。
【不良反应】偶见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厌食、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4.1岁以下儿童禁用。
【作用类别】本品为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用药和急救》第一课时安全用药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用药和急救》是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生活基本的用药常识,重点要学生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本章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对今后学生的健康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节课主要学习《安全用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药物,如感冒药、乘晕宁、硝酸甘油等,要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以便在生活中适时使用,这可以通过学生说出自己的经历并在小组进行讨论小药箱的设计,慨括安全用药的常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
(二)能力方面
1、通过资料分析学会读懂药物使用说明书;
2、通过“旅行小药箱”的设计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安全用药卫生常识,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关注用药安全,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爱护自己及家长的身体健康。
三、教学重点:
1、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四、教学难点: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五、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常见药品使用说明书;
2、老师准备一些记有不同旅游地点的抽签。
(如去野外登山,家有心脏病人,去西双版纳旅游等)。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课题: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用药与急救一、教学内容分析:在本节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几种急救的方法,“120”急拨;“120”大多数人现在都知道“120”急救电话,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时可能忘记,不知道说些什么?因此有必要告诉学生。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但真正去操作可能不会,此处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结合题进行解决,出血和止血,结合以前的人体血液循环,让学生讨论自己得出结论二、教学对象:关于本节内容《用药和急救》,学生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生活经验。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启动学生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自然现象,积极引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积累实践经验,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之一。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则是作出假设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安全用药?2.了解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3.安全用药要注意哪些问题?4.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知识目标:让学生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掌握急救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来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药品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谨慎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安全用药要注意哪些问题2、教学难点: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五、课时安排:1节课六、课前准备:做好课件教具药品包装盒等七、教学环境本课虽然有学生观察、实践的内容,但是所需的工具简单,无需特定的实验仪器,但为了学生更加直观接受授课的内容结合授课学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在有多媒体平台的普通教室上课。
八、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一)导入:近期有许多同学感冒了,那么一个同学感冒时的药没吃完能给其他同学直接用吗?这样就不用上医院这么麻烦,也可以省了看病和买药的钱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用药与急救》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识别安全用药和错误用药的区别。
(2)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正确用药。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急救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安全用药意识。
(2)增强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安全用药和错误用药的区分。
(2)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选择药物。
(2)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用药吗?如何避免错误用药?2.知识讲解(1)安全用药讲解安全用药的原则,如:根据病情选择药物、遵循医嘱、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等。
(2)错误用药分析错误用药的案例,如:自行增减剂量、滥用抗生素、迷信偏方等。
3.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某患者因感冒自行购买抗生素,导致病情加重。
(2)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例中患者犯了哪些错误?如何避免?4.实践操作(1)讲解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处理等。
(2)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教师指导。
5.课堂小结(2)强调安全用药和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
2.收集有关安全用药和急救知识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安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安全用药和错误用药的区分:教师展示两种药物包装,一种是处方药,一种是OTC药物,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两种药物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吗?”(2)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教师演示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并问:“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哪些步骤是最关键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确定患者状态、呼叫急救、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这些步骤必须迅速而正确地执行。
《用药和急救》教案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学生为本,教学上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职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运用实践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多元教学法,营造快乐而严肃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扎实地掌握用药和急救的方法。
同时指导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它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并为他们今后健康地生活指明方向。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用药经验,具备了读懂《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能力,通过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的生物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课堂和课下的分组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为本课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分析、交流、情景模拟,观察课件等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四、教学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教学难点: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PPT出示: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个自作聪明的孩子随意用药导入新课,让学生高度重视安全用药,感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了解用药常识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完成PPT中的题(三)小组合作1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小军不小心擦破了皮,回家后立即泡了一包板蓝根颗粒喝下去,他的做法是否妥当?2.你发烧过吗?是用什么方法治疗的?3.李奶奶睡眠不好,一天吃三次安眠药这样做合理吗?4.小李听说中药无副作用,长期喝板蓝根冲剂,这样做合理吗?【小结】:安全用药的概念:1. 适当的品种2. 适当的方法3. 适当的剂量4. 适当的时间小组合作2请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PPT:1.同学们自己生病的时候是采取了什么措施?2.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药物?【小结】: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医师或执业医师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用药与急救-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感冒、腹泻、晕车等常见病的药物治疗方法;2.理解医学用语的含义,了解基本药理知识;3.学会决定是否需要用药、如何正确用药;4.知晓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重点1.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2.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医学用语和药理学知识;3.对药物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难点1.药理学知识的掌握;2.对药物正确使用的辨别。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本课针对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用药与急救”展开讲解,内容包括药物治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常见病的用药方案等。
1. 基本概念(1)医学用语诊断常用的医学用语包括:症状、体征、诊断、治疗等。
其中,症状是指患者的主观感受;体征则是指医生在检查患者时所见到的一些异常状况。
(2)基本药理知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作用、效果、用途以及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药理知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药物的作用效果。
2.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1)感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
一般来说,感冒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应该根据患者症状选择症状缓解剂、镇痛剂和退热剂等进行治疗。
(2)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烂,伴随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引起腹泻的原因可能有细菌、病毒、食物过敏等。
对于轻微的腹泻,可以采用口服补水盐、止泻药等进行治疗。
(3)晕车晕车是汽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行驶时引起的不适感,包括头晕、恶心等症状。
晕车的发生与运动感觉器官的刺激有关,因此通常可以使用抗晕动药来缓解症状。
3. 用药的正确方法(1)决定是否需要用药在选择药物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轻微的病症,可以采用生活常识和自我调节的方式治疗;对于严重的病症,应该及时就医。
(2)如何正确用药正确用药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等。
正确的用药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5篇积极探索生物快乐课堂,中学阶段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生物的自信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对出血进行初步的止血处理。
教学重难点1、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3、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2.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板书:二、急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
例如,当你夏天游泳时,发现有人溺水;当你踢足球或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倒,发生了骨折或外伤出血;或是你发现有人因煤气中毒而昏迷不醒,这时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学生: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板书:1.“120”紧急呼救活动一:假设,现在有一同学在教室里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晕倒,昏迷不醒,让你去打“120”急救电话,你会怎样拨打?(请3个同学即兴表演)学习目标二板书: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活动二:如果在野外一时找不到电话,而情况又十分危急的话,那就只能先行采取救治措施,等病人暂无生命危险时再去找人帮忙。
(教师讲授)脑对缺氧十分敏感!对脑的抢救要以秒来计算!在常温下,人心跳停止3秒以上大脑就会因缺氧而头晕,10-20秒可昏厥,30-40秒可抽搐,60秒后呼吸中枢衰竭,4分钟后脑神经可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死亡。
所以急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抢时间:即前4分钟,甚至前60秒。
所以如果病人的呼吸或心跳停止后再去打电话等急救车过来后再开始抢救,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就是急救的意义所在!当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播放教学课件)教师:急救措施往往可以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学会这些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其操作要领。
学生示范: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学生示范: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操作[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学习目标三板书:3.出血和止血教师:很多同学有过跌伤外出血的经历,那么你们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所说的情况都属于外出血,实际上出血可以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情况。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两种出血的处理。
板书:(1)内出血教师: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所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板书:(2)外出血教师: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我们可见到血液的流出。
这种情况应该首先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实际上外出血又可以根据血管类型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几种。
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血液、血管和人体循环系统时将血管分为哪些类型呢?根据动脉及静脉的血液和血管壁的特点来归纳出动脉和静脉出血的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学案内容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
对于外出血的处理,也正是根据这三种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活动三:(播放多媒体课件“外出血的处理”)学生练习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很多日常用药和急救的常识,了解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同学们不但要学好课堂知识,同时还要多向医生、医务工作者等知识经验丰富的人询问和请教,多从生活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让我们更有把握应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拓展深化][课堂小结,结束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书86页第2题,练习册●板书设计二、急救1.“120”紧急呼救2.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3.出血和止血(1)内出血(2)外出血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2教学目标1、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注健关康。
2、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3、认同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全面理解健康的概念。
2、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能说出健康的概念;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与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合作探究。
1.完成P89-90项目测试,看看你能得多少分?健康状态如何?测试题中哪些题目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社会适应方面的?2.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和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3.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__________,搞好_________,还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___________。
4.保持愉快的心情(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2)儿童青少年积极健康的心态是(3)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创新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非选择题1.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和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良好的和适度的,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3.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小南是一个品学兼优、真正健康的人,因为他:①情绪经常保持稳定;②和任何人都相处得很好;③体育成绩都已达标;④能成功地调整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合理地适应环境;⑤有良好的身体素质;⑥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争取班级的荣誉。
在这些表现中属于身体健康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是;属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是。
二、课前预习1、自我检测: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健康的含义,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①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⑤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以上10条,体现了健康所包含的身体、心理的良好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三方面的内容。
要想拥有健康,就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质疑:什么是生活方式?3、讨论小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三、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1、大家在课余时间收集哪些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的资料?2、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小组同学交流。
3、你们知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教材P94的“资料分析”,并结合下面的两个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
资料分析:1957年和1999年中国城市前七位主要疾病死亡率讨论:(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题?4、结合数据资料,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再与同学一起阅读教材P95的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5、小结: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已经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6、探究活动: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探究实验计划实验指导:这个实验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和重视。
如选择什么样的酒精浓度、水蚤心脏的位置、心率的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等等。
在实验中,每一组的学生选择3个以上对照实验完成,即清水中水蚤的心率、两组以上有一定梯度的酒精溶液中水蚤的心率,每一组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次数以求取平均值,然后从这几种组的平均数据中分析现象和得出结论。
如果是选择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则应注意在实验前用不同体积的清水浸泡一种品牌的香烟烟丝。
表达交流:探究活动的过程及方法,统计表格的设计。
7、汇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并讨论教材P96的两个题目。
学习任务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根据自己的探究活动结果,说明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
2、投影展示材料:当人喝了含有酒精的饮料后,酒精在胃和消化道上部直接吸收入血液,吸收的速度与酒精的体积分数(浓度)成正相关。
酒精在被最终分解前,能对多种器官组织起作用,尤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最为明显,它使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
饮酒过量便是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又称“醉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慢性酒精中毒主要表现在对胃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酒精还可使脂肪在肝脏积累,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
因此,饮酒过量的人,肝硬化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吸烟是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烟草燃烧后生成的烟雾成分有几百种,其中明显有害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肺癌发病率急剧上升,其中约有80%的肺癌病人是因长期吸烟引起的。
吸烟时,烟草的烟雾中只有约10%被吸烟者吸入,而其余的90%却散布于空气中。
这些烟雾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使不吸烟者被动吸烟,间接受到伤害。
吸烟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吸毒对人体的危害就更严重了。
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吸毒者为支付吸毒巨资而不惜诈骗、偷盗等,严重危害社会。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吸毒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3、以上的材料说明,不良的生活方式给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我们要想拥有健康,怎么办呢?4、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哪些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5、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情况向全班汇报,不完善的地方同组的同学可进行补充。
6、师生共同总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营养配餐好,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7、补充:学生生活方式不科学会影响健康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用药与急救教案3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