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第1讲 通信网络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668.95 KB
- 文档页数:8
数据通信网络基础主讲人:华山制作:华山第1章数据通信基础▪主要内容: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数据通信方式分类及特点数据通信常用的传输介质和基本传输方式1.1 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联机系统——多终端系统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多机系统第三阶段:互联网——多网络系统1.2数据通信的构成1、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的计算机互联的集合。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独立式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利用通信介质互连成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实现相互通信和共享信息资源。
2、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数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3、协议是通信双方约定并且共同遵守的格式和规范。
4、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用以实现计算机与终端之间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传递各种信息,将地理上分散的单位和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进行集中管理。
5、信息分布处理对于较大型的综合性信息通过某些算法将数据处理功能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处理,以达到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实现分布处理的目的。
6、比较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接口接口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传输信道数据终端设备数据输入输出设备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中央处理机计算机系统1.3 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的网络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
3、分组交换——面向无连接的网络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_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
1.4 数据通信方式分类及特点 有线数据通信1.数字数据网(DDN)✓什么是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
是一种利用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
通信网络概论及基础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它连接着全球各地的人们,促进了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本文将介绍通信网络的概念、分类、发展和基础技术。
一、通信网络的概念和分类通信网络是指通过各种通信设备和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设备互相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
根据通信介质的不同,通信网络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大类。
有线网络是指利用物理线缆(如电缆、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
它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较高的安全性等优点,常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
有线网络的代表是以太网和互联网。
无线网络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
它具有覆盖范围广、便于移动和安装等优点,常用于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无线网络的代表是Wi-Fi、蓝牙和4G/5G移动网络。
二、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通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首先是传统电话网,它利用电话线路连接用户,实现声音的传输。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据通信成为迫切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数据传输得以快速和广泛地实现。
在互联网基础上,出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
移动通信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催生了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兴起,通信网络正朝着更加智能化、高速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推动通信网络的革新和升级。
三、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传输技术、接入技术和路由技术。
传输技术是指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技术。
常用的传输技术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波分复用等。
电路交换方式通过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来传输数据,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
分组交换方式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包进行传输,适用于数据通信。
波分复用技术利用不同频率的光波在同一光纤上传输多路信号,提高光纤的利用率。
接入技术是指用户接入通信网络的技术。
有线网络的接入技术包括数字用户线(DSL)、电缆网络和光纤到户等,无线网络的接入技术包括Wi-Fi、蓝牙和4G/5G移动网络等。
通信网络概述通信网组成•业务网: 依靠网络自身可以向用户提供通信业务的网络。
PSTN/ISDN,GSM/CDMA,数据网(X.25/FR/ATM/IP)•传输网:透明传送通信信号的网络。
光缆、微波、卫星(PDH/SDH/WDM/MSTP)•业务平台:为提供电信增值业务而在原业务网上设置的附加平台。
智能网平台、呼叫中心、短消息•支撑网:包括传递信令消息的信令网,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既支撑业务网、业务平台,也支持传输网。
NO.7信令网、同步网、电信管理网电话交换网•固定电话网(PSTN)编号原则•固定电话网(PSTN)结构固定电话网(PSTN)编号原则•PSTN国内有效号码:长途字冠:0;长途区码:不等位编号,2位、3位、4位;本地电话号码:端局号(PQRS)+用户号(ABCD);•现阶段我国长途电话网的二级结构智能网•智能网定义•物理平面•智能网的物理实体•智能网的功能实体•智能业务接入智能网定义及物理平面•智能网(Intelligent Network):1992年由CCITT(ITU—T)标准化的一个名词,实际上是以计算机和数据库为核心的一个平台。
•智能网物理平面示意图智能网的物理实体—SSP业务交换点SSP由作为主体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某些必要的软、硬件以及NO.7信令网的接口设备组成;用户通过SSP接到业务控制点和业务数据库,通常SSP是在交换机软、硬件版本升级至具有SSP功能后提供的,全国智能网的SSP首先设置在少量的长途局,在省内智能网建设中可把SSP设置在汇接局,逐渐可以做到SSP的下移。
智能网的物理实体—SCP业务控制点SCP£ºSCP是智能网的关键部件,由大、中型计算机和大型高速实时数据库组成。
SCP集中了智能网所能提供的全部业务的控制功能。
它接收来自SSP的查询信息、查询数据库,完成路由选择和确认,然后向SSP发出呼叫处理指令。
一个SCP可以处理单一的IN业务,也可以处理多种IN业务,取决于开放的各类IN业务的业务量。
网络基础教程(精简版)全文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述复习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3、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知识精讲一、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数据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二、发展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
第二代: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台计算机和终端构成外围的资源子网,数据交换方式采用分组交换。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型”为标准框架,80年人中期,Internet的出现(TCP/IP)。
第四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的特征是广域、高速和交互。
三、系统组成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也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一些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
从逻辑功能上讲,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主机系统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对终端的控制及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从系统组成来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
1、网络硬件系统网络硬件系统一般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通信网的简介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组成,以实现两个以上的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如图1.1所示。
图1.1 通信网的示意图2.通信网的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网包括硬件和软件。
通信网的硬件一般由终端设备、传输系统和转接交换系统三部分构成,是构成通信网的物理实体。
为了使全网协调合理地工作,还要有各种规定,如信令方案、各种协议、网路结构、路由方案、编号方案、资费制度与质量标准等,这些均属于通信网的软件。
3.通信网的分类(1)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及有线电视网等。
(2)按服务区域范围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及国际电信网等。
(3)按传输介质种类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及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等。
(4)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及宽带交换网等。
(5)按结构形式分为:网型网、星型网、环型网、复合型网及总线型网等。
(6)按信息信号形式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和数字/模拟混合网等。
(7)按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异步转移模式(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4.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网型、星型、树型、复合型、环型和总线型等,如图1.2所示。
图1.2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形式1)网型网有代表性的网型网是完全互连网结构。
具有N个节点的互连结构需要N(N-1)/2条传输链路。
N值较大时传输链路将很大,链路利用率将很低。
这种网络结构经济性较差,但接续质量和网络稳定性较好。
2)星型网具有N个节点的星型网共需(N-1)条传输链路。
显然,N值较大时它会较网型网节省大量的链路。
但这种网络因需要设置转接中心而增加费用。
3)复合型网由网型网和星型网复合而成。
它以星型网为基础,在通信量较大的地区构成网型网。
名目第一局部通信根底知识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传输根底知识第三章交换根底知识第四章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第二局部通信网络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网第三章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第四章DDN网第五章帧中继网第六章ATM第七章接口和接进网第八章信令网第九章同步网第十章治理网第三局部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局域网第三章TCP/IP协议族第四章网络连接设备及网络软件第五章交换式网络第六章INTERNET第四局部数据固定网网络拓朴图第一节ATM网网络拓朴图第二节VOIP网网络拓朴图第三节193长途网网络拓朴图第四节广西165网网络拓朴图第五局部各县组网结构第一节各县组网结构和当前现状第二节各县组网结构示意图第三节专线故障处理流程第四节数据业务故障处理表第六局部数据专职员作职责及考核要求第七局部设备维护常识及常见故障处理第一节县、镇级全然网络组网方式第二节设备故障判定方法第八局部数据网运行维护制度第一节平安操作规程第二节机房治理和平安保密规定第三节障碍处理和障碍报告制度第一局部通信根底知识第一章 概述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传递。
携带信息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如话音〕和数字信号〔计算机输出的信号〕。
信息的传递由通信系统来完成。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终端、传输和交换三大局部。
● 终端:包括一般、移动、计算机、数据终端、可视、会议电视终端等。
● 传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一般喊信道。
● 交换系统:完成接进交换节点链路的聚拢、转接和分配。
● 通信系统软件:为能更好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转接交换所必须的一整套协议、标准,包括网络结构、网内信令、协议和借口以及技术体制、接口标准等。
☞ 注释1.2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照系统所传输的信号来分类,那么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 模拟通信系统:用模拟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 数字通信系统:用数字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由于光纤通信的普及和集成工艺的开展,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再生,可综合各种业务,便于和计算机系统连接,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逐渐取代了模拟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