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2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引言PICC 置管术是一种治疗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管内输注化学治疗药物或维持营养输注,减轻痛苦,恢复体力。
然而,申请 PICC 置管必须对该类手术有所了解,以及对术后护理和饮食等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以免对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 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一、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是指为促进人们健康、疾病预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宣传和教育活动。
在 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患者是先天免疫力低下,有可能受到细菌感染、营养不良等多种危害。
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必要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疾病危害。
1、手术前的健康教育术前教育对于肿瘤科 PICC 置管手术是至关重要的,重点包括如下几点:(1)患者手术概述:告知手术原理、具体操作方式、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如何做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准备工作。
(2)患者手术食谱:告知应该避免食用肥腻、油腻、辛辣、过热等食物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需要饮食清淡,咖啡、茶碱类食物禁止。
饮食以保证营养均衡为主。
需要特别注意让患者加强饮水,以减轻体内代谢产物对肾脏的不利影响。
(3)手术后患者夜间观察:告知 PICC 置管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处理方法,以及在检查中如何识别局部感染、其评估标准等必要内容。
此外,需要考虑生命体征的重要特征,如呼吸、心律、血压等指标变化,并在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
手术后的健康教育是 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防止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教育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PICC 管的正确清洁方法:让患者知道如何正确清洁 PICC 管,提醒他们必须遵循清洁的流程,使用合适清洁液清洗周围的皮肤,保持干燥。
(2)对 PICC 管周围皮肤成见:患者应知道以防止划伤或污染这一区域,要禁止使用化学品或护肤产品。
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一、PICC置管的基础知识什么是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穿刺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一根细小、柔软而弹性良好的静脉输液导管,从肘部或上臂的表浅静脉置入,然后沿着静脉的走向前行,导管最终被送到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处。
PICC 输液方便、快捷、安全,并且它在体内可留置1年左右,既减少了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也有效地保护了外周静脉,实现了静脉输液全程“一针治疗”的目标,同时也为带管回家的患者每周一次导管维护提供了方便,使患者的花费降低。
这项技术是什么时候开展的?1929德国外科医师Forssmann从自己前臂肘窝置入4Fr的输尿管到上腔静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
20世纪80年代,PICC技术在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中逐渐应用。
1997年引进中国,近十年在我国得到广泛临床应用。
PICC避免了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避免刺激性药物损伤血管内膜引起的血栓,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避免了每天扎针的痛苦,解决了血管条件差患者输液的难题,并且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PICC的材质及种类有哪些?PICC根据材质可以分为基本型导管和抗高压增强型导管。
基本型导管为硅胶材质,抗高压增强型导管为聚氨酯材质,可抗高压注射,用于增强CT时高压注射造影PICC置管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越性有哪些?(1)适应证。
①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
②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
③需要输注高渗或高浓度药液(如全胃肠外营养、脂肪乳、氨基酸等)。
④有锁骨下或颈内静脉插管禁忌证的患者。
⑤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的患者。
⑥需要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的患者。
⑦20~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5 kg)营养支持治疗。
⑧家庭病床的患者。
(2)禁忌证。
①绝对禁忌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静脉管腔完全被压迫者)。
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
PICC置管的健康教育
PICC置管是一种通过穿刺静脉进行导管插入的医疗技术,用于输液、药物输注和血液采集等治疗操作。
它的使用能够方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注意PICC 置管的保养和注意事项。
首先,保持PICC置管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定期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周围皮肤,保持干燥和清洁。
同时,要避免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清洁剂来清洁PICC置管区域,以免刺激皮肤或导致感染。
其次,注意PICC置管的压力控制。
在注射液体或药物时,务必确保注射器的压力适中,不要过于用力。
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置管移位、断裂或动静脉破裂等并发症。
同样重要的是,避免弯曲或扭转导管,以免影响液体的流动和导致不适。
还要注意PICC置管的护理和观察。
患者应定期检查置管是否松动或脱落,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
同时,要注意观察插管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症状,这可能是感染的征兆,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需注意保护PICC置管。
避免过度用力、拉扯或碰撞置管区域,以免引起意外情况。
同时,注意避免潜在的感染来源,如避免接触污染物、勿在外部环境开放性活动等。
总之,健康教育对于PICC置管的患者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理解并遵守PICC置管的保养和注意事项,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记住,PICC置管不仅是一种治疗技术,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呵护。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们详细讨论了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前的准备工作、置管过程中的应用、置管后的护理指导、患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康复的影响。
在我们总结了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加深对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应用观察、生活指导、康复、作用、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肿瘤科患者在接受放化疗过程中,需要频繁注射抗癌药物,而传统的静脉注射方式往往会导致静脉损伤,增加患者疼痛感和感染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肿瘤科广泛使用PICC置管技术来提高抗癌药物输注效率和减少患者不适感。
PICC置管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置管的顺利使用和延长置管的持续时间。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PICC置管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技巧,从而减少患者在使用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并发症。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健康教育在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可以为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效果和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 研究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前的准备工作,探讨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置管手术的理解和配合度,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2. 探讨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疼痛感知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肿瘤科是一个重症科室,因此PICC置管是此科室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但是,PICC置管的管理与使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如皮肤保护、感染控制、止血技能、药物管理等等。
因此,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探索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劣之处,为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PICC置管对患者的影响PICC置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但PICC置管也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如血管穿破、感染、血栓形成等,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避免不良影响的发生。
对于PICC置管患者,了解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能够让患者更加清楚自己的情况和要求,避免不必要的疏忽。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全面介绍PICC置管的操作原理、注意事项和护理要求等。
这样,患者就能够充分了解PICC置管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护理任务。
2、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疾病和预防不良影响的发生。
因此,需要定期为患者提供相关教育讲解,以加强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
对于PICC置管患者而言,需要注意PICC置管的清洁和预防感染等方面。
定期组织锻炼、控制饮食等,也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对于PICC置管的操作人员,需要提升专业技能和医学知识水平,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完善每个人职责和照顾患者的能力。
三、结论PICC置管患者的清洁、保护、用药及管理都需要高度的关注和护理。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指导,加强技能持续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让患者在更好的环境下完成护理任务。
健康教育在肿瘤 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置管的14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配合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配合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肿瘤;PICC置管;应用价值肿瘤是一种临床恶性疾病,其致死率较高,患者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够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1]。
针对肿瘤患者,临床上常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PICC置管则是化疗中极为重要的一步[2]。
留置PICC可以防止化疗药外渗,保护病人血管,其具有安全性高、留置时间长、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等优点,但有研究表明,PICC成功置管后,如未进行有效的维护,极易出现穿刺口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3]。
因此,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置管的140例PICC患者,对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置管的14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
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67±5.21)岁;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34-74岁,平均(57.94.02±5.32)。
健康教育在PICC门诊置管维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目的探讨由PICC门诊专科护士对置管维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置管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
方法建立PICC导管维护患者的档案,介绍PICC导管维护流程,做好PICC置管期间的日常生活指导和PICC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根据导管自我护理知识量表结果,针对性的对问题为导向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100%,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
结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对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了留置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置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
PICC以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势,为了方便患者及做好患者在院外PICC置管的维护,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起开设了PICC导管维护门诊,由取得PICC置管证书的专科护士负责。
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PICC导管维护达1万4千余人次,通过做好PICC导管维护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1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月门诊PICC导管维护1万4千余人次。
其中男716例,女693例,年龄10~89岁,置管时间3~328d。
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需针对患者本人,还应包括患者家属,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而且可以让患者从心理上感觉自己不是孤独一人应对疾病,有利于导管的家庭维护效果。
大部分患者较为依赖医院,担心出院后无法自行护理导管[1],心理负担比较重,这就需要对其进行PICC置管的知识介绍,认识到PICC置管并不可怕,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从而减轻其心理负担。
2.1建立PICC导管维护患者的档案对每位PICC置管患者进行登记,并发放一本护理卡片,要求每次门诊做维护时随身带来,方便置管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的记载。
健康教育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伍 春 朱飘飘 王晓冬衡阳南华大学护理学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1【摘 要】健康宣教是PICC管理的重要一环,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带管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PICC的健康宣教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文中介绍了患者对健康宣教的需求与患者的年龄、置管次数以及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最新的宣教方式、最新的宣教管理模式等。
【关键词】PICC;健康教育;需求;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
PICC 可用于输注药物、营养液、输血及采集血液标本,能缓解频繁穿刺带来的疼痛,解决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病人的输液难题,避免药物外渗带来的皮肤组织坏死等并发症[2]。
但PICC也可引起相关并发症,如有研究[3]表明,PICC置管患者在围置管期间导管的相关性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较高,严重者甚至提前拔管。
现代护理强调对病人提供整体护理,健康宣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PICC置管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护理知识,能够促进患者健康恢复[4]。
1 患者对PICC置管健康宣教的需求1.1 需求内容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宣教措施并执行是肿瘤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朱雁[5]等认为:PICC置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水平与患者对带管时期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成正比。
但他们的关注点停留在置管时的疼痛程度、对身体的影响及导管的使用时间、费用等实际的问题上,而对导管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保护导管、是否有并发症及如何预防等知识不够关心。
1.2 影响需求的因素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对健康宣教的需求程度和内容差异较大,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置管时间,初次行PICC置管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专科护士的指导与帮助。
(2)年龄:有研究发现置管者对健康宣教的需求与年龄成正比[5]。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引言肿瘤科病人中需要进行化疗的患者众多,而化疗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药物。
长期经静脉注射药物易造成静脉损伤。
肿瘤科护理工作者为了减少静脉损伤,提高患者体验,广泛应用了PICC置管。
PICC(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具有适应证广泛、应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势的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内药物及营养治疗的患者。
在PICC置管手术后,关于护理、用药、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观察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需要健康教育的原因1.术后护理PICC置管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如维持置管部位的清洁、定时更换敷料、监测PICC通畅情况等。
对于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进行术后护理的相关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用药PICC置管患者需要通过PICC管输入化疗药物,因此对于用药的时间、方法、药物反应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患者和家属了解清楚用药注意事项,能够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并减少用药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
3.饮食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饮食需要得到合理的安排。
化疗药物对患者的食欲、消化系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饮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保障营养的充分摄取。
二、健康教育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观察1.护士的健康教育观察发现,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护士们非常重视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他们会在置管手术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相关知识,术后定期进行护理和用药知识的讲解,以及生活护理注意事项的宣传。
护士们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建议,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惑,有效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且在患者检查或治疗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和强化相关知识。
龙源期刊网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作者:钟颖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7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情况。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在我院肿瘤体系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护理人员的PICC置管健康教育认知行为。
结果护理人员获得PICC置管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来自高年资护理人员或PICC认证专家的指导,临床经验累积及网络、书刊杂志。
护理人员认知度及得分较高的PICC置管健康教育知识主要为置管后手臂运动、日常工作和生活、治疗期间间歇期的维护。
结论大多数的护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认识到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具体的健康教育行为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人员;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
本文主要就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地指导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