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猪风湿性关节炎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风湿病,关节疼!一张方子,表里兼顾,逼出风寒湿邪今天这篇文章,我带你了解一下中医调治风湿病的风采。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0岁。
从三四年前开始,就有风湿性关节炎了。
一旦得了这种病,身体就比天气预报还要准。
只要周围环境一潮湿,他就浑身关节疼的厉害。
而且痛楚不固定,有时上面疼,有时下面疼。
还十分怕冷,怕风吹。
怎么办呢?经人介绍,投中医治疗。
找的谁呢?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中医大家,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
董师一看,发现患者脉象沉弦,舌苔薄白。
在了解患者的以往疾病史后,董师开了一张方子。
但见——桂枝,羌活,独活,苍术,白芍,秦艽,丹参,鸡血藤,生姜,五加皮,甘草,红枣。
所有这些,水煎服,一共是开了6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关节肿痛现象逐步好转,一些畏寒病症也渐渐消失。
此后,董师根据原方稍作加减,继续调理一个多月,患者诸症悉平。
现在,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不痛即为“痹症”,为何痹?风寒湿三者合而为痹,导致关节剧痛,痛处移动。
又因为风寒之邪是外来的邪气,先袭人肌表,所以这个患者就有一些表证,比如恶风、畏寒等等。
而董师开的配伍中,桂枝、羌活、独活、苍术,都有解表祛风寒的功效。
同时,羌活、独活、苍术,包括秦艽和五加皮,又具备祛风除湿、强筋骨、舒筋活络的作用。
如此,表邪和内湿兼顾。
还有一点,就是独活与羌活的互动。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前者善于管下半身。
后者善于管上半身。
两者配合,正好符合患者上下周膝关节酸痛的特点。
最后,加入白芍、鸡血藤、丹参来养血活血,血行风自灭,血通痛自消。
同时,再用生姜和大枣来养脾胃,促进气血生化。
如此,患者的问题就得到很好改善了。
眼下这个季节,天寒地冻,相信大家身边和医案里类似的患者有很多。
我希望这类朋友,能积极看中医。
如果确属风湿入络、兼夹表邪,那不妨借鉴和化裁董师的配伍。
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所需要运用的方式方法也不太一样。
猪咳嗽、不吃、关节炎等14种猪病治疗中药方近年来无论是产房乳猪、保育舍小猪还是中、大猪发病,其临床表现的症状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
若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猪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
采用中药治疗猪常见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在生产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猪常用中草药有以下几类:①抗菌抗病毒类:黄芩、鱼腥草、板蓝根、青蒿、仙鹤草等。
②呼吸系统保健类:麻黄、黄芩、鱼腥草、板蓝根、甘草等。
③代谢系统保健类:柴胡、丹参、生地等。
④消化系统保健类:苍术、陈皮、厚朴、山楂等。
⑤提高体质类:党参、黄芪、当归、淫羊霍等。
中草药常用的给药方法有拌料法、饮水法2种。
(一)断奶期的小猪有膝关节肿大、厌食、拉稀、眼角流黑色液体,呼吸道有疾患时,1000市斤饲料加入丹参500克,鱼腥草500克,青蒿500克,麻黄500克,甘草250克,方解:丹参活血化瘀;鱼腥草清热解毒;青蒿抗血虫、原虫;麻黄疏风解表、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二)有腹式呼吸,体温一般39℃一40℃左右,一栏猪当中有个1-2头,针打一下会好点,针一停又反复。
就是好的猪也慢漫变僵猪,这种情况以预防为主,1000市斤饲料加入麻黄500克,青蒿500克,柴胡500克,黄芪500克,甘草500克,方解:麻黄平喘,青蒿抗原虫,柴胡疏肝、镇痛、疏风,黄芪提气增强抗病力,甘草养血润肺润喉。
(三)母猪因如蓝耳、猪瘟、伪狂犬等病毒疾病,一些盆血疾病(如弓形体、附红体)引起母猪不发情或有发情但不正常1000市斤饲料中加入青蒿1000克,黄芪1000克,当归1000克,淫羊霍1000克,党参1000克。
(四)因地理位置处在山区,水质较冷或光照不足,污染较严重等原因引起母猪产仔率低1000市斤饲料长期加黄芪1000克,当归500克。
(五)有一部分猪场的母猪经常会发生最初体温40.5-41.5℃左右,打针后降至38℃一39℃,体温降下来后猪打什么针都不食料,这种母猪一般死亡率也很低,大部分通过十天左右会恢复,眼角流黑色液体,背部有如油头螨一样的物状,毛孔根部有铁锈斑的出血点。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和全身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中医中属于“痹证”范畴。
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时,主要从疾病的病机、病情表现、辨证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辨证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1. 湿热蕴结型:特点:关节红肿疼痛明显,经常伴有发热、口干、口苦、尿黄等湿热症状。
舌质偏红,苔黄腻。
治疗: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黄柏、藿香等清热利湿药物。
2. 瘀阻阻络型:特点:关节疼痛较为剧烈,活动受限,疼痛可在不同的关节间转移,伴有瘀血倾向,常见瘀斑、瘀点等皮肤症状。
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黄腻。
治疗: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桃红、三七等活血化瘀药物。
3. 寒湿凝滞型:特点:关节疼痛较为重,活动受限,经常伴有寒湿症状如关节僵硬、胀痛、感觉怕冷等。
舌质淡白,苔白腻。
治疗:温经散寒为主,可选用肉桂、附子等温经散寒药物。
4. 肝肾不足型:特点:关节肿痛不明显,多表现为晨僵、活动后缓解。
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虚症状。
舌质淡红或无光泽,苔白薄。
治疗:补肝肾为主,可选用何首乌、淫羊藿等补肝肾药物。
以上仅是四种常见的辨证类型,实际上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可能会混杂多种类型,因此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有很多,常用的有清热利湿方如五苓散、两气解毒方如金银花汤,活血化瘀方如祛瘀胺、三七颗粒,温经散寒方如四逆汤、温经丸,补肝肾方如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中医辨证论治需要根据具体个体的病情综合判断,选用适合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同时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自拟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临床上常见于中年男性。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常出现剧痛、肿胀、红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痛风性关节炎多归为“痰湿留滞,热毒内蕴”、“湿热瘀阻”等证候,治疗上以清热利湿、祛痰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
目前,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和降尿酸药物为主,对急性发作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胃肠道不适等。
寻找一种中药药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既能缓解症状,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自拟的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为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自拟清热利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降低病情复发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共招募了100名患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5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接受自拟清热利湿方治疗;另外50名患者被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自拟方剂,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患者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利尿剂等药物,常规治疗4周。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关节肿胀度、关节功能评分、C 反应蛋白水平、尿酸水平等。
治疗前后,采用以上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以观察自拟清热利湿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
研究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种干扰因素,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几道药膳方猪脚筋汤【配方】稀莶草12克,苍术9克,秦艽12克,防风9克,茯苓15克,猪脚筋10克。
【用法】猪脚筋先浸软,切成块,各药一起装入纱布袋中,将猪脚筋块和药袋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炖煮至猪脚筋烂熟,去药袋,加调料即成,喝汤吃筋。
【功效】祛风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壮阳狗肉汤配方:狗肉500克,菟丝子10克,附片3克,葱、姜各10克。
制法:狗肉整块下水焯透,捞出,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下锅用姜片煸炒,烹入绍酒,然后与包好的菟丝子、附片同入大砂锅内,以食盐、味精、葱调味,武火烧沸后,文火炖约2小时至肉熟烂,即可。
功效:益肾壮阳,祛寒除湿。
用法:每日1次,可佐餐食用,以上可食用3日。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鹿茸豹骨洒原料:鹿茸5g,豹骨20g,枸杞子30g,白酒1000mL。
制法:将鹿茸、豹骨、枸杞子分别洗净后,放入装白酒的瓶中,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饮用,待白酒饮尽后,可再加白酒1000mL,重新浸泡一次。
每天1次,每次饮酒25~40mL,半个月为l疗程。
功效:本方具有温阳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骨质增生症,肥大性脊柱炎,症见关节酸痛,遇风寒加重,局部无红肿等。
山药乌蛇汤原料:乌稍蛇肉500g,山药15g,茯苓lOg,薏米lOg,生姜5片,食盐、猪油适量。
制法:将乌稍蛇肉洗净切成小段与山药、茯苓、薏米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水,煮沸,添加猪油、盐、生姜、味精等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本方祛风湿,乌稍蛇具有除风湿,解毒功能,与薏米、茯苓等祛湿药物配用,更加强了蛇肉的祛风湿作用,故此方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黄焖鳝鱼原料:黄瓜150g,紫苏lOg,黄鳝500g,精盐、味精等适量。
制法:黄鳝去除鳝骨及腹内杂物,用盐擦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块。
锅内倒油,烧至八成热,倒人黄鳝煸炒,放紫苏、黄瓜,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放人精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中医如何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关节炎中医如何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
传统中医药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治疗关节炎的经验,其中清热解毒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如何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关节炎。
一、关节炎的中医理论基础关节炎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痹证”,主要与风寒湿邪侵袭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关节腠理堵塞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关节炎的发生与热毒的蓄积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通过清热解毒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炎的症状。
二、清热解毒在治疗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清热解毒作为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关节炎的作用:1. 清热祛湿: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关节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清热解毒可以祛除体内的湿邪,改善体内的湿气环境,从而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2. 活血化瘀:关节炎病变部位常伴有气血运行不畅,可能产生瘀血,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
清热解毒可以活血化瘀,改善气血循环,从而缓解关节炎的症状。
3. 抑制炎症反应:关节炎常伴有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
清热解毒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的炎症症状。
三、清热解毒在治疗关节炎中的常用药物中医在治疗关节炎时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有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1. 狗脊糖:狗脊糖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2. 紫苏叶:紫苏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疾病。
3. 木通:木通有清热利湿、通络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痹痛等疾病。
4. 防风:防风有祛风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以上药物均可根据病情和具体症状进行组方,需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中医辨证论治关节炎在中医治疗关节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常见的辨证分型有湿热痹痛型、寒湿痹痛型、风湿痹痛型等。
对于湿热痹痛型的患者,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寒湿痹痛型的患者,可以选择温热祛寒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风湿痹痛型的患者,可以选择祛风活络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炎验方---伸筋草木瓜千年健薏仁猪蹄汤风湿性关节炎:
具体方法是:取伸筋草、木瓜、千年健、薏仁各2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
另取新鲜猪蹄1只,洗净去毛,同药袋一同入锅,加足清水以大火烧开,转文火炖煮至猪蹄酥烂如豆腐状,汤熬成一碗浓汁,除去药袋,食蹄饮汁。
要注意的是,食用时不可加盐或糖,以免影响疗效。
伸筋草能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木瓜有祛湿舒筋、活血通络之功效;
千年健能祛风湿、壮筋骨,配以薏仁健脾、清热、利湿,与填肾精、健腰脚的猪蹄共炖,组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佳方。
此方舒筋活络、祛湿止痛功效明显,多数患者用后反应颇佳。
自拟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猪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用自拟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猪风湿性关节炎70例,治愈率达94.30%,疗效明显高于用消炎痛、跛行镇痛等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愈率87.18%),一般用药3~6d后症状明显减轻,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关键词猪风湿性关节炎;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
风湿症是肌肉、关节、肌腱等组织感觉神经末梢疼痛性疾病。
常见的有肌肉风湿和关节风湿,并有全身风湿和局部风湿之分。
临床上以马、骡、驴较为常见,猪、牛也有发生。
本病多发生于气候剧烈变化之时和寒冷的冬天,风寒湿邪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气候寒冷,厩舍潮湿,汗后被冷风吹袭等是常见的病因。
此外,有人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还有人认为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急性风湿多突然发病,有转移性,气候变冷时症状加重,热则减轻。
肌肉风湿时,病初肌肉发硬,触之敏感,病久肌肉萎缩,逐渐干枯。
关节风湿时,发病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十分困难,跛行显著,后期关节强硬,伸屈不灵。
猪只发生风湿病时,常引起心内膜炎,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站立时四肢发抖、发硬,行步时由于疼痛而发出尖叫。
笔者经临床研究,经过大量的实践,自拟了清热利湿关节炎汤。
此方适用于猪只湿热型痹症和严重的跛行。
2006~2007年我们用该药方治疗本地一猪场的仔猪风湿性关节炎70例,收到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为了验证此方的效果,我们将其与西药消炎痛、跛行镇痛等进行了比较对照。
1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仔猪109头,为显示其疗效,能够表现出此方的药理作用,我们将治疗组的例数增加,以便能将结果明显一些,随机抽样了仔猪70例;在所有被试验的仔猪中,猪只不分个体差异、畜别以及发病的病程长短。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自拟的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每日1剂,每日2次。
清热利湿关节炎汤药物的组成为:制川乌10g(先煎),桂枝10g,生石膏30g(先煎),忍冬藤20g,防己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0g,青风藤30g,海桐皮30g,秦艽15g,甘草5g,赤芍10g。
对照组选用抗风湿药消炎痛、跛行镇痛等西药进行对比,按常规的剂量肌注。
以1周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统计其疗效。
3判定结果
完全缓解:关节疼痛消失,外观如常,跛行消失,屈伸无障碍。
显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略肿胀,轻压痛,屈伸稍有限。
好转:关节疼痛减轻,仍肿胀,有压痛,屈伸受限。
无效:治疗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经用自拟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后的猪只,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或恢复正常,受累关节明显好转或消失;肿痛及疼痛关节数减少,食欲基本恢复正常,有的食欲完全恢复正常。
用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无效2例,受累关节无好转,与治疗前无明显的区别。
结果:治疗组70例,治疗总有效68例,总有效率为94.30%。
对照组39例,用一般西药抗风湿药治疗无效5例,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用清热利湿关节炎汤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本病常在春秋季节多发,多风、寒、湿的侵袭,使肌肉、肌腱受到损伤。
病初,四肢关节微肿(有的不明显),步态僵硬缓慢,伸屈困难,步幅缩短,行走明显跛行,尤其是转弯时显得不灵活。
病猪逐渐消瘦,最后导致死亡。
急性发作多突然发病,有的伴有体温升高,病猪卧多立少,另外骨软症、蹄叶炎和蹄部的创伤也有相似症状,不过可以通过外观和驱赶运动区别开。
风湿症:在驱赶运动一段后症状有明显减轻,停止活动后,再强制运动时症状又加剧,再运动一段时间后症状又减轻,也就是先重后轻。
蹄叶炎和蹄叶创伤:常常在发病肢不能正常踩踏,在中兽医称之为“悬蹄”,蹄叶炎虽然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病变,触诊可见明显疼痛感,有的可以感觉到蹄部灼热;蹄部的创伤就十分容易诊断,常常发现有损伤的部位。
笔者自拟的清热利湿关节炎汤适用于中医湿热型痹症,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的关节活动期,其主要功能是清热利湿,祛风通络,能祛除于蕴藏于体内风湿热之邪,使关节疼痛基本缓解。
多数病例用药3~6d后症状明显减轻,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该药方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个别病例服药后有轻度的恶心症状,将方中的制川乌去掉或减量,恶心症状即可消失。
5参考文献
[1] 王永江,胡艳.论风湿症的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07(8):71.
[2] 金立中,李生涛,李同新.猪风湿热症的辨证施治[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1,20(6):23-24.
[3] 王文辉,金中立,李生涛,等.猪风湿热的辨证施治[J].河南畜牧兽医,2001,22(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