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港高架工程箱梁混凝土配比确定上报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C50箱梁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1 概述吉图珲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研究是客运专线箱梁生产质量的关键,是实现我梁场创优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箱梁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除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包括抗裂,抗冻融,抗渗,抗氯离子电通量,其核心就是要具备高度的密实性和引入一定的含气量;其二,必须满足泵送要求,特别强调混凝土的坍落度一小时经时损失,和泵送过程损失;其三,对和易性能的要求,因高性能混凝土的大坍落度,大流动度, 若和易性能不好,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不能满足桥梁的内实外美的要求。
我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安图制梁场试验室于2011年6月开始进行配合比试验工作,包括原材料的试验,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验等工作。
现已经完成C50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试验工作,并选定了基本配合比。
2 配合比试验配制原则我试验室按照《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等依据选定配合比:2.1 进行原材料的比选试验,确定品质性能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要求的水泥,粉煤灰、砂石、外加剂和水用于混凝土试配。
2.2 混凝土的配合比重要参数:2.2.1标准规定C50箱梁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490kg,其最低量按最不利环境作用等级(H4或L3或D4)设计时应该不低于360kg/m3;2.2.2水胶比按最不利环境作用等级(H4或L3或D4)设计考虑时,不大于0.35;2.2.3 矿物掺合料掺量:采用单掺或者双掺技术时,粉煤灰的掺量都不宜大于30%;2.2.4碱含量,当采用砂浆棒法膨胀率在0.10-0.19%之间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时,各种材料带入的碱含量总和不大于3.0 kg/m3;2.2.5氯离子含量,各种材料带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主要工程数量 (2)第二章项目部组织机构 (3)2.1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3)2.2 项目质量管理职责 (3)第三章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7)3.1 质量目标 (7)3.2 组织机构 (7)3.3 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7)3.3.1 总则 (7)3.3.2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8)3.3.2.1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8)3.3.2.2 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4)3.3.2.3 共同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6)3.3.2.4 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9)3.3.2.5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2)3.3.2.6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2)3.3.2.7 砼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22)3.3.2.8 施工测量的保证措施 (23)3.4 作业指导书编制计划 (23)3.5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23)3.6 施工挂牌制度 (24)3.7 过程三检制度 (24)3.8 质量否决制度 (25)第一章工程概况1.3工程简介古雷作业区至古雷港互通口疏港公路工程A1 段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车速60 公里/ 小时,路基宽度为60 米,双向六车道,两侧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本合同段起终点:A1段起于漳诏高速杜浔互通收费站(K0+000),止于沿海大通道交叉口(K5+200),全长5.2 公里。
本工程预算审核价 4.0571 亿,回购基价5.2337 亿。
本合同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现状杜古线拓宽改造工程(路基土石方39.2 万立方);桥梁工程中小桥62m/2 座、分离式立交343m/1座;共同沟工程 4.97 千米,其中预制管节4350 米(1450 件),现浇段620 米;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路面工程(沥青14.03 万平方米)。
1.4主要工程数量1、路基工程:清理与掘除 5.2km;挖除旧路面12998m3;路基挖土石方32.5 万m3;路基填筑49.62 万m3;软土地基处理21.28 万m3;植挡土墙2605m3;共同沟全长 4.97km,其中预制管4350m(1450件) ,现浇段620m。
桥梁工程C50箱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试验室对箱梁、湿接头、湿接缝等砼配合比进行设计,设计强度等级为C50。
一、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范》(JTJ055-20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JTG E25-2005)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等二、选用材料原始数据1、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P.O 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集料:渭河华可石料厂,4.75~19mm连续级配碎石(掺配比例为4.75~9.5mm:9.5~19mm=30%:70%), 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周至县晨立地材有限责任公司,Ⅱ区中砂,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水选用饮用水。
5、外加剂:咸阳同辉建材化工有限公司,TH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1.0%。
三、设计坍落度为100-140mm。
四、设计步骤:1、确定砼配制强度:ƒcu.0=ƒcu.k+1.645σ=59.9MPa2、计算水胶比W/B =αaƒb/(ƒcu.0+αaαbƒb)= αaƒce/(ƒcu.0+αaαbγfƒce);= αaγcƒce,g/(ƒcu.0+αaαbγfγcƒce,g)=0.46式中(γc=1.16、αa=0.53、αb=0.2)根据规范要求及施工条件,取W/B=0.313、选定用水量200Kg/m3,掺高效减水剂1%,β=25%,m w0=200×(1-25%)=150Kg/m3。
4、计算水泥用量m c0=m w0/(W/B)=484Kg/m5、外加剂每立方=m c0×1%=4.84Kg/m36、选取砂率为βS=35%。
7、用质量法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砂、石用量假定容重为:2350kg/m3C+S+G+W=2350m s0/( m s0+m g0)=35%解得m S0=601Kg/m3m g0=1115Kg/m3基准配合比: m c0:m s0:m g0:m w0:J =484:601:1115:150:4.84水胶比分别增减0.02,用以上方法计算每立方材料用量得:W/B=0.29 m c0:m s0:m g0:m w0:J=517:589:1094:150: 5.17W/B=0.33 m c0:m s0:m g0:m w0:J=455:611:1134: 150: 4.558、试验室最终配合比W/B=0.29 m c0:m s0:m g0:m w0:J =517:589:1094:150: 5.17W/B=0.31 m c0:m s0:m g0:m w0:J =484:601:1115:150:4.84W/B=0.33 m c0:m s0:m g0:m w0:J =455:611:1134: 150: 4.55五、试拌试拌25升测其坍落度、湿表观密度等物理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湾底疏港路高架工程施工四标段33#桥箱梁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湾底疏港路高架工程33#桥,位于黄岛保税港区东侧,横跨宝窝村河道,起止桩号为K3+752。
345—K3+882。
345,全长130m,桥布跨为30+35+35+3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本联桥共有墩柱10根。
箱梁混凝土模板采用竹胶板,内模采用二次使用的竹胶板,支撑系统采用大管径钢管立柱组合支架,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入模一次性浇筑。
二、施工工艺2。
1地基处理、支架搭设由于33#跨越宝窝村河道,河道内为淤泥地质,6月份进入汛期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现场采用大管径钢管立柱组合支架。
施工前对河道两侧进行围堰排水,围堰采用建筑垃圾进行回填,回填完成后在围堰顶部铺设30cm石渣垫层,用挖掘机碾压密实,围堰内侧设集水坑,进行排水。
条基施工前,首先对支架及贝雷架进行计算(支架布置及稳定性),并根据计算成果进行放样,以确定条基及第一排贝雷梁位置,基础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配筋率为10kg/m³)坐落设计基层,下部采用钢管立柱焊接条基基础预埋件,立柱之间用槽钢连接成整体,横向用H 型钢连接,上部安装贝雷梁,贝雷梁以上搭建碗口支架。
碗口支架搭设时,顶托考虑纵横坡度影响,33#桥设计坡度纵坡为1。
69%,横坡单面坡为2%,支架搭设布置为:横向步距0。
9m,纵向步距0。
9m.水平横杆高踞1。
2m。
支架搭设过程中保证立杆碗口将横杆扣住并锁紧,保证良好受力,为保证整体稳定性,将支架打斜剪刀撑加固,纵向斜撑每4。
5m加固一道,横向斜撑每隔3m加固一道。
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横杆连接情况,节点处进行检查,保证全部锁紧牢固且检查底托是否有悬空部分.剪刀撑、斜撑搭设随立杆、纵横水平杆同步搭设。
搭设完成后,采用砂土对满堂支架进行预压,消除支架非弹性形变,预压结束后,对顶托进行调整。
2.2模板加工、安装(1)模板加工为保证箱梁外观,箱梁底模、侧模均采用新竹胶板制作,内模及端模根据箱梁尺寸采用竹胶板根据箱梁尺寸进行制作,根据曲面的曲率,半径加工,内模支撑采用5cm×10cm方木,每一米设置支撑1道。
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适用范围........................................................................................................................................ - 1 -三、工程概况........................................................................................................................................ - 1 -四、施工区气候条件............................................................................................................................ - 1 -五、工程量及施工计划........................................................................................................................ - 2 -六、施工方案........................................................................................................................................ - 2 -6.1铁砂混凝土的施工................................................................................................................. - 2 -6.2 C30补偿收缩砼施工............................................................................................................. - 4 -6.3预留孔封堵............................................................................................................................. - 6 -七、现场交通布置................................................................................................................................ - 6 -八、质量控制措施................................................................................................................................ - 6 -九、安全保障措施................................................................................................................................ - 7 -十、文明施工........................................................................................................................................ - 7 -十一.施工人员及机械配置................................................................................................................ - 8 -11.1施工人员配置........................................................................................................................ - 8 -11.2施工机械配置........................................................................................................................ - 9 -钢箱梁配重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城镇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市政工程部分);5、《主线桥图纸汇审答疑文件》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7、施工组织设计;8、施工图设计。
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59.9MPa,用于桥梁箱梁预制;2、坍落度140mm ~160mm;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P·O52.5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水:饮用水;5、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掺量为1.1%。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50Mpa,保证率系数t=1.645,准差ó=6MPaf cu,o =f cu,k + 1.645×ó=50+1.645×6=59.9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a a.f ce/ (f cu,o+ a a a b. 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0.46,a b为0.07,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59.9 Mpa。
W/(C+K)=0.46×52.5/(59.9+0.46×0.07×52.5)=0.39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28。
3、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两方面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选取用水量m wo为192.7 kg/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25%,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 m wa=m wo(1-ß)=192.7×(1-0.25)=144.5kg/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m co= m wa/ (W/(C+K))=144.5/0.28=516 kg/m3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矿渣粉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
C50预制箱梁、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现浇连续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要素1、设计依据(1)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3)交公便字【2006】02号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4)设计图纸2、设计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50(2)设计坍落度120~160mm(3)水灰比≤0.503、配合比使用的材料(1)水泥:采用福建金牛水泥有限公司P.O52.5水泥,经试验各指标符合GB175-2007规范要求。
(2)砂:采用闽侯县阳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中砂,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J 041-2000规范要求。
(3)碎石:采用茹莲山石场4.75~19mm碎石,经试验各指标符合JTJ 041-2000规范要求。
(4)外加剂:采用福建省莆田闽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ML-1PC高性能减水剂。
(5)粉煤灰:采用大唐宁德火电厂F 类Ⅰ级粉煤灰。
(6)水:拌和站井水。
4、拟用工程部位桥梁预制箱梁、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现浇连续段 1、 确定基准配合比 (1)计算试配强度0cu ,f ≥ k cu ,f +1.645σ式中 0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由上式计算试配强度为:0cu ,f = k cu ,f +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W/C=ceb a 0cu cea f f f ⋅⋅+⋅ααα,式中a α、b α—回归系数;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表1 回归系数a α、b α选用表ces f f f γγ=b式中:f γ、s γ——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ce f ——水泥28d 胶砂强度(MPa )本工程采用碎石,根据表一,a α=0.53,b α =0.20,及查表取f γ=0.95,s γ=1,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取1,得W/B=bb a 0cu ba f f f ⋅⋅+⋅ααα,=5.5295.020.053.09.595.5295.053.0⨯⨯⨯+⨯⨯=0.4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a = m w0(1-β)式中 m wa —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 m w0——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
C50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说明商合杭铁路站前十二标水家湖制梁场箱梁预制任务626孔,其中32m梁604榀,24m 梁22榀。
水家湖制梁场供梁里程为DK316+733-DK337+309,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环境作用等级T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加Ⅰ级粉煤灰、矿粉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输送车输送。
二、设计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TB 10005-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 TB/T 3275-201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三、配合比试验配制原则客运专线箱梁C50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制的依据是《铁路混凝土》、《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原材料品质以及箱梁拟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C50预应力混凝土的配制应体现以下主要原则:1、进行原材料的比选试验,确定品质性能符合《铁路混凝土》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要求的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外加剂和水用于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的配合比重要参数:(1)标准规定C50箱梁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500kg,其最低量按最不利环境作用等级(H4或L3或D4)设计时应该不低于360kg/m3;(2)水胶比按最不利环境作用等级(H4或L3或D4)设计考虑时,不大于0.36;(3)矿物掺合料掺量:采用单掺或者双掺技术时,粉煤灰的掺量都不宜大于30%;(4)碱含量,当采用砂浆棒法膨胀率在0.1-0.2之间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时,各种材料带入的碱含量和不大于3.0kg/m3;(5)氯离子含量,各种材料带入的氯离子总量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湾底疏港路高架桥工程箱梁混凝土
配合比及性能实验成果报告
1 概述
湾底疏港路高架桥工程北起疏港高架一期,南至南港一号路,桥梁工程总长4177米,桥梁总面积152233.5平方米,共63联231跨,箱梁横断面采用单箱多室结构。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时按一类环境考虑,要求混凝土具备高工作性(低塌落度损失、高流态、泵送稳定)、高耐久性的特性。
2 设计指标及要求
2.1混凝土设计指标C50。
2.2最大水胶比0.50,最低胶凝材料用量350Kg/m3。
2.3混凝土28d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值小于7*10-12m2/s,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0.06%(水溶值)。
2.4混凝土采用非碱活性集料,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25mm。
2.5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 项目管理部对混凝土配比及性能实验的管理
项目管理部组织设计人员、各参建单位实验人员、商品混凝土实验室人员进行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如何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对混凝土供应厂家进行若干次全方位的考察,对水泥的型号和粗细骨料、其他掺合材料的品质提出严格要求。
项目管理部组织各单位实验人员对箱梁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实验梁等实验手段,多次对配合比进行合理调整,使混凝土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下面以青岛正友砼业集团有限公司C50砼的试配和性能实验为例汇报一下本次混凝土实验的成果。
4 实验原材料
采用原材料如下: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产地备注
1 水泥P I 52.5 胶州山水
2 粉煤灰F类Ⅱ级日照电厂
3 矿粉S95 中矿宏远
4 碎石5-2
5 石油储备库
5 砂中砂平度大沽河
6 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山东建科院
7 水自来水自来水公司
在确定了所选用原材料之后,监理部同施工单位及商砼厂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取样送检至建国检测中心和金源检测中心,后再次见证取样送检至青岛中航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各监测中心报告均显示合格。
5 混凝土配比及性能实验
5.1初步计算配合比
5.1.1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表4.0.2,C50的标准差σ值为6 MPa
f cu,o=f cu,k+1.645σ=50+1.645*6=59.87MPa
5.1.2确定水胶比
根据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行做法,响应国家及区质监站对环保低碳的倡导要求,并有效减少水化热影响,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掺加粉煤灰和矿粉,结合《设计规程》表5.1.3,暂定方案为粉煤灰掺量15%,矿粉掺量10%,查表5.1.2得γf=0.88(插值),γs=1
骨料为碎石,根据《设计规程》表5.1.3提供的αa 、αb 经验值为:αa=0.53 αb=0.20
查《设计规程》表5.1.4得,52.5级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富余系数γc=1.10 W/B=αa*f b/(f cu,o+αa*αb*f b)
=αa*γf*γs *f ce /(f cu,o+αa*αb*γf*γs *f ce)
=αa*γf*γs *γc*f ce ,g/(f cu,o+αa*αb*γf*γs *γc*f ce,g)
=26.93/(59.87+5.39)
=0.41
5.1.3确定单位用水量
根据碎石粒径和坍落度查《设计规程》表5.2.1-2,1m3混凝土的用水量m wo’ =215+5*4.5=237.5kg,掺入胶凝材料用量1%外加剂经试拌,减水率达23%,用水量为
m wo= m wo’ *(1-β)=237.5*(1-23%)=183kg
5.1.4确定单位胶凝材料用量
m b0=m w0/W/B=183/0.41=446kg
5.1.5计算外加剂用量
m ao=m bo*βa=4.46kg
5.1.6计算矿物掺合料用量
m fo(粉煤灰)=m bo*βf(粉煤灰)=446*15%=67kg
m fo(矿粉)=m bo*βf(矿粉)=446*10%=45kg
5.1.7计算水泥用量
m co= m b0- m fo =446-(67+45)=334kg
5.1.8确定砂率值
查《设计规程》表5.4.2,混凝土的砂率βs=0. 31(插值)+0.01*(180-60)/20=0.37
5.1.9计算碎石、砂的用量
采用质量法
假定混凝土1m3的质量为2350kg
m so+m go=2350-m co-m wo-m fo=2350-334-183-4.46=1829kg
砂用量m so=1829*37%=677kg
碎石用量m go=1829-677=1152kg
5.1.10 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
胶凝材料:砂:碎石:水:减水剂
446 : 677 : 1152 : 183 : 4.46
5.2实验室配合比确定
5.2.1因已经考虑掺加外加剂,所以项目管理部对水泥提出要求,必须采用无任何添加剂的P I型不小于42.5级的水泥,经各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推荐,最后统一采用胶州山水生产的P I52.5水泥。
初次试配混凝土按照计算配比定为:
水泥碎石砂粉煤灰矿粉减水剂水
334 1152 677 67 45 4.46 183
经第一次试配,发现混凝土有轻微离析现象,且流动性不好,砂的含量略显不足,且未充分考虑粗细骨料自身的含水量,应适当提高砂、水泥的比例,降低石子、水的比例。
5.2.2第二次试配时,配比定为:
水泥碎石砂粉煤灰矿粉减水剂水
342 1023 750 60 45 4.47 160
第二次试配,凝土出机状态良好,和易性很好,密实度较好,经实测坍落度为190mm,扩展度为430mm×440mm,没有出现泌水和离析等现象,混凝土流动性较好,据观察亦可以满足箱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1h后再次测量其坍落度,依然为190mm,扩展度为370mm×370mm,坍落度无损失,扩展度稍稍有所减少,但混凝土依然保持良好的和易性,经敲打没有出现泌水等现象。
为了能够掌握其具体的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又进一步观察了该配合比混凝土的2h和2.5h坍落度损失,2h后坍落度为180mm,2.5小时后坍落度为160mm,可以满足箱梁混凝土浇筑要求。
5.3性能实验
5.3.1 2012年4月17日,项目管理部组织设计人员、各参建单位实验室人员及混凝土搅拌站负责人和实验室人员进行一次箱梁混凝土的专项研讨。
会上各混凝土搅拌站实验室按照项目管理部要求提供制作好的混凝土试块玻璃比色板,经比色观察和分析研讨,各单位得出一致意见:
5.3.1.1 为避免较大色差和证混凝土质量,需统一采用P I型水泥,水泥等级统一定为52.5级,应尽量保证采用同一厂家水泥,每联桥应保证同一批次水泥。
5.3.1.2 原材料应尽可能保证同一产地、色泽相近。
5.3.2 2012年5月9日,项目管理部安排在二标12#桥南侧的空地上进行试验箱梁的浇筑,拆模后,通过箱梁外观及试块实验数据,箱梁混凝土达到内实外光、强度足够、色泽一致、工作性良好、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5.3.3 2012年6月20日,施工、监理单位共同见证取样将箱梁混凝土标养试块送青岛中航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根据实验室2012年6月28日出具的试验报告,试块28d强度达117%,氯离子扩散系数为4.40E-12,均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