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灌区玉米间套作吨粮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5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胡志桥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与不同绿肥作物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均高于根茬处理,其中以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的玉米产量为最高,较对照单作玉米增产6.37%;玉米间作箭菩豌豆混播毛苕子的绿肥产草量和绿肥植株根瘤教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各间作模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压青处理相对稳定.
【总页数】4页(P3-6)
【作者】王婷;包兴国;胡志桥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S142.1
【相关文献】
1.间作绿肥饲草与减施氮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卢秉林;包兴国;张久东;杨新强;杨文玉;李全福;曹卫东
2.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绿肥间套种植模式研究 [J], 黄涛;包兴国;王婷;胡志桥;张久东;
雷明山
3.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J], 王婷;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
4.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卢秉林;包兴国;张久东;胡志桥;杨新强;曹卫东;杨文玉;李全福
5.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绿肥根茬还田的氮肥减施效应 [J], 罗跃;卢秉林;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张久东;车宗贤;朱青;曹卫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学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学模型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生产也不例外。
数学模型的运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例如作物种植、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探讨数学模型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作物种植在作物种植领域,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种植计划和决策。
比如,在确定作物的种植密度和种植面积时,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土壤肥力、降雨情况、气温等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种植方案。
此外,数学模型还可以用于预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产量,帮助农民合理安排施肥、浇水和采收时间,提高作物品质和经济效益。
二、灌溉管理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数学模型在灌溉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准确计算作物对水的需求量,并结合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实现精准灌溉。
数学模型可以分析土壤的渗透性、蒸发散发量以及作物对水分的吸收能力等因素,从而确定灌溉水量和频次,实现节水用水和高效灌溉,帮助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病虫害防控在病虫害防控方面,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农民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并提供相应的防治策略。
通过分析病虫害传播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病虫害的爆发期和危害程度,进而确定最佳的防治措施和药剂使用量。
此外,数学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和成本,帮助农民在病虫害防控中做出科学的决策,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综上所述,数学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和重要的。
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农民可以科学地制定种植计划、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模型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支持。
数学模型在农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农业资源管理是确保粮食供应、发展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一环。
为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管理中。
本文将探讨数学模型在农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并针对农业生产、灌溉管理和农作物保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是确保粮食供应的基础,而数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数学模型可以用于农作物生长预测。
通过对气象数据、土壤性质和农作物生理特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这样的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合理规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施肥策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数学模型还可以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通过对农业生产系统进行建模和优化,可以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如农田面积的分配、肥料和水的施用量以及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灌溉管理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数学模型在灌溉管理中可以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数学模型可以用于灌溉水需求的预测和计算。
通过对土壤湿度、作物蒸腾、气象因素和灌溉制度等进行建模,可以准确预测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
这样可以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的情况发生,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数学模型还可以优化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通过对灌溉网络、水泵和灌溉设备等进行建模和优化,可以确定最优的灌溉系统配置方案。
这样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分配均匀性,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灌溉效果,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农作物保护农作物保护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数学模型在农作物保护中可以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数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和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对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和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建模,可以实时跟踪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并提前预警。
这样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数学模型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和保障可持续发展。
数学模型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农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农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建立农作物生长模型,结合气候、土壤、水分、肥料等因素,可以精确地模拟农作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例如,根据温度、光照和降水等数据,预测作物的发芽时间、生长速度和成熟周期,从而为种植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这有助于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确定收获日期,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资源管理方面,数学模型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通过建立水资源分配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生长阶段以及当地的水资源供应情况,进行合理的水资源分配。
这样既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样,对于土壤养分的管理,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农作物的养分需求以及施肥的效果,制定最佳的施肥方案,减少肥料的过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数学模型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种植密度等。
利用数学模型,可以对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的环境因素,预测病虫害的爆发时间和规模,以便及时组织防治工作,选择合适的农药和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农业市场的波动是农业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
数学模型可以用于农产品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供需数据、价格波动、政策影响等因素,建立市场预测模型,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做出合理的生产决策和销售策略。
例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销售时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数学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数学模型通过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帮助农民和农业决策者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一、数学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种植技术等。
数学模型能够将这些复杂的因素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揭示农业生产中的内在规律和关系。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例如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土壤养分变化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指导。
二、常见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1、作物生长模型作物生长模型是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过程和环境因素,建立起来的数学表达式。
它可以模拟作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预测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通过输入气候数据、土壤肥力信息和种植管理措施,作物生长模型可以预测作物的播种时间、施肥量和灌溉量,从而实现优化种植,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2、病虫害预测模型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病虫害预测模型基于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寄主植物的抗性、气候条件等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
农民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3、土壤养分模型土壤养分模型用于评估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通过输入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施肥历史等数据,模型可以计算出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供应能力,以及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从而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农业生态系统模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综合考虑了农业生产中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可以评估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三、数学模型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案例1、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精准农业是基于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引言:在我国西北地区,河西绿洲灌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
而小麦和玉米是该地区农业主要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土壤养分贫瘠,农业生产存在较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水肥耦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田水肥耦合的基本概念带田水肥耦合是指将水和肥料有效供应到植物根系所需的土壤区域,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水肥耦合工作的核心是合理施肥、加强灌溉管理,确保作物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水和养分。
带田水肥耦合的实施需要注意水肥比例、施肥量、灌溉技术等因素的协调。
二、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分析河西绿洲灌区是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区域。
该地区水资源匮乏,年平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而且多年来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导致农业生产常年面临干旱的困扰。
因此,灌溉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
三、带田灌溉技术改进1.定量供水:通过灌溉技术,调控灌水量的大小和时间,确保作物根系所需的水分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同时避免水分的浪费和土壤淋溶。
2.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通过地下渗漏管、抗渗管等灌溉设施的使用,减少水分的损失。
此外,可以结合土壤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质、覆盖保墒等,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3.合理排水:灌溉时合理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盐碱土产生,保证灌水中的肥料充分吸收利用。
四、肥料施用优化1.施肥技术改进:采用定量、定位、定时的施肥技术,按照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2.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并能激活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活性。
与无机肥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余量施肥:根据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结合土壤检测结果,进行余量施肥,精准调整肥料种类和施用量,避免肥料浪费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五、水肥耦合效应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经过一周期的实践,我们发现带田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对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数学建模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数学建模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和技术,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分析和求解的过程。
在农业科学领域,数学建模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田水分管理、作物生长预测、病虫害防控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数学建模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一、农田水分管理农田水分管理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建立水分平衡模型,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和调控田间水分。
首先,可以基于实际监测数据,利用数学方法拟合土壤含水量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土壤水分动态模型。
其次,结合气象数据和植物生理特性,预测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并利用这些信息优化灌溉方案。
此外,数学建模还可以模拟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评估水分利用效率,更好地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二、作物生长预测作物生长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做出更好的决策,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可持续。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建立作物生长动态模型,根据作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如气象、土壤等,预测作物产量和生长趋势。
例如,结合光合作用速率模型和气象数据,可以预测不同作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同时,数学建模还可以分析作物叶片面积指数、光合产物转运等参数,为作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病虫害防控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农民预测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首先,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分析感病虫害作物和病虫害传播介体之间的关系,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和传播速度。
其次,可以基于病虫害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评估不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并通过优化模型,设计最佳的病虫害防控策略。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及时预警病虫害的发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总结起来,数学建模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涵盖了农田水分管理、作物生长预测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帮助农民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