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2.80 KB
- 文档页数:7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是保证其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通信安全是其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
通信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窃听、阻断、篡改和假冒。
这些威胁会导致数据泄露、数据完整性受损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等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另一个安全问题是传感器节点的安全性。
由于传感器节点通常具有资源限制的特性,因此其安全性比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更为复杂。
传感器节点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物理破坏、能量耗尽、恶意软件和拒绝服务攻击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是其安全问题之一。
拓扑结构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一些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树型和网状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加密技术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在选择加密算法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计算量和资源消耗等因素。
节点认证和授权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节点进行认证和授权,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节点接入网络,同时也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节点访问网络中的数据。
常用的认证和授权技术包括基于密码的认证和基于角色的授权等。
入侵检测和防御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检测出是否有恶意攻击行为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常用的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包括基于统计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网络拓扑结构优化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优化节点布局、动态调整拓扑结构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研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许多具有传感、处理和通信能力的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它的主要特征是节点分布广泛、布置随机、无中心化管理和有限的能源和计算能力。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特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跳传输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距离可能较远,需要经过多个中继节点才能达到目标节点。
因此,数据的传输是多跳的。
多跳传输不仅会增加网络的延迟,而且会增加数据的传输错误率。
2. 能耗限制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源有限,是制约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主要因素。
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要求数据传输的能耗尽量低,以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
3. 信号干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密度较高,节点之间的距离较近,而且节点之间的通信频率相对较高,这容易导致信号干扰的情况出现。
信号干扰会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短信、丢包、干扰等多种原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如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重要的研究方向。
1. 传输层协议的设计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许多传输层协议被提出来。
例如: TDMA(时分多元复用)、CDMA(码分多元复用)、FDMA(频分多元复用)等。
这些传输层协议通过分配带宽、时间和码给每个节点,实现了数据传输的优化和可靠性的提高。
2. 链路层协议设计链路层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关键。
常用的链路层协议包括M-ACR、MACA、CAMA、TP-MAC等,这些协议主要通过传输时隙管理、垃圾数据过滤、碰撞缓解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数据传输调度算法数据传输调度算法也是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之一。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和能耗优化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的小型独立节点组成的分布式网络,它可以感知环境、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信息。
WSN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医疗保健、军事侦查等领域。
同时,WSN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可靠性和能耗优化问题。
可靠性问题在WSN中,每个节点都有可能被部分或全部破坏,例如由于电力故障、硬件故障或任意形式的攻击。
这会导致严重的数据丢失,破坏网络连通性,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如何提高WSN的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数据冗余数据冗余是提高WSN可靠性的一种常用策略。
它通过在网络中增加冗余节点或数据复制来减轻故障的影响。
当某个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可以提供相同的数据。
此外,数据冗余还可以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例如,研究已表明,通过增加一定数量的冗余节点,WSN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自愈合机制自愈合机制是另一种提高WSN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当节点失效时,自愈合机制可以自动重新配置网络路径,使数据仍然可以从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例如多路径传输、时间网格和混沌理论等。
区域划分区域划分是一种有效的WSN可靠性提高方法。
它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负责者节点负责管理。
当某个节点失效时,相关的负责者节点可以重新分配任务,并保持网络的连通性。
能耗优化问题WSN中大部分节点都依赖于有限的电池能量供电。
这使得能源消耗成为一大问题,因为节点的能量会随时间消耗。
如果不耗能消耗进行有效管理和优化,则整个网络的寿命将受到影响。
数据聚合数据聚合是优化WSN能源消耗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将多个节点的数据汇总为一个汇聚节点的单个数据并转发到基站,从而减少了重复数据和通信次数。
这可以减少节点的通信次数和能源消耗。
分级采样分级采样是另一种优化能源消耗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将相邻节点的数据合并,从而减少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数量。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与应用一、本文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一种由许多在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组成的网络,这些装置能够使用传感器协作地监控不同环境或对象的物理或化学现象,并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
我们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包括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优化、网络通信协议、能量管理策略等。
接着,我们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农业物联网、医疗健康、军事防御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和挑战。
我们还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和应用概览,同时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推广。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是近年来物联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网络拓扑与协议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传感器节点,以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连通性。
针对传感器节点的能量限制,研究人员还设计了多种节能的通信协议,如跳频扩频、时分复用等,以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数据融合与处理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传感器节点数量众多,产生的数据量巨大。
因此,数据融合与处理技术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数据融合旨在将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融合成一条或多条有用信息,减少数据传输量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研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感器网络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基础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传感器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增多,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中传感器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传感器网络在物联网中起着关键作用,负责采集和传输各种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然而,传感器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却常常被忽视。
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由于资源受限,往往容易受到物理攻击、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传感器设备本身的安全性来解决。
例如,采用物理特性认证技术,确保传感器节点的合法性,并加密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防止信息泄漏。
其次,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问题。
传感器网络通常以无线方式传输数据,这使得数据易受到窃听、篡改和重放攻击。
为了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
数据加密可以确保传输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和篡改,而数字签名技术可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密钥管理机制,定期更换密钥,增加攻击者获取密钥的难度。
第三,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也容易受到攻击。
传感器网络通常是由大量的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交换。
然而,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容易受到攻击者的干扰,比如节点的伪装或节点的丢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安全路由技术和拓扑控制技术。
安全路由技术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更高安全性的路由路径,避免数据被攻击者截获或篡改。
拓扑控制技术可以检测和排除不正常节点,确保传感器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传感器网络还存在着可信度问题。
由于传感器节点分布广泛,其环境和工作条件也多样,很难保证节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缺乏可信度的传感器节点可能会影响整个传感器网络的正常工作。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节点可信度评估机制和容错机制。
新型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传感器是一种现代化技术所必需的元件,它能够将各种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广泛,例如自动化生产、交通运输、医疗诊断、安全监测等领域,因此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对现代化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不同,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等。
在这些传感器中,新型传感器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
一、新型传感器的研究现状1. MEMS技术传感器MEMS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的缩写,它是一种微型化的电气机械系统,它能够将机械元件和电子元件进行集成化处理。
因此,MEMS技术传感器的优势在于体积很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价格便宜等等。
如今,MEMS技术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例如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压力传感器等等,这些传感器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手机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2.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它使用光的传输来测量物理量。
与传统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很多优势,例如高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能够实现长距离传递、分布式检测等等。
目前,光纤传感器主要应用在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领域。
例如,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光纤传感器可以测量油井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以帮助确定油井的产量和工作状态,并且可以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3.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主要是应用在医疗诊断领域中的,它能够检测人体内的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等信息。
例如,可以测量血液中的血糖、白细胞计数、酸碱度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以DNA、RNA 等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体、基因变异等信息,有望成为未来医疗诊断中的主要手段。
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现状分析学号:139030023 姓名:杨文祥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必须提供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进行评估的保证。
针对目前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安全及其研究进行了分类,分别讨论了不同类别定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建立和进展情况。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建立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WSN must be provid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assurance.Aiming at all kinds of WSN,the definition of reliability, reliability of WSN security and its research ,we classify them and discuss respectively WSN model establishment and progress of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defined categories.According to the defects of existing results of the research,I put forward my own views of the stud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reliability,model establishment0引言近几年,无线传感器网络得到蓬勃发展,已广泛应用在军事、医疗等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节点组成,一个稳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立,如何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高效的部署网络节点,其方案的可行性依赖于网络可靠性的分析与评价。
网络中节点大多由能量有限的电池进行供电,环境变化、冲突干扰和网络结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用户无法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可靠地监控区域。
因此,选择何种方法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评估和评价标准的效率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要问题。
如何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据统计,目前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研究占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5%。
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定义进行了归类分析,讨论了基于任务和寿命的2种可靠性定义的可靠性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就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定义对有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与有线网络有相似性,但也有其特异性。
有线网络的可靠性只需要考虑点与点之间的连接有关,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能量有限的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时既需要考虑传感器节点问的连接性,还要考虑传感器节点本身的特点和传感器节点的覆盖性。
在目前发表的学术文章中,并没有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给出统一的定义。
在可靠性理论中对可靠性的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这一定义也可以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当中。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规定功能”是一个不确定的需求,它由用户确定,用户规定不同,得到的可靠性值是不相同的。
已发表文献中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定义实际上是将规定的功能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从无线传感器网络不能实现规定的功能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功能的角度。
模型的建立是以定义为基础的,这里,对各种定义方法进行简单分类,并分别研究其过程。
2基于寿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当从无线传感器网络不能实现功能的角度考虑时,引入一个特殊时刻X,假设在时刻X 之前系统不失效,在时刻X 之后系统失效,那么,时刻实际上表示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
无线传感器网络不能实现功能的时刻就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到达寿命时刻表示。
用)(X R 表示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函数,它可以通过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存活到时刻X 的可能性[1-5]得到,用公式表示P X R =)(为[在(0,X )时刻之间系统不失效]。
在此,无线传感器的可靠性是基于其自身寿命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也是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它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连通性和覆盖性都密不可分。
基于连通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定义有以下几种:1)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6,7]是第一个节点死亡时刻;2)网络中节点死亡数目到达某一定阈值[8]的时刻;3)网络中出现第一个分区[9]的时刻;4)包传递率低于某一阈值[10]的时刻。
联合连通性和覆盖性定义无线传感 器网络寿命的文献[11]。
基于寿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的建立是以上述定义方法为基础的,并随着寿命研究的发展而发展。
基于寿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模型建立的工具常用的有可靠度表格[12]、马尔科夫链[12]等。
实际上,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定义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任何一种工具得到的可靠性模型应该都是相同的。
可靠度表格表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与每一个传感器节点或者每一个传感器节点间的连接的可靠性的依赖关系。
此种方法依据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的定义中的第二种定义方法,但并未规定阈值的确切值,只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失效分布函数来统计表示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阈值可在0~1之间变化。
文献[1]中定义无线传感器网路的寿命只是与传感器节点的寿命有关,并假定传感器节点的失效分布服从指数分布,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就是一个与传感器节点失效分布有关的统计量。
文中使用了基于元件(CNR)的方法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分别求出了串联、并联和几种树形结构的基于寿命的可靠性模型,CNR 方法实际上就是可靠度表格方法。
在文献[2]中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不仅与传感器节点失效有关,还与传感器节点间的连接失效有关,文中用可靠度表格的方法最先得到Zig Bee 协议的星形、树形的基于寿命的可靠性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网状网分割算法,利用现有的模型建立网状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
文中认为传感器节点失效与连接失效是相互独立的,在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时将两者直接相乘 。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马尔科夫模型[3]基于2个基本概念:系统的所有可能状态和各种状态之间的转换。
系统的失效状态用F 表示,那么,系统的可靠性被定义为系统在除了F 之外任何状态的可能性,即可靠性函数)(1F P X R -=)(,文中认为网络中第一个失效节点出现时系统进入失效状态。
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使用备用传感器节点来实现,在假定只有2个并联传感器节点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中,文中使用了几种不同的冗余方式,并给出其马尔科夫模型和对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最后仿真比较了各种备用对可靠性的影响。
文献[4]作者扩大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规模并增加了冗余节点的数量,提出用马尔科夫矩阵方法计算可靠性模型的新方法,简化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的计算过程,并且,该作者将此模型应用到了风车发电的风力发电厂中[5]。
3基于任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规定的功能,也就是从系统一直可以执行规定任务的角度考虑,那么,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可以从系统执行的任务角度考虑。
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进行了定义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Purohit N 等人[13]假定了一个具有n 个相同传感器节点和一个Sink 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每个传感器节点都配有X 只传感器,且这些传感器节点都可以实现信息采集和路由的功能。
文中定义一个事件,表示至少一个传感器节点的至少1只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并可以将感 知到的数据通过Sink 节点传输到服务器,事件A 发生的概率就是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
Purohit N 等人依次建立了终端节点、路由节点、Sink 节点的软件和硬件以及事件A 的可靠度表格,最终建立了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量可靠性模型。
此文中只是考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问的连通性,而没有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性问题[14]。
Shrestha A等人[15]考虑了一种簇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是监控区域内的每一个点至少被K个节点覆盖,并且,这K个节点中的每一个都至少存在一条通往Sink节点的路径的概率。
在可靠性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共因失效(CCF)[15]因素,使用了简化的二元决策图方法。
虽然作者的定义中不仅考虑到了传感器节点间的连接性,并且考虑了传感器节点的覆盖性,但最终只是给出了基于覆盖簇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
Hamed Yousefi H等人[16]在文献[15]的基础上,建立基于K节点覆盖、节点问连接失效和路径失效的可靠性模型。
文中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是Sink节点成功探测事件的概率,也就是各个簇头节点探测事件的概率与簇头节点聚合的数据成功传输到Sink节点的概率的乘积,而簇头节点探测事件本身是与覆盖有关的函数,被定义为源簇是K节点覆盖,并且,簇头成功收到至少K个包的概率。
文中分别求出了以上3个部分的函数表达式,并最终得到基于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模型。
4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安全分析早期的研究集中在新的网络协议发展方面,新的协议具有比其他ad-hoc网络更严格的性能要求,包括节能、自组织能力、高数量节点的可测量性等。
然而,传感器网络的多数应用面临严峻的安全问题,包括窃听、传感器数据伪造、拒绝服务攻击和传感器节点物理妥协,这使得安全问题和其他传感器性能问题同样重要。
以下具体分析对传感器网络安全威胁攻击,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机制,以适应这种新出现的特殊的ad-hoc网络分类。
4.1路由安全许多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是相当简单的,并且不把安全放在主要目标。
因此,这些协议比在一般ad-hoc网络更易受攻击。
Karlof等介绍了如何攻击ad-hoc网络和端对端网络,同时也介绍了sinkholes和HELLO flood攻击,我们简要地介绍攻击传感器网络的这两类攻击。
sinkholes攻击-根据路由算法技术,sinkholes攻击设法诱使几乎所有通往衰竭节点的数据,在对方中心创造一个“污水池”。
例如,攻击者可能欺骗或重放一个虚假信息给通过衰竭节点的一条高质量路线。
如果路由协议使用一个端到端承认技术来核实路线的质量,一个强有力的laptop类攻击者可能供给一条特高品质路线,以单跳方式提供足够的能量到达目的地,就象早期的rushing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