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干法分选—配煤技术提高发电用煤质量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5
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干法选煤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煤进行分选的一种技术方法。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干法选煤技术的发展历程干法选煤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是在煤矿现场通过人工挑拣和机械筛分的方式进行煤炭的精选,效率低、成本高。
20世纪50年代,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品质和利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开始着眼于研究和开发干法选煤技术。
随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干法选煤技术得到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目前,干法选煤技术已经成为煤炭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其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 干法选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
传统的湿法选煤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干法选煤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零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2. 干法选煤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的湿法选煤工艺在煤炭精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污染环境。
干法选煤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干法选煤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湿法选煤工艺,干法选煤技术在能源消耗和生产效率上都有明显优势,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4. 干法选煤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干法选煤设备和工艺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干法选煤技术已经在煤炭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煤炭洗选、煤炭干燥、煤炭分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干法选煤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拓展,不仅可以应用于普通煤炭的洗选,还可以应用于煤矸石、焦炭、火山灰等其它煤矿产产品的精选和综合利用,为煤炭行业的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1. 技术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法选煤技术的设备性能和质量将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褐煤分选方法之干法分选、正浮选及反浮选褐煤分选方法之干法分选褐煤一般属于较难选或难选煤,且煤质比较松软,尤其是煤化度较低的土状褐煤遇水更易泥化,在实际生产中湿法分选褐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多采用干法分选技术对其分选。
干法分选技术主要利用煤与矸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对其进行分选,包括风选、磁选、电选、摩擦选、微波选、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等。
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广的主要有风力摇床干法选煤技术和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等,其中,风力摇床干法选煤技术是在俄罗斯CII-2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开发的,其干选机型号主要有FX-6和FX-12两种。
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就是通过振动力和风力的综合作用使床层松散、矿粒按密度分层,在不同的区段既有自生介质(粉煤)与空气形成的混合介质分选(精煤段),又有颗粒相互作用的浮力效应(中煤段),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其他选煤设备的综合分选机理。
该技术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新型选煤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回收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有效解决了褐煤分选中的一些难题。
干法选煤技术具有投产快、处理能力大、成本低等优点,尤其适合干旱缺水地区使用;但该技术存在如下缺点:主要用于分选出密度较大的矸石,只能作为高灰褐煤的降矸手段,对降低褐煤的内在灰分效果不明显。
褐煤分选方法之正浮选1 传统浮选浮选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化学性质的不同,从矿石中分离出有用矿物的方法,该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湿法分选技术在煤炭分选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Js拉斯科夫斯基通过实验证明,低阶煤和氧化煤浮选困难的原因是其总疏水性较低,但是,浮选结果也与浮选药剂有关,如果药剂选择恰当,低阶煤也可进行浮选。
但由于褐煤的一些表面性质,如疏松多孔、易泥化、亲水性强等,使其浮选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获得较好的浮选效果和较高的精煤产率,就需要在传统的浮选工艺基础上寻找适合于褐煤浮选的技术和药剂。
李拥军等将一定量的水和褐煤煤样放入高压釜中,用泵将内部抽成真空;通过搅拌将煤样和水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给定温度;恒温10min后停止加热,冷却至50℃以下;再对煤样进行脱水、干燥处理。
干法选煤的原理
干法选煤是煤矿加工中常用的一种选煤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煤与空气在不同密度下的重力、浮力、组分差异等物理性质的不同,通过机械和气流的作用来实现煤与煤岩的分离。
下面将详细介绍干法选煤的原理。
干法选煤的主要步骤包括破碎、筛分、重选和尾矿脱水等。
首先是煤的破碎。
将原煤经过破碎设备破碎成适当的粒度,以便后续的筛分操作。
破碎后的煤炭颗粒通常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密度差异。
然后是煤的筛分。
将破碎后的煤炭通过筛分设备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颗粒大小的煤块。
筛分的目的是根据煤的粒度和密度差异,将较大颗粒的煤块与细颗粒的煤块进行分离。
接下来是重选。
重选是干法选煤的核心步骤。
根据煤与空气在不同密度下的重力、浮力、组分差异等物理性质的不同,通过调节介质和物料在流体介质中的相对速度和浓度,实现煤与煤岩的分离。
重选过程中,煤炭颗粒受到气流或机械力的作用,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较轻的煤炭被抛向上方,形成浮选煤浆,而重煤炭则向下沉积。
通过不同煤和岩石的比重差异,使煤与岩石得以分离。
最后是尾矿脱水。
经过重选的煤炭和岩石混合物被输送到尾矿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处理。
通过对尾矿进行脱水处理,可以提高原料的质量和煤的浓度,减少水的含
量,并减少尾矿的排放量。
总结来说,干法选煤的原理是通过破碎、筛分、重选和尾矿脱水等步骤,利用煤与空气在不同密度下的重力、浮力、组分差异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将煤与岩石进行分离。
通过对煤炭的处理,可以提高煤的品位和质量,减少含矸量,并降低环境污染。
干法选煤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煤炭加工方法,在煤矿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通过燃烧煤炭、燃气或石油等化石能源来产生电力的设施,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发电方式之一。
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火力发电厂也逐渐开始引入清洁能源和技术,其中配煤掺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
本文就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的相关知识。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是指在传统的燃煤锅炉中添加部分生物质燃料或者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以降低燃煤的碳排放、提高发电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技术。
配煤掺烧技术能够有效地减缓大气污染的程度、降低火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的清洁度和可持续发展性。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技术的关键在于选用合适的生物质燃料或废弃物,并且确定合理的混合比例。
目前常见的生物质燃料包括秸秆、木屑、锯末、木质料、稻壳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用沼气、城市垃圾焚烧渣、生活污泥等废弃物。
选择适宜的生物质燃料资源对配煤掺烧的效果至关重要,不仅需要考虑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还需要考虑其供应稳定性和经济性。
与此合理的混合比例也需要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来确定,以确保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平稳和稳定。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配煤掺烧可以有效减缓燃煤锅炉的碳排放,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生物质燃料和废弃物的加入可以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成本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配煤掺烧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配煤掺烧技术还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起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生物质燃料和废弃物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难以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配煤掺烧技术的推广应用。
配煤掺烧需要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和优化,投入成本较高,需要通过长期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配煤掺烧技术还需要解决生物质燃料和废弃物的运输、储存和管理等技术问题,以确保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性。
看了本文,才知道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不是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一、简介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应用风力作为介质,利用煤与矸石的密度差将煤与矸石分离,从而达到提高煤质的目的,是我国独创的新型动力煤选煤技术。
这种选煤技术既能全面符合保护水资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及发展洁净煤技术等各项国家经济技术政策,又能适应我国各种大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煤炭企业的需求。
二、复合式干法选煤的分选原理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集成了五种分选原理,突破了国内外传统风力选煤的模式,是一种分选原理独特的新型干式选煤方法。
1、翻转剥离分选原理利用床面振动产生的惯性力,使下层靠近床面的物料由排料边向背板方向做螺旋翻转运动,由于背板的阻挡,引导物料向上翻转。
密度小的煤优先进上层。
上层物料受床面振动影响小,在重力作用和背板推力作用下,沿表层向排料边下滑,通过排料挡板剥离出表层密度最小,灰分较低的部分煤。
其余物料继续做下一周期循环运动。
由于振动力和连续进入分选床的物料的压力,使不断翻转的物料形成近似螺旋运动,向矸石端移动。
因床面宽度逐渐减缩,表层煤不断被剥离,物料受到多次分选,直到最后排出矸石和硫铁矿。
风力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物料松散便于按密度分层,另一方面提高了物料流态化过程,加快了分离速度,见图1 。
图1 分选原理图2、自生介质的分选原理复合式干选机入料粒度范围是80-0mm,而原煤中3-0mm的粉煤和床面上升气流组成了气固两相混合介质,形成具有一定密度,相对稳定的混合悬浮介质层。
密度小的煤悬浮于介质层中,由排料边排出,密度大的矸石则下沉到床面被运往矸石端。
用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做出简单的解释,和重介质选煤原理相近。
3、离析作用和风力作用的综合作用一个铁桶放入粒度大小不同的原煤,振动铁桶后就会发现大粒度物料挤入上层,小粒度物粒漏到底层。
这种现象叫做“离析作用”。
同样铁桶放入不同粒度原煤,在铁桶底部开很多小孔。
铁桶不动,只是通过风孔向上鼓风,其结果是细粒煤吹到上层,大块落到下层,这是“风力作用”。
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是指采用干法进行煤炭的分选和脱水处理的一种煤炭选矿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煤炭的粒度和密度差异,在干燥的条件下进行煤炭的分选。
该技术采用振动筛和空气浮选等方法,将原煤进行干燥分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得到高品位的煤炭产品。
与传统的湿法选煤技术相比,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一体化处理: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可以实现干燥和分选一体化处理,不需要进行煤炭的预处理和后续的脱水处理,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能耗成本。
2. 节能减排:干法选煤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煤泥池,避免了因水资源利用和尾矿处理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了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3. 高效环保: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在选煤效率和环保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在振动筛技术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对筛网结构、振动参数和筛分介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筛分效率和分选精度。
在空气浮选技术方面,研究人员改进了气泡发生器和气浮槽的结构,优化了气浮参数和处理工艺,提高了气浮浮选效果和煤炭品位。
还有学者对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选煤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提高了选煤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在国内外煤炭行业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我国,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引进和应用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企业通过改造原有的湿法选煤生产线,引入先进的干法选煤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了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国际上,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发达国家在煤炭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和应用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摘要:目前,火电厂燃煤发电多采用被动式掺烧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利用多种燃料,但是其环保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无法满足绿色理念的要求。
因此,需要优化配煤掺烧技术,挖掘燃煤掺烧的环保潜力。
优化配煤掺烧技术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科学调整配煤掺烧比例、制订科学的检修技术、建立全拱应链动态优化系统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配煤掺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配煤掺烧技术的应用效果。
科学调整配煤掺烧比例是优化配煤掺烧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的煤质分析,确定不同煤种的热值、含硫量、灰分等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不同煤种的掺烧比例,从而实现燃煤掺烧的环保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配煤掺烧;燃料管理;燃烧优化;发电成本在当今社会,火电厂燃煤发电依然是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但是其环保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火电厂燃煤发电涉及到燃料品种、掺烧方式、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其中掺烧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制订科学的检修技术也是优化配煤掺烧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火电厂燃煤发电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燃煤掺烧的效果。
因此,建立科学的设备检修技术体系,对火电厂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提高燃煤掺烧的效率和环保性。
建立全拱应链动态优化系统也是优化配煤掺烧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种系统能够实现对火电厂燃煤掺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对配煤掺烧的流程进行管理和优化。
这种系统可以提高配煤掺烧的环保性和效率,为火电厂燃煤发电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1技术背景煤炭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主要的能源之一,但是由于煤炭资源的储存量有限,加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消耗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因此,提高煤炭使用效益和降低使用量已经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了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配煤掺烧技术成为了一种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煤炭中加入其他可燃物质,如生物质、煤屑等,使煤炭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并且减少了煤炭的消耗量。
煤炭行业智能化选煤与配煤方案第1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第2章煤炭行业概述 (3)2.1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3)2.2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 (3)第3章选煤技术概述 (4)3.1 选煤基本概念及分类 (4)3.2 选煤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5)第4章智能化选煤技术 (6)4.1 智能化选煤技术发展概况 (6)4.1.1 选煤技术的历史演变 (6)4.1.2 智能化选煤技术现状 (6)4.1.3 智能化选煤技术发展趋势 (6)4.2 人工智能在选煤领域的应用 (6)4.2.1 人工神经网络在选煤中的应用 (6)4.2.2 机器学习在选煤中的应用 (7)4.2.3 深度学习在选煤中的应用 (7)4.2.4 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在选煤中的应用 (7)4.2.5 大数据技术在选煤中的应用 (7)第5章选煤工艺与设备 (7)5.1 选煤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7)5.1.1 选煤工艺流程 (7)5.1.2 设备配置 (8)5.2 智能化选煤设备研发与应用 (8)5.2.1 智能化选煤设备研发 (8)5.2.2 智能化选煤设备应用 (8)第6章配煤技术概述 (9)6.1 配煤基本概念及分类 (9)6.1.1 按照配煤方法分类 (9)6.1.2 按照配煤目的分类 (9)6.2 配煤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9)6.2.1 动力配煤 (9)6.2.2 炼焦配煤 (9)6.2.3 化工配煤 (10)6.2.4 环保配煤 (10)6.2.5 节能配煤 (10)第7章智能化配煤技术 (10)7.1 智能配煤算法研究 (10)7.1.1 配煤算法概述 (10)7.1.2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配煤算法 (10)7.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配煤算法 (10)7.1.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智能配煤算法 (10)7.2 智能化配煤系统设计与实现 (11)7.2.1 系统架构设计 (11)7.2.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1)7.2.3 配煤算法模块设计 (11)7.2.4 系统实现与优化 (11)7.2.5 系统测试与评价 (11)第8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11)8.1 选煤与配煤数据采集技术 (11)8.1.1 自动化传感器技术 (11)8.1.2 数据采集系统 (11)8.1.3 无人机与遥感技术 (12)8.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 (12)8.2.1 数据清洗 (12)8.2.2 特征提取与选择 (12)8.2.3 特征变换 (12)第9章模型评估与优化 (12)9.1 模型评估指标与方法 (12)9.1.1 评估指标 (13)9.1.2 评估方法 (13)9.2 模型优化策略与应用 (13)9.2.1 数据预处理优化 (13)9.2.2 模型参数调优 (13)9.2.3 模型融合 (14)9.2.4 模型正则化 (14)9.2.5 模型迁移学习 (14)第10章案例分析与前景展望 (14)10.1 智能化选煤与配煤案例分析 (14)10.1.1 案例一:某大型选煤厂智能化改造项目 (14)10.1.2 案例二:基于大数据的配煤方案优化 (14)10.1.3 案例三:智能化选煤与配煤技术在煤炭物流中的应用 (14)10.2 煤炭行业智能化选煤与配煤前景展望 (14)10.2.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2 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 (15)10.2.3 产业协同发展 (15)10.2.4 国际化发展 (15)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采用干法分选—配煤技术提高发电用煤质量
1 概述
火力发电是我国的主要发电方式。
2000年我国火电、水电和核电所占发电量的比例分别是80.8%、17.7%、1.2%,火电中燃煤发电机组超过95%。
2000年我国煤炭总产量的40%用于发电。
火电机组煤耗为394g/kW·h,比发达国家高60g/kW·h。
另一方面,1998年全国S02、粉尘的总排放量分别为20.9Mt和14.5Mt,其中火力发电排放的S02和粉尘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5%和17.2%。
绝大多数燃煤电厂的锅炉直接燃用未加工的原煤,灰分高、硫分高、煤质不稳定是造成目前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效率低、污染严重、供电煤耗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燃煤机组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发电用煤进行加工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复合式干法选煤和动力配煤都是提高电力用煤质量的有效技术途径,而两者的结合将会成为更具发展前景的新的洁净煤技术,尤其对用煤量最多的电力行业更有特殊意义。
2 提高电力用煤质量的意义
1)可减少燃煤设备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如S02、NOx)及粉尘,减少环境污染。
2)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在同等负荷下,发电煤耗可下降5—10g/kW.h。
3)可以更好地保证大型发电厂的安全生产。
加工后的煤能使锅炉稳定燃烧,在满负荷和超负荷时可防止煤质不稳定或制粉系统卡阻造成的被迫降低出力和使用助燃油问题。
4)脱除煤中的部分矸石、黄铁矿等杂质后,煤的可磨性提高,可使磨煤机减少电耗、减少磨损,并可延长锅炉受热面寿命。
5)由于煤的灰分降低,减少了烟尘量和烟尘对管道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运行维护费用。
同时还可减轻系统压力,延长灰库的使用年限。
6)脱除黄铁矿硫后,降低了原煤硫分,可减少S02、S03形成的H2S03和H2S04蒸汽对锅炉低温部分受热面(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严重腐蚀。
7)燃用经干选—配煤技术加工后的煤炭,可以避免水洗动力煤水分高、发热量降低的问题。
8)脱除原煤中的大部分矸石后,可减少运力,节省运费,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3 动力煤配煤技术
3.1 动力煤配煤技术的意义和现状
动力煤配煤技术是将不同类别、不同质量的煤经过筛选、破碎和按比例配合等过程,改变其相关特性,使之达到煤质互补、结构优化、适应用户的要求,达到提高燃煤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动力煤配煤技术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起步于80年代,上海、北京、天津、沈阳和南京等十几个大中城市的燃料公司率先建成了动力配煤场(车间)。
到90年代初,全国已建成近200条动力配煤生产线,配煤量已超过200Mt/a,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动力煤配煤技术在我国发展较快,一些用煤量较大的城市、大的煤炭集散地以及一些煤种较多但煤质复杂的矿区正计划兴建配煤厂。
动力煤配煤技术已作为一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列入了煤炭工业洁净煤技术发展规划。
煤炭工业“十五”规划中提出:在煤炭中转港口和主要集散地建设配煤厂,为用户提供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环保型动力配煤。
制定配煤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政策,由耗煤集中的大用户到分散的小用户,逐步推广使用动力配煤。
建设35个大型动力煤配煤基地。
到2005年,初步形成产、配、销、送及售后服务一条龙体系。
3.2 发电用煤配煤的质量要求
GB/T7562《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技术条件》规定的煤质指标主要有: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干燥基灰分,全水分,干燥基全硫,煤灰溶融性软化温度。
目前我国发电用煤煤质一般要求:Vdaf>20%,Qnet,ar在21.0—23.1MJ/kg,Ad在10%一30%,Mf<10%,St,d≤1%,ST>1250度,粒度<25mm或<50mm。
3.3 配煤工艺
动力配煤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煤收、卸,按矿点堆放,分品种化验并计算配比,原料煤取料、输送,筛分、破碎,混合掺配,抽样检测,仓储或外运。
其流程见图1。
4 复合式干法选煤在动力配煤工艺中的作用
4.1 复合式干法选煤的适用范围及特点
1)适用范围
复合式干法选煤可用于动力煤排矸、降低商品煤灰分、提高煤炭发热量,可避免湿法选煤增加产品水分的缺点;适用于褐煤、易泥化煤、劣质煤、易选煤的分选;可用于高硫煤脱除粒状、块状黄铁矿硫,降低商品煤硫分;可作为动力配煤生产线的首要环节,在配煤前预先提高配煤质量,减少优质煤配煤量,提高经济效益。
2)复合式干法选煤用于配煤的特点
(1)不用水。
对于设在港口城市、煤炭集运站的动力配煤生产线有特殊意义。
(2)投资少。
工艺简单,不需要建厂房。
特别适于在配煤生产线前作为预先加工环节。
(3)生产成本低。
平均吨原煤加工费仅2元左右。
(4)用人少,劳动生产率高。
操作人员仅2~3人。
(5)商品煤回收率高。
不产生煤泥水,煤尘全部回收后作为商品煤。
(6)对环境无污染。
采用一段并列除尘工艺和负压操作,保证大气环境和工作环境不受粉尘污染。
(7)占地面积小。
一套FCⅨ—6型干选系统(年处理量300kt)占地面积仅120m2。
(8)干选机无传动部件,运转平稳,事故率少,维修量少,操作简单。
(9)建设周期短,投产快。
干选系统为钢结构装配式,安装、调试半个月即可正式投产。
5 东方热电燃气集团公司干选—配煤中心工艺流程设计
该集团公司拟采用复合式干法分选机进行原煤初选,以排除矸石,降低硫分。
按含硫量和发热量等指标分设煤仓。
为确保脱硫效果,设脱硫剂制备和混配、仓磅计量等环节,并按链条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旋风炉对煤炭粒度和发热量的不同要求,分设清洁燃料贮煤仓、机械化上料、人工控制下料和增湿等装置。
其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东方热电燃煤集团公司配煤中心工艺流程
6 结语
复合式干法选煤技术与动力配煤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干选一配煤新技术,不但为提高发电用煤的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而且在我国的动力用煤行业将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