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21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古对今》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
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
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
《古对今》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
(古今)(2)铜钱。
(外圆内方)(3)四季对比图。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一年级课文古对今一、课文原文。
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二、生字学习。
(一)会认的字。
1. 古(gǔ)- 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是“十”,下面是“口”。
- 字义:古代(跟“今”相对),如古人、古物。
- 组词:古人、古老、古迹。
2. 凉(liáng)- 字形:左右结构,左边是两点水,右边是“京”。
- 字义:温度低;冷(指天气时,比“冷”的程度浅),如凉快、凉爽。
- 组词:凉风、凉水、冰凉。
3. 细(xì)- 字形:左右结构,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是“田”。
- 字义:颗粒小的(跟“粗”相对);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如细沙、细线。
- 组词:细心、细小、仔细。
4. 夕(xī)- 字形:独体字,撇、横撇、点。
- 字义:太阳落的时候;傍晚,如夕阳、前夕。
- 组词:夕阳、夕照、除夕。
5. 李(lǐ)- 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是“木”,下面是“子”。
- 字义: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这种植物的果实。
- 组词:李子、桃李。
(二)会写的字。
1. 古。
- 笔画顺序:横、竖、竖、横折、横。
- 书写要点:横画长短适中,“口”字要写得方正。
2. 凉。
- 笔画顺序:点、提、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 书写要点:两点水的点和提要呼应,右边“京”字的横画间距均匀。
3. 细。
- 笔画顺序:撇折、撇折、提、竖、横折、横、竖、横。
- 书写要点:绞丝旁要写得紧凑,右边“田”字要写得方正。
4. 夕。
- 笔画顺序:撇、横撇、点。
- 书写要点:笔画要舒展,注意撇和横撇的角度。
5. 李。
- 笔画顺序:横、竖、撇、捺、横撇/横钩、竖钩、横。
- 书写要点:“木”字的捺要写得舒展,“子”字的横要写得平稳。
三、词语学习。
1. 严寒。
- 释义:(气候)极冷,如严寒的冬天。
- 近义词:寒冷;反义词:酷暑。
2. 酷暑。
- 释义:极热的夏天,如酷暑难耐。
古对今古诗一年级下册稿子一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年级下册的那首《古对今》古诗哟。
你们看,这古诗里呀,有好多好玩的对比。
古和今,那就是过去和现在嘛。
过去的人穿着长袍,现在的我们穿着漂亮的小衣服。
还有圆对方,圆圆的月亮和方方的桌子,是不是很有趣?严寒对酷暑,冬天那么冷,夏天又那么热,就像我们一会儿吃冰淇淋,一会儿又得抱紧小棉袄。
晨对暮,早上太阳升起,我们开开心心去上学,傍晚太阳落山,该回家休息啦。
雪对霜,白白的雪和冷冷的霜,感觉小手一摸,都是凉凉的。
和风对细雨,微风轻轻吹,小雨淅淅沥沥,就像在唱歌。
桃对李,桃花红,李花白,春天的果园可美啦。
柳对杨,柳树弯弯,杨树高高,它们像是在跳舞。
这首古诗是不是像一幅画呀?让我们能看到好多不一样的东西,感受到不同的美。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古诗不?稿子二小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要说的是一年级下册的《古对今》古诗哦。
你们想想,古的时候呀,人们可没有手机和电视呢,现在多方便呀。
这就是古对今。
圆和方,就像咱们玩的球和积木,一个滚来滚去,一个稳稳当当。
严寒的时候,大家都缩成一团,酷暑的时候,又热得想一直吃冰棒。
早上起床是晨,晚上睡觉是暮,一天的时间过得好快哟。
雪白白的,霜亮晶晶的,都好漂亮。
风轻轻吹,雨细细下,感觉好舒服呢。
桃花粉粉的,李子酸酸的,都让人喜欢。
柳树的枝条像小辫子,杨树的叶子沙沙响。
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就好像在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到处都是对比,可有意思啦。
小朋友们,你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很有趣呀?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分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