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改善之三现五原则对策表
- 格式:xls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资料推荐------------------------------------------------------品质管理的三现五原则1、品质为企业生存之基本条件2、品质经常发生不良,品质损失大3、品质不良,操作者认为是品保部的责任4、不良解析经常未能找出真因1/ 531、了解并运用三现五原则解析手法,真正改善重要品质问题2、解决问题→持续有效解决问题→不再是问题3、解决客诉品质问题挑战“零不良”---------------------------------------------------------------最新资料推荐------------------------------------------------------ 三、三现现物三现现状现场3/ 53现状把握确认项目1、机种、零件名称/号码 2、发生场所/环境/使用条件 3、发生的现象/问题 4、发生日期 5、引擎号码---------------------------------------------------------------最新资料推荐------------------------------------------------------ 现状把握确认项目6、发生件数/严重性 7、行驶里程/耐久性 8、制造日期/批重性 9、出车日期/库存性 10、不良品品质确认5/ 53现状把握确认项目11、量产中品质水准确认 12、开发阶段品质水准比对 13、设计变更履历 14、其他异常履历 15、标准确认(图面、作业、控制计划、检验标准…)---------------------------------------------------------------最新资料推荐------------------------------------------------------ 四、五原则五原则7/ 531、把握现况现状把握目的针对问题,全盘调查事实掌握变异(机遇/非机遇原因) 归纳可疑方向---------------------------------------------------------------最新资料推荐------------------------------------------------------ 1、把握现况 - 5W2H–类型、种类、受影响的部分。
三现五原则表
三现五原则是指在管理中碰到问题时,需要做到三实和五字原则。
具体表述如下:
三现原则:
1. 实事求是:了解和把握真实的现状和问题,不片面、不夸大、不曲解。
2. 实事求是,按照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办事,不脱离实际、不搞形式主义。
3.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以实现真理和真实为标准,不得凭空臆断、主观臆断。
五字原则:
1. 认真负责: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2. 整体推动:注重整体工作的推动和协调,不仅仅关注个人利益。
3. 自我约束:始终保持自我约束,遵守规章制度,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4. 长远眼光:具有长远眼光,不只看眼前利益,注重长远发展。
5. 团结合作:注重团队合作,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目标。
以上是三现五原则的表述。
在管理中,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现五原则-现场管理
三现五原则
1、三现:现场、现物、现实
2、五原则:A发生状况(现象、申诉内容、发生次数),把握事实(对零部件确认结果、原因分析、现正生产该部件品质状况);B查明原因(发生途径、问题再现试验,5个WHY的分析)C适当的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D确认效果(确认对策的实绩效果)E对源头的反馈(要落实到体系、组织标准化的内容)
现场-----解决问题要到问题发生的场所去
把现场看作问题发生的根源、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石。
与其费尽心思追求制度的“完美”,不如踏踏实实搞好现场,才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现物-----对发生问题的对象进行确认
认为现场的问题往往有形有据,哪里发生了问题,对什么造成影响,都应加以明确。
“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不注意小事、细节,永远难以找出问题根源
现实-----依据事实和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源
抛弃完全凭经验和感觉,工作中注重数据和事实。
比如发生了不良品,不是去讨论谁的责任,而是了解“不良品的数量、比率、什么样?在哪里发生?怎样发生?”事实胜于雄辩,事实胜于猜测,就是现实的意识。
品质管理三现五原则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品质管理的三现五原则,这可不像听起来那么枯燥哦。
先说说三现吧,所谓三现就是现场、现物、现实。
这就好比是破案,现场就是犯罪现场,那是所有线索的源头。
要是品质出了问题,你不到现场去,就像侦探光靠想象猜犯人一样不靠谱。
现场就像是一个充满秘密的魔法阵,每个角落都可能藏着解开品质谜题的关键。
现物呢,就是这个魔法阵里的魔法道具啦,那些产品、零部件就像是有话要说的小物件,你得仔细端详它们,就像端详宝藏一样。
而现实呢,就是要面对真实发生的情况,不要自欺欺人,别以为在办公室里瞎琢磨就能搞定品质问题,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像你想知道鱼的滋味,却只看画一样荒谬。
再来说说五原则,那可是品质管理的五大神器。
第一个原则就像是给品质问题照X光,要查明原因。
这原因啊,就像调皮的小怪兽躲在暗处,你得拿着放大镜,把它揪出来。
有时候原因可能超级复杂,就像一团乱麻,你得耐心地一点点解开。
第二个原则是要采取措施,这措施就像是超级英雄的技能。
针对那些品质小怪兽,得使出对应的绝招。
要是问题是个大恶魔,你还慢悠悠地出招,那就等着品质灾难降临吧,就像面对洪水只拿个小勺子舀水一样可笑。
第三个原则是要确认效果。
这就像是考完试看成绩一样,你得看看你那些超级英雄的招数有没有打败小怪兽。
如果没效果,那就像放了个哑炮,白忙活一场。
第四个原则是要标准化,这就像把成功的魔法咒语记录下来,让所有人都能照着做。
要是不标准化,就像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菜,那做出来的味道肯定千奇百怪,品质也就乱套了。
最后一个原则是要防止再发生,这就像是给品质城堡修个坚固的城墙。
不能让那些问题小怪兽再次入侵,要是不做好防范,就像补了东墙西墙又破了,永远在救火,忙得晕头转向。
品质管理的三现五原则啊,其实就是一场和品质问题斗智斗勇的有趣游戏。
我们得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在现场这个神秘的世界里,通过现物这个神奇的媒介,找到现实中的答案,再挥舞着五原则这五把宝剑,把品质管理得妥妥当当。
质量管理中的三现五原则(解决问题的经典套路)质量管理中的三现五原则(解决问题的经典套路)2020-08-05 17:00今天,九脑汇学院就来说⼀说质量管理中三现五原则,所谓三现即:现物、现状、现场,包含这三点,希望这份资料能对⼤家有所收获。
三现主义企业常见的缺乏“三现主义”的现象:等待⽣产现场的联系或⽣产现场对于技术、品质、资材等部门服务、指导、指⽰、供应的等待。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没有监督。
不主动去深⼊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的汇报,没有核实,然后作决定或向上级汇报,瞒天过海没有可信度,出了问题,责任往下级⾝上⼀推。
注:“三现主义”的缺乏是等待中的最致命原因之⼀,严重影响⽣产现场⼯作的及时解决。
现场不要只坐在办公室决策,⽽是要⽴即赶到现场,奔赴第⼀线。
现场是⽣机勃勃的,每天都在变化,不具备正确的观察⽅法,你就没法感觉它的变化,包括异常。
现物管理的最重要的概念是“总是以事实为基础⽽⾏动”,解决问题要求你找到事实真相。
因为只有⼀个真理存在,最通⽤的⽅法是“到问题中去,并客观地观察其过程”。
观察你看不到的地⽅,这时,事实将出现。
要发现其变化的原因,仔细观察事实。
当你这样做时,隐藏的原因将会出现,这样做,你可以提⾼发现真相的能⼒。
现实解决问题需要你⾯对现实,把握事实真相。
我们需要⽤事实解决问题,⽽事实总是变化⽆常的,要抓住事实就要识别变化,理想与实际总是有很⼤的差距。
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不亲临现场,不调查事实和背景原因,就不能正确认识问题。
但为什么会发⽣那样的问题呢?我们要多问⼏次“为什么”,对“现物”、“现实”进⾏确认。
五原则五原则是指从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出发,分五个步骤来解决问题:五原则的重要思想:①从“三现主义” (现场、现物、现实)出发解决任何问题都应当最先掌握现场、现物、现实中有⽤的实际情况。
如果没有掌握实际情况。
那么,从⼀开始就⾛弯路,⾛得越远,误差越⼤,当然最终得不出真正的结论。
品质管理三现五原则品质管理,这可是个大学问!就像烹饪一道美味佳肴,得有精心的准备和严格的把控。
咱先来说说“三现”。
啥是“三现”?就是现场、现物、现状。
这就好比你去看病,医生总不能光听你描述就下诊断吧?他得亲自到现场,看看你的症状,摸摸你的脉象,这才叫了解现况。
搞品质管理也是一样,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得走到实际的生产现场,亲眼看看产品,亲自感受生产的状况。
你想想,如果一个管理者只听别人说,不去现场,那能行吗?就像你要买一双鞋,只听别人说好看,自己不亲自试试,能买到合脚的吗?再说“现物”,就是实实在在的物品。
产品出了问题,光在那空想可不行,得把有问题的产品拿在手里,仔细瞧瞧,找找毛病到底出在哪。
这就像警察破案,得找到关键的物证,才能顺藤摸瓜找到真相。
“现状”就更好理解啦,就是当下的实际情况。
比如机器的运行状态、工人的操作流程,只有清楚了解这些,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接下来咱们聊聊“五原则”。
这“五原则”就像是五个武功秘籍,掌握好了,品质管理就能游刃有余。
第一个原则是“把握现状”。
这就像打仗之前要先摸清敌人的底细,知道问题到底是啥,有多严重。
不能稀里糊涂就开始行动,那不是瞎折腾嘛!第二个原则是“原因分析”。
出了问题就得找原因,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就像车子抛锚了,你得找出是发动机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总不能随便修修就了事。
第三个原则是“对策树立”。
找到原因了,就得想办法解决。
这对策得有针对性,可不能乱出主意。
比如说房子漏雨了,你不能说在屋里打把伞就算解决问题了吧?第四个原则是“效果确认”。
对策实施了,得看看有没有效果。
这就像吃药治病,得复查看看病好了没。
要是没效果,那得赶紧调整对策。
第五个原则是“源流反馈”。
解决了一个问题,还得想想怎么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就像补了一个洞,得想想怎么不让别的地方再出现洞。
总之,品质管理的“三现五原则”就像是一套组合拳,只有把它们运用好了,才能打出漂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