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HY解决问题的三现五原则
- 格式:docx
- 大小:21.29 KB
- 文档页数:2
三现五原则
1.现场:不良品发生的原地,环境因素。
2.现物:实际不良品。
3.现状:不良发生的状况,包括实际状况 五原则
1.把握现状:零件的品质状态,确认结果,要因分析。
2.查明原因:再现试验,原因分析。
3.适当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
45.回馈更正:体制改善,反应修正。
如何做有效的分析与报告
问题解决之五大原则
1.1 发生状况:现场、现物、现状、日期、数量、LOT NO。
1.2 把握现状:基准值与实测的差异,再现试验,要因分析。
现在生产品质状况。
发生对象与相关原材料、中间制品。
1.3 原因的查明:分析主要要因。
再现性原因的确认。
1.4 适当的额对策:暂时或者永久性的对策内容,日期、LOT NO.在库品处理,已出库品处理。
1.5 确认对策的效果:比较对策前后都额差异。
1.6 回馈。
5why的三个条件因果关系逆向成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而5why方法,作为一种深度挖掘问题根本原因的工具,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品质管理等领域。
而在5why方法中,因果关系逆向成立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下面,我们将从5why的三个条件出发,来深入探讨因果关系逆向成立的意义和应用。
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5why方法。
5why方法是由丰田汽车公司在品质管理中首次提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企业管理中。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反复追问为什么,直至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那么,为了让因果关系逆向成立,5why方法有三个条件。
第一条件是认真分析可能的原因。
在使用5why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可能的原因,不能草率地做出判断。
只有充分理解可能的原因,才能够更深入地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
因为只有明确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从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第二条件是要有追本溯源的精神。
在使用5why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追本溯源的精神,不能止步于表面的现象。
只有不断追问为什么,并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果关系逆向成立。
而一旦因果关系逆向成立,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条件是要有全面思考的能力。
在使用5why方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全面思考的能力,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只有全面思考,才能够全面评估问题的各个可能原因,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而当我们深入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时,我们就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从而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基于以上三个条件,因果关系逆向成立才可能实现,而这也是5why 方法能够深入挖掘问题根本原因的关键。
通过因果关系逆向成立,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提高工作效率。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在5why方法中,因果关系逆向成立是十分重要的。
5why的基本原则
5why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追问来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问题意识。
5why方法的前提是对问题的认识,必须明确问题的表面症状和根本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第二,系统思考。
5why方法需要让我们深入思考问题所在的系统,包括人、机器、环境等因素,以便找出造成问题的基本因素。
第三,逻辑分析。
通过分析问题的关键因素,了解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第四,问题拨云见日。
5why方法的目的是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解决困扰我们的核心问题,而不是仅仅解决表面问题,想办法把问题拨云见日。
第五,持续改进。
5why方法需要我们根据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改进方法,帮助我们在日常事务中不断追求卓越。
总之,5why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旨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策略和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正确姿势。
5why回复问题的原则
5Why回复问题的原则是指通过连续追问五个问题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种原则主要应用于解决问题和改进流程中,帮助人们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5Why回复问题的原则:
1.保持好奇心:对于每个问题都要保持好奇心,不要轻易下结论或判断,而
是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
2.持续追问:当得到一个答案后,不要满足于此,而是继续追问为什么,直
到找到根本原因。
3.独立思考:不要被已有的想法或偏见所影响,独立思考并尝试从不同的角
度去思考问题。
4.记录答案:将每个问题的答案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
5.分析答案:对每个答案进行分析,看是否可以从中找到规律或趋势,这有
助于找到根本原因。
6.实践验证:找到根本原因后,制定相应的措施并付诸实践,以验证措施的
有效性。
7.反馈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反馈情况并进行总结,以便对措施进行调
整和优化。
总之,5Why回复问题的原则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旨在帮助人们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找到根本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5why原则5Why原则是一个问题解决方法,被广泛应用在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中。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逐步深入调查问题背后的原因,直到找到根本原因,然后采取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5Why原则。
5Why原则是个反复提问的过程,旨在深入调查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一直认为它也是很好的思维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究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
应用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非常有用。
1. 什么是问题?问题是指任何与已经设定的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即任何不正常的事情,如安全事故、产品缺陷、生产线停机等。
2. 5Why原则的基本理念是什么?5Why原则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反复问五个“为什么”,逐步深入调查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每一个“为什么”所问的问题都要基于之前的回答,并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5Why原则具有以下优势:1)简单易用:5Why原则非常简单易用,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级人员都可以使用。
2)高效率:通过五个“为什么”,我们可以逐步深入调查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诊断和解决问题。
3)追根溯源:5Why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而不仅仅是表面原因。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5Why原则的基本步骤如下:Step 1:明确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将问题定义清楚,确定影响问题的所有因素,并记录这些信息。
Step 2:问“为什么”接下来,我们需要问第一个“为什么”,找到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从问题的表面实际开始的。
在找到问题的主要原因后,我们需要问第二个“为什么”,找到更加深入的原因,直到找到根本原因。
我们需要继续问第三个、第四个和第五个“为什么”,找到问题的所有原因。
5why具体指什么指哪五个
5why具体没有特别的五个它是大概的意思
一、五why(又称,五个为什么、五问)分析法:
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二、两种方法:
①从应有的状态入手;
②从原理原则入手分析;
三、七个要点:
①现象和为什么的描述尽量简短;
②“为什么”解析完了之后,一定要从最后的“为什么”的部分开始以追溯的形式解决,确认理论是否正确;
③从4M的角度思考,一个现象的要因是否列举完全。
相反的,也可以思考“如果这个要因不发生,前面的现象会不会发生”,并以这种方式确认;
④持续问“为什么”直到出现能引出再发措施的原因;
⑤只列出认为是异常的事项;
⑥原因追究要避免人的心理层面,应该追究硬件方面或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
⑦不使用“很差”“不充分”“不足”等词语,要用明确而具体的词语来表现;
四、十条实施法则:
①“现象”或“为什么”的主语为1个,以“XX 发生了 XX”的方式简短描述;
②刚开始的“为什么”聚焦在能直接诱发现象产生的部分,之后以发生(或诱发)的原理为基础展开;
③“为什么”分析之后,要逆向解读分析结果,确认理论是否正确,或论点是否有跳跃的地方;
④要多问如果该原则不发生,前面的“为什么”真的不会发生么吗?另外并列关系的要因不要遗漏;
⑤要注意不自然的“为什么”;
⑥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具体的语言描述;
⑦对于作为对比基准的物品或事项也要追究“为什么”;
⑧避免对人的心理层面的原因追究;
⑨持续“为什么”分析,直到出现可以导出防止再发措施的要因为止;。
5Why分析法简介5Why运用原则和要点5Why解决问题基本步骤01020301●5Why分析法:●它是一种诊断性技术,被用来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它的根源会引起恰当地定义问题。
也被称作:为什么—为什么分析、5个为什么分析。
●通过不断提问为什么前一个事件会发生,直到回答“没有好的理由”或直到一个新的失效模式被发现时才停止提问。
解决根本原因以防止问题再发。
文件中所有带有“为什么”的语句都会定义真正的根源(通常需要至少5个“为什么”,但5个Why不是说一定就是5个,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连问10个都没有抓到根源)。
●用中国古代的成语来说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包含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追本溯源的精神。
●5Why的起源:●5Why首创自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源于一次新闻发布会,有人问:“丰田公司的汽车质量怎么会这么好?”他回答说:“我碰到问题至少要问5个为什么”●大野耐一总是在车间走来走去,停下来向工人发问。
他反复地就一个问题,问“为什么”,直到回答令他满意,被他问到的人也心里明白为止——这就是著名的“五个为什么”的起源。
●所以,5Why也被称为:丰田5问法。
●5Why的关键:●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穿越不同的抽象层面,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的应用:●5Why分析有助于解决零星的品质缺陷引发的问题。
●5Why分析被用作一个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一部分,即根本原因分析和调查。
●为什么要学习和使用5why:问题冰山表面问题潜在原因现象(可感觉,可衡量)一次因(近因)N次因(根因)问题表象直接原因中间原因根本原因了解情况抓住形势问题鉴别阐明问题原因点(POC)原因根本原因问题发生在哪块?基本情况调查原因调查为什么?1(大、模糊、复杂的问题)已定位的原因区原因为什么?2原因为什么?3原因为什么?4为什么?5纠正措施流程标准化/吸取教训评估对策成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5W2H 5M1E 5Why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FMEAl 5Why问题解决方式:l 5Why漏斗“去看”问题5WHY根本原因调查分析问题点识别(大的、模糊的、复杂的)阐明问题已定位原因区原因点Why? 1原因1Why? 2原因2Why? 3原因3Why? 4原因4Why? 5根本原因纠正措施吸取教训原因点原因点Why? 1Why? 2Why? 3问题点识别(大的、模糊的、复杂的)阐明问题已定位原因区原因点Why? 1原因1Why? 2原因2Why? 3原因3Why? 4原因4Why? 5根本原因纠正措施吸取教训原因点原因点系统解决问题5WHY为什么会发生(失效链/技术层面)为什么体系允许(过程/流程/职责/资源)了解情况抓住形势 原因调查 问题纠正 预防措施 为什么会流出(检验/试验/抽检)l 5Why问题解决方式:l 5Why漏斗Why? 4原因4Why? 5根本原因纠正措施吸取教训问题点识别(大的、模糊的、复杂的)阐明问题已定位原因区原因1原因2原因3原因点原因点原因点021、三现原则2、5W2H分析1、组建团队2、利用5Why方法3、原因验证1、针对根因制定纠正措施1、制定PCA计划2、效果验证第一步骤:把握现状当发生问题,你只了解了一个可能大、模糊或复杂的问题。
5why分析法一、简介所谓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多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
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种方法最初是由丰田佐吉提出的;后来,丰田汽车公司在发展完善其制造方法学的过程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
作为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入门课程的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成为其中问题求解培训的一项关键内容。
丰田生产系统的设计师大野耐一曾经将五问法描述为:“……丰田科学方法的基础……重复五次,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随即显而易见。
”目前,该方法在丰田之外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并且现在持续改善法(Kaizen),精益生产法(lean manufacturing)以及六西格玛法之中也得到了采用。
二、5Why实施方法5WHY分析法可以从下列三个层面由浅入深来实施:①.为什么会发生?即从“制造”的角度。
②.为什么没有发现?即从“检验”的角度。
③.为什么没有从系统上预防事故?即从“体系”或“流程”的角度。
每个层面连续5次或N次的询问,得出最终结论。
只有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都探寻出来,才能发现根本问题,并寻求解决。
三、5Why经典小案例1、停机的真正原因通过下列的经典案例,可以加强对5Why分析法的理解: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三现五原则
1.现场:不良品发生的原地,环境因素。
2.现物:实际不良品。
3.现状:不良发生的状况,包括实际状况 五原则
1.把握现状:零件的品质状态,确认结果,要因分析。
2.查明原因:再现试验,原因分析。
3.适当对策:对策内容,效果预测。
45.回馈更正:体制改善,反应修正。
如何做有效的分析与报告
问题解决之五大原则
1.1 发生状况:现场、现物、现状、日期、数量、LOT NO。
1.2 把握现状:基准值与实测的差异,再现试验,要因分析。
现在生产品质状况。
发生对象与相关原材料、中间制品。
1.3 原因的查明:分析主要要因。
再现性原因的确认。
1.4 适当的额对策:暂时或者永久性的对策内容,日期、LOT NO.在库品处理,已出库品处理。
1.5 确认对策的效果:比较对策前后都额差异。
1.6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