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病毒对昆虫有什么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杆状病毒对昆虫有什么危害杆状病毒感染会让昆虫患病,目前发现的有:1.颗粒病体根据39蜂疗网调查目前仅见于鳞翅目昆虫。
其自然侵染过程与细胞病变均类似于核型多角体病,但病虫症状与核型多角体病不同,病虫皮色变灰或乳黄,虫尸以腹部前端1~2对腹足握持植物枝条,虫尸以“∧”型倒挂。
幼虫被感染后至少至4日龄才发病,死于化蛹前,病虫生存期常大于21天。
2.核型多角体病现已发现280余种核型多角体病,约占昆虫病毒病总数的40%,大多侵染鳞翅目昆虫。
核型多角体病的自然感染过程为:昆虫吞食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病毒即进入中肠,在昆虫中肠碱性消化液的作用下,多角体被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游离病毒粒子的囊膜与中肠上皮细胞绒毛的膜融合,核衣壳侵入细胞中,脱壳后,病毒的DNA经细胞核膜的核孔侵入细胞核内,开始其增殖过程。
随病毒的增殖,细胞表现的病理变化为:细胞核内染色质凝集成块,核仁增大,数目增多,RNA合成旺盛,合成出的RNA不断转移到细胞质中;凝集的染色质块集中于细胞核中部形成网状结构的病毒发生基质,在病毒发生基质中病毒的DNA大量合成。
随后,在病毒发生基质表面核衣壳开始装配,并不断移到细胞核周围,大部分包入新形成的囊膜内,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
最后在病毒发生基质周围形成一个环状带,在带上开始多角体的结晶,病毒粒子随机地包入多角体中,多角体约到一定大小后停止生长,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难溶的多角体膜。
从多角体开始形成时起,病毒发生基质开始缩小,待多角体充满细胞核后,病毒发生基质消失,核膨大,破裂,细胞随之崩解。
小部分未被包入多角体的病毒粒子,可随细胞崩解进入昆虫血体腔。
血体胶中病毒粒子的靶细胞为:气管皮膜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真皮细胞,血细胞及神经、生殖腺、丝腺等几乎所有组织的细胞。
最后新形成的大量多用体充满了昆虫整个血体腔。
蛀虫幼虫被感染后,4~5天体液是乳白色,厌食,不喜运动,多数移到植物枝条顶部后死亡,虫体软化,脚失去握持力,仅以1~2对臀足附着在植物枝条上,最后松弛倒挂死之。
杆状病毒介绍杆状病毒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的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600多种杆状病毒,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到20种。
杆状病毒的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大小为80~160 kb,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和转录。
DNA 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的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的外源DNA插入,因此是表达大片段DNA的理想载体。
其中,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杆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该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1~5 m的包含体病毒,呈多角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OV),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BV)。
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是昆虫间水平感染的病毒形式,昆虫往往是食入污染OV的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白晶体,即为29 000的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的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的破坏而失活。
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的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的强碱性环境(pH=10.5),可使病毒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病毒是个体内细胞间的感染形式,由细胞芽生出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的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近几十年,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调节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mùxu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家蚕杆状病毒vp80,Bm21及家蚕SUMO基因研究
的开题报告
题目:家蚕杆状病毒VP80与家蚕Bm21、SUMO基因的研究
研究背景:
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养殖量和产值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家蚕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病毒感染,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甚至导致死亡。
家蚕杆状病毒是一种重要的病毒,会引起家蚕多种疾病,如滑翔病、孢子虫病等。
病毒的外壳主要由VP80蛋白组成,而Bm21和SUMO基因则参与了家蚕对病毒的抵抗和免疫。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家蚕杆状病毒VP80蛋白的功能以及其与Bm21和SUMO基因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家蚕抗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
1. 分离纯化家蚕杆状病毒的VP80蛋白,通过质谱等技术鉴定其结
构和功能。
2.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家蚕Bm21和SUMO基因,构建其慢病毒表达载体。
3. 将Bm21和SUMO基因转染入家蚕细胞中,检测其对VP80蛋白
的影响。
4. 使用RNAi技术靶向沉默Bm21和SUMO基因,进一步验证其在
调节家蚕对病毒的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究家蚕杆状病毒VP80蛋白的功能和家蚕Bm21、SUMO基因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家蚕抵抗病毒的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梁振普;李路军;张俊庆;刘雅静;吴慧;李鹏娟;冯文霞;张小霞【摘要】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双链环状DNA昆虫病毒.由于杆状病毒对环境和人畜无害,其作为生物农药在生物防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杆状病毒还可作为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广泛用于药物研发、疫苗生产,以及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对阐明病毒的感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子改良或开发高效的生物增效剂.%Baculoviruses is a kind of covalently closed double stranded circular DNA insect virus and specifically infects invertebrates.As baculovirus is harmles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control as a biological pesticide.Baculovirus can also be used as a kind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widely applied in drug development and vaccine production,as well as gene transfer vector applied in gene therapy.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aculoviru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virus infection mechanisms and also would be helpful to carry on molecular modification or develop highly effective biological synergists.【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6)008【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基因组;蛋白质组;杆状病毒;生物防治【作者】梁振普;李路军;张俊庆;刘雅静;吴慧;李鹏娟;冯文霞;张小霞【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13杆状病毒(baculoviruses)是一类专性感染无脊椎动物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因此而得名。
微生物防治害虫概述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应具备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昆虫病原微生物都能用于害虫的防治,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可用来生产生物杀虫剂的病原微生物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昆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并在使用时能将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之下。
1.易于进行生产,贮藏性能良好。
有迅速的杀虫效果或传播感染(即造成流行病)能力。
残效期长,使用后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杀虫活性。
5‘成本低。
6丨对人畜及有益动物安全,对植物不产生药害,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二、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优点与化学农药相比,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有以下优点:1.对人类和脊推动物无毒害昆虫病原微生物必须对人类和脊椎动物无毒害才能被利用,目前常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脊椎动物都是无毒害的。
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苏云金杆菌,它对鱼类、鸟类、兽类和人类是完全安全的。
金龟子乳状芽孢杆菌对哺乳动物也是安全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用各种杆状病毒做了大量针对各种生物甚至人类的安全性试验,几乎所有试验都证明昆虫杆状病毒是安全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杆状病毒被大量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杆状病毒杀虫剂(包括基因工程改造的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对人、畜、鸟兽、鱼、虫(益虫〉不造成感染,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不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相反,它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学农药,对保护环境染而造成流行病,从而起到长期防治的作用,昆虫病毒、多种虫生真菌及金龟子芽孢杆菌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有些病原物生物虽然短期的防治效果不显著,但一旦在某一生态环境中定居下来,在适合条件下就可引起昆虫的疾病和死亡,成为长期控制虫口密度的自然因素,这是化学杀虫剂所完全不具备的。
1.容易进行大量生产许多昆虫病原物生物巳能进行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不少类型还可以采用简单的固体发酵方法来进行生产,无须特殊的设备条件。
目前人们所采用的微生物农药,绝大部分都是以当代短期目标进行的。
在使用概念上与化学农药没有什么差别。
杆状病毒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杆状病毒就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得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杆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分子,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得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600多种杆状病毒,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得不到20种。
杆状病毒得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DNA 分子,大小为80~160 kb,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与转录。
DNA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得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得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得外源DNA 插入,因此就是表达大片段DNA得理想载体。
其中,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得杆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该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1~5 m得包含体病毒,呈多角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OV),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BV)。
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得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就是昆虫间水平感染得病毒形式,昆虫往往就是食入污染OV得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白晶体,即为29 000得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得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得破坏而失活。
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得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得强碱性环境(pH=10、5),可使病毒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病毒就是个体内细胞间得感染形式,由细胞芽生出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得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近几十年,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与表达调节得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最深入得就是mùxu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昆虫杆状病毒egt基因研究进展王海萍;吴小锋【摘要】杆状病毒是一类大分子的双链环状DNA病毒,其编码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在感染昆虫后表达产生EGT酶.EGT酶的催化使宿主体内的蜕皮激素失活,阻止幼虫蜕皮,从而利于病毒自身的繁殖.已有研究发现,敲除egt基因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死亡时间缩短,向上攀爬行为减弱.最近的研究还表明转egt基因的家蚕蚕蛹发育迟缓.从分子水平对EGT酶作用机制及其与宿主蛋白互作关系进行探索,将加深我们对杆状病毒调控宿主生长发育和行为变化策略的认识,有利于农业生产应用(特别是蚕丝业,如鲜茧缫丝),且为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期刊名称】《蚕桑通报》【年(卷),期】2017(048)001【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杆状病毒;egt基因;宿主昆虫;生长发育;行为【作者】王海萍;吴小锋【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6杆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双链、环状、超螺旋基因组的病毒,被包裹在杆状核衣壳中,也是已知昆虫病毒中的最大类群,宿主域仅限于无脊椎动物,特别是鳞翅目昆虫。
杆状病毒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其中根据病毒表面囊膜蛋白GP64或F蛋白的差异,进一步将α属分为GroupⅠ和GroupⅡ两个不同的类别。
杆状病毒的复制周期十分复杂,产生两种类型的病毒粒子:一种是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保证病毒在昆虫宿主体外的稳定及对中肠细胞的感染,引起病毒原发性感染周期;另一种是出芽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在昆虫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传播,引起全身性感染[1]。
杆状病毒egt基因是非必需的早期基因,同时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在个体水平调控感染宿主的基因。
egt基因编码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ecdysteroid UDP-glucosyltransferase,EGT),能够催化葡萄糖基从UDP-葡萄糖转移到蜕皮激素上,使蜕皮激素失活,阻止幼虫的蜕皮,从而使幼虫继续摄食,导致昆虫体重增加,最终使病毒产量提高[2]。
杆状病毒多角体病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关键词:昆虫病毒,杆状病毒,核型毒病毒粒子呈杆DNA病毒,感染节肢动物得杆状病毒就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DNA DNA分子,状,基因组为双链环状之间。
目前杆状病毒作为高效、安全得无公害生物虫剂广泛应180 Kb小在90~多种杆状病毒,600 杆状病毒只来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已发现用于害虫防治。
DNA杆状病毒得基因组为单一闭合环状双链但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得不到20种。
复制后组DNA,其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与转录。
分子,大小为80~160 kbDNA装在杆状病毒得核衣内,后者具有较大得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得外源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得杆其中,DNA得理想载体。
插入,因此就是表达大片段。
该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状病毒,目前仅限于核型多角体病毒呈多角得包含体病毒,1~5 m病毒颗粒在细胞内可由多角体蛋白包裹形成长度约体形状。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两种形式:,,OV)一种为包含体病毒(occluded virus BV)。
,另一种则为细胞外芽生病毒(budded virus它们在病毒感染中扮演得角色不同,包含体病毒就是昆虫间水平感染得病毒形得食物后引起感染。
包含体病毒外层裹了一层蛋式,昆虫往往就是食入污染OV得多角体蛋白,它对病毒得水平感染起以下作用:①保护白晶体,即为29 000②保证病毒颗粒在适当病毒颗粒在外界传播过程中免遭环境因素得破坏而失活。
,可使病毒、5)得位置释放,引起感染。
昆虫中肠上皮局部得强碱性环境(pH=10病毒就是个体内细胞间得感染形式,由细胞芽颗粒释放蛋白酶溶解多角体。
BV BV,进入血淋巴系统中感染其它部位得细胞或直接在临近细胞内感染。
生出有关杆状病毒基因结构、功能与表达调节得研究进展迅速,其中研究近几十年,最深入得就是苜蓿银蚊夜蛾(autogra—phacalifornica)多核型多角体病xumù毒(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MNPV),简称AcMNPV或AcNPV。
杆状病毒对昆虫有什么危害
杆状病毒感染会让昆虫患病,目前发现的有:
1.颗粒病体
根据39蜂疗网调查目前仅见于鳞翅目昆虫。
其自然侵染过程与细胞病变均类似于核型多角体病,但病虫症状与核型多角体病不同,病虫皮色变灰或乳黄,虫尸以腹部前端1~2对腹足握持植物枝条,虫尸以“∧”型倒挂。
幼虫被感染后至少至4日龄才发病,死于化蛹前,病虫生存期常大于21天。
2.核型多角体病
现已发现280余种核型多角体病,约占昆虫病毒病总数的40%,大多侵染鳞翅目昆虫。
核型多角体病的自然感染过程为:昆虫吞食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病毒即进入中肠,在昆虫中肠碱性消化液的作用下,多角体被溶解,释放出病毒粒子,游离病毒粒子的囊膜与中肠上皮细胞绒毛的膜融合,核衣壳侵入细胞中,脱壳后,病毒的DNA经细胞核膜的核孔侵入细胞核内,开始其增殖过程。
随病毒的增殖,细胞表现的病理变化为:细胞核内染色质凝集成块,核仁增大,数目增多,RNA合成旺盛,合成出的RNA不断转移到细胞质中;凝集的染色质块集中于细胞核中部形成网状结构的病毒发生基质,在病毒发生基质中病毒的DNA大量合成。
随后,在病毒发生基质表面核衣壳开始装配,并不断移到细胞核周围,大部分包入新形成的囊膜内,成为成熟的病毒粒子。
最后在病毒发生基质周围形成一个环状带,在带上开始多角体的结晶,病毒粒子随机地包入多角体中,多角体约到一定大小后停止生长,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难溶的多角体膜。
从多角体开始形成时起,病毒发生基质开始缩小,待多角体充满细胞核后,病毒发生基质消失,核膨大,破裂,细胞随之崩解。
小部分未被包入多角体的病毒粒子,可随细胞崩解进入昆虫血体腔。
血体胶中病毒粒子的靶细胞为:气管皮膜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真皮细胞,血细胞及神经、生殖腺、丝腺等几乎所有组织的细胞。
最后新形成的大量多用体充满了昆虫整个血体腔。
蛀虫幼虫被感染后,4~5天体液是乳白色,厌食,不喜运动,多数移到植物枝条顶部后死亡,虫体软化,脚失去握持力,仅以1~2对臀足附着在植物枝条上,最后松弛倒挂死之。
体内组织完全溶解,变成黑褐色,表皮完整但脆弱易破裂。
从感染到处亡约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