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例国际滨海社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6
滨水景观规划国内外案例研究(共5篇)第一篇:滨水景观规划国内外案例研究滨水景观规划国内外案例研究巴尔的摩港位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中,西部最便捷的港口,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紧邻城市核心查尔士中心,用地12.8公顷,环绕内港港地。
概况:目标与定位:空间组织:功能设置:旅游+文化+商务+地产+商业兴建一个由公寓、旅馆、办公楼环绕的,吸引购物者与旅游者的商业磁力中心,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旅游观光:凯悦酒店,23层查尔士中心南楼,联邦大厦,11层内港中心及地铁站,港口广场,水滨步行道文化教育:科学博物馆及水族馆商务会展:会议中心、旅馆、十多幢办公楼房地产业:300幢公寓商业服务:建成40万m2的零售店,食品店、专卖店、画廊和咖啡店突出以水为主题的设计概念,以环绕水面的宽大游步道为纽带,连接内港的各项活动场所。
滨水高层建筑群构成骨架,水成为活跃区域的血液,游步道成为串联衔接的脉搏。
开发模式:巴尔的摩内港采用了以游憩、旅游为导向的开发策略。
成立了一家由市政府所有的私营公司---查尔斯中心-内港管理有限公司,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开发。
运作模式:开发管理多采用“联席会议”的方式:即成立一个跨部门的办公室,由规划部门牵头,包括交通、公用设施、房地产等各行业的代表。
第二篇:滨水景观规划任务书滨水广场景观设计任务书一、基地位置:澴河与槐荫大道之间二、设计要求:1、景观设计与澴河周边环境和谐,并具有现代城市文化气息;2、场地以市民休闲、健身、游憩为主,要求尊重地形高差,有滨水多样化处理,入口设计应以方便市民和周边居民的使用为原则;3、以水景及景观小品设计为主,有层次变化。
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整体感强;4、注意结合水的特点,同时考虑各空间组织的合理性;5、图面表现能力强,设计图种类齐全,线条流畅,清洁美观,图例符合规范;6、综合考虑周边已有设施、空间形式,做到既有特色,又不重复。
三、图纸要求:1、图纸内容:现状分析总平面图(表明建筑、道路、小品、水体、植物的布局)立面图分析图:包括功能分区、绿化景观分析、景观视线分析透视图设计说明植物配置表2、图纸尺寸:750*5003、表现方法:手绘注:不准用硫酸纸绘图四、设计时间:2014年4月14日——2014年5月19日第三篇: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探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探讨摘要: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的“人工化”。
滨海区域城市更新案例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聊聊滨海区域城市更新的那些超棒案例!
你看啊,就像深圳盐田区,以前那就是个小渔村呢!可经过一番轰轰烈
烈的更新后,哇塞,简直是焕然一新呀!林立的高楼取代了破旧的房屋,美丽的海滨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走在那街道上,你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这就好比一只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白天鹅呀!这不就是城市更新的魅力所在吗?
再说说青岛的某个滨海区域,之前那里的基础设施可不完善啦!可经过
精心的规划和建设,现在道路宽敞又整洁,各种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
人们在那里生活得别提多惬意了,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不是很神奇?
还有厦门的一个滨海地段,曾经也是平平无奇呀。
但经过一系列的改造,那些古老的建筑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人们在那里一边享受着海风的吹拂,一边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难道不是城市更新带来的惊喜吗?
城市更新就像是一场魔法,能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变得光芒四射!它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的改造,更是对整个区域活力的激发呀!它让老地方有了新味道,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觉得呀,滨海区域的城市更新真是太重要啦!它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有活力,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真希望这样的城市更新案例越来越多呀!。
侧眺望胶州湾,东侧与大海贴邻,规划打造该区域为高品质居住社区(见图1)。
红岛湾项目共36万 m 2,产品业态丰富,有高层住宅(见图2)、多层住宅、别墅联排(见图3、图4)、商业别墅(见图5)、Loft 公寓产品,可供首次置业、升级置业、终极置业、商业办公业主提供多价位和多方向选择性,增加该区域生活和工作复合活力。
该项目方案设计由AAI 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完成,施工图设计由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完成。
笔者前期为乙方设计师,图纸绘制完后,后期为融创驻场设计师,经历了2018年开始图纸设计,到2021年项目竣工的整个过程。
2 项目区位作为该区域首个主要项目之一,也是胶州湾大桥红岛门户位置,融创红岛湾将是该区域开发催化剂,通过对该区域城市空间路网及步行系统分析,该区域是城市空间的双路系统延续,是城市设计关键空间组合节点,同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自然、无限感受大海的人居环境。
3 总体布局由于该用地容积率较低,容积率为1.01,如何在原控规基础上做出最合适方案,需要认真思考。
6号地(融创红岛湾项目)用地面积164 776 m 2,总建筑面积240 117 m 2,住宅建筑面积75 572 m 2,商业建筑面积88 967 m 2,配套建筑面积1 884 m 2,地下总建筑面积73 693 m 2,容积率1.01,居住人数483户,居住总人数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环境,舒适的空间体验,符合建筑美学的外立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利用好滨海特点,打造滨海居住区设计特色。
对于青岛市高新区来说,应吸引更多的人来此置业、就业,提供完善的生活、休闲、工作空间,为该区域增加活力和动力。
文章通过对青岛融创红岛湾项目设计研究,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滨海居住区设计;建筑美学;融创红岛湾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4.33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people are having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Beautifu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space experience, and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façade ar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quires making good use of the coastal characteristics to create th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al residential area. For High-Tech Zone in Qingdao, how to attract more people to buy real estate, to find employment, and to provide perfect living, leisure and working space to add vitality and motivation to the area needs to be considered.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design of Qingdao Sunac Hongdao Bay Project,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coastal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Sunac Hongdao B ay1 项目概况滨海建筑,拥有海岸线景观资源,建筑、碧海、蓝天形成美丽天际线,如何利用海景景观资源非常关键。
巴塞罗那、新加坡、曼哈顿、旧金山滨海岸线用地结构分析作者:李忠英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9年第07期在人类与海洋的共生关系中,海岸线是最重要的交互空间,在过去工业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海岸线是城市的重要交通运输区域和滨海工业基地,随着港口和工业的搬迁,海岸线有了完全不同的定义和需求。
探索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优化滨水区域与城市空间的整体协调关系、塑造特色滨水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案例选择和研究方法滨水地区再开发,保护和塑造城市滨水区域的个性特色是诸多世界级滨海城市的共同追求1,美国的纽约曼哈顿、旧金山、巴塞罗那以及新加坡等国外著名的滨海城市现已成为滨海岸线改造的范例。
本次研究选择的案例有下述特征:——拥有超过 20 公里以上长度的岸线,承载了滨海都市城市设计的第一界面。
——从 1980 年开始对城市的滨海岸线进行系统性改造,代表了大都市国际化文化旗帜的引领性目标。
研究方法如下——以下述空间模型为假设:以滨海大道为界限,空间被划分为一线/二线滨海用地,后者控制 1km 左右纵深的研究空间。
此外 20km 沿线的重大节点是岸线改造项目的重点。
借此研究各大城市滨海改造的整体格局特征。
——两个带状空间的土地使用模型,与节点性重大项目开发强度与功能配比成为本次工作的另一重要成果。
2 案例分析2.1 巴塞罗那滨海岸线巴塞罗那于 1980 年开始实施“城市向大海开放” (Open the City to the Sea)的发展构想,1992 年奥运会、 2004 年世界文化论坛两大事件的引擎性作用,推动了滨海岸线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图 1),使得滨海地区的城市公共生活日益丰富,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形象窗口1。
巴塞罗那 11 公里滨海公共休闲带主要以码头岸线(36%)、公共绿地(23%),文化娱乐(14%)为主(图 1 和图 2)。
沿线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以巴塞罗那老城区和奥林匹克港为主的传统滨海区域,紧邻兰布拉大街(La Rambla),以 1992 年奥运会为契机,建设了大型体育场馆和滨海体育公园,并围绕邮轮港建设水上娱乐休闲中心,周边集聚各类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及步行街、广场等,该区域成为巴塞罗那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之一与核心门户。
浅析滨海住宅社区设计难点与解决方案——以烟台幸福金茂悦项目为例摘要:据悉,金茂幸福新城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外资3亿美元,其主要建设城市级商业中心、四季恒温绿色建筑主题乐园、地标性城市展厅。
该项目位于幸福新城A-2地块,芝罘区化工路以东,幸福北路以南。
土地用途为商住及公共配套用地,出让面积35371㎡。
本文以此项目为例,阐述了在新城区,如何利用周边景观资源的条件下把项目打造成具有前瞻性、地标性、示范性和高溢价的居住区。
本文从规划设计、产品设计、小区公共区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滨海;住宅社区;设计难点;解决方案1项目概况烟J[2020]Z006号幸福新城A-2地块,芝罘区化工路以东,幸福北路以南,容积率2.5,地上建筑面积88500㎡。
基地隶属芝罘区,地理位置优越,北邻渤海,交通便利,距离烟台站仅6公里。
2总体规划设计2.1主要规划设计条件芝罘区化工路以东,幸福北路以南。
建设用地面积:35371㎡(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957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物业用房建筑面积≥610平方米,养老用房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警务室建筑面积≥80平方米,公厕建筑面积≥60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2.5,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地率不少于35%,建筑高度不大于80米。
2.2用地价值分析基地北侧460m为渤海,海景资源极佳,西侧为在建住宅小区,南侧为规划学校,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东侧为待出让地块。
规划商业较多,充分发掘场地周边的商业价值点是此次设计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详见图1)。
图1用地价值体现2.3总体布局在2.5的容积率,80米限高及日照条件的限制下,通过强排测算后出现两种排布方式,一种是周边高层内部点式楼王形式排布,另一种是“U”型布置中央大花园,虽然第一种方式可计算出最大的货值量,但带来了小区内部空间较局促的问题,相反,第二种排布方式可打开社区视野,形成较大的中心花园。
经过多轮方案比选及日照测算最终总图排布8栋楼16个单元,外圈围合式布局,楼王以1T2户设置在北侧可一线瞰嗨,尽可能保障最多的户数可以享受海景资源。
城市滨水区案例分析城市滨水区是指河流、湖泊或海洋与城市之间的交接区域。
它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条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滨水区的规划和建设。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滨水区的案例,探讨其发展模式和问题,以期为其他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第一个案例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滨水区。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位于荷兰北部的滨水城市,其部分地区位于依,包括市中心和海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阿姆斯特丹的滨水区经历了一场彻底的转变。
过去,这些滨水区主要用作港口和工业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衰退,这些区域逐渐变得废弃,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阿姆斯特丹开始进行滨水区的规划和建设,并引入了许多创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案。
阿姆斯特丹滨水区的发展模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注重保护环境和增强社会功能。
在规划上,阿姆斯特丹将滨水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和文化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建设上,阿姆斯特丹注重保护环境和水资源,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阿姆斯特丹还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在滨水区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以增强城市的独特魅力。
然而,阿姆斯特丹滨水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开发滨水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对城市的财政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滨水区的发展会带来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可能导致原居民的离开和社会冲突。
同时,滨水区的开发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个案例是美国芝加哥的滨水区。
芝加哥位于五大湖附近,拥有丰富的滨水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芝加哥通过滨水区的规划和开发,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芝加哥滨水区的发展模式是多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
“新城市主义”及其在社区营造中的实践----以美国滨海城(Seaside)为例论文导读:本文对“新城市主义”的原则、设计理念以及开发模式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美国滨海城(Seaside)的营造实践过程的分析研究,让我们加深了对“新城市主义”的理解与认识;对其理念与实践经验有选择的吸收,将对我们今后进行的城市设计与规划以及社区营造等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滨海城(Seaside),社区营造实践一、“新城市主义”基本概念和原则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急速扩展,以低密度平房和小汽车交通为主体的近郊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塞、空气污染、土地浪费、内城破坏等问题并使邻里观念淡薄。
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新城市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是对被忽视了近半世纪的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
1993年的“新城市主义大会”抨击了1933年的雅典宣言,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
新城市主义者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则:社区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公众价值比私人价值更重要的原则。
首先,邻里中心应当由公共场所来界定,由地方的公共设施和啇业设施为之活跃氛围;其次,每个街区都应当有不同的住房类型和土地使用方式,足够的灵活性是为了便于有需要时能很容易地改变功能;再者,土地使用模式、街道布局和密度都应当有助于使步行、骑自行车、使用公共交通成为代替私人机动化交通方式的选择;还有,建筑物不应被看作是独立于周围环境的摆设,它们应当与街道、公园、绿地、庭院和其它开放空间保持一致,并为空间限定作出贡献。
免费论文参考网。
二、“新城市主义”主要设计理念与开发模式(一)设计理念“新城市主义”独特的设计理念突出的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
邻里、分区和廊道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其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空间和内涵适当的用地功能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功能化和艺术化的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