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5.13 MB
- 文档页数:40
城市滨水区规划城市滨水区规划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城市滨水区,可以为城市增添魅力,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城市滨水区规划进行探讨。
一、城市滨水区的定义和重要性城市滨水区指的是城市内部或周边与水体相接触的地区,例如河流、湖泊、海滩等。
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滨水区可以作为城市的重要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休闲和观光,进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此外,城市滨水区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改善居住体验,提高生活质量。
二、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原则和步骤1. 合理规划和开发滨水资源。
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环境、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合理规划和利用滨水资源。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确保滨水区与周边区域的和谐发展。
2. 打造多功能滨水空间。
城市滨水区不仅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发展为商业、文化、体育等多功能的场所。
通过在滨水区建设咖啡馆、餐厅、博物馆、运动场等设施,使滨水区成为城市多样化的活动中心。
3. 提升滨水区的互联互通性。
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城市滨水区规划应注重交通的便捷性和互联互通。
通过修建步行街、自行车道、水上交通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吸引更多人来到滨水区。
4. 强化滨水区的文化特色。
城市滨水区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地方文化。
在滨水区规划中,可以考虑设置文化广场、纪念碑、艺术装置等,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城市滨水区规划的案例分析1.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中国最著名的滨水区之一,也是上海的地标性景点。
外滩规划充分利用了黄浦江的资源,打造了一条长约2.6公里的滨江步行道,其中融入了欧洲风情的建筑群。
外滩成为游客观光、休闲散步的热门地点,也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活动。
2. 温哥华海滩温哥华是加拿大著名的海滨城市,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滨水区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城市滨水景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滨水景观不仅可以为动植物提供天然的“住所”,河岸两旁的绿化带也可以净化水质,降噪隔音,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舒适度。
此外,东风渠还是郑州主要的泄洪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防涝的功能。
根据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结合生态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依据郑州河流滨河景观实际情况,进行提升改造。
一、研究对象概况(一)研究区概况郑州处于华北平原以南方向,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年平均气温12℃~15℃,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植被种类多样,以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与华北地区相似。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郑州就是重要的内陆商埠;如今的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以北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
(二)研究河段概述东风渠是郑州市区由南向北最主要的河流,同时也是黄河和郑东新区水域的连接线,如图1所示。
东风渠-金水东路段河流滨水景观带是郑州重要的滨水景观带,植被群落构成较为丰富,景观配置方式以草-灌-乔为主,由于植物较多,所以夏季较为舒适,遮阴效果好。
本文在东风渠河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河段,进行生态调查和分析,具体采用现场调研结合GIS 地图来获取数据和实地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滨水空间氛围营造、景观功能、滨水设施质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等。
二、东风渠河流景观空间及设施分析(一)滨水空间植物群落是构成滨水空间的重要元素,通过不同地形、植物的季相变化以及植物群落的围合,可以布置出不同的植物空间序列。
东风渠植物围合空间的现状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植物搭配层次感缺失在进行绿化带设计时,树种搭配要考虑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和阔叶相结合,以使在不同时节的更替变换中不会产生绿化空白期,空间围合效果不会减弱,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观赏作用。
滨水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研究——以重庆为例樊赛连摘要:分析滨水区特质及开发模式,解释成开发热点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借鉴欧美及国内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结合重庆主城区典型的城市发展现状,针对重庆当地典型案例进行城市设计实例应用研究。
关键词:滨水区特质;开发模式;风貌保护;发展策略在欧美国家滨水区开发建设始于1960年代末的北美。
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城市滨水区经历一场严重逆工业化进程,一度兴盛的内港区迅速衰落。
1967年,城市内港滨水区的衰落引起各方关注。
1980年代,滨水区再开发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掀起世界性再开发热潮。
1990年以来,国内很多城市开始关注滨水区的重要性并进行开发实践,借助滨水区的成功开发或再开发实现城市复兴的目的。
一、滨水区特质1 多重价值性社会转型的契机使滨水区日益成为新的土地投资热点。
对政府或投资者来说,滨水区开发或再开发,蕴涵巨大的经济价值。
滨水区人类活动参与丰富,且自然环境风光优良,是理想的公共开放空间,具有极高的景观价值。
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门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新的投资,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2矛盾复杂性产业转型、工业衰退使滨水区成为城市中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区域,各类矛盾复杂集中。
1)、土地稀缺与开发需求旺盛的矛盾:滨水区土地容量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置换部分土地,满足不了城市的开发需求。
2)、休闲需求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滨水区是旅游休闲、体育锻炼、社会交往和其他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但交通不便、公共空间等设施缺乏,降低休闲积极性。
3)、城市开发与生态敏感之间的矛盾:滨水区不可持续开发建设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城市原始的地形地貌造成破坏。
4)、不可持续的开发建设行为与城市历史文化肌理之间的矛盾:滨水区的城市开发建设逐步蚕食历史传统街区、特色码头和工业遗址,破坏滨水区历史文化肌理。
二、滨水区开发模式世界上众多滨水开发项目,其建设初衷和最终目标都是城市滨水地带乃至整个城市的复兴。
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滨水区域是指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体与陆地相交接的地带,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滨水区域,既能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方法。
一、滨水区域特点分析滨水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滨水区域易受水灾影响,需要考虑防洪和排水措施。
其次,滨水区域生态脆弱,需要保护水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再者,滨水区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需要考虑人文景观和公共空间的规划。
因此,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二、滨水区域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
2. 风险防范原则:考虑滨水区域的防洪、防涝、防风等自然灾害风险,合理规划建设,降低灾害风险。
3. 公共利益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公众利益,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4. 可持续发展原则: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应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文化传承原则:保护和传承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区域的文化品质和特色。
三、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方法1.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滨水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滨水区域的绿地系统,包括湿地公园、滨水步道、绿化带等,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
3. 水体治理与保护:采取生态修复、水质净化等措施,改善滨水区域水体环境质量,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4. 城市景观设计:设计滨水区域的景观节点和景观廊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5. 交通规划与设计:合理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码头等,提升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促进城市与滨水区域的互联互通。
城市滨水区案例分析城市滨水区是指河流、湖泊或海洋与城市之间的交接区域。
它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条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滨水区的规划和建设。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滨水区的案例,探讨其发展模式和问题,以期为其他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第一个案例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滨水区。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位于荷兰北部的滨水城市,其部分地区位于依,包括市中心和海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阿姆斯特丹的滨水区经历了一场彻底的转变。
过去,这些滨水区主要用作港口和工业区,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衰退,这些区域逐渐变得废弃,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阿姆斯特丹开始进行滨水区的规划和建设,并引入了许多创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案。
阿姆斯特丹滨水区的发展模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注重保护环境和增强社会功能。
在规划上,阿姆斯特丹将滨水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和文化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建设上,阿姆斯特丹注重保护环境和水资源,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阿姆斯特丹还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在滨水区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以增强城市的独特魅力。
然而,阿姆斯特丹滨水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开发滨水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对城市的财政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滨水区的发展会带来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可能导致原居民的离开和社会冲突。
同时,滨水区的开发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个案例是美国芝加哥的滨水区。
芝加哥位于五大湖附近,拥有丰富的滨水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芝加哥通过滨水区的规划和开发,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芝加哥滨水区的发展模式是多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
滨⽔景观案例分析云南⼤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世界景观佳作鉴赏案例分析⼆滨⽔长廊景观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 Promenade⼀、滨⽔区简介⼀、滨⽔区定义城市中陆地与⽔域相连部分⼀定区域的总称,包括⽔域、岸线、陆域三部分。
⼆、滨⽔区特点:1、群众聚集的⼤型场所;2、它是公有的,所有⼈都可以进⼊;3、是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尺度与场地为⼴场定位中的各种功能提供⾜够的场所。
三、滨⽔区城市城在⽔中:威尼斯、厦门城在⽔边:纽约、多伦多⽔在城中:伦敦、巴黎、上海伦敦泰晤⼠河巴黎塞纳河悉尼港湾上海浦江⾥昂罗纳河⼴州珠江旧⾦⼭39号渔⼈码头上海渔⼈码头罗马台伯河四、滨⽔区设计要点1、设计要点1)、滨⽔区域是城市中的特定空间地段,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相邻的余地或建筑区域。
2)、对象为公共建筑,城市中邻近⽔体的空间构成物及其所限定的公共开放空间坏境,,它由向公共开放的⾃然坏境和⼈⼯坏境组成。
2、滨⽔区环境特征1)、滨⽔区⼀般是所在城市的开发与城市中⼼发展的重点依托;2)、空间的近⽔性;3)、⼈性化;4)、包括可见物质与不可见的⽂化品位与社会意识;5)、桥梁不仅联系两岸,同时也是视觉中⼼;6)、由于直接滨⽔,具有⽐其他开放空间更外向的特征;7)、交通的通达性,⼀般与城市中⼼有合适的距离。
五、城市滨⽔景观设计成功的因素滨⽔区开发动⼒(1)、经济因素(2)、社会因素(3)、坏境因素(4)、⽂化因素(5)、政策因素成功要素(1)、深思熟虑的开发政策(2)、周密的规划,新颖的设计(3)、主体建筑是关键(4)、重视管理,保持并谁去吸引⼒⼆、滨⽔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滨⽔长廊景观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Promenade⼀、项⽬简介1、原名称:East Bayfront Water’s Edge Promenade by West 8 + DTAH2、设计单位:West 8 、DTAH3、位置:加拿⼤4、景观时间:2006--2014年5、设计背景简介:2006年西8度景观规划设计公司与DTAH公司共同赢得了中央滨⽔区的创意设计⼤奖赛,获得了将多伦多滨⽔区规划设计的委托,该规划设计希望将其打造成为⼀个世界级旅游⽬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