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恩替卡韦和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田英俊【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IFN-α-2a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恩替卡韦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以恩替卡韦联合IFN-α-2a药物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生活质量评分、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HBV-DNA、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24%(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HBV-DNA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IFN-α-2a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肝功能充分改善,促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2【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恩替卡韦;IFN-α-2a;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作者】田英俊【作者单位】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务科,辽宁本溪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6个月或发病时间不明确,但存在乙型肝炎临床表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腹胀、轻度压痛以及肝区疼痛等[1]。
按照患者的症状表现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3个类型。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相关研究显示:没有症状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很容易引发肝硬化等相关疾病[2]。
所以,及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与复制进行抑制,对病情进展的控制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重要影响[3]。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王 可(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 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索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经我院确诊的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且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对照组78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78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24周时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78.21%、HBeAg转阴率69.23%及ALT复常率82.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
48周时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97.44%、HBeAg转阴率96.15%与对照组82.05%、79.49%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但两组ALT复常率均达到10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96周时,对照组中3例出现ALT增高,且HBV-DNA转阴后出现反弹,而观察组无上述情况,结果说明恩替卡韦耐药程度低。
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能够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且耐药程度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8.13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8-0113-0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治疗方案为抑制HBV复制以降低疾病传染性,同时减少患者肝脏组织病变,缓解并发症的发生[1,2]。
本研究对我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2016年3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作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3],乙型肝炎E抗体(HBeAg)均为阳性,其中男84例,女72例,年龄19~64岁,平均(38.56±7.21)岁。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hbv-dna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bv-dna、总胆红素(tb)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促进胆红素下降,改善肝功能,显著提高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血清hbv-dna;肝功能;疗效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传染性疾病,其起病缓慢,多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较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重症乙型肝炎占慢性乙型肝炎的80%以上,并发症较多,患者病死率较高,其主要的生理性改变是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及机体免疫功能改变。
就目前而重症乙型肝炎缺乏特效治疗,营养支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效果欠佳。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运用抗病毒药,快速改善肝功能和抑制hbv以减缓病情的变化,挽救患者的生命[1]。
恩替卡韦是核苷(酸)类似物,它的出现为乙型肝炎的治疗开拓了新局面。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快速降低hbv水平[2],用于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感染的患者,均为入选标准:⑴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体阳性≥于6个月;⑵hbv dna水平≥105copies/ml);⑶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升高;⑷未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观察疗效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8 例,有效32 例,无效10 例,总有效率为80.00%。
观察组患者治愈10 例,有效34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88.00%。
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恩替卡韦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比较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098-01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般起病比较缓慢,临床上通常无明显症状,病毒的携带者较多,严重威胁着肝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
我国是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任务较为艰巨[2]。
其中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约占肝炎发病的80% 以上,患病时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3]。
目前临床上治疗重症乙型肝炎的主要手段包括营养支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其中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方法[4]。
为探讨和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100 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4-08-15T08:28:30.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金祥蕾赵玉杰[导读]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 ETV是鸟嘌呤类似物,能较强抑制HBV-DNA的多聚酶,作用于HBV复制的起始部和链的延长。
金祥蕾赵玉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神华集团大雁医院有限公司一门诊 021122)【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1次/d),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口服(1次/d,10 mg/次),以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均≥2倍。
4个疗程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8%(44/50)和69.23%(36/52)(P<0.01);对照组与联合组治疗4个疗程结束时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5%(13 / 52)和34%(17 /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个疗程期间,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微头痛(3例),恶心(1例),胃部不适(2例)。
不良反应程度较轻,且在治疗过程中能自行缓解。
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减缓慢乙肝向肝硬化的发展,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49-0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由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肝患者,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为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选择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及综合治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阴转率、生存率及恩替卡韦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ALT、TBI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43.75%,生存率为75.00%,并且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病例;对照组HBV-DNA阴转为0例,生存率42.8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存率及HBV-DNA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认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效并且较为安全,可以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生存率。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恩替卡韦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临床诊断均符合2006年《肝衰竭疹疗指南》慢性重型肝炎标准[1],并且在治疗前查HBV-DNA均阳性。
将3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43岁;本组发病前诊断为代偿性肝硬化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3例。
对照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21~62岁,平均42岁,本组发病前诊断代偿性肝硬化4例、失代偿性肝硬化2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及肝功能等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在此之前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
并且经血清学检查均不伴有甲型、丙型、丁型、戍型、庚型等其他病毒性肝炎的重叠感染。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4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和观察组(恩替卡韦),每组各32例,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hbeag/抗hbe血清学转化率、alt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eag/抗hbe血清学转化率、alt复常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重度;乙型肝炎;疗效作者单位:458000河南省鹤壁市传染病医院乙型肝炎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目前,国内有6种药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1]。
恩替卡韦于2006年被批准上市,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普遍认可。
本研究中,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河南省鹤壁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64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拉米夫定)和观察组(恩替卡韦),每组各32例。
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80~620岁,平均年龄(380±50)岁,病程10~130年,平均病程(65±30)年;3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90~630岁,平均年龄(390±50)岁,病程10~120年,平均病程(60±30)年。
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临床医学论文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护理观察乙型肝炎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升高趋势[1]。
现阶段国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恩替卡韦是应用范围最广的药物,具有疗效确切、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2]。
本院在为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均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xx年1月~20xx年3月收治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与《病毒肝炎防治指南》中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2.3±5.6)岁;病程为4~15年,平均病程(6.8±2.1)年;将免疫功能较低、进展为肝硬化、存在自身代谢性疾病等患者排除。
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 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0.5 mg恩替卡韦口服治疗, 1次/d, 1个疗程为12周,连续治疗4个疗程。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环境护理、控制探视时间及探视人数,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等。
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对症处理、健康教育等措施。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患儿HBe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对比治疗后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45.7%(21/46), ALT复常率为60.9%(28/46);观察组HBeAg转阴率为70.8%(34/48), ALT复常率为97.7%(44/48);观察组HBeAg 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PTA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和病毒学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
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而言,治疗后PTA改善明显、总胆红素下降明显、谷丙转氨酶下降明显(P<0.05),有效率较高(P<0.01);观察组乙肝病毒阴转率为94.3%,对照组为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
标签:恩替卡韦;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慢性乙肝全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指感染后体内乙肝病毒未彻底清除,病程半年以上仍在潜伏或引起发病。
在病毒性肝炎类型中较为突出,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些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重型肝炎,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为控制病情,消除HBV或者长期抑制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首要措施,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能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从而降低乙肝病毒DNA滴度,改善肝功能,防止病情反复发作,使患者逐渐康复,这样不仅挽回了生命,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此药应用并不多,恩替卡韦在临床上治疗成功患者的病例资料不多见,为此本院选取95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HBV-DNA阳性,男67例,女28例,平均年龄43岁,没有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3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岁,e抗原阳性患者有23例(41.8%),病情早中晚期患者分别为36例、10例、9例;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岁,e抗原阳性患者有19例(47.5%),病程早中晚分别为23例、9例、8例。
探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HBVDNA定量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平均HBVDNA定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35±2.08)和(7.56±1.87),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24、48周后血清中HBVDNA定量、HBVDNA转阴率及肝功能ALT复常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48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结果分别为(3.31±1.06)和(2.76±1.19)、80.98%和94.35%、81.39%和9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84%和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恩替卡韦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片;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entecavir on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ment.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method of 124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to the hospital treatment,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tecavi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mivudine,two drug treatment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etc..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HBVDNA quantitative befor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HBVDNA of quantitative values were(7.35 + 2.08)and(7.56 + 1.87),but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BVDNA in serum in the treatment of 12,24,48 weeks after quantification,HBVDNA negative rate and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rate of AL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48 week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results were(3.31 + 1.06)and(2.76 +1.19),80.98% and 94.35%,81.39% and 95.2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her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ere 4.84% and 19.3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entecavir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not only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 entecavir tablets;chronic hepatitis B;clinical analysis慢性肝炎是指患者患急性乙型肝炎或急性丙型肝炎超出半年,久治不愈转化为慢性肝炎,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该疾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较高[1]。
舒筋活血、祛风化湿止痛的作用〔4〕,随证加减,辨证治疗,更能体现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理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物质的吸收,消炎镇痛,还能松解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物理疗法能够提高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黄铁银,陈新华,李笑男.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03-5704.〔2〕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3〕宋凤宝.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120例〔J〕.山西中医,2011,27(12):18-19.〔4〕张文军.中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5):287-288.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魏运辉(福建省沙县医院感染科沙县365050)摘要: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和HBV-DNA定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
结果 经过1个月治疗,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而言,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乙肝病毒阴转率为62.2%,对照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5)-01-0919-0110-02 中国是全世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人数最多的国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之首,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和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后的预后效果。
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
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两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4例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有所提高(P<0.05)。
施行整体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P <0.05)。
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标签:恩替卡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效果观察;护理
为了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和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后的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诊治的总计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35~70岁,平均(48.8±3.6)岁;观察组患者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35~70岁,平均(48.2±3.6)岁在,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1.2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总计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
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4例均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传统治疗方法[1]:保证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适当的营养供给,以促进肝细胞生长。
降低血清转氨酶,调节免疫。
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各种并发症。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外,给予恩替卡韦的用法用量[2]:相关药物治疗开始后,即同时应用恩替卡韦每次0.5mg,1次/d,对病重症患者每天最多不超过1.0mg。
整体护理方法的重点是,在普通的护理方式上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同时也要加强授予家属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3]。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有所提高(P<0.05)。
施行整体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见表1~2。
3 讨论
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多样,现在还没有临床治愈的金标准。
近年来,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
因此,相关医护人员要不断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探索其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形式。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传统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恩替卡韦[4]是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
经临床研究可知[5],其对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 持续升高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有所提高(P<0.05)。
施行整体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
综上所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并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質量。
参考文献:
[1]蒋孝华,蔡亚平,雷创,等.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33):85-86.
[2]姚光弼,张定凤,王宝恩,等.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剂量和疗效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7):484-487.
[3]李金金,耿长新,吕志国,等.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4):425-428.
[4]康艳丽.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重度乙型肝炎29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49-50.
[5]杨兆辉,刘丽萍,于建武,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短期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6):58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