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35
如何培养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思维——进修医师带教体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已经成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它具有无创、无放射性、灵敏度高等优点。
而对于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医师的思维方式十分重要。
在我进修时,我有幸跟随一位专业的医师进行了近半年的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工作,我来总结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熟练掌握超声机操作熟练掌握超声机的操作是进行超声诊断的基础。
熟练操作超声机,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异常部位,从而更好地判断病变性质。
在进修期间,我先从学习基础操作开始,过了一段时间后加深练习,将其操作熟练掌握。
随着操作技巧的熟练,我的作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二、强化临床知识对于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临床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因为某些颅脑疾病的病灶表现并不明显,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就很难进行准确的诊断。
例如,新生儿的各种颅内出血灶,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等,需要医师具备系统的临床经验才能识别。
三、系统学习颅脑超声图像表现学习超声诊断,重要的一步是要学习经验总结的超声图像表现。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书籍、参加短期培训课程、医学会议以及与导师的交流,尽可能地熟练掌握各种颅脑超声图像表现,了解不同疾病超声表现的特征,理解颅脑超声图像的解剖结构等知识。
四、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对于头颅疾病超声诊断,仔细观察超声图像并进行合理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超声图像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发现疾病的异常超声表现。
所以,医师们需要有耐心、细心的进行观察,并仔细分析超声图像中的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血流等信息。
五、多方位集体讨论除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多方位的集体讨论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讨论疑难病例,追踪病情变化,以及讨论诊断,定一致意见等等。
在进修期间,我经常参加多方位的讨论,发现自己能接触到很多其他医生的想法和经验,对提升诊断水平很有帮助。
六、学以致用,不断积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实践方法、技巧、经验和知识。
新生儿颅脑透明隔增宽诊断标准
新生儿颅脑透明隔增宽是指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颅内有宽大的透明隔。
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儿颅内结构,包括透明隔的宽度和形态。
一般来说,透明隔宽度超过正常范围(通常大于10毫米)可以被诊断为颅脑透明隔增宽。
2.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难以确定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MRI检查,以更清晰地观察透明隔的情况,确认诊断。
3. 临床症状,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也会考虑患儿是否有其他临床症状,如颅内压增高、脑积水等,综合分析来确定诊断。
4. 随访观察,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随访观察,以监测透明隔的发育情况,确定是否存在颅脑透明隔增宽。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标准可能会因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不同医疗机构的标准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应当结合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诊断。
同时,针对颅脑透明隔增宽的诊断,家
长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关怀。
颅脑超声检查颅脑超声检查介绍:1、 B型超声颅脑检查法:主要用于2岁以内囟门未闭的小儿,通过囟门作为“声窗”进行扫查。
2、经颅彩色多普勒显象:经颞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脑动脉,根据颅内血管的流速、频宽、流向异常或音频异常等确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
颅脑超声检查正常值:颅脑成人第三脑室宽:2.3 ±0.6mm 。
颅脑超声检查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脑部即时超声图像的质量受颅骨影响很大。
迄今超声显像检查应用范围主要限于2岁以内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儿和新生儿。
(2)经颅即时超声用于青少年和某些人脑脓肿、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和介入性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颈动脉、椎动脉及其病变,检测颅内动脉血流。
广泛用于检查颅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狭窄等多种疾患。
需要检查人群:颅内出血:新生儿脑内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患者,2岁以内囟门未闭的小儿颅脑超声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无需特殊准备,只要患儿处于相比较安静的状态即可,一般不用服镇静剂。
检查时要求:不同疾病在不同的时间检查,有不同的针对性:(1)颅内出血:绝大多数发生于生后3天至1周检查,可检查出9 0%― 95%以上的颅内出血患儿。
对严重且不稳定的颅内出血,应酌情及时复查,直至稳定。
1―2个月复查可了解出血最终吸收情况。
(2)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新生儿缺氧史的,如胎儿宫内窘迫、产后窒息的或有脑损伤相关临床表现者应在24小时内作超声检查,根据严重程度,72小时内可每天复查,7―10天观察脑水肿是否完全恢复,3―4周复可了解脑内是否存在遗留病变。
颅脑超声检查检查过程:检查方法:①经骨窗硬膜外脑内占位病变的超声探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②超声监视下脑脓肿穿刺抽吸术、脑积水脑室留置导管和减压术;③脑肿瘤超声引导下置入放射性铱进行内照射治疗。
方法运用高频凸阵小型超声探头早产儿颅脑进行检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脑中动脉(MCA)最大血流速度(PS)及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优势和适应症脑部实时超声图像质量受颅骨影响很大。
迄今超声显像检查应用范围主要限于2岁以内囟门尚未闭合的婴儿和新生儿,且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
我科己新开展新生儿颅脑超声的检查。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尤其是34周以下未成熟儿致死或致残的最主要原因。
高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堪比X线CT,特别是对于室管膜下出血和脑室内出血。
对于脑室内出血出现可以伴有脑室扩张,随着血肿的吸收,脑室扩张可能会自发恢复、持续或加重。
脑室扩张的转归与血肿的部位有关。
超声随诊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脑室扩张的变化情况,以供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导致婴幼儿和儿童神经系统及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
室管膜下一脑室周围出血是早产儿中缺氧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未成熟发育的早产儿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表现还包括脑室旁白质白质软化(PVL)和脑室旁出血性梗死(PVHI)。
此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表现还包括脑水肿,皮质部梗塞等。
脑室旁白质白质软化(PVL)病X线CT诊断相当困难,超声表现很有特征性超声检查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非侵入性;2、非放射性;3、易于实施;4、价格便宜;5、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高;6、便于随诊观察。
超声检查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点:1、颅内出血;新生儿室管膜下一脑室周围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缺血缺氧性脑病。
3、脑积水(脑室扩张)及其他囊性疾病。
4、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5、颅内感染性疾病。
6、脑肿瘤等。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
将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做为纵轴,时间做为横轴,这样把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并加以放大就是脑电图。
脑电图是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脑电图对脑部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故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而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检查或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湖南省儿童医院特检科何静波随着实时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颅脑超声由于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以及可在床边开展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的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与随访。
颅脑由头皮、颅骨、脑膜、大脑、小脑、脑干等构成。
颅骨包括颅顶骨和颅底骨,颅顶骨由额骨、顶骨和枕骨等组成。
18 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颅顶骨以膜连接形成颅囟,包括前囟、后囟、蝶囟和乳突囟。
前囟在生后12-18 个月时闭合,后囟在生后 2 个月左右关闭。
由于前囟较大,常为超声检查的主要窗口。
小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一:仪器和探头一般的情况下选用实时黑白超声诊断仪即可,尽量选用分辨率较高、图像质量较清晰的仪器。
如果能配备有图像储存功能最好。
病情需要时,可选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观察颅内血流情况。
探头类型选用扇扫、相控阵或小凸阵探头,探头直径越小、扇扫角度越大,所获取图像的信息量越多;探头的频率5 - 7.5MHz较为适宜;新生儿或早产儿宜选用频率较高的探头,月龄较大的婴幼儿由于前囟逐渐缩小,声窗随之变小,因此探头频率可适当调低,使其穿透力增加,部分患儿可选用 3 — 3.5MHz的探头进行扫查。
二、检查方法1、经前囟超声检查:前囟是颅脑超声最常用的声窗,通过前囟分别进行冠状或矢状切面的连续扫查,分别获得不同切面、不同方位的颅脑声像图。
2、经颞囟超声检查:该声窗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观察、侧脑室内径与大脑半球直径的比例以及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危重症患儿的检查应格外小心。
由于危重症患儿病情较重,一般均在床旁或温箱内进行检查,先用手抚摩患儿前囟,如果头发过密影响超声穿透,应先将局部头发剃除,涂上耦合剂使探头能很好的与头皮接触,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新生儿颅脑超声"小窗"看"大病"新生儿颅脑超声是近年来超声诊断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无辐射、无需镇静剂、简单、方便、灵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
颅脑超声能早期发现颅内病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具有可床旁检查的优势。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那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吧!新生儿颅脑超声具有无创性、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该技术适用于婴幼儿颅内病变的筛查和诊断,它对颅脑的病变如脑室内出血有更特异的诊断价值,可提示颅内病变的类型、程度、部位和发生时间,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1.新生儿颅脑超声的检查方法及观察内容在对新生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时,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超声探头,通常选用高频凸阵小型探头,频率范围在5-7.5MHZ之间。
新生儿需要处于安静状态下检查,操作人员常规进行消毒,经前囟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扫查,取平卧位,探头置于新生儿前囟门,探头偏转,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侧依次扫查。
在这个过程中,超声探头像一把无创刀一样,大脑被切割成无数层,以获得大脑超声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
观察侧脑室有无扩张、脑室内是否有出血、脑中线是否居中、双侧颅脑是否对称、胼胝体发育、大脑皮质沟等情况;经颞囟扫查大脑脚、丘脑、颅底动脉环等结构;经后囟显示脑后部结构,弥补前囟扫查的不足,可诊断小脑出血、小脑囊肿等。
经前囟及颞囟大脑脚水平扫查彩色多普勒血流图,采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大脑前、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2.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必要性人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器官,位于颅腔,脑是由胚胎期神经管的头段发育而来的,由端脑、间脑、小脑、脑干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小声窗”查看“大视野”,可以更好地检查大脑的发育情况,检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颅内病变,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新生儿的大脑正常发育。
如何培养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思维——进修医师带教体会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是一项专业且重要的技术,对于指导合理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进修医师,在带教体会中我深切感受到培养新生儿颅脑疾病超声诊断思维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从理论学习、实际操作以及随访观察等方面阐述我的体会,并给出一些建议。
首先,在理论学习方面,了解胎儿和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以及正常超声图像表现十分重要。
新生儿颅脑的解剖结构发育较快,相比较胎儿时期,采用超声仪器更有利于获得更详细的图像。
因此,掌握正常婴儿颅脑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脑发育的规律,对于诊断异常情况非常有帮助。
另外,要学习颅脑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超声表现,这些知识有助于建立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
通过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准确地定位异常和判断疾病的程度。
其次,在实际操作中,应将重点放在掌握并且熟练运用超声仪器的技巧上。
超声仪器是我们诊断的工具,熟练运用它对于正确诊断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熟练操作超声仪器,熟悉不同技术的使用方法,如M型、D型、C型、彩色多普勒等,以及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强化对各个脑区结构的定位和识别。
同时,在影像采集时要注意角度和方向的选择,确保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况中,提高我们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婴儿颅脑超声诊断要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
在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中,要有一定的系统化思维模式,将各种疾病的超声表现联系起来,形成层次清晰的思维模型。
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观察疾病超声图像时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准确的诊断。
还要注重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此外,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诊断意见。
最后,在随访观察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病程的发展变化,并结合超声图像的演变进行疾病诊断与评估。
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应用小科普发布时间:2022-10-18T08:39:04.36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8期作者:刘海裳[导读] 新生儿颅脑超声是超声诊断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刘海裳成都玛利亚天府妇产儿童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新生儿颅脑超声是超声诊断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以其无辐射不需要镇静剂、简单便捷及灵活性现已广泛用于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
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具有床旁检查的优势。
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新生儿颅脑超声?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那接下来就简单认识一下它吧。
一、走近新生儿颅脑超声新生儿颅脑超声无创、价廉、简便、易行,具有实用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项技术适用于新生儿及前囟未闭的小婴儿颅内病变的筛查及诊断。
对脑中心部位病变,如脑室系统出血有更特异的诊断价值。
可提示颅内病变的类型、程度、部位及发生时间,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人脑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位于颅腔内。
脑由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全端演化与发育形成,分为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6部分。
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是在新生儿安静状态下进行的,取平卧位,探头放置在新生儿前囟部位,通过探头的偏转由前向后,由中间向两旁依次扫描,如同用一把无创的刀,将脑切出无数个层面,作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连续扫查,获得颅脑超声冠状面和矢状切面图像。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诊断是颅脑超声最早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也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严重合并症是梗阻性脑积水,超声检查可先于临床早期发现。
颅脑超声可用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筛查和动态观察。
筛查对象为早产儿、母孕期有合并症的高危儿、有颅内出血潜在危险的各种疾病新生儿等。
检查时间是出生后3-4天内筛查是否发生颅内出血,酌情予以近期复查。
对于较重的颅内出血,最好每周复查1次,至少在1个月左右再次复查。
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湖南省儿童医院特检科何静波随着实时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
颅脑超声由于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以及可在床边开展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的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与随访。
颅脑由头皮、颅骨、脑膜、大脑、小脑、脑干等构成。
颅骨包括颅顶骨和颅底骨,颅顶骨由额骨、顶骨和枕骨等组成。
1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颅顶骨以膜连接形成颅囟,包括前囟、后囟、蝶囟和乳突囟。
前囟在生后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在生后2个月左右关闭。
由于前囟较大,常为超声检查的主要窗口。
小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一:仪器和探头一般的情况下选用实时黑白超声诊断仪即可,尽量选用分辨率较高、图像质量较清晰的仪器。
如果能配备有图像储存功能最好。
病情需要时,可选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观察颅内血流情况。
探头类型选用扇扫、相控阵或小凸阵探头,探头直径越小、扇扫角度越大,所获取图像的信息量越多;探头的频率5-7.5MHz较为适宜;新生儿或早产儿宜选用频率较高的探头,月龄较大的婴幼儿由于前囟逐渐缩小,声窗随之变小,因此探头频率可适当调低,使其穿透力增加,部分患儿可选用3-3.5MHz的探头进行扫查。
二、检查方法1、经前囟超声检查:前囟是颅脑超声最常用的声窗,通过前囟分别进行冠状或矢状切面的连续扫查,分别获得不同切面、不同方位的颅脑声像图。
2、经颞囟超声检查:该声窗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观察、侧脑室内径与大脑半球直径的比例以及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危重症患儿的检查应格外小心。
由于危重症患儿病情较重,一般均在床旁或温箱内进行检查,先用手抚摩患儿前囟,如果头发过密影响超声穿透,应先将局部头发剃除,涂上耦合剂使探头能很好的与头皮接触,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如局部皮肤有破损或头皮针位于前囟附近,探头应用75%的酒精消毒后才能进行检查,以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