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41 KB
- 文档页数:4
目次○、总则................................................................................................................................. 1一、电镀镍检验标准............................................................................................................. 11.1 试样要求.................................................................................................................. 11.2 外观.......................................................................................................................... 11.3 镀层厚度.................................................................................................................. 21.4 结合强度.................................................................................................................. 21.5 耐蚀性...................................................................................................................... 2二、电镀锌检验标准............................................................................................................. 32.1 试样要求.................................................................................................................. 32.2 外观.......................................................................................................................... 32.3 镀层厚度.................................................................................................................. 42.4 结合强度.................................................................................................................. 42.5 耐蚀性...................................................................................................................... 42.6 白色钝化膜的存在性试验...................................................................................... 4三、装饰镀铬检验标准......................................................................................................... 53.1试样要求................................................................................................................... 53.2 外观.......................................................................................................................... 53.3 镀层厚度.................................................................................................................. 53.4 结合强度.................................................................................................................. 63.5 耐蚀性...................................................................................................................... 6四、喷漆检验标准................................................................................................................. 74.1 试片要求.................................................................................................................. 74.2 颜色.......................................................................................................................... 74.3 光泽.......................................................................................................................... 74.4 外观.......................................................................................................................... 74.5 漆层厚度.................................................................................................................. 84.6 附着力...................................................................................................................... 84.7 抗冲击性.................................................................................................................. 84.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8五、粉末喷涂检验标准......................................................................................................... 95.1 试片要求.................................................................................................................. 95.2 颜色.......................................................................................................................... 95.3 光泽.......................................................................................................................... 95.4 外观.......................................................................................................................... 95.5 涂层厚度.................................................................................................................. 95.6 附着力.................................................................................................................. 105.7 抗冲击性.............................................................................................................. 105.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10六、铝合金化学氧化检验标准......................................................................................... 116.1 试片要求.............................................................................................................. 116.2 外观...................................................................................................................... 116.3 耐蚀性.................................................................................................................. 11七、铝合金喷砂光亮阳极化检验标准............................................................................. 127.1 试片要求.............................................................................................................. 127.2 外观...................................................................................................................... 127.3 氧化膜厚度.......................................................................................................... 127.4 耐蚀性.................................................................................................................. 127.5 封闭质量.............................................................................................................. 12八、喷砂及拉丝检验标准................................................................................................. 138.1 拉丝件.................................................................................................................. 138.2 喷砂件.................................................................................................................. 13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总则0.1 零部件表面处理前应去除毛刺、飞边、划痕、氧化层等缺陷,锐边棱角倒钝。
QPQ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技术简介QPQ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同时大幅度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磨性、抗蚀性,而工件几乎不变形的新的金属表面强化改性技术。
该技术由德国迪高沙公司开发。
由于该工艺可以使金属表面的耐磨、耐蚀性及耐疲劳性能大幅度提高,已被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机车、工程、纺织、轻工机械、仪表,工模具、办公设备等各种行业。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性能优良1.良好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能:经QPQ处理的45钢,40Cr钢(退火状态)的耐磨性达到淬火及高频淬火的16倍以上,达到20钢渗碳淬火的9倍以上,为镀硬铬和离子氧化的2倍多(见附表一)。
在大量生产条件下提高工模具寿命1-4倍。
2.极好的抗蚀性:普通炭钢经QPQ处理后具有极高的抗蚀性,例如45钢经QPQ处理后在大气中和盐雾中的抗蚀性比1Cr18Ni 9Ti不锈钢高5倍;比镀硬铬高70倍以上;比发黑高280倍以上(见附表二)。
3.极小的变形:QPQ处理可以认为是变形最小的硬化方法,处理后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变化极小,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常规处理方法无法解决的热处理变形问题。
4.可以替代多道工序:该工艺一次处理可以替代淬火——回火——发黑三道工序或渗碳——淬火——回火——镀硬铬四道工序,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大幅度节能。
二、应用范围广:1.使用材料:适用于各种工具钢、冷热模具钢、结构钢、不锈耐热钢、纯铁、铸铁及粉末冶金件。
2.可替代工艺:可以大量替代渗碳淬火、高频淬火、易变形的淬火;替代离子氮化;替代发黑、磷化、硫化、镀硬铬、镀装饰铬。
普通结构钢经QPQ处理,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大量替代不锈钢。
3.已经成熟应用的产品:工具:高速钢钻头、铣刀、铰刀、丝锥、滚刀、插齿刀、拉刀等,加工不锈钢、耐热钢效果尤为显著。
模具:各种冷拉模、挤压模、冲模、压铸模。
对大量通用的橡胶模、塑料模、玻璃模等各种模具,由于模具承受压力不大,可以选用退火态调质的中炭钢作QPQ处理替代T12或9SiCr类钢制淬火模具。
QPQ”是英文“Quench—Polish—Quench”的字头缩写。
原意为淬火—抛光—淬火,在国内把它称作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其中“盐浴复合”的含义是指在氮化盐浴和氧化盐浴两种盐浴中处理工件。
QPQ盐浴复合热处理技术既可以使工件几乎不变形,同时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磨性、抗蚀性,是一种新的金属表面强化改性技术。
这种技术实现了渗氮工序和氧化工序的复合,氮化物和氧化物的复合,耐磨性和抗蚀性复合,热处理技术和防腐技术的复合。
其氮化层的深度大于离子氮化处理的深度,而且工艺周期也比离子氮化短。
什么是QPQ处理工艺?什么是QPQ处理工艺?这是一种盐溶液体氮化技术,即在盐浴炉中进行的热化学扩散与钝化以及精密处理相结合的无公害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在两种不同性质的低温熔融盐熔液中作复合处理,先使多种元素同时渗入金属表面形成由几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渗层,以使金属表面得到强化改性。
这种复合处理技术与提高耐磨性的单一热处理技术和提高抗蚀性的单一表面防护技术相比,它可以同时大幅度地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磨性和抗蚀性。
单一热处理技术或表面防护技术是无法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的。
旋转接头零件QPQ处理工艺的参数根据不同的金属材质,可在最高不超过425℃的盐浴炉中进行90~120分钟的处理。
QPQ处理工艺特点1、可在工件表面生成双层的氮化层,对于黑色金属表面化合层可达到10~25微米深度,扩散层深达0.3~0.8mm。
2、具有表面乌黑发亮的色泽,化合层均匀性极佳,表面硬度高,有很高的耐磨性、耐腐蚀性。
中碳钢的耐磨性可以达到常规淬火的30倍,低碳钢渗碳淬火的14倍,离子渗氮的2.8倍,镀硬铬的2.1倍,疲劳强度提高40%以上。
3、抗腐蚀性比电镀硬铬高70倍以上,远远高于镀镍,达到铜镍铬三层复合镀的水平,比1Cr18Ni9Ti 不锈钢还高5倍,是发黑的280倍。
4、盐浴复合处理后工件几乎不变形,是变形最小的硬化技术,可处理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件,粗糙度在1.0μm以上的工件处理后无变化,粗糙度在0.5μm以下的工件处理后粗糙度略微增加。
QPQ工艺可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保护膜,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的耐磨性、抗蚀性等等;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是在作了盐浴复合处理以后,为了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对工件表面进行一次抛光,然后再在盐浴中作一次氧化,这对精密零件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QPQ处理工艺特点:
1、可在工件表面生成双层的氮化层,对于黑色金属表面化合层可达到
10~25 微米深度,扩散层深达0.3~0.8mm。
2、具有表面乌黑发亮的色泽,化合层均匀性极佳,表面硬度高,有很高的耐磨性、耐腐蚀性。
中碳钢的耐磨性可以达到常规淬火的30倍,低碳钢渗碳淬火的14倍,离子渗氮的2.8倍,镀硬铬的2.1倍,疲劳强度提高40%以上。
3、抗腐蚀性比电镀硬铬高70倍以上,远远高于镀镍,达到铜镍铬三层复合镀的水平,比1Gr18Ni9Ti 不锈钢还高5倍,是发黑的280倍。
4、盐浴复合处理后工件几乎不变形,是变形最小的硬化技术,可处理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工件,粗糙度在1.0um 以上的工件处理后无变化,粗糙度在0.5
μm以下的工件处理后粗糙度略微增加。
5、可以同时替代淬火(高频淬火、渗碳淬火) - -回火-发黑(镀铬)等多道热处理和防腐工序,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件品质。
6、无公害水平高、不污染环境。
详情可以咨询焦作汇鑫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针对产品渗层浅、盐雾时间段、产品发红等因素研发改进出环保、节能型QPQ专用盐等热处理材料。
通过反诉实验及广大用户的长使用,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加工成本。
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摘要:1.介绍QPQ表面处理的定义和作用2.详细解析QPQ表面处理的标准执行过程3.分析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的重要性4.探讨QPQ表面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5.总结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的意义正文:QPQ表面处理,即气体氮化表面处理,是一种先进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在我国,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旨在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延长金属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的详细解析。
1.QPQ表面处理的定义和作用QPQ表面处理是一种将金属表面与气体氮化相结合的表面处理技术。
通过该技术,金属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的氮化层。
这层氮化层能够显著提高金属零部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2.QPQ表面处理的标准执行过程QPQ表面处理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去除金属表面上的油污、氧化皮等杂质,为后续氮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2)氮化处理:采用气体氮化方法,将金属表面与氮气、氢气等混合气体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氮原子渗入金属表面,形成氮化层。
(3)冷却:在氮化处理后,及时将金属零部件冷却至室温,以防止氮化层脱落。
(4)后处理:对氮化后的金属表面进行清洗、抛光等处理,以提高其美观度和触感。
3.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的重要性执行标准对于QPQ表面处理的质量至关重要。
严格的执行标准可以确保氮化层的均匀性、致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金属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此外,执行标准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并有助于实现绿色生产。
4.QPQ表面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QPQ表面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金属零部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2)延长金属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3)提高金属零部件的美观度和触感;(4)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5)绿色环保,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QPQ是一种新型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它是Quench- Polish-Quench 的缩写形式。
是指将金属零件放入两种性质不同的盐浴中,通过多种元素渗入金属表面形成复合渗层,从而达到是零件表面改性的目的。
它没有经过淬火,但达到了表面淬火的效果,因此国内外称之为QPQ,该技术将热表强化处理与防腐蚀处理一-次完成,像美国的GE公司、GM 公司、德国大众、奔驰、日本本田、丰田等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均大量采用。
QPQ在工艺上是热处理技术与防腐蚀技术的结合,在性能上它是高耐磨性与高抗蚀性的结合,在渗层上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渗层,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国内外的汽车、工程机械、石油机械、纺织机械、铁路装备、航天军工等领域中使用效果非常突出。
其具体的特点如下: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提升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该工艺能够极大的提高各种金属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同时通过疲劳试验表明,QPQ技术大幅度提高普通碳钢的抗疲劳性能40%以上,比普通的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的效果好。
大幅度的提升工件的抗腐蚀性能通过对常见的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处理的样品按相同的中性盐雾试验标准进行连续喷雾试验(盐雾试验温度35±2℃,相对湿度>95%,5%NaCl水溶液喷雾),实验结果表明,QPQ技术处理零件的抗腐蚀性能明显优于不锈钢以及常规的表面处理工艺。
产品处理以后变形量小常规工件经过QPQ技术处理后几乎没有变形产生,这可以有效解决常规热表处理工艺难以解决的硬化变形难题,目前,QPQ技术在轴类零件、细长杆件以及薄壁类零部件等对热处理变形控制要求高的产品上应用得非常成功。
产品处理周期短,处理成本低常规工件经QPQ技术处理后,能同时提高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能力,并且形成黑亮的外观,处理周期短,可以替代常规的淬火-回火发黑(镀铬)等多道工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环境污染极小,符合国家环保发展的方向QPQ技术所使用的原材料均不含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其工艺过程经环保部门检测鉴定,并且经过全国各地众多用户的实际使用证明,各种终端有害物质排放量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允许值。
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摘要:一、前言二、qpq 表面处理技术简介1.qpq 表面处理定义2.qpq 表面处理原理三、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质量2.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3.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四、我国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现状1.标准体系的建设2.标准内容的更新和完善3.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五、我国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标准的制定和更新速度滞后2.标准的实施力度不够3.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六、应对策略与建议1.加大对标准制定和更新的投入2.提高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3.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七、总结正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表面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qpq 表面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表面处理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保证qpq 表面处理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执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二、qpq 表面处理技术简介qpq 表面处理,全称为“气体动力控制粒子注入表面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
该技术通过粒子加速器将气体动力学控制下的粒子注入到材料表面,实现材料表面的改性。
qpq 表面处理具有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性能的特点。
三、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的重要性执行标准对于保证qpq 表面处理技术的产品质量、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以及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确保qpq 表面处理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我国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现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体系,涵盖了从材料、设备、工艺到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国标准制定机构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标准内容,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
五、我国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qpq 表面处理执行标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标准的制定和更新速度滞后,标准的实施力度不够,以及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
qpq处理工艺流程QPQ(Quench-Polish-Quench)处理工艺是一种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硬度、耐蚀性以及耐磨性。
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酸性洗涤、热处理、氢氧化法中和、碱性洗涤、中和、酸性洗涤、磷化、碱性洗涤、酸性洗涤、中和、热处理、炭氮共渗等步骤。
首先,QPQ处理的第一步是酸性洗涤。
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提高后续工艺的效果。
在酸性洗涤中使用的溶液通常是硫酸和盐酸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金属工件在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会被溶解并排出。
接下来是热处理步骤。
这一步骤的目标是通过加热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改善其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通常是通过将金属工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控制炉内温度和时间来达到所需的处理效果。
氢氧化法中和是下一步处理。
在热处理后,金属工件表面可能会残留一些酸性溶液,这些溶液对工件的表面质量和性能有不利影响。
为了去除这些残留物,将金属工件浸泡在氢氧化溶液中进行中和处理。
氢氧化法中和的溶液一般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混合而成。
碱性洗涤是接下来的一个步骤。
在碱性洗涤中,使用热水和碱性溶液将金属工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残留杂质和碱性溶液。
中和和酸性洗涤步骤是为了去除在碱性洗涤中可能残留的碱性溶液。
中和通常使用盐酸溶液,而酸性洗涤则使用稀硫酸溶液。
这些溶液会中和和去除碱性溶液,并清洗金属工件表面。
磷化是QPQ工艺流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磷化过程可以提高金属表面对腐蚀的抵抗能力,并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在磷化过程中,金属工件会被浸泡在含有磷酸盐和酸性溶液的混合液中。
碱性洗涤是在磷化后的一个重要步骤。
该步骤主要是清洗金属表面的残留物和磷化液。
酸性洗涤和中和是为了去除在碱性洗涤中可能残留的碱性溶液,方法与之前类似。
最后一个步骤是炭氮共渗。
这是将金属工件浸入含有碳和氮的盐酸溶液中进行处理。
此过程将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硬度很高的氮化物或碳氮混合物,从而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QPQ(Quench—Polish—Quench)原意为淬火—抛光—淬火,从专业技术上来讲,这种说法不够确切,这种技术实际上是低温盐浴渗氮加盐浴氧化或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加盐浴氧化,在国内把该技术称作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
技术将热处理与防腐蚀处理一次完成,处理温度低,时间短,能同时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蚀性,减少摩擦系数,变形小,无公害。
具有优化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得到众多厂家的认可和赞誉。
在工艺上它是热处理技术与防腐蚀技术的结合,在性能上它是高耐磨性和高抗蚀性的结合,在渗层上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渗层。
因此国外认为这是金属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内的巨大进展,把它称之为一种新的冶金方法。
这种技术是一种金属表面改性技术,具有高抗蚀性、高耐磨、无公害等特点,对所有黑色金属材料均适用,从纯铁、低碳钢、结构钢、工具钢到各种高合金钢、
不锈钢、铸铁以及铁基粉末冶金件。
具体可咨询焦作汇鑫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成立于2011年,采用新的工艺和新的环保设备,对现有的金属表面梳理材料进行研发、改进,耐磨损、耐腐蚀、抗疲劳是金属领域3大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反诉实验及广大用户的长使用,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加工成本。
qpq销轴盐雾标准
QPQ(Quench-Polish-Quench)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常用于提高金属零件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销轴在QPQ处理后具有更好的表面性能,包括硬度和抗腐蚀性。
关于销轴QPQ处理后的耐腐蚀性能的标准,主要可能涉及到盐雾测试。
盐雾测试通常用于评估金属表面对腐蚀的抵抗力。
标准的具体编号可能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而且这类标准可能随时间而更新。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销轴QPQ处理后耐腐蚀性能的标准:
1.ASTM B117 - Standard Practice for Operating Salt Spray
(Fog) Apparatus:
•美国ASTM制定的盐雾测试标准,用于评估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2.ISO 9227 - Corrosion tests in artificial atmospheres - Salt
spray tests: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盐雾测试标准,也用于评估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3.JIS Z 2371 - Methods of Salt Spray Testing:
•日本工业标准(JIS)的盐雾测试方法,也常用于评估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请注意,具体的销轴QPQ处理标准可能由制造商或处理工艺者制定,并且可能与一般的盐雾测试标准有所不同。
如果您是销轴的制造商或购买方,建议直接与涉及的公司或工艺提供者联系,以获取他们
使用的具体标准和测试方法。
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
一、QPQ简介
QPQ(Quenching and Tempering)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中文名称为淬火和回火。
它通过在钢中引入氮、碳等元素,增强钢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抗腐蚀性,同时提高钢的硬度和红硬性。
QPQ处理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石油化工等领域。
二、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
1. 设备与材料
执行QPQ表面处理时,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如真空炉、盐浴炉、氮化炉等。
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氮气、盐浴、各种合金元素等。
所有设备和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
2. 工艺流程
(1)预处理:对工件进行清洗、除锈等预处理,以保证表面质量。
(2)加热:将工件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常用盐浴加热或真空加热。
(3)氮化:将工件放入氮气中进行氮化处理,以引入氮元素。
(4)淬火:将工件迅速冷却至淬火温度,以形成马氏体组织。
(5)回火:将工件加热至回火温度,以稳定组织、调整性能。
(6)后处理:对工件进行清洗、抛光等后处理,以满足使用要求。
3. 质量标准
执行QPQ表面处理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度:通过硬度测试,要求处理后的工件硬度符合设计要求。
(2)耐磨性:通过磨损试验,要求处理后的工件耐磨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3)抗疲劳性:通过疲劳试验,要求处理后的工件抗疲劳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4)耐腐蚀性:通过盐雾试验等方法检测,要求处理后的工件耐腐
蚀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4. 安全规范
执行QPQ表面处理时,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范,以确保生产安全。
主要安全规范包括: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处理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用具,防止烫伤、烧伤等事故发生。
(3)使用氮气等危险物品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4)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触摸高温部件,防止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5)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处理废气、废液等废弃物。
三、总结
QPQ表面处理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通过执行严格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可以显
著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遵守安全规范可以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QPQ表面处理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