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三号线实地调查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7
地铁的实习报告五篇地铁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单位及地址名称:南京地铁南京地铁宁天城际公司简介:南京地铁S8号线是南京地铁第一条全线位于长江以北的线路,于20__年8月1日开通运营,标志色为橙色。
地铁S8号线途径浦口区和六合区,南起桥北地区,经过浦口、沿江、大厂,向北沿大桥北路、泰冯路、江北大道和金江公路至金牛湖,未来将延伸至天长市。
线路全长45.2千米,其中地下线约11千米,高架线约33千米;共设置17座车站,其中地下站6座、高架站11座;列车采用4节编组的B型鼓型列车。
S8号线最高速度为120km/h,是中国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城市地铁。
二、实习时间20__年8月1日——20__年8月30日三、实习目的20__年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举行。
“为确保平安青奥,根据南京政府同意、南京市公安局共同要求,从8月1日至8月30日,地铁公安分局在南京地铁实行全面安检,采取‘站站安检、全线巡查’的模式,在站厅和通道进行适当围闭设置安检点,安排多名安检人员,配置通道式X光机及一大批手持式金属探测仪等专业安检设备,按照‘逢包必检,逢疑必查’的原则,全面检查进站乘客及其随身物品,引导客流经过安检点进站乘车。
”这次参加安检工作,一则为青奥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二则通过这次安检工作,了解学习了地铁管理运营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分析其中的物流服务概况,更好地掌握了自己专业的知识。
四、实习内容地铁作为公路运输的一种工具,它不但节省土地、能源,减少污染、干扰,而且运输快捷,对于大城市,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南京等这些大城市来说,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次我的实习单位南京地铁,实习地点是南京地铁S8号线的方洲广场站。
确保安检工作正常之余,学习了解了地铁车站的工作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地铁车站的运营服务牵涉到的物流部分。
我实习的内容可以分成了以下几个阶段:1、了解熟悉安检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安检的具体流程,了解安检工作的各种情况处理。
封面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关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调查所属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负责人学号:学院、专业: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类年级、班级:09级联系电话:联系邮箱: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2011年6月8日关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调查【内容摘要】今年三月,网络上突然掀起了一场名为“拯救南京梧桐树,筑起绿色长城”的活动,身为南京河海大学生的我们对这个热点话题重点关注。
南京的梧桐树,对于人们而言不仅仅是普通的树木,而是老百姓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
法国梧桐是南京的标志,南京人以及喜欢南京的人大多都爱法国梧桐。
因为地铁三号线的修建,大量梧桐树的砍伐与移栽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
究竟是应该当权执政者秉承“活在当下”的思想、为民谋福利,建设更好的道路交通工具,方便市民的出行,还是应该保留六朝古都风貌,减少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破坏?由此深入思考,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历史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博弈时,该何去何从?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关键词】南京法梧地铁三号线砍树城市建设民意【研究成果】一、南京市地铁三号线对周围梧桐树生存现状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一)南京市梧桐树生存现状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
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
但自1990年代起,由于道路拓宽等工程,南京市内的梧桐树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种植于民国时期的2万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梧桐树,其余还有香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
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
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地铁的实习报告合集八篇地铁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一年的地铁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学生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需要到地铁站去实习,以此来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到家。
此次的地铁实习工作不仅能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同时我们学生也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老师课堂讲不到的专业知识。
通过这次的地铁实习工作可以增强我们学生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以后出去工作的适应。
本次的实习要求学生认真刻苦完成实习内容,秉承广州地下铁道公司的服务宗旨,以诚恳的服务态度服务乘客。
希望通过这次的地铁实习工作,我们学生能从中获取宝贵的实习经验,为我们以后从事地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广州地铁(GuangZhouMetro)是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
现有1号线(西朗—广州东站)、2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3号线(机场南—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4号线(黄村—金洲)、5号线(滘口—文冲)、8号线(凤凰新村—万胜围)、广佛线(魁奇路—西朗)及APM线(赤岗塔—林和西)正在营运中,广州地铁现时的运营总里程为236公里(含广佛线佛山段)。
但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在亚运后将进行新一轮的建设。
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为600公里。
广州地铁(含APM线和广佛线)大部分线路及车站都是建在地下,其中也有例外:4号线往南沙方向的后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1号线有两座车站为地面车站,5号线有两座车站为高架车站。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一是衔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交通线、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二是落实“中调”战略,加密中心城区线和提升线服务水平;三是与城市建设计划和旧城改造计划相结合,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四是与土地综合利用相结合,促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城市整体现代化水平;五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及城市新经济增长极发展;六是兼顾效益,以客流疏导型线路为主,以利地铁事业的持续发展;七是兼顾需要与可能,既考虑城市发展和交通疏导的需要,又要根据市区两级财力,量力而行。
场地调研报告场地调研报告是对特定场地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以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场地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
以下是一份关于场地调研报告的示例:一、场地概况1.区位:该场地位于南京奥体中心规划区域,地处南京主城区西部,外秦淮河和长江水域之间。
2.背景:该区域是未来南京市的城市副中心,将建成拥有70万人口的居住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和文化中心。
南京奥体中心的选址,带动和提高河西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调查内容1.周边环境:场地周边拥有丰富的配套设施,如商业区、住宅区、体育设施等。
同时,交通便利,靠近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站点。
2.使用人群及人流分析:根据实地观察和调查,场地主要使用人群包括居民、运动员、游客和办公人员等。
在不同时间段,场地的人流量有较大差异。
3.交通流线分析:场地周边拥有多条道路,交通便利。
场地内部设有停车场,可满足自驾游客的需求。
三、场地因素分析1.场地入口:场地设有多个入口,方便各类人群进出。
2.场地用地构成:场地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商业区、绿化区域等。
3.建筑物:场地内建筑物包括主体育场馆、附属设施等,建筑风格现代且功能齐全。
4.地形处理:场地内部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各类设施的布局和规划。
5.建筑构造及朝向:建筑物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朝向合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6.辅助设施:场地内设有休闲设施、餐饮设施等,满足使用人群的需求。
四、综合分析通过对场地的区位、周边环境、使用人群、交通流线、场地因素等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场地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区域人流较少、部分设施利用率不高等。
五、对场地设计的认识根据场地调研报告,我们认为场地设计应注重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场地特点,合理规划各类设施,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
2.提升配套设施:增加场地内的商业、休闲、文化等配套设施,丰富使用人群的体验。
3.优化交通流线:进一步完善场地内外交通设施,提高场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地铁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南京地铁问题(2014-07-14 10:54: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45 名大学生组织了 2014 暑期社会实践“暑期我在岗”志愿服务团队。
这些青年人经过 10 天的服务,撰写以下调查报告。
供南京地铁公司和有关领导参考。
南京地铁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我们志愿者在做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旅客常遇到的问题,由此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一号线以及南沿线以及二号线共计发放了 400 余份问卷以调查南京市民对南京地铁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购票过程,乘客基本满意购票现状,96.4%的乘客认为可以很清楚或者通过站台的地图来找到自己所要到达的车站,剩下的乘客基本可以通过站台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的帮助找到车站。
在进地铁站这一过程中,有 43。
1%的乘客表示能顺利进站,但同时 31%的乘客表示进站时刷卡失效,认为站门太窄提包裹不方便以及轧门关得太快的人分别占 17.2%和 18.9%。
在上下车过程,60.3%的乘客对“先下后上”这个习惯的执行度不够而造成的拥挤产生意见,表示满意有的乘客占有 24。
1%,但仍有 12%的乘客表示车门关得太快,以及 8.6%的乘客反映下车前开侧门的提示不够明显。
出站过程乘客反映基本满意,仍有 15.5%的乘客表示对刷卡失效产生意见。
关于地铁改善的意见,43.4%的乘客表示在客流高峰期应增加地铁班次,41。
3%的乘客反映应增加站台等车座位,39.1%的乘客表示应增加双向自动扶梯。
30.4%的乘客表示应增加地铁运营时间,这 4 个为乘客主要的意见。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关于购票环节,地铁站做得非常令人满意。
进地铁站以及出地铁站过程,相当一部分乘客都反映了刷卡失败的问题,本小组成员向地铁站工作人员了解到,刷卡失败确有一部分原因是机器的问题,但更多部分是乘客不了解需要在黄线外刷卡的原则,因为站得太靠近轧门会影响机器的感应功能。
还有部分旅客是在刷卡后轧门打开后没有快速通过而导致再次刷卡时无效。
2024年南京地铁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地铁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城市,南京地铁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南京地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线网规模、客流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线网规模截至目前,南京地铁线网规模总长度约xxx公里,共有xx条地铁线路。
其中,1号线、2号线和3号线是南京地铁最早开通的线路,连接了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务区。
随着城市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南京地铁不断扩展线网,建设第四、五、六号线等新的线路,以增加线网覆盖范围。
3. 客流量南京地铁的客流量逐年增加。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南京地铁客流年均增长率超过X%。
这得益于南京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铁出行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此外,南京地铁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乘客体验,如提供WIFI、优化换乘流程以及设置便利设施等,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乘客。
4. 市场竞争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地铁面临着特定的市场竞争。
南京地铁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等。
这些交通方式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给乘客,因此南京地铁需要在服务质量、票价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吸引更多人使用地铁。
5. 发展趋势未来,南京地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南京地铁将继续扩展线网覆盖范围,建设更多新的地铁线路。
同时,南京地铁也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并引入先进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支付等,以进一步提升乘客体验。
6. 结论南京地铁市场发展迅速,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客流量稳步增加。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南京地铁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未来,南京地铁将继续发展壮大,并成为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支撑。
南京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迁移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交通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大多数国际大都市的交通主力。
目前,尽管南京市有公交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口的增长,交通问题仍然严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南京市建设地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方案。
二、目的与意义1.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市交通问题的分析和南京地铁建设可行性的研究,为解决南京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2.通过深入研究南京地铁建设的可行性,为政府决策和城市规划提供借鉴和建议,促进南京市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南京市交通现状1.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2.目前,南京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
然而,由于道路狭窄、拥堵严重等原因,导致南京市的交通效率不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3.南京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城市,交通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还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四、南京地铁建设可行性分析1.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基础设施发达,是一个适合建设地铁的城市。
2.南京市人口规模大,城市面积广,特别是CBD区域的商业中心、人口密集区,需要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3.南京地铁建设可以减少地面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形象。
4.由于地铁运输速度快、宜居性好、环保、安全性高等特点,建设地铁可以有效解决南京市交通问题,提高市民出行质量。
五、南京地铁建设方案1.根据南京市的交通情况和城市规划布局,可以优先推动南京1、2、3、4号线的建设,然后逐步完善城市地铁网络。
2.在地铁线路规划中,可以考虑连接南京市主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高交通效率。
3.在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避免地铁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南京地铁调研报告南京地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地铁的发展现状、运营情况以及用户对地铁的满意度,为地铁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对南京地铁进行全面调研。
三、调研结果1.地铁路线规模和覆盖范围截至目前,南京地铁一、二、三、四、十二号线已经建成通车,总长度超过300公里。
这几条地铁线路分布在南京市主城区和周边的几个新城区,基本实现了地铁的全覆盖。
地铁路线的设置合理,连接了南京市的商业、文化和政府中心。
2.地铁运营和客流量南京地铁的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高峰期时段地铁列车间隔时间大约在3-5分钟。
根据调查数据,南京地铁平均日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在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量更是达到了高峰。
南京地铁运营状况良好,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3.地铁的出站方式和票价南京地铁的出站方式分为刷卡和出站口检票两种方式,乘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根据调查数据,在南京地铁中使用一卡通乘车的比例较高,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而关于票价,市民普遍认为南京地铁的票价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
4.地铁的设施和服务质量南京地铁的站台设施完善,包括候车亭、自动售票机、自动扶梯等。
地铁车厢内设有座椅、手扶梯和列车运行图等,方便乘客的出行需求。
同时,地铁车厢内的安保措施也做得很到位,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
就服务质量而言,调查显示,大部分乘客对南京地铁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表示满意。
5.地铁的建设及规划南京地铁的建设规划包括十七号线等多条新线路,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建成通车。
新线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南京地铁网的覆盖范围,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四、调研结论通过以上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南京地铁在路线规模和覆盖范围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