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14
医诊通门诊任吉忠任吉忠中国人民解放军泌尿外科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肾癌、肾盂癌根治术、肾上腺肿瘤、膀胱癌、前列腺癌的根治等具丰富经验,并从事女性尿失禁、排尿障碍诊治。
专业特长:腹腔镜与机器人泌尿系肿瘤、结石,男女排尿障碍诊治,女性尿失禁诊治,复杂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尿石症的微创治疗等。
出诊时间:每周星期一上午、星期四下午出诊。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顾名思义,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提重物、奔跑等,尿液不能控制而溢出,称为压力性尿失禁,或张力性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是先天因素为主还是后天因素为主?压力性尿失禁多数出现在女性朋友,究其原因,不外乎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两种。
我们知道,女性尿道短、直,口径粗,所以较之男性,易得尿失禁。
另外,有一部分女性的尿道括约肌先天发育有缺陷,易得尿失禁。
尿道括约肌,就是尿道内阻止尿液不能流出的闸门,亦像自来水龙头开关。
开关松了,就易漏水;开关太紧,当然水也放不出。
所以,松紧度合适很重要。
尿道括约肌先天发育不全的朋友,年轻时不会表现出尿失禁,在40岁以后可能就慢慢出现了,随着年龄增加,尿失禁程度逐年加重,影响社交及生活。
自然分娩(顺产,而非剖腹产)的女性,可能有1/4~1/3的朋友出现尿失禁,也多是在40岁或者45岁以后出现。
这是因为宝宝娩出时,对阴道撕裂伤较重,伤及了尿道括约肌。
年轻时,由于肌肉力量较强壮,不会出现或很少出现尿失禁。
到了一定年龄,体能下降后就出现了,这可以算是后天因素吧。
当然,强调一下,还是鼓励和提倡自然分娩的!男性的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出现在外伤,前列腺增生手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尿道外括约肌功能因此受影响,出现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治疗最好?治疗分3个方面———锻炼女性尿道括约肌无法自主地去锻炼,即无法通过主动运动尿道括约肌,使其力量得到加强!但女性阴道括约肌却能够自主、有意识地运动,能使阴道括约肌的力量得到增强。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治疗?女性盆底系统主要由韧带、筋膜、肌肉群等形成,承托子宫、膀胱、直肠、尿道等。
生理状态下,肌肉群、筋膜交织汇合,对脏器组织发挥者强大的支撑作用。
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的其中一种症状,本病的发生与不同因素导致的盆底肌肉、筋膜、韧带被拉伸、薄弱甚至断裂相关。
育龄女性由分娩诱发导致的漏尿称产后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
其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最为常见,产后发病率为7%~40%。
本病患者在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会不可控制的流出,常见的腹压突然增高的情况有打喷嚏、咳嗽、大笑、跑步等,由于腹压突然增高而不自主漏尿,对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型尿失禁等类型。
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本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咳嗽、喷嚏、大笑等情况下漏尿,部分病情较为严重时走路时也可能发生漏尿。
急迫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等症状,在紧张、寒冷、听到流水声就会有便意。
混合型尿失禁即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逐步增高,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盆底肌肉损伤所致的盆底支持功能下降、支持尿道的周围组织损伤以及尿道括约肌本身病变等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受到组织或神经损伤,导致盆底肌和括约肌受损,这种损伤造成的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在分娩后不久发生,也可能在数年后才发生。
我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为18.9%,50~59岁女性患病率最高,达到28.0%,多见于体型较为肥胖的中年经产妇群体。
压力性尿失禁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1)轻度:基本上不影响日常生活,只有在大声咳嗽、大笑或打喷嚏时才会有尿液轻微漏出现象。
女性尿失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中老年女性的尿失禁患病率比较高,特别是在绝经之后。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女性尿失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一起来看一看吧。
女性尿失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治疗1.大量残余尿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
这类尿失禁的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膀胱颈部或尿道外括约肌切开)降低尿道阻力以减少残余尿。
2.逼尿肌反射亢进或不稳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时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
治疗原则是用药物(如异搏定),骶神经阻滞、骶神经手术或膀胱神经剥脱术等方法抑制膀胱的无抑制性收缩。
3.括约肌功能不足这类患者残余尿,治疗原则是用药物或手术等方法增加尿道的阻力。
无阻力性尿失禁患者可种植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尿道延长术、尿道夹(女性)或阴茎夹。
尿失禁的治疗方法PFME 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生物反馈或触诊可以明确患者的肌肉收缩是否正确。
在女性中,可以在肛周放置小电极片或应用内置于阴道内的电极来获取反馈信息。
应用生物反馈技术能使得患者在训练中即刻感受到肌肉的输出。
根据既往文献中的信息,PFME 联合生物反馈的有效性不如PFME 单独治疗。
然而,PFME 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或许是一种有效且可接受的治疗方案。
一项实用的治疗策略是,在那些难以理解如何收缩或无法收缩盆底肌的患者中,在开始 PFME 训练时可结合生物反馈治疗。
PFME 联合电刺激物理治疗师也能利用电刺激治疗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电刺激的目的在于增加肌肉的体积、使下尿路的反射活动正常、改善肌肉和毛细血管系统的循环。
对阴部神经进行刺激能通过激活盆底肌肉来改善尿道的闭合。
最近的一篇荟萃分析指出,在尿失禁症状改善的情况下,与假刺激或PFME 相比,电刺激的疗效与其相差无几。
然而,在最初无法自主收缩盆底肌的患者中,可以首选电刺激治疗。
盆底肌训练的预防作用目前并没有研究将盆底肌训练作为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治疗。
从理论上来看,通过特定的训练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能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及盆腔器官的脱垂。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是指在咳嗽、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可控制地流出。
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1.病史采集:了解病史可以发现症状的起源和间歇期,以及可能的诱因。
2.体格检查: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括约肌状况的评估和妇科检查。
3.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排尿过程和功能状态。
4.尿道或膀胱压力测量:通过插入导尿管或导尿管器进一步评估尿道和膀胱的运动和压力变化。
5.尿液分析: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的疾病。
6.小便失禁量表:记录排尿时间和排尿量,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1.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液的控制能力。
-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和延长排尿间隔的方式,增加膀胱的容纳量,减少尿急和尿频。
-生活方式改变: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汽水等;限制液体摄入量,尤其是晚上临睡前的液体摄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2.药物治疗:-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收缩尿道括约肌,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雌激素:对于绝经后妇女,适度补充雌激素可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抗抑郁药物: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带来的不适,从而缓解尿失禁症状。
3.手术治疗:-尿道埋带术:通过在尿道下面放置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支架,提高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位置,从而减少尿失禁症状。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尿道下移和前后膀胱脱垂的患者,可以修复和重新定位膀胱和尿道,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通过在尿道括约肌周围植入人工材料,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电刺激术:通过电刺激盆底神经,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对于轻度和中度SUI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对于重度SUI患者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1)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逼迫如咳嗽、打喷嚏、跑步、举重等活动瞬间,由于腹压突然增加,导致盆底肌肉无法及时发力,而致使尿液失禁的一种现象。
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的出现频率并不高,但对于部分人来说,其痛苦程度可不亚于其他病症的折磨。
一、发病原因1.膀胱功能障碍膀胱是贮尿的器官,能否管理好它的功能,与盆底肌群的协调性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膀胱处于过度扩张状态,或是生理机能下降,那么在生活中会很容易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2.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是起着保持膀胱关闭状态调控的重要角色,如果其本身功能出现障碍,则很容易造成括约肌松弛,失去正常的调控机能,从而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二、诊断方法1.尿道检测尿道检测是一种可直接检测膀胱和尿道状况的检测方法。
通过它,医生能查明患者的膀胱和尿道在排尿的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参考。
2.尿功能检测尿功能检测可以检测患者排尿的各项数据指标,如尿流率、膀胱相对容量等。
对于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其诊断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三、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使用的是抗抑郁药、抗胆碱药等等。
但是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副作用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使用药物治疗时需与医生沟通,以便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2.康复训练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缓解的病症。
通过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人的盆底肌肉和膀胱协调性能得到增强,从而大大提高尿失禁的症状。
以上,便是有关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有效治疗,以便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舒适。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是一种常见的下尿路症状,其特点是因腹压增加而导致尿液不受控制地泄出。
SUI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心理和社交生活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一、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女性SUI的诊断是依据女性尿失禁症状的典型临床表现进行的。
通常,SUI症状包括排尿时需要用力,打喷嚏、咳嗽、跳跃、举重或弯腰等身体活动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漏尿。
对于女性SUI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的诊断试验。
1. 病史询问医生需要向患者详细询问有关SUI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频度、程度、影响生活的程度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如排尿不顺畅、频繁或急迫尿意等。
2. 体格检查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颈及尿道的检查,并进行肛门指诊以排除肛门括约肌和直肠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进行妇科检查,以排除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问题。
3. 诊断试验医生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试验,如沙查氏试验和尿道压力测定等,以进一步确定女性SUI的诊断。
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女性SUI的治疗应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得力带使用、生物反馈、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电刺激治疗等。
其中,得力带是一种质地较软的带子,可以通过压迫尿道起到挤压作用,从而减少女性SUI的发生。
生物反馈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通过对患者骨盆底肌肉的运动进行监测,提高患者的自觉程度。
骨盆底肌肉运动训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定期锻炼骨盆底肌肉,从而强化括约肌的压迫力,并减少尿液泄漏的发生。
电刺激治疗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骨盆底肌群来增强括约肌的收缩力,从而改善女性SUI症状的特殊治疗方法。
2. 手术治疗针对较为严重的女性SUI症状,手术治疗则是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