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共4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43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疗常规
【诊断】
(一)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漏尿。
体征是在增加腹压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
(二)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逼尿肌稳定性良好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
(三)全身体检:神经系统检查包括下肢肌力、会阴部感觉、肛门括约肌张力及病理征等;腹部检查注意有无尿潴留体征。
(四)专科检查:外生殖器有无盆腔脏器膨出及程度;外阴部有无长期感染所引起的异味、皮疹;双合诊了解子宫水平、大小和盆底肌收缩力等;肛门指诊检查括约肌肌力及有无直肠膨出。
【治疗】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盆地肌肉训练。
(二)药物治疗:主要作用原理在于增加尿道闭合压,提高尿道关闭功能,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选择性Q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2、B-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3、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4、雌激素
(三)手术治疗主要是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主要有:1TVT;2TVT-0。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治疗指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简称SUI)是指在咳嗽、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可控制地流出。
这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1.病史采集:了解病史可以发现症状的起源和间歇期,以及可能的诱因。
2.体格检查: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括约肌状况的评估和妇科检查。
3.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排尿过程和功能状态。
4.尿道或膀胱压力测量:通过插入导尿管或导尿管器进一步评估尿道和膀胱的运动和压力变化。
5.尿液分析: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的疾病。
6.小便失禁量表:记录排尿时间和排尿量,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1.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锻炼:通过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尿液的控制能力。
-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和延长排尿间隔的方式,增加膀胱的容纳量,减少尿急和尿频。
-生活方式改变: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汽水等;限制液体摄入量,尤其是晚上临睡前的液体摄入;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2.药物治疗:-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收缩尿道括约肌,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雌激素:对于绝经后妇女,适度补充雌激素可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抗抑郁药物: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带来的不适,从而缓解尿失禁症状。
3.手术治疗:-尿道埋带术:通过在尿道下面放置一个具有支持功能的支架,提高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和位置,从而减少尿失禁症状。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尿道下移和前后膀胱脱垂的患者,可以修复和重新定位膀胱和尿道,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通过在尿道括约肌周围植入人工材料,增加尿液的控制能力。
-电刺激术:通过电刺激盆底神经,改善尿液控制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对于轻度和中度SUI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对于重度SUI患者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诊治指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在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道内尿失禁。
发病机制包括尿道及膀胱颈支持系统障碍和尿道及括约肌关闭系统障碍。
高危因素包括分娩次数多、年龄大、新生儿体重大于4000克、高体重指数及肥胖、便秘、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咳嗽、大笑、喷嚏、持重物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
诊断可以通过以下特殊检查:压力试验、指压试验、棉签试验、尿垫试验、残余尿及尿培养、尿流率测定等。
辅助检查方面,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膀胱尿道造影、MRI等了解尿道膀胱颈关系、尿道与耻骨联合距离、膀胱尿道后角等指标。
四项指标如果符合两项就有诊断价值,包括静止期尿道近段长度、压力期尿道近段长度、膀胱尿道后角、膀胱尿道交界处移动度。
同时,尿动力学检查也是必要的,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膀胱镜检查可以了解尿道长度、张力以及排除膀胱粘膜病变。
根据XXX等的临床评分标准,可以将尿失禁分为频度、状态、数量和分度,每项各1分。
轻度为1-3分,中度为4-7分,重度为>8分。
治疗选择包括物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电磁刺激、排尿日记或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盆底肌肉锻炼和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具有36%-71%和71%的疗效。
盆底电磁刺激的疗效可达50%-80%。
排尿日记或膀胱训练可以记录每日的饮水和排尿情况,有意识地延长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5-3小时排尿一次。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SUI,包括雌激素类药物和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包括泌尿生殖膈成形术、耻骨后固定术和尿道中下段悬吊带术等。
其中,TVT、TVT-O 和IVS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SUI的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
压力性尿失禁诊治指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诊治指南定义:国际尿控协会(ICS)定义:在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自主的尿道内尿失禁.发病机制:尿道及膀胱颈支持系统障碍(尿道过度移动)、尿道及括约肌关闭系统障碍(括约肌功能不足及尿道闭合障碍).高危因素:分娩次数多、年龄大、新生儿体重大于4000克、高体重指数及肥胖、便秘、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典型临床表现:咳嗽、大笑、喷嚏、持重物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
特殊检查:压力试验(stress testing):膀胱充盈,反复咳嗽或用力10次,观察有否遗尿.指压试验(marshall—bonney testing):膀胱充盈,检查者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膀胱和尿道交界处,行诱发试验观察有否有尿失禁。
棉签试验(Q-tip testing):估计尿道移位程度,正常<15º;>15º<30º可疑;>30º异常.尿垫试验(pad testing):1小时检查尿垫并称重(1988 by ICS)。
具体方法:膀胱排空后,15分钟内喝500ml水,随后30分钟散步,最后15分钟做ICS规定的动作(快步走3分钟,上下楼梯1分钟,原地跑1分钟,坐下起立10次,咳嗽12次)然后称重,大于1g为阳性。
残余尿及尿培养:正常残余尿小于100ml.尿流率测定(uroflometry):是唯一的无创性尿动力学检查。
大体估计膀胱排空功能。
小于15ml/s和排尿量小于150ml为异常。
有否盆底组织的损伤:仔细妇科检查了解有无合并阴道前后侧壁膨出及子宫脱垂。
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了解尿道膀胱颈关系、尿道与耻骨联合距离)四项指标如果符合两项就有诊断价值pul-r:静止期尿道近段长度〈2cm pul-s压力期尿道近段长度<1。
5cmpuv:膀胱尿道后角 >100° uvj-h膀胱尿道交界处移动度 >1.0cm (在暂无尿动力学检查条件下此项检查是必须的)膀胱尿道造影正常膀胱尿道后角〈90°常>110—115°(目前极少做)MRI:能清楚显示SUI患者术前术后膀胱尿道后角的改变,同时也能显示盆底软组织的变化(有条件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