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风压及风量测试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测试通风机全压、动压、静压
1、安装通风机,连接好测试风管。
2、将通风机连接电源。
3、检查测试管道及通风机机壳是否有异物;检查叶轮运转是否正常;检查U形管压力计液面是否水平。
4、测试风管截面及位置,分环测点,在毕托管上做好标记。
5、检查测试管道连接气密性;检查风机转向(开启后立即关闭);确保风机正转后重新启动风机。
6、连接毕托管与压力计测全压、动压、静压。
测全压时连接毕托管全压端与压力计;测静压时连接毕托管全压端与压力计;测动压时分别使毕托管全压端、静压端与压力计连接。
毕托管使用时垂直管壁,平行正对气流;读数时压力计垂直,视线平行。
7、检测完毕,立即停机。
8、计算全压、动压、静压。
(该断面)全压、静压为平均值。
动压:H动cp=(根号下++++/N)2
二、测试通风机风量
重复1—5的步骤。
6、连接毕托管与压力计测动压。
分别使毕托管全压端、静压端与压力计连接。
毕托管使用时垂直管壁,平行正对气流;读数时压力计垂直,视线平行。
7、检测完毕,立即停机。
8、计算动压:H动cp=(根号下++++/N)2。
9、计算风量:按连续方程求断面体积流量:Q=AVcp*3600….
(Vcp=4.04根号下H动cp)。
最新风管验收规范和标准风管作为现代建筑中重要的通风系统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和验收标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最新风管验收规范和标准的内容:一、风管材料验收标准1. 风管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耐温、耐压、耐腐蚀性能。
2. 材料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划痕、凹陷或变形。
3. 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范围在允许误差之内。
二、风管加工质量验收1. 风管加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尺寸误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 风管连接处应平整、无漏缝,连接件应牢固可靠。
3. 风管弯头、变径等部位的加工应平滑过渡,无锐角和毛刺。
三、风管安装验收1. 风管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2. 风管与设备、管道的连接应严密,无漏风现象。
3. 风管支吊架的设置应合理,满足风管承重和热膨胀的要求。
四、风管系统密封性验收1. 风管系统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密封性测试,确保无漏风现象。
2. 密封性测试应采用专业设备,测试压力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漏点应及时进行修补,并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五、风管系统清洁度验收1. 风管系统在安装前,应对材料进行清洁,确保无灰尘、油污等污染物。
2. 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风管内部。
3.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风管内部进行清洁度检查,确保达到使用要求。
六、风管系统性能验收1. 风管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性能测试,包括风量、风压、噪音等指标。
2. 性能测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
3. 对于不符合性能要求的风管系统,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直至满足要求。
七、验收记录和报告1. 风管系统的验收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材料、加工、安装、测试等各个环节。
2. 验收完成后,应编制验收报告,报告中应详细描述验收过程、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3. 验收报告应由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签字确认。
以上为最新风管验收规范和标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风管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第八节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p235)(熟悉)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一测定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得到。
测得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测量断面应尽量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
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4~5倍管道直径。
测量断面位置示意图见p235图2.8-1。
当测试现场难于满足要求时,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加测点。
但是,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断面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时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即为气流方向与风管中心线的偏离角。
选择测量断面,还应考虑测定操作的方便和安全。
(二测试孔和测定点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 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个彼此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同心环的划分环数按(236)表2.8-1确定。
对于圆形风道,同心环上各测点距风道内壁距离列于表2.8—2。
测点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图2.8-2是划分为三个同心环的风管的测点布置图,其他同心环的测点可参照布置。
2 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左右,如(p236)图2.8-3矩形风道测点布置图所示。
圆风管测点与管壁距离系数(以管径为基数表2.8-2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一原理测量风道中气体的压力应在气流比较平稳的管段进行。
风管系统静压同风量一、引言风管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通风系统,它通过调节风量和风压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流通和空调调节。
在风管系统中,静压和风量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静压表示系统中的风气压力,而风量则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系统的空气流量。
本文将探讨风管系统静压和风量之间的关系。
二、静压和风量的概念2.1 静压静压是指风管系统中气流传输时所产生的压力。
它是由风管道、弯头、节流装置等阻力元件所引起的。
静压能够克服系统中的阻力,并将空气推送到目标位置。
静压的大小与系统中的阻力成正比。
2.2 风量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管系统的空气流量。
它是衡量风管系统输送空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立方英尺/分钟来表示。
风量的大小决定了系统的通风效果和空调调节能力。
三、静压与风量的关系静压和风量是风管系统中紧密相关的两个参数。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需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节来实现静压同风量。
3.1 风阻特性风管系统中的风阻特性决定了静压和风量之间的关系。
风管道、弯头、节流装置等阻力元件会产生局部的风阻,从而使系统中的静压增加。
当风管系统中的阻力增加时,为了保持风量不变,需增加风机的静压能力。
3.2 风机选择风机的性能参数和工作点的选择也会影响静压和风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和功率,并调节其运行状态,以实现所需的风量和静压。
3.3 调节与平衡通过合理的调节和平衡,可以使风管系统的静压与风量实现匹配。
调节包括对风机的转速、进出口风门的开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风量和静压。
平衡则是指在风管系统中各个分支或末端的阻力相等,使每个部分的风量和静压保持一致。
四、优化设计与实践4.1 风管系统设计在风管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静压和风量的匹配要求。
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和阻力特性,选择合适的风管尺寸和布局,以减小系统中的风阻,从而降低静压。
4.2 风机选择与调整在风机的选择和调整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工作点和性能要求。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风管风压、风速、风量测定开课实验室: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实验研究中心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风管中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任务风管/水管内压力、流速、流量量的测定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通过本实验要求:1) 掌握用毕托管及微压计测定风管中流动参数的方法。
2) 学会应用工程中常见的测定风管中流量的仪表。
3) 将同一工况下的各种流量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 学习管网阻力平衡调节的方法二:测定原理及装置系统的测试拟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压法进行。
1- 集流器 2-静压环 3-整流器 4-风量测定仪 5电加热器 6流行测压器 7-热电偶 8-均衡器 9-压力测量器 10-实验试件 11-调节阀 12- 风机 13-电机图1:管道内风速测量装置三:实验测试装置及仪器1) 毕托管加微压计测压法测试原理测试过程中,首先选定管内气流比较平稳的断面作为测定界面,为了测断面的静压、全压,经断面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圆环或小矩形(本实验为获取较高精度的测试结果,将等面积小矩形设定为100x100mm ),然后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得断面上个测点的静压和风管中心的全压,并计算平均动压P jp 、平均全压P qp ,由此计算P dp 及管中风量L : 静压的测量平均值:j1j2jnj p p p p P n++⋅⋅⋅=;全压的测量平均值q1q2qnq p p p p P n++⋅⋅⋅=qp jp dp P P P =+管内平均流速:dp V ==风管总风量:P L F V =⋅ 式中:n-----------断面上测点数 F ——— 断面面积㎡适用毕托管及微压计测量管内风量是基本方法,精度较高。
本测定装置多功能实验装置,除可测定风管内气流的压力、流速及流量外,还设有电加热器、换热器来测定换热量、空气阻力等。
2) 毕托管、微压计测压适用方法1- 准备好毕托管、微压计和连接胶管,并对微压计进行水平校正和倾斜管中的液面凋零。
管道风速传感器如何测量管道风压、风速、风量风速是天气监测中重要因素之一,用来测量风速的传感器被称为风速传感器,如我们常见的杯式风速传感器,超声波风速传感器,但有一种风速传感器虽不常见但应用广泛,这就是管道风速变送器。
以前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方法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一)测定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得到。
测得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测量断面应尽量选择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
测量断面设在弯头、三通等异形部件前面(相对气流流动方向)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4~5倍管道直径。
当测试现场难于满足要求时,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加测点。
但是,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断面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时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即为气流方向与风管中心线的偏离角)。
选择测量断面,还应考虑测定操作的方便和安全。
(二)测试孔和测定点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个彼此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对于圆形风道,测点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2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左右,圆风管测点与管壁距离系数(以管径为基数)。
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一)原理测量风道中气体的压力应在气流比较平稳的管段进行。
测试中需测定气体的静压、动压和全压。
测气体全压的孔口应迎着风道中气流的方向,测静压的孔口应垂直于气流的方向。
第八节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p235)(熟悉)一、测定位置和测定点(一)测定位置的选择通风管道内风速及风量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压力换算得到。
测得管道中气体的真实压力值,除了正确使用测压仪器外,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减少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部件的距离应大于2.倍.管道直径。
当测量断面设在上述部件后面..时,距这些部件的距离应大于4.~.5.倍.管道直径。
测量断面位置示意图见p235图2.8-1。
当测试现场难于满足要求时,为减少误差可适当增加测点。
但是,测量断面位置距异形部件的最小距离至少是管道直径的1.5...倍.。
测定动压时如发现任何一个测点出现零值或负值,表明气流不稳定,该断面不宜作为测定断面。
如果气流方向偏出风管中心线15°以上,该断面也不宜作测量断面(检查方法:毕托管端部正对气流方向,慢慢摆动毕托管,使动压值最大,这时毕托管与风管外壁垂线的夹角即为气流方向与风管中心线的偏离角)。
选择测量断面,还应考虑测定操作的方便和安全。
(二)测试孔和测定点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压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因此,必须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
1 圆形风道在同一断面设置两个彼此垂直的测孔,并将管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同心环的划分环数按(236)表2.8-1确定。
对于圆形风道,同心环上各测点距风道内壁距离列于表2.8—2。
测点越多,测量精度越高。
图2.8-2是划分为三个同心环的风管的测点布置图,其他同心环的测点可参照布置。
2矩形风道可将风道断面划分为若干等面积的小矩形,测点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中心,小矩形每边的长度为200mm 左右,如(p236)图2.8-3矩形风道测点布置图所示。
圆风管测点与管壁距离系数(以管径为基数) 表2.8-2二、风道内压力的测定(一)原理测量风道中气体的压力应在气流比较平稳的管段进行。
测试中需测定气体的静压、动压和全压。
测气体全压的孔口测静压的孔口应垂直于气流的方所示。
空调管网风量平衡调试记录C 2.3.8.10 编号: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经济,混凝土结构,建筑构造与识图,钢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测量,工程结构抗震,装配化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建筑CAD,天正建筑,BIM。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给排水工程五个方面,专业应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从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技术交底的作用与分类1什么是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案的延续和完善,也是工程质量预控的最后一道关口。
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2技术交底的作用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
使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3施工技术交底的分类(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①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2)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四新”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并交底。
(3)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风机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根据实验设计建立实验模型,对不同转速下风机的风量和风压进行测量,利用实验数据分析了风机的性能特征,并得出结论。
实验装置和原理:
实验装置包括风机、风管、测量仪器、计算机等。
风机根据转子位置不同分为前后离心式、轴流式和湿式三种。
贮存着一定能量的风通过风机进入管道中,其风量和风压便可由测压仪和风量表进行实时记录。
实验过程:
1. 搭建好实验装置后,将风机启动,将风管口对准测量仪器的进口。
2. 对不同转速下的风量和风压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3. 建立性能特征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转速(r/min)风量(m³/h)风压(Pa)
500 2850 676
1000 4560 1321
1500 7120 3138
2000 10870 5802
由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转速的增加,风量和风压均呈增加趋势,且呈现非线性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建立性能特征曲线,如图所示:
在特性曲线上,工作点位置决定了风机的正常工作状态。
如下
表所示:
工作点位置工作状态优点缺点
A 稳定静压工作状态高效、节能低风量
B 高风量静压工作状态高风量、高压力低效率
C 低风量静压工作状态节能低风速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风机的性能特征及其随着转速变化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作点,以达到最优效果。
风管风量与风压风阻的关系达西摩擦系数
在风管系统中,风量、风压和风阻是密切相关的。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1. 风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风管的空气体积。
通常用立方米/小时或升/秒表示。
风量的大小取决于风机的风量能力和系统中的风阻。
2. 风压:指风管内的静压力和速度压力之和。
通常用毫米水柱或帕斯卡表示。
风压的大小取决于风机的静压和系统中的阻力。
3. 风阻:指空气在通过风管时所受到的阻力。
通常用帕斯卡/米或水平米/秒平方表示。
风阻的大小取决于风管的尺寸,弯头、防火阀和其它附件的数量和种类,以及空气流量的大小。
4. 达西摩擦系数:指空气在通过风管时与管壁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和速度压力之比。
通常用无量纲数表示。
达西摩擦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参数,它的大小取决于管壁的材料和光滑度、空气速度、管径和工作温度。
在设计风管系统时,要根据达西摩擦系数计算管道的阻力和风压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