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背景图片
- 格式:ppt
- 大小:6.94 MB
- 文档页数:62
我的祖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学习该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的祖国》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准确把握歌曲的表现形式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中,营造出祖国山河和民族精神的气息。
2.通过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祖国”这个概念,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3.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认识、感受和故事。
第二步:介绍歌曲1.先播放歌曲一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歌曲的整体韵律。
2.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者,激发学生了解歌曲的兴趣。
3.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歌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尝试哼唱歌曲。
第三步:分段教学1.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并请学生跟唱。
2.学生自由练习,互相提醒、帮助。
3.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尝试合唱,参照其他版本的演唱,探索其他表现形式。
第四步:歌曲演唱1.教师示范整首歌曲演唱,让学生跟唱。
2.学生自由练习,不断完善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
3.学生自主演唱,相互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拓展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和比较不同版本的演唱。
2.学生自由创作歌曲或表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情感。
3.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思考。
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歌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程度。
2.考察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1.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祖国的认知,同时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3.在评价环节中,学生的表现都很不错,但在学习积极性上有待提高,需要加强鼓励和激励。
国防教育《我的祖国-万里长城》课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件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 万里长城的修建背景与历史沿革2. 万里长城的建筑特点与军事功能3. 万里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4. 万里长城的国际影响与文化价值5. 新时代下的万里长城与国防教育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情境中。
2. 讲解:逐一展示各个部分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万里长城的修建背景、建筑特点、历史地位、国际影响以及与国防教育的关系。
3. 互动:设置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万里长城的历史、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意义,以及新时代下万里长城与国防教育的关系。
4. 小结:总结本课件的主要内容,强调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及在国防教育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历史事件和现代国防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万里长城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结合教师的讲解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2. 教学手段:通过PPT演示文稿、视频播放、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时间与安排本课件的教学时间为45分钟,具体安排如下:1. 导入(5分钟):展示万里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理性爱国——“钓鱼岛”计105班张勇施梁丽蒋纯志李炜东姚心健李大鹏胡思维在日本右翼势力抛出购岛言论,激起各地进行反日游行活动后,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爱国青年混杂在游行、抗议队伍中进行打砸抢等活动,严重扰乱了各地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在此背景下,理性爱国思潮逐渐在网络和社会上兴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浮躁的想法。
理性爱国论主张通过合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态度,在以不越过法律的前提下表达诉求,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
————在这里观看和描述这段时间内打砸抢的图片和报导。
不理性爱国的情况下对祖国,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恶劣影响。
文字案例:网友“重庆莫若”发布称,他的日产越野车“被爱国青年卸下螺丝”,甚至还有打砸日系汽车被拘留的极端案例。
这样的行为不仅法律不允许,同时也受到了网友的反对。
比如对于“被爱国青年卸下螺丝”的新闻,有网友评价“无异于谋杀同胞”;甚至对于烧毁自家汽车的做法,网友也认为“爱国”过头,有可能危及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等等。
的确,假如爱国表达不能在一个理性和合法的范围内,那么就等于日本右翼作恶,引发国人互殴,岂不亲痛仇快?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抗议,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ppt中播放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报导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爱国第一,理性爱国必先理性认识世界。
在当代的世界政治中,国家对普通民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既是必需,也极为必要。
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中国人既要不忘历史,更应放眼长远。
历史悲情固然可以凝聚民心,但也容易跌入盲目排外的陷阱。
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以延续几千年不辍的文明底蕴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国力,中国应该以更加自信、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第二,理性爱国必须要有大局观。
就今日中国而言,实现民族复兴和完成现代化是发展大计,推行和平发展战略是外交大局。
一、背景墙主题及风格1. 主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2. 风格:现代简约、喜庆热烈二、背景墙尺寸及布局1. 尺寸:长5米,高2米2. 布局: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国庆主题区”、“历史回顾区”和“未来展望区”。
三、材料及工具1. 材料:乐高积木、LED灯带、装饰纸、背景布等2. 工具:乐高积木套装、螺丝刀、剪刀、胶水、电钻等四、搭建步骤1. 国庆主题区(1)设计:以天安门为主体,两侧为国旗和烟花图案,上方为五角星和祥云图案。
(2)搭建:使用乐高积木搭建天安门、国旗、烟花、五角星和祥云等元素,确保整体协调美观。
(3)装饰:在乐高背景墙上贴上装饰纸,如中国红、金色等,增加喜庆氛围。
2. 历史回顾区(1)设计: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开国大典、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
(2)搭建:使用乐高积木搭建历史事件场景,如开国大典的广场、改革开放的深圳特区、香港回归的维多利亚港等。
(3)装饰:在乐高背景墙上贴上相关历史事件的图片或文字,增强历史感。
3. 未来展望区(1)设计:展望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如航天、高铁、新能源等。
(2)搭建:使用乐高积木搭建航天发射塔、高铁、风力发电等元素,展示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
(3)装饰:在乐高背景墙上贴上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图片或文字,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五、灯光及背景音乐1. 灯光:使用LED灯带,围绕背景墙布置,形成环绕灯光效果。
2. 背景音乐:选择一首喜庆、激昂的爱国歌曲,如《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
六、搭建时间及注意事项1. 搭建时间:预计用时2周,分为设计、搭建、装饰三个阶段。
2. 注意事项:(1)搭建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乐高积木掉落伤人。
(2)搭建时,注意乐高积木的连接稳固,确保整体结构安全。
(3)装饰过程中,注意背景墙的美观协调,避免过于杂乱。
(4)搭建完成后,定期检查背景墙的稳固性,确保其在国庆期间的安全使用。
通过以上方案,我们将打造出一面充满喜庆、富有历史感和未来展望的国庆乐高背景墙,为国庆节增添一份独特的氛围。
音乐教案赏析《我的祖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词曲作者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昂的旋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歌词解析:通过分析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历史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和抒情,了解歌曲的调式、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唱: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 歌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4. 旋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分析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演唱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我的祖国》。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分析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歌曲《我的祖国》相关图片、歌词、旋律图等。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我的祖国》。
3. 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示范和伴奏。
4. 教学参考资料:关于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歌词解析、旋律分析等。
六、教学步骤1. 复习《我的祖国》:在课程开始时,先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我的祖国》,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
2. 深入学习歌词: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歌词,解析歌词中的隐喻和象征,让学生了解歌曲更深层次的意义。
3. 分析旋律特点:教师详细分析歌曲的旋律,包括调式、节奏、旋律线条等,让学生对旋律有更深的理解。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听赏与跟唱)我的祖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的曲目,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经典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歌唱能力。
他们对于爱国主题的歌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可能还不够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2.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歌曲,并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3.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理解。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重要性。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背景资料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乐器:钢琴或其他伴奏乐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祖国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祖国的印象和感受。
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我的祖国》,并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我的祖国》,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对歌曲的歌词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对于歌曲中的难点,可以分组练习或个别指导。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播放录音,让学生跟唱,提高歌唱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等方面的错误。
庆祝国庆的手抄报简单又漂亮8张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每逢国庆佳节,都是全国人民欢庆的时刻。
国庆节通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定于每年的10月1日。
对于学生们来说,庆祝国庆节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制作和展示手抄报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8张庆祝国庆的手抄报,来看看它们是如何简单又漂亮的。
一、国庆节的由来这张手抄报主要介绍了国庆节的由来。
手抄报的背景画面是中国的国旗和天安门广场,面向祖国的人民英勇奋斗的形象,非常具有感染力。
字体大而清晰,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我爱我的祖国这张手抄报通过花海、五彩斑斓的气球、火箭等元素,表达了祖国的美丽与强大。
手抄报的背景画面是一幅宽广无垠的世界地图,中心是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
同时,精美的国旗、红领巾等元素,增强了整个手抄报的可读性,也让观众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情怀。
三、祖国的花园这张手抄报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主题,体现了祖国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
手抄报的背景画面是著名的桂林山水,山清水秀,石林奇峰,让人陶醉。
在手抄报每个角落,都有一张高山流水的美景照片和一句精彩的诗词,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的美。
四、壮丽70年这张手抄报以西湖和黄山为主题,向人们展现了70年来中国的变化。
手抄报的背景画面是全景式的黄山,给人以震撼的美感。
在精致的构图和漂亮的字体之间,展示了中国70年来高速发展的宏图和辉煌的成就。
五、共庆国庆这张手抄报采用圆形和方形的设计,展示了五星红旗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图与文相得益彰。
在手抄报中,五星红旗和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共同汇聚,把庆祝国庆的氛围展现的淋漓尽致。
六、中华民族崛起这张手抄报立足于股市和汉字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文化的传承。
手抄报的背景画面采用股市投影的图案,揭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兴盛,以及祖国的强大。
同时,精美的汉字书法和中国水墨元素,让人们更加深入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我的祖国》教案-人音版教材分析:《我的祖国》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这首歌曲是根据捷克人民音乐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填词而成的。
歌曲精神饱满、富有张力,蕴含了作曲家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唱歌曲《我的祖国》,感受蕴含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与目标:了解交响诗及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主要贡献,掌握6/8拍节拍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用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第二乐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PPT出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
提问:1、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由重要的地位。
2、介绍作者斯美塔捷克作曲家、钢琴演奏者和指挥家。
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引出本堂课的歌曲《我的祖国》新课教授:1、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歌曲的速度?节拍?中速,6//8拍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二段)3、跟琴模唱《我的祖国》的第一段旋律,伸出手边演唱边划旋律线。
感受旋律线的起伏,就像一条弯曲的河流。
4、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2)、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引入转调的概念。
5、模唱第二段旋律,处理最后的渐弱句。
6、完整演唱全曲旋律。
7、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
在这一遍将处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
并且处理学生的气息。
(2)分组演唱歌曲。
第一句一起唱,第一段第一遍歌词女生唱,第一段第二遍歌词男生唱,第二段歌词一起唱,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段的情绪和前面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