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和产生机理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8
窦房结的工作原理
窦房结是人体心脏中的一种特殊组织,位于右心房上部。
窦房结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自主节律性:窦房结具有自主节律性,即具备产生心电信号的能力。
它能够自发地发出一系列电脉冲,驱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这种自主节律性使得窦房结成为心脏起搏的“起点”。
2. 起搏功能:窦房结所发出的电脉冲会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传播到心房和心室,引发心肌细胞的收缩,从而让心脏正常地跳动。
尤其是心房的收缩对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至关重要。
3. 神经调控:窦房结的工作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这两个神经系统分别负责增加和减少心脏的收缩频率。
交感神经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来增加窦房结发放电脉冲的频率,从而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物质来减少心脏的收缩频率,使心率减慢。
综上所述,窦房结通过自主节律产生电脉冲,起搏功能将电脉冲传导至心脏各个部位,同时受到神经调控来调节心率的速度,从而保持心脏的正常跳动。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窦房结是人体心脏中的一个具有兴奋传导功能的组织,在心脏起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窦房结位于心脏右心房的上部近上腔静脉入口的部位,是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是通过离子通道打开和关闭引起的离子流动,从而改变细胞的膜电位。
在窦房结细胞休息状态下,膜电位维持在稳定的负值,主要由静息钾通道的开放和静息钠、钙通道的关闭所决定。
在休息状态下,窦房结细胞的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当细胞外的刺激超过一定阈值时,会引发静息钠通道的开放,导致钠离子的内流,使细胞膜电位快速升高,形成快速上升相。
这个过程主要是由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介导的。
紧接着,在短暂的高位上升后,膜内的钠通道会迅速关闭,钙通道逐渐打开,细胞膜内钙离子开始内流。
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促使膜电位进一步升高,形成缓慢而平缓的上升相。
这个过程主要是由L型电压激活的钙通道(L-type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介导的。
细胞膜电位的上升在达到最高点后迅速下降,这是由于钙通道关闭,钾通道打开,内流的钙离子被外流的钾离子逐渐取代,使细胞膜电位回到较低的水平。
这个过程主要是由voltage-gated K+ channels介导的。
在动作电位下降后,细胞膜电位逐渐恢复到休息状态,进入不应期,此时细胞膜对后继刺激的反应会比较弱。
不应期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自律性。
总体来说,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主要是通过钠、钾、钙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引起的离子流动。
在静息状态下,膜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膜电位维持稳定。
当外界刺激超过阈值时,静息钠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导致膜电位快速上升;在高位上升后,钠通道关闭,钙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导致膜电位缓慢上升;最后钙通道关闭,钾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导致膜电位迅速下降。
这些过程共同形成了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提问】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及产生机理?【回答】学员dbss9ffe42,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 外Ca2+浓度得影响,可被Ca2+通道抑制剂(如维拉帕米、Mn2+)阻断、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时,膜上L型Ca2+抖通道被激活,引起Ca2+。
内流,导致0期去极化。
祝您学习愉快!【追问】那么请问窦房结P细胞得复极化就是受什么影响【回答】学员nflalihh,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得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得绝对值小;②0期去极化得幅度小、时程长、去极化速率较慢;③没有明显得复极1期与2期;④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2。
复极化过程:3期复极L型Ca2+通道逐渐失活,Ca2+内流相应减少,及Ik通道得开放,K+外流增加。
3。
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①IK:复极至-60mV时,因失活逐渐关闭,导致K+外流衰减,就是最重要得离子基础;②Ica-T:在4期自动去极化到-50mV时,T型Ca2+通道激活,引起少量Ca2+内流参与4期自动去极化后期得形成;③If: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只有—70mY,If不能充分激活,在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中作用不大。
【追问】老师这道题还就是不明白【回答】学员zhulipeng,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得生物电特点就是没有稳定得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得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就是Ca2+缓慢内流引起、复极化无明显得l期与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就是K+外流形成。
4期得自动去极化主要就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追问】课堂上讲得就是Na+内流引起去极化,为什么到了这里成了Ca2+内流了呢,还有没有别得细胞也就是不受Na+影响得【回答】学员yinxinyang,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 心肌自律细胞得去极化都就是钙离子得内流引起得、此外得,比如神经细胞得动作电位得去极化则就是钠离子内流引起。
1、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细胞安静时,膜内外K+浓度分布不均,膜内多、膜外少。
加之静息状态时膜只对K+有选择通透性。
于是K+顺着浓度差而扩散到膜外,膜内带负电荷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出而继续留在膜内,造成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当推动K+外流的浓度差的驱动力与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的驱动力相平衡时,K+的净通透量为0,膜内外的电位差就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达到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
(“一不均”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二选择”静息时膜对离子的选择性、“三平衡”)2、何为动作电位以及其产生机制和特征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的、可逆的倒转与复原。
产生机制:以神经纤维为例,在安静状态下膜外Na+浓度时膜内的10—12倍,但此时膜对钠离子几乎不通透。
当细胞兴奋时,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和电位梯度流入膜内,使膜去极化,达到“外负内正”的反极化状态,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同时膜内电位变正又成为钠离子内流的阻力,当钠离子内流的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时,钠离子的净通透量为0,此时的膜电位即为钠离子的平衡电位,其大小接近于动作电位的峰值。
随后,膜对K+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K+外流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直至静息电位水平。
而膜内外Na+、K+浓度恢复到兴奋前水平则是通过Na+泵的活动来完成的。
动作电位的特征: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全或无”式2)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是不衰减的3)动作电位之间不发生融合3、什么是局部电位以及其特征局部电位是指组织细胞受到阈下刺激作用时,引起的轻微去极化的电位波动。
其特征如下:1)不是“全或无”式2)不能在陌上远距离传播,呈电紧张扩布3)可以相互叠加:空间总和、时间总和4、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的过程(骨骼肌和心肌细胞)1)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由肌膜延伸形成的T管膜传至连接肌质网JSR,同时激活T管膜和肌膜上的L型Ca+ 通道2)激活的L型Ca+通道通过变构作用(骨骼肌细胞)或者内流的Ca+ (心肌)激活JSR上的钙释放通道RYR3)钙释放通道被激活,使JSR内的Ca+释放入胞浆,胞浆中Ca+浓度升高4)肌浆中Ca+浓度升高促使肌钙蛋白与Ca+结合引起肌肉的收缩5)肌浆中Ca+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了纵行肌质网LSR上的Ca+ 泵,钙泵将肌浆中的Ca+回收入肌浆网,使肌浆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肌肉舒张。
窦房结的工作原理
窦房结,又称心房起搏点,是位于心脏右上部房间隔的一种特殊组织。
窦房结具有自律性,能自发地产生电冲动,作为心脏的起搏点。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律性:窦房结细胞具有自动除极的能力,即可以自发地产生膜电位变化。
这是窦房结作为心脏起搏点的基础。
2. 心脏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对窦房结产生影响,调节它的自律性和频率。
交感神经的活动会促进窦房结电活动,使其频率增加,而副交感神经则会抑制窦房结的活动,使其频率降低。
3. 快慢反应:窦房结有快反应和慢反应两种机制。
慢反应主要是由于钙离子内流引起的,而快反应则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的。
这两种反应的相对比例会影响窦房结的起搏速度。
4. 内外离子流:窦房结细胞内外存在离子浓度差异,主要由钠、钾、钙等离子组成。
这些离子在细胞膜上通过离子通道的开关机制,产生离子内外流动,从而形成心脏电位变化。
综上所述,窦房结作为心脏的起搏点,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自律性、神经调节、快慢反应机制和内外离子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通过这些机制的密切协调,窦房结能够稳定地产生起搏信号,指导心脏的正常收缩和收缩节奏。
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的离子基础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来泵送血液,保持身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作。
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受到心肌细胞的调节,其中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的离子基础。
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是构成心室壁的细胞,它们的跨膜电位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静息状态(稳态)在静息状态下,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维持在一个负值水平。
这是由于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存在相对较高的钾离子(K+)浓度,同时细胞外存在较高的钠离子(Na+)、氯离子(Cl-)和钙离子(Ca2+)浓度。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的状态决定了细胞的静息电位。
2. 动作电位当心室肌细胞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发生开放和关闭的变化,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导致跨膜电位发生快速变化,即动作电位的形成。
2.1 快速反向电流在动作电位的初期阶段,细胞膜上的Na+离子通道突然开放,导致大量的Na+离子进入细胞内,形成快速反向电流,使得跨膜电位快速升高。
这个阶段被称为快速上升期。
2.2 平台期在动作电位的中期,Na+离子通道关闭,而Ca2+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细胞内Ca2+离子的流入。
这使得跨膜电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形成平台期。
平台期的持续时间决定了心脏收缩的时间。
2.3 快速下降期在动作电位的后期,Ca2+离子通道关闭,K+离子通道迅速开放,大量K+离子从细胞内流出,导致快速下降期的出现。
这个过程使得细胞的跨膜电位迅速恢复到静息状态。
3. 形成离子基础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与多种离子参与的复杂过程密切相关。
3.1 离子通道离子通道是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
钠离子通道(Nav)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上升期;钙离子通道(Cav)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而钾离子通道(Kv)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下降期。
3.2 离子泵和交换体离子通道通过离子泵和交换体进行调节。
窦房结含有丰富的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后出现明显的4期自动除极,但它是一种慢反应自律细胞,其动作电位具有许多不同于心室肌(快反应细胞)和普肯耶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特征:
1.窦房结细胞的最大复极电位(-60~-65mV)和阈电位(-40mV)的绝对值均小于普肯耶细胞;
2.0期是由于细胞膜上慢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而形成。
0期除极结束时,动作电位幅值约70mV,超射小;
3.其除极幅度(70mV)小于普肯耶细胞(为120mV),而0期除极时程(7ms左右)却比后者(1-2ms)长得多。
因此,动作电位升支远不如后者那么陡峭;
4.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
5.4期自动除极速度(约0.lV/s)比普肯耶细胞(约0.02V/s)快。
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除极机制:
1.进行性衰减的K+外流是窦房结细胞4期除极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
2.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主要是Na+内流。
但它不同于心室肌0期除极的Na+内流。
此钠流可被铯所阻断);
3.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
在自动除极过程的后半期,窦房结细胞上的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使膜电位进一步减小,当除极达-40mV时,激活L型钙通道,引起下一个自律性动作电位。
因此,根据0期去极的速度可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根据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可分为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
如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为慢反应自律细胞。
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和产生机理【提问】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及产生机理?【回答】学员dbss9ffe42,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外Ca2+浓度得影响,可被Ca2+通道抑制剂(如维拉帕米、Mn2+)阻断。
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时,膜上L型Ca2+抖通道被激活,引起Ca2+。
内流,导致0期去极化。
祝您学习愉快!【追问】那么请问窦房结P细胞得复极化就是受什么影响【回答】学员nflalihh,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得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得绝对值小;②0期去极化得幅度小、时程长、去极化速率较慢;③没有明显得复极1期与2期;④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2、复极化过程:3期复极L型Ca2+通道逐渐失活,Ca2+内流相应减少,及Ik通道得开放,K+外流增加.3、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①IK:复极至—60mV时,因失活逐渐关闭,导致K+外流衰减,就是最重要得离子基础;②I ca-T:在4期自动去极化到—50mV时,T型Ca2+通道激活,引起少量Ca2+内流参与4期自动去极化后期得形成;③If: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只有—70mY,If不能充分激活,在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中作用不大.【追问】老师这道题还就是不明白【回答】学员zhulipeng,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得生物电特点就是没有稳定得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得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就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得l期与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就是K+外流形成.4期得自动去极化主要就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追问】课堂上讲得就是Na+内流引起去极化,为什么到了这里成了Ca2+内流了呢,还有没有别得细胞也就是不受Na+影响得【回答】学员yinxinyang,您好!您得问题答复如下: 心肌自律细胞得去极化都就是钙离子得内流引起得。
【提问】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及产生机理?
【回答】学员dbss9ffe42,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外Ca2+浓度的影响,可被Ca2+通道抑制剂(如维拉帕米、Mn2+)阻断。
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时,膜上L型Ca2+抖通道被激活,引起Ca2+。
内流,导致0期去极化。
祝您学习愉快!
【追问】那么请问窦房结P细胞的复极化是受什么影响【回答】学员nflalihh,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
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的绝对值小;
②0期去极化的幅度小、时程长、去极化速率较慢;
③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2期;
④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L型Ca2+通道激活,Ca2+内流。
2.复极化过程:3期复极L型Ca2+通道逐渐失活,Ca2+内流相应减少,及Ik通道的开放,K+外流增加。
3.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①IK:复极至-60mV时,因失活逐渐关闭,导致K+外流衰减,是最重要的离子基础;②Ica-T:
在4期自动去极化到-50mV时,T型Ca2+通道激活,引起少量Ca2+内流参与4期自动去极化后期的形成;③If:窦房结细胞最大复极电位只有-70mY,If不能充分激活,在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中作用不大。
【追问】老师这道题还是不明白
【回答】学员zhulipen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特点是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的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的l期和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是K+外流形成。
4期的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
【追问】课堂上讲的是Na+内流引起去极化,为什么到了这里成了Ca2+内流了呢,还有没有别的细胞也是不受Na+影响的
【回答】学员yinxinyan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心肌自律细胞的去极化都是钙离子的内流引起的。
此外的,比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则是钠离子内流引起。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追问】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离子基础是
A.Ca2+内流
B.Na+内流
C.K+内流
D.Ca2+外流
E.K+外流
请828这位老师不要回答。
谢谢
【回答】学员dudu19851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特点是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的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的l期和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是K+外流形成。
4期的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心肌自律细胞的去极化都是钙离子的内流引起的。
此外的,比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则是钠离子内流引起。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追问】老师您好。
我不懂窦房结是心肌细胞可以产生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化钠内流引起。
这题它也是肌肉第一步是钙内流。
哪啥时砸判断是钙还是钠内流。
谢谢
【回答】学员zcy7740193,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特点是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的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的l期和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是K+外流形成。
4期的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追问】为何是钙离子内流
【回答】学员xueyuan16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这些都是实验研究的发现,不要问为什么!
窦房结P细胞0期去极化不受细胞外Na+浓度影响,对河豚毒不敏感,而受细胞外Ca2+浓度的影响,可被Ca2+通道抑制剂(如维拉帕米、Mn2+)阻断。
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时,膜上L型Ca2+通道被激活,引起Ca2+内流,导致0期去极化。
【追问】为什么
【回答】学员dg47771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细胞的生物电特点是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复极至3期末进入第4期,便自动缓慢去极。
窦房结的最大舒张电位约-60mV,阈电位约-40mV。
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的l期和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是K+外流形成。
4期的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追问】老师我不明白什么时候钾内流,什么时候钠内流,请老师简单讲一下谢谢
【回答】学员duyuru123,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0期去极化速度缓慢,主要是Ca2+缓慢内流引起。
复极化无明显的l期和2期平台,随即转入复极化3期,后者主要是K+外流形成。
4期的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于K+通道逐渐关
闭,Na+、Ca2+内流逐渐增多而引起。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追问】哪种去极化时时Na离子内流?
【回答】学员wgb88539845,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大部分可兴奋细胞都是去极化时时Na离子内流的,像心室肌,神经细胞都是的.窦房结是个特列的啊
【追问】动作电位的分期,各期的离子怎样
【回答】学员zhang111333777,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5期,即0期、1期、2期、3期和4期。
各期特征:0期为去极化过程,膜内电位由-90 mV 迅速上升到+30 mV 左右。
主要是Na+内流所致.1期为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由+30 mV快速降至0 mV 左右,主要是K+外流所致.2期为平台期,膜内电位下降极为缓慢,基本停滞在0 mV 左右,形成平台状.此期是心室肌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主要是Ca2+缓慢内流与少量K+外流所致.3期为快速复极末期,膜内电位由0 mV快速下降
到原来的-90 mV,由K+外流所致.4期为静息期,膜电位维持在静息电位水平.此期离子泵活动增强,
将动作电位期间进入细胞内的Na+、Ca2+泵出,外流的K+摄回.使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兴奋前的状态.
【追问】窦房结P细胞请老师解释解释?
【回答】学员wen150277,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及产生机理:
1.P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4期膜电位不稳定,可发生自动除极,这是自律细胞动作电位最显著的特点。
此外:
1)除极0期的锋值较小,除极速度较慢,约为10V/s,0期除极只到0mV左右。
2)复极由3期完成,基本没有1期和2期。
3)复极3期完毕后进入4期,这时可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称为最大舒张电位(或称最大复极电位),约为-70mV。
2.P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及离子流的活动
(1)0期除极的形成:0期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由钙离子负载的。
(2)3期复极的形成:0期除极后,慢钙离子通道逐渐失
活。
3期是由钙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3)4期自动除极的形成:目前研究与三种离子流有关。
A:钾离子外流的进行性衰减;
B:钠离子内流的进行性增强;
C:生电性Na+--Ca2+离子交换。
【追问】老师!您好!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所有的肌细胞去极化都是因为钠离子的内流”
【回答】学员sky97412,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心肌自律细胞的去极化都是钙离子的内流引起的。
此外的,比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则是钠离子内流引起。
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