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箱体类零件图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4 箱体类零件图设计特点箱体类零件是连接、支承、包容件,一般为部件的外壳,如各种变速器箱体或齿轮泵泵体等。
主要起到支承和包容其它零件的作用。
基本构成: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材料:一般为铸件。
加工:其加工位置较多。
1.常见结构箱体类零件的结构按其不同的作用常分为下列四个部分:(1)支承部分该部分结构形状比较复杂,下部通常做成带有加强筋的空腔:壁上设有支装轴承用的轴承孔。
下图为齿轮减速器的箱体零件图。
其支承部分为厚度6mm的空腔,上部左右两个圆孔Φ62 和Φ47 为支承主动齿轮轴和被动齿轮轴轴承的轴承孔。
(2)润滑部分为了使运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箱体类零件常设有储油池、注油孔、排油孔、油标孔以及各种油槽。
如图的箱体空腔下部作为储油池之用,Φ14小孔安装油面指示器,M10为排油孔,箱体顶面设计有集油槽。
(3)安装部分为使箱体设计成一封闭结构和使润滑油不致泄漏,常在箱体零件上装上顶盖、侧盖以及轴承盖。
因此在连接处要加工出连接配合孔,螺钉孔及安装平面,如下图上的6—Φ9为连接箱盖的螺栓通孔。
在每一轴承孔的外侧面设计了凹槽用于固定轴承盖,当然也可设计四个螺孔作为固定轴承盖之用。
又如油面指示器的小螺纹孔3-M3等。
另外箱体类零件必须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因此一般有安装底面和连接孔以便安装固定,如图箱体的底面为安装底面,4—Φ9的通孔作为与其它部件连接固定之用。
(4)加强部分箱体受力较薄弱的部分常用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如箱体的轴承孔除安装轴承外还要安装轴承盖,因此对于较长的轴承孔,可在轴承孔外部设置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如图有四块加强筋。
为了减少加工面积,可将箱体底板下部作成空腔。
为使空腔具有足够的强度,可在中间部分设置加强筋。
2.常用视图箱体类零件的视图一般采用三个以上基本视图,广泛应用各种表达方法,如断面图、展开剖视图以及局部视图等。
(1)主视图箱体类零件一般以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这是由于箱体类零件所属的装配图通常是按工作位置来绘制的,且槽体类零件加工位置较多。
视图选择举例: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1.轴套类零件如下图所示:包括传动轴、支承轴、套类零件,起支承及传递运动的作用。
轴零件图视图选择举例主要结构为具有公共轴线的回转体,另外轴上有键槽、退刀槽,有的轴上还有螺纹结构(本零件无)。
视图表达分析:轴在车床上加工、铣键槽,加工位置是轴线水平放置,便于工人看图和加工,该类零件的摆放位置应符合加工位置原则。
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图示方向能够表达轴零件主要结构形状,一般情况下只用一个主视图,辅之以若干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这个零件用的是1个主视图(其中还包括简化画法、局部剖视)、2个断面图表达键槽的槽宽和槽深,2个局部视图表达键槽的类型。
1个局部放大图表达退刀槽形状、尺寸及其他要求。
2.轮盖类零件包括各种手轮、皮带轮、法兰盘、端盖等,轮类零件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盖类零件起支承、密封和定位作用。
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为回转体组成,基本形状是扁平盘状,还有台阶与通孔、圆角、倒角、退刀槽、键槽、安装用的通孔等结构要素。
带轮零件图轮盖类零件的视图表达:一般需要2个视图。
根据加工位置和形状特征,选择主视图为轴线水平放置,为了表达零件内部结构,一般主视图采用全剖,用左(右)视图重点表达轮盘的轮廓、肋板、孔、轮幅等的开状和大小。
如上图所示的左视图只反映了键槽的形状和要求。
因为主视图中已经标注了尺寸有直径符号φ。
如上图所示,轮盖类零件示例,端盖零件图的表达方式是:1个主视图,采用全剖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左视图表达凸台、零件的外部形状、通孔的位置与大小。
端盖零件图3.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与支架。
拨叉用在调速机构上,支架用于支承。
如图7-10所示。
叉架类零件:连接架这类零件一般不规则,杆身形状多样,主要结构由安装部分、连接部分、工作部分组成;还有加强筋、通孔、螺纹孔等。
叉架类零件视图表达:一般需要2个或2个以上的基本视图。
主视图应根据工作位置原则确定,一般应摆正、辅以剖视图、局部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来表达细部的结构。
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绘制箱体类零件图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箱体类零件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制箱体类零件图。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读已有的箱体类零件图。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2. 绘图软件或纸张、铅笔、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3. 箱体类零件图的范例和练习题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零件图绘制基础知识。
2. 提问学生:你们对箱体类零件图有什么了解?它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讲解:1. 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箱体类零件图的范例,并解释其特点和用途。
2. 介绍箱体类零件图的绘制步骤和常用符号表示方法。
3. 演示如何使用绘图工具和技巧绘制一个简单的箱体类零件图。
4. 强调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规范。
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练习题,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制。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讲解与讨论:1.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作品,并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
2. 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他们的绘图过程和结果。
3.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反思:1.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教案撰写反思: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合理有序。
通过引入、讲解、练习、讨论和反思等环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绘制箱体类零件图的基本技能和理解其应用。
然而,对于学生的练习时间和讨论环节的时间安排可能需要更加合理的调整,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练习和深入讨论。
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箱体类零件图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了解该类零件结构特点,画图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
重点:视图的选择和尺寸标注
难点:视图的选择和尺寸标注
教具:挂图43
内容
1.结构特点
(1)内外形状都较复杂,内部容纳运动零件、油、水等;
(2)安装连接部位常有凸台、凹坑、螺孔或光孔以及肋板等结构;(3)毛坯多为铸件,切削加工工序多。
2.表达方法
(1)由于加工工序多变,主视图一般以工作位置放置;
(2)由于结构复杂,需多个视图、剖视、断面以及其它表达方法。
3.尺寸标注
(1)基准:以主要孔的轴线,对称平面,较大加工面或结合面作为长、宽、高方向的主要基准;
(2)运用形体分析标注尺寸,特别防止漏标尺寸;
(3)重要尺寸直接标注,如:孔与孔、孔与平面之间的定位尺寸。
4.技术要求
(1)重要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都较高;
(2)重要轴线、结合面或加工端面应有形位公差要求。
5.小结
(1)箱体类零件因结构复杂,需要多个视图或辅助视图表示,但要注意不必要重复表示同一个结构,又不能遗漏。
无论从画图还是从读图讲,认真细心的理解零件结构的每一个细小部分,显得特别重要。
(2)轴孔的直径及其定位尺寸属主要尺寸,各项精度都要求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