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统计分析表
- 格式:xls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3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1、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2、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
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
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目录1 –数据与图表2-常用统计分析方法概述3 -检查表(Check Sheets)4-柏拉图(Pareto Diagram)5-因果图(Cause & Effect Diagram)6 -散布图(Stratification)7 -分层法(Scatter Diagram)8 -直方图(Histogram)9 -控制图(Control Chart)柏拉图,排列图,帕累托图(Pareto Diagram)---发现问题的重心抓住一切,就等于失去所有;善用柏拉图,顺利掌握重点。
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者V.Pareto分析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现一个规律“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称之为“柏拉法则”;柏拉法则---“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法则”,即经济学上所称之劳伦兹(Lorenz)曲线;美国J.M.Juran将Lorenz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同时创出“Vital Few,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名词,并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品管圈创始人石川馨博士将柏拉图运用到品管圈活动中,使之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柏拉图的定义及使用时机1. 定义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按其大小顺序排列),找出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及其影响程度的图形;2. 柏拉图使用时机2.1 掌握问题点(抓住关键因素)2.2 找出原因(解决主要问题)2.3 效果确认(改善前、后之比较)柏拉图的应用品质管理:不良品数,损失金额,客诉项目,抱怨次数,返修品数……时间效率:作业的效率,故障率、修理时间……价格成本:材料单价,产品成本……社会治安:犯罪率、件数、年龄别……医疗保健:病因,职业病患,门诊科别……客户服务:客诉件数、处理时间、不良品数……业务销售:销售项目,销售区域……项目:电子件焊接不良分布柏拉图日期:2012.12.10~2013.1.14制图:###柏拉图的构成•确认柏拉图调查目的,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及方法,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画出柱状图,绘制累计曲线;•记入必要的事项;•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1.确立调查目的,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层别法)制作柏拉图时,首先确立柏拉图调查的目的或意图;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着手,以便洞悉主要问题之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类,分析出问题产生之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
柏拉图(Pareto Diagram)一、前言由消费现场所搜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
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那么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家(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构造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
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那么]。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那么],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工程、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工程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工程的控制〕。
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工程。
分类的方式有:(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工程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员别(年龄、纯熟度、经历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等。
柏拉图柏拉图⼀、基本概念与应⽤要点1897年,意⼤利经济学家柏拉(PARATO:1848—0923)在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发现⼀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中,后被称为“柏拉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累积⼈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品管泰⽃、美国品管专家朱兰博⼠将劳伦兹曲线应⽤到品质管理上。
柏拉图的使⽤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从⼤到⼩进⾏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柏拉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的多数,适⽤于计数值统计,也有⼈称其为ABC图。
⼜因为柏拉图的排列是依⼤⼩顺序,故⼜称排列图。
柏拉图分类1、柏拉图是⽤来确定“关键的少数”的⽅法,根据⽤途,柏拉图可分为分析现象⽤柏拉图和分析原因⽤柏拉图。
分析现象⽤柏拉图:这种柏拉图与以下不良结果有关,⽤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事故、出现差错等。
分析原因⽤柏拉图:这种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b)机器:设备、⼯具、模具、仪器;c)原材料:制造商、⼯⼚、批次、种类;d)作业⽅法:作业环境、⼯序先后、作业安排。
2、柏拉图绘制注意要点:1)柏拉图有两纵坐标,左侧纵坐标⼀般表⽰数量或⾦额,右侧纵坐标⼀般表⽰数量或⾦额的累积百分⽐。
2)柏拉图的横坐标⼀般表⽰检查项⽬,按影响程度⼤⼩,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3)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数量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形,将各项⽬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并将这些点⼦按顺序连接成线。
3、柏拉图应⽤要点:1)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
2)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的2~3项就可以。
3)柏拉图的分类项⽬不要定得太⼩,5~9项较合适,如果分类项⽬太多,超过9项,可划⼊“其他”,如果分类项⽬太少,少于4项,做的柏拉图⽆实际意义。
产品质量控制常用的七种统计分析工具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1、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2、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
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
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柏拉图一、基本概念与应用要点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PARATO:1848—0923)在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发现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后被称为“柏拉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人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品管泰斗、美国品管专家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柏拉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计数值统计,也有人称其为ABC图。
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列是依大小顺序,故又称排列图。
柏拉图分类1、柏拉图是用来确定“关键的少数”的方法,根据用途,柏拉图可分为分析现象用柏拉图和分析原因用柏拉图。
分析现象用柏拉图:这种柏拉图与以下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分析原因用柏拉图:这种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
2、柏拉图绘制注意要点:1)柏拉图有两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比。
2)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3)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
3、柏拉图应用要点:1)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
2)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就可以。
3)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小,5~9项较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他”,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做的柏拉图无实际意义。
产品质量控制常用的七种统计分析工具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1、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2、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
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
我们也可以经常在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
此调查是通过调查表来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