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操作及维护
- 格式:doc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6
凝胶成像系统维修手册(中文版)一、硬件故障(一)工作台故障:工作台灯管不亮,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灯管坏了,如果此时工作台上的风扇正常工作,就是灯管不亮,可能是灯管坏了。
换取灯管的方法:a)将工作台后盖板上的固定螺丝拧下,取下后盖板。
b)将工作台内的灯盘固定支架上的螺丝拧下来。
c)将灯盘翻过来,将灯管旋转90度,灯脚的豁口向上,取下灯管。
d)将合格的灯管安装到灯脚上,旋转将两边灯脚上的豁口转向内侧。
f)将灯盘支架和工作台后盖板分别固定好。
2、工作台连接的电源线断了,如果换一根电源线,工作台可以正常工作,灯管也正常工作,说明是工作台的电源线出了问题。
3、工作台上的保险管烧了:如果电源线没有问题,风扇也不工作,可能是工作台电源插座处的保险管烧坏了,可以通过更换一个好的保险管来解决。
(二)顶灯和侧灯的故障排除方法与工作台的故障排除方法相同。
(三)门控开关的故障排除:如果长期用力快速的将仪器前门关闭,可能会导致门控开关被过度挤压,造成门控开关失去门控作用,导致关闭门后,工作台不亮。
此时可以用手将门控开关向外掰一下,或将门控开关的固定螺丝拧下来,重新固定一下。
如果还不好用,建议换一个新的门控开关。
(四)云台故障:如果电动镜头的三个参数调节不动,并且9针数据线连接正确,操作一切正常,此时可能是由云台部分故障引起。
1、通电后云台工作指示灯不亮,可能云台已经坏了,需要换一个合格的云台,将云台上的四个固定柱上的螺丝拧下来,重新换一个合格的就可以了。
2、云台上的通讯线故障:如果通电后云台上的工作指示灯正常,但电动镜头的三个参数仍然调不动,可能是通讯线有断线,或连接位置不正确。
或接触不实。
建议将通讯线进行通断测量,如果没有断线将通讯线重新连接一下。
如果有断线,就需要换一根新的通讯线。
3、如果通讯线没有问题,电动镜头三个参数仍然调节不动,可能是供电电压不足,可以采用将镜头三个参数中的一个线和地线同时触及云台上的12V电压处(打开仪器,云台处于工作状态时),如果此时,镜头中的某一参数发生变化,说明云台供电不足。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广泛应用于DNA、RNA和蛋白质的分析研究。
在使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文将分别介绍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设备接线正确接线可以确保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顺利工作,同时可以杜绝发生电气事故。
具体步骤如下:1.将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然后将另一端插入设备后面板的电源接口。
2.将系统和电脑连接,先将USB接口插入计算机,再将另一端接入仪器的USB接口。
保证连接质量,确保数据传输准确无误。
2. 设备开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的开机及启动菜单如下:1.打开电源开关,确保电源指示灯亮起。
2.按下“电源” 按钮,启动仪器,待仪器启动成功后,屏幕将提示“准备就绪”。
3.启动软件,等待软件主界面加载。
3. 凝胶样品加样凝胶样品加样过程如下:1.将凝胶样品放置在凝胶成像仪的采样舱中。
2.关闭采样舱。
3.启动菜单,输入Sample Name、Gel ID、Description、Label等信息。
4.按照实验所需,选择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点击“RUN”。
4. 凝胶成像凝胶成像过程如下:1.在启动菜单中选择求解器、滤波器等参数,然后选择生成图像的格式(JPEG、PNG、TIFF)。
2.在Sensitivity参数调节栏中设置感应器的灵敏度。
3.点击“Acquire”按钮开始成像。
4.成像完成后,保存图像数据,退出软件,并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5. 设备关闭关闭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时,必须先关闭软件,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关闭:1.断开电脑和设备之间的连接。
2.断开电源线之前,将仪器的电源开关关闭,等待指示灯熄灭。
3.拔出电源插头。
保养规程1. 日常清洁为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需要注意日常清洁:1.定期清洁设备外壳并清除灰尘,使用软布擦拭。
2.使用专用清洗液来擦拭采样舱、滑轨等内部部件以清除留在表面的污垢。
凝胶成像系统租售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凝胶成像系统是一种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技术设备,通常用于分离、检测和定量蛋白质、DNA和RNA。
在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安全和设备可靠性。
操作前准备在使用凝胶成像系统之前,需要了解以下几个要点:•确保设备台面整洁无尘,并且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已按照要求准备好。
•安全地接通供电电源并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检查摄像头是否清洁,并在实验室标准条件下校准凝胶成像系统以确保精度。
•在设备就绪前,确保已经阅读并理解使用手册。
操作安全在操作凝胶成像系统时,应该注意以下安全提示:•操作过程中,应该穿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装备并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在打开设备栏门时,注意不要碰到灯管和高压线,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直接观察紫外线灯,以免损伤视力。
•在处理内部废弃物时,应该遵循实验室规定的废弃物处理程序以确保安全。
保养维护对于凝胶成像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持续性,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定期清洁外壳、内部以及紫外线灯管,保持设备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和滤光片,以确保设备的紫外线强度和光谱质量。
•定期检查并紧固设备内部螺钉和连接线,以确保设备内部无松动现象。
•定期更换设备中使用的各种试剂和耗材,避免设备的过度使用损坏器件。
结论凝胶成像系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技术设备之一,能够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
在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时,应该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长久可靠性和使用效果。
凝胶成像仪操作规程第一部分:设备准备1.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无杂物。
2.检查凝胶成像仪的电源线是否牢固连接,确保连接到可靠的电源插座上。
3.检查摄像头和滤光片是否清洁,如有污垢需使用无纺布擦拭。
4.检查凝胶成像仪的紫外灯是否正常工作,开启紫外灯预热功能,让灯管预热5-10分钟。
5.检查凝胶成像仪的UV透射板是否放置正确,确保它与凝胶成像区域相对应。
6.检查凝胶成像仪的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部分:样品加载1.确保凝胶已经完成电泳,且电泳槽已与电源断开连接。
2.将装有凝胶的电泳槽小心地取出,用无纺布轻轻擦拭凝胶表面上的积液。
3.将凝胶放置在凝胶成像仪的成像区域内,确保凝胶平整且完全覆盖成像区域。
4.打开成像软件,并设置成像参数,如曝光时间、灯光强度等。
5.将电泳槽重新插入电源,并小心地封闭电泳槽。
第三部分:成像操作1.检查凝胶成像仪的操作面板,确保所有按钮和旋钮处于正常状态。
2.开启凝胶成像仪的电源开关,并根据需要选择紫外灯或白光灯。
3.调节紫外灯的强度,确保成像区域有足够的紫外光照射。
4.点击软件上的“开始成像”按钮,启动成像过程。
5.监视成像过程中的凝胶图像,检查图像的曝光情况和清晰度。
6.如有必要,调整曝光时间或图像对比度,以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7.成像完成后,关闭紫外灯和白光灯,并停止软件上的成像功能。
第四部分:维护和清洁1.在操作完成后,将凝胶从成像区域取出。
2.轻轻清洁凝胶成像仪的成像区域,使用无纺布蘸取适量的清洁剂,擦拭凝胶成像区域的残留物和油污。
3.清洗凝胶成像仪的UV透射板和滤光片,使用适量的去离子水将其彻底清洗干净。
4.检查凝胶成像仪的灯管,如有需要更换的,请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更换,并确保安全。
5.关闭凝胶成像仪的电源开关,并将其断开电源插座。
6.所有的清洁剂和耗材请按照规定的分类进行处理,遵循实验室的废弃物管理规定。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凝胶成像仪的安全、准确性和长期稳定运行而编写的。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操作说明1. 打开总电源开关(位于凝胶分析仪的右侧的开关),电源指示灯亮;2.将染色后的凝胶用水冲洗后,放在透射样品台正中,并关严暗箱抽屉;3.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录入信息或者直接点击“确认”进入软件4.点击打开拍摄程序5.系统出现以下界面表示安装成功,可以开始成像操作:参数设置建议:对比度调整为:0对核酸成像:曝光时间1000~1500,增益20~30对蛋白成像:曝光时间500~800,增益20~30(1)打开反射白灯灯开关:(a) 调节光圈大小,使画面内能观察到图像。
(b) 在计算机显示屏上观察凝胶是否已全部在显示区域内:如凝胶位置不在画面中央,请重新移动凝胶位置;如画面内未能将凝胶拍全,请调节变焦。
(2)关闭反射灯开关,打开透射灯开关;6. 观察计算机上显示的图像,重新调节光圈大小注意避免图像过亮出现光晕。
调节焦距,使图像清晰;7. 单击右下角的,点击扫描形成文件;退出扫描对话框,将直接进入软件分析,系统自动关闭所有光源,退出拍摄程序。
注意事项1、开关抽屉时防止将EB沾在抽屉或暗箱上,如不慎沾上EB,擦干后用水冲洗;2、透射板紫外灯寿命有限,调整图象后及时成像;3.、若长时间不进行操作,机箱总电源将在10分钟后关闭;4、拍摄时,请注意不要将过量的缓冲液倾倒在投射底座上;5、凝胶应及时清理,防止凝胶固化后贴附在透射板上,造成成像不清晰;6、实验完毕以后请不要将暗箱式抽屉完全关闭,以保证暗箱内空气畅通;7、请勿用该电脑处理文档等,如需拷贝图片,请将移动盘格式化后再插入;8、请注意保管好软件加密狗和软件光盘,以免遗失。
凝胶图像分析简单介绍首先点击工具栏如下快捷键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第七步:。
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在医学实验室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档旨在提供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指南和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指南2.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必须先接受相关培训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确保电源接地良好,并确保设备周围无杂物和易燃物。
•在使用前检查设备的电线和插头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清洁并消毒。
2.2 执行样品操作•使用前确保将手部彻底洗净,并戴上防护手套。
•避免触摸和操作带电部分,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试剂,并遵循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直接接触凝胶成像系统的活动部件和热表面。
2.3 设备操作安全措施•在打开和关闭设备时,确保操作人员远离凝胶成像系统。
•使用设备时,严禁翻修、拆卸或更换设备的任何部件。
•使用设备时,严禁将任何物体或液体置于设备上。
•操作结束后,将设备置于安全状态并断电。
2.4 操作事故处理•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
•遇到设备故障时,禁止擅自进行维修,应立即联系设备维修人员。
3. 保养规程3.1 日常清洁•定期清除凝胶成像系统表面的灰尘和污垢,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避免使用含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清洁剂。
•清洁前应将设备断电,并且避免直接将水或清洁剂喷洒到设备内部。
3.2 定期维护•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厂家建议,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滤纸、灯泡和其他易损件。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线和插头是否磨损或老化,并及时更换。
•定期校准设备的参数和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3.3 存储和运输•在存储和运输设备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和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避免将设备受到严重震动和冲击,以免导致设备损坏。
结论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和保养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指南和保养规程,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操作人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在操作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不得私自拆卸或改动设备,如需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4.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或饮水,以免造成污染。
5.不得将任何电子设备放置在实验台上,以防触电。
6.当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并进行适当的清洁和维护。
二、实验准备1.检查凝胶成像系统是否连接电源和电脑,确保正常启动。
2.准备好样品及试剂,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标记和编号,确保操作无误。
3.检查紫外线透射板是否干净,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洁。
4.检查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5.检查电泳槽中的电解液是否充足,如不足应补充。
三、样品加载1.打开设备软件,连接电脑,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2.将电泳胶在电泳槽中固定好,并将样品加载到电泳胶孔中。
3.确保样品加载均匀,并避免溢出或未加载到电泳胶中。
4.将电泳槽放入凝胶成像系统中,并关闭盖板。
5.启动设备软件,开始电泳运行。
四、成像操作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波长和滤光片。
2.调整成像参数,包括曝光时间、光强度等。
3.点击开始成像按钮,进行图像采集。
4.完成成像后,保存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清洁和维护1.完成实验后,关闭设备软件,并断开电源。
2.清洁凝胶成像系统,包括槽内外表面、透射板和滤光器等。
3.拔下电泳胶和电极,用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六、紧急事故处理1.发生电器故障或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或沙土进行灭火。
3.发生器材损坏或人员受伤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并提供相关的紧急处理信息。
凝胶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凝胶成像仪是一种专业的实验室装备,常被用于分析核酸和蛋白质基因。
为了安全使用凝胶成像仪,以下是一些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和保养要点。
操作规程1.穿戴防护用具在使用凝胶成像仪之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实验室茄克和安全眼镜等。
防护用具能够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的误伤或者其他意外事件。
2.设备环境凝胶成像仪是一种高精密度的实验室设备,其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首先必须保持实验室干燥、无尘和有足够的光源。
同时,在操作之前还要检查一下设备的电源、仪器设置和安全开关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操作安全。
3.样品制备与储存在使用凝胶成像仪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正确制备和保存,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基质、缓冲液和试剂,以及适当的样品标记剂等。
同时,还要制定样品储存规范,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样品制备前,务必要将样品信息正确标记,并记录在实验室日志中。
4.凝胶成像运行在凝胶成像仪运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和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在样品加载、电力设定、数据记录和机器开关等方面都必须符合规范。
当凝胶成像仪正在运行时,操作人员需要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的故障或异常。
5.关机时的操作要点在凝胶成像仪使用过程结束后,必须关机并按照设备规范关闭设备开关、清洁设备表面、卸下样品托盘,并且将浓度计清洗干净。
此外,还需要根据设备规范检查是否有残留物,如有,则需及时清理。
保养要点1.日常维护凝胶成像仪每次使用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检查设备与电源的联接是否松动,清洁设备表面、仪器和样品托盘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2.定期维护为了保证凝胶成像仪正常工作,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
判断凝胶成像仪是否需要定期维护,需根据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评估。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保持设备清洁,检查所有配件是否正常运转,并更换需要更新或替换的零件。
3.保养记录为了做好凝胶成像仪的保养工作,我们需要建立保养记录。
凝胶成像仪操作规程
《凝胶成像仪操作规程》
一、凝胶成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电泳凝胶成像的仪器,操作规程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凝胶样品放置在凝胶成像仪的托盘上,并确保凝胶样品完全覆盖。
2. 开启仪器: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成像仪的参数,如曝光时间、波长等。
3. 拍摄图像:在参数设置完成后,通过操作仪器上的按钮或者程序,开始拍摄凝胶的图像。
4. 处理图像:将拍摄的图像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5. 清洁仪器:拍摄完成后,关闭仪器,清洁托盘和镜头等部件,以确保下次使用时仪器的整洁。
二、凝胶成像仪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操作人员应该熟悉仪器的使用手册,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 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触电或者碰撞等意外事故。
3. 注意仪器的保养,定期清洁和维护,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4.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样品的清洁,避免灰尘和其他杂质进入仪器影响成像效果。
5. 操作人员应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操作失误,影响成像的质量。
通过遵循以上操作规程,能够保证凝胶成像仪的正常使用,提高凝胶成像的效率和质量。
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实验室设备,在高通量核酸分析和蛋白质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仪器本身具有强烈的放射性和化学荧光,其安全操作和保养必须得到重视。
本文将从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一些基本的要求和建议,以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高效运行,同时保证使用者和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操作规程1.基本要求•操作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前,必须穿好实验室制服,佩戴防护手套、眼镜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验经验,并熟悉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并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有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仪器的开机和调试•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的电源、冷却水、荧光剂和电极等部件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成像模式,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曝光时间、荧光剂浓度、激发波长等,确保获得满足实验要求的成像效果。
3.样品制备和装载•样品制备应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核酸、蛋白质、酶切产物等不同类型的样品制备和染色。
•样品的装载量应根据仪器的规格和实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装载过量,造成成像信号过强,影响成像效果。
4.成像和保存•成像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产生震动和噪声,在荧光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长曝光时间,从而提高成像信噪比,获得更加清晰的成像结果。
•成像完成后,应及时保存图像和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和不必要的实验重复。
二、仪器的保养和维护除了遵守上述操作规程外,还需要在日常使用中进行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长期运行。
1.清洁和消毒•每次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台面和仪器表面的残留污垢和荧光剂等物质,可以使用消毒酒精或75%的酒精清洁剂进行消毒和清洁。
•确保清洁和消毒后,仪器表面干爽无污垢,避免污染下一批样品或导致仪器损坏。
广州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仪器编号:操作及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凝胶成像系统1.0目的:保证凝胶成像系统的有效使用,实现对凝胶电泳成像的有效控制,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的JS-380A凝胶成像系统3.0 工作环境准备3.1 仪器应放置在室温在 15—30°c,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环境中工作。
3.2 放置仪器的工作台应平坦、牢固、结实,不应有振动或其他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现象。
3.4 强烈电磁场、静电及其他电磁干扰,都可能影响仪器正常工作,放置仪器时应尽可能远离干扰源。
3.4 仪器放置应避开有化学腐蚀气体的地方,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等。
3.5 供电线路提供良好接地,可进一步提高电气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
4.0 操作使用方法:4.1 将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置于拍摄面板上4.2 凝胶成像仪面板操作:4.2.1 打开power键4.2.2 打开UV1键,即可进行拍照4.3 软件操作:4.3.1 打开软件Sensi Capture,4.3.2软件自动预览及捕获图像, 点击拍照键即可。
4.3.3 保存图片4.3.4 关闭电源5.0 维护保养方法:5.1 维护保养周期:两周。
5.2 维护保养条件:按照3.0条款进行。
5.3 仪器检查:5.3.1 仪器需保持清洁,表面外周干净清洁。
5.3.2 检查拍照面板是否清洁完好。
5.3.3 观察紫外灯管是否正常发光。
5.3.4 打开仪器及软件,观察软件数据线是否正常接触,且软件操作功能完好6.0 表单记录:凝胶成像系统维护保养记录表格。
编制/时间:审批/时间:。
凝胶成像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凝胶成像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分析等领域。
在凝胶成像过程中,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工作,实验室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内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室内工作时需要穿戴实验服、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保持实验室内的清洁和通风。
•严禁在实验室内食用、喝水、嚼口香糖等行为。
•实验室内禁止携带任何有害物质,如毒物、易燃物、易爆物等,严禁使用明火。
•实验室内的电器设备必须接入接地插头,操作人员不得将有裸露电线的电器设备带入实验室内。
•实验室内的凝胶成像仪器必须放置于干燥、不易受振动的地面上,避免碰撞、颠簸等影响设备的安全。
•实验室内必须设立急救箱,并进行急救培训,以备突发事故。
凝胶成像仪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设备使用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后方可进行操作。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拆卸、更改、更换任何部件。
•设备加热时要求设备稳定放置,避免偏移,严禁触摸热板。
•设备强磁场作用下应避免携带金属物品接触设备。
•设备运行时要保持设备周围的环境干燥,以防电器元件受潮而受损。
凝胶成像仪器故障处理凝胶成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以下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启动异常:检查电源线和电源开关是否正常,若一切正常,则需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凝胶无法成像:检查照射时间、波长和荧光探针是否正确,检查荧光探针是否过期,需更换荧光探针或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设备系统异常:检查设备运行界面提示信息,重启设备,若仍出现问题,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设备热板不均匀:检查热板外观是否损坏、变形,检查热敏电阻、温控芯片、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需要更换坏掉的组件或联系维修人员处理。
设备保养规程凝胶成像仪器的保养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行和延长仪器寿命的重要工作。
•每次使用设备后,应清洁热板和UV透过板,尽可能避免其表面受到灰尘或污垢污染。
如果表面较脏,可以用稀释的酒精擦拭。
伯乐凝胶成像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伯乐凝胶成像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成像设备,为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我们特制订了伯乐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便用户在实验过程中非常规操作存在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二、安全操作规程2.1 电源接线1.请务必确认伯乐凝胶成像系统的电压要求(一般为220V),并使用符合要求的插头进行接线。
2.在接线过程中,请勿将设备连接到带电的插座上,以免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3.请勿修改设备的电源线路或内部电路。
2.2 电磁干扰1.伯乐凝胶成像系统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输电线路、强电机械等)。
2.在使用设备期间,请勿向它附加或移动电气设备并避免其他电磁设备与本设备在开启的状态下互相靠近。
2.3 使用方式及操作方法1.在使用设备之前,应仔细阅读伯乐凝胶成像系统的用户手册,理解并遵守其中的使用规则。
2.在操作设备时,请避免采用非正常操作方法或未经授权的功能,以免损坏设备或影响实验结果。
3.在使用时请勿将试剂或水溶液喷洒到设备表面,如果不慎喷洒,应立即用干布清理。
4.操作完毕后,请及时关闭设备电源并拔下插头。
2.4 安全防护1.操作设备时务必佩戴手套,以免污染试剂或水溶液并损伤自己的双手。
2.遵守实验安全常识,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化学反应、剧毒反应或人身伤害。
3.在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用并通知设备管理员,以避免进一步危害。
2.5 清洁维护1.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洁。
2.清洁时应避免使用大量水量并注意避免水从连接部位进入设备内部。
3.在拆卸、维护、清洁设备时,请勿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或未得到授权情况下执行操作。
三、保养规程3.1 定期保养1.为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2.长期未使用的设备,在再次使用之前,应定期进行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因素。
凝胶成像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凝胶成像系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备,主要用于DNA、RNA或蛋白质在凝胶上电泳分离后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凝胶成像系统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设备维护有效。
I. 安全操作规程1. 禁止单独操作使用凝胶成像系统之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指导人员的许可。
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单独操作设备,必须有指导人员在场指导。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实验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接触实验物质、酶切刀及电源。
3. 禁止接触高压电源凝胶成像系统中的高压电源和电极板能够产生电击。
在更换电极板或调整电压时,需要关闭开关,并等待电源完全放电后再进行操作。
4. 禁止湿手操作凝胶成像系统是许多实验室中常用的设备,由于常年使用和清洗,设备表面容易潮湿,并带有水蒸气,因此使用前需要确保双手和实验环境的干燥,以避免电击风险。
5. 禁止未经授权的维护如果凝胶成像系统发现故障或需要维护,必须询问设备指导人员进行授权并提供必要的伤害与安全者修复提示,以避免维护过程中因误操作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或伤害。
II. 保养规程1. 正确清洁设备表面凝胶成像系统的设备表面容易因常年使用而铺上各类杂物和细菌,因此需要在每次操作后对设备表面进行清洁。
但需要注意将设备关闭,并在清洗过程中不将水或影响器具运动或感光任何添加物渗入设备中。
2. 电池充电凝胶成像系统中的电池需要定期充电。
每年进行一次彻底充电,以确保设备的蓄电池寿命和可靠性。
3. 更换洗槽中的溶液为了保持成像质量,需要定期更换洗槽中的溶液,并清洗实验室产生的任何多余的胶质、高锰酸钾、二硫化碳、酸、天然气瓶等有毒物质的存储器具。
4. 定期作系统检查凝胶成像系统需要定期作系统检查,包括拆卸零部件,清洁尘土,电子电器元件检查,特别是灯泡的替换。
在替换灯泡时需要注意:先切断电源,等灯泡冷却后再开始更换。
更换时需要先将灯泡插头松开,然后轻轻拆下灯泡。
凝胶成像系统操作简易说明1.准备凝胶:首先,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并根据目标分子的大小和数量选择适当的浓度和体积。
将凝胶基质(如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溶解在缓冲液中并均匀混合。
然后,加热混合液直到溶胶完全溶解,倒入凝胶板或混合至预制凝胶仓中,等待凝胶固化。
2.加载样品:将样品混合物(如DNA片段或蛋白质)与样品缓冲液混合。
使用微量移液器,将样品加载到凝胶井中。
在上好手套的情况下,小心地注入样品,以确保它们均匀分布在凝胶孔中。
3.进行电泳:在凝胶电泳仓中注入电泳缓冲液,确保液面覆盖凝胶完全。
将样品孔两侧分别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电源。
根据目标分子的大小和电荷,设置合适的电场强度和运行时间。
启动电泳,目标分子将在凝胶中移动。
4.准备成像系统:打开凝胶成像系统,并预热镜头。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正确的滤波器、曝光时间和灯光亮度。
确保在操作前检查系统的光源和过滤器是否正常,以便正确检测样品。
5.拍摄凝胶图像:在电泳结束后,小心地将凝胶转移到凝胶成像系统中。
将凝胶平放在透明玻璃板上,并将玻璃板放置在成像系统的透明窗口下方。
通过系统软件调整凝胶图像至最佳状态,确保样品的清晰可见。
根据需要进行图像剪裁和注释,保存图像以备后续分析。
6.数据分析和解释:使用凝胶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测量目标分子的大小,计算相对迁移距离,并与分子量标准相比较。
利用软件工具,在不同样品之间进行荧光密度的定量比较,以获得分析结果。
总结:凝胶成像系统的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谨慎操作,以确保凝胶成像质量。
熟练掌握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并深入了解目标分子的特性和功能。
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介绍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设备,用于检测PCR和凝胶电泳结果。
本文将为您介绍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安全操作2.1 操作前的准备在使用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确保仪器上电线、数据线与设备正确连接。
•在仪器外部仔细检查,确认仪器无明显损坏。
•为仪器供电,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各项设定。
2.2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打开仪器的盖子时,需要先将电源关闭,由于设备高亮度的UV照射,预防UV的灼伤。
•注意避免电线的拉拽、弯曲、锤击等操作。
•仪器正常运行期间不允许撞击,震动。
禁止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咳嗽、喷嚏等动作,以免破坏芯片,反应仓等。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内部设备。
•仪器需要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
2.3 操作后的恢复使用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后,应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关闭仪器电源,将设备移开。
•用干净软布擦拭外部和内部仪器。
•将仪器盖子合上,保持内部干燥。
3. 保养规程3.1 定期检查设备在使用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时,需要定期检查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发射滤镜的灵敏度。
•内部设备的灰尘、污垢等清理情况。
•仪器的电线、数据线等连接是否紧固。
3.2 日常保养为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的使用寿命,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定时清理外部和内部的污垢。
•如果仪器长期不用,应该保证设备干燥,将设备存放在干净、干燥的环境中。
•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如更换灯管等。
3.3 维修如果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先确认故障原因,避免无故拆解。
•维修过程中,应避免触碰禁止接触的位置,如芯片等。
•维修后须经多次测试检验方可使用。
4. 总结本文介绍了核酸扩增凝胶成像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凝胶成像产品系列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凝胶成像产品系列是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设备之一,负责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病理学、生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需要。
本文将介绍凝胶成像产品系列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安全操作规程1.在操作凝胶成像产品系列之前,请务必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与本指南,并按照指南提示进行操作。
2.在设备开启时,应确保研究人员在设备周围;设备在运作时,不可让其他人员站在设备周围,以防止设备操作时发生危险状况,如电击、烈性反应等。
3.不得在设备周围存放易燃、易爆、有挥发性的溶液,避免因为意外操作引起化学反应、爆炸等极度危险事故。
4.操作完毕后,对设备进行清洗和处理不合规的废液。
避免不合适的反应物及残余物等影响下次实验试剂的准确性。
5.勿将设备保养、改装等操作交由未经培训的人员,这可能引起设备使用中的问题,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保养规程1.在操作凝胶成像产品系列前,应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在日常使用中也应该阶段性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2.日常的设备维护最为关键。
在设备日常运行之前,应该对不同的光源、工具等进行擦洗、卫生消毒,清理,以确保凝胶成像过程中不留下污点。
3.配合对设备进行数月至数年的定期保养。
设备的电源系统、印刷电路板、光路及仪器检测元件等均应该定期维护和清洗。
4.若设备运作完成之后,未来些时日内会再次使用时,应该在设备上放置等离子屏幕保护膜,并确保对设备绝对防尘、防磨损。
5.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应该先确认设备的简易结构情况,并接着再考虑是否可能发生硬件损坏等情况。
如果是硬件故障,请立即与设备厂商联系,确保安全。
总结本文对凝胶成像产品系列的安全操作与保养规程进行了梳理和整理,旨在提醒广大研究人员在日常实验工作中,常常忽略凝胶成像产品系列的操作安全性与设备维护与保养等问题。
希望本文对凝胶成像产品系列的使用者能够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保障实验工作的全面进行。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操作说明
1. 打开总电源开关(位于凝胶分析仪的右侧的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将染色后的凝胶用水冲洗后,放在透射样品台正中,并关严暗箱抽屉;
3.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快捷方式
录入信息或者直接点击“确认”进入软件
4.
点击打开拍摄程序5.系统出现以下界面表示安装成功,可以开始成像操作:
参数设置建议:
对比度调整为:0
对核酸成像:曝光时间1000~1500,增益20~30
对蛋白成像:曝光时间500~800,增益20~30
(1)打开反射白灯灯开关:
(a) 调节光圈大小,使画面内能观察到图像。
(b) 在计算机显示屏上观察凝胶是否已全部在显示区域内:如凝胶位置不在画面中央,请重新
移动凝胶位置;如画面内未能将凝胶拍全,请调节变焦。
(2)关闭反射灯开关,打开透射灯开关;
6. 观察计算机上显示的图像,重新调节光圈大小注意避免图像过亮出现光晕。
调节焦距,使图像清晰;
7. 单击右下角的,点击扫描形成文件;退出扫描对话框,将直接进入软件分析,系统自动关闭所有光源,退出拍摄程序。
注意事项
1、开关抽屉时防止将EB沾在抽屉或暗箱上,如不慎沾上EB,擦干后用水冲洗;
2、透射板紫外灯寿命有限,调整图象后及时成像;
3.、若长时间不进行操作,机箱总电源将在10分钟后关闭;
4、拍摄时,请注意不要将过量的缓冲液倾倒在投射底座上;
5、凝胶应及时清理,防止凝胶固化后贴附在透射板上,造成成像不清晰;
6、实验完毕以后请不要将暗箱式抽屉完全关闭,以保证暗箱内空气畅通;
7、请勿用该电脑处理文档等,如需拷贝图片,请将移动盘格式化后再插入;
8、请注意保管好软件加密狗和软件光盘,以免遗失。
凝胶图像分析简单介绍首先点击工具栏如下快捷键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第四步:
第五步:第六步:
第七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