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设计---正负形
- 格式:ppt
- 大小:897.50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共页0科目图形创意第四章第一节课题:《正负形》授课日期2013-11-8 课时 1班级12级多媒体班授课方式PPT教学、题目启发、讲授作业题数1拟用时间5分钟教学目的掌握正负形的特点,拓展直观的想象空间,练习多元的思维方式。
选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重点要求学生在使用正负形时注意表现简洁,两者交接界处的处理要巧妙,同时注意外形的处理也要恰当。
难点正负空间的利用,创意图形的创意方法教学回顾以中国太极图为例,说明正负形的含义及视觉效果,并分析正负形的特征及构成条件。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理性思维发展的迅速阶段,本课创意思维的训练,给学生的想象以有力的支撑,帮助学生拓展直观的想象空间,练习多元的思维方式。
我们常说“一语双关”,语言是这样,视觉化的图形语言同样是这样。
人们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
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
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说明学生们对平面设计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一定的学习能力。
本科针对于授课对象的特点设计此课,以强烈的视觉图形刺激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进一步了解奇特图形正负形创意手法带来的艺术美。
审阅签名:年月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新课导入(播放PPT)(一)通过五个思维游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正负形的构成。
(二)优秀作品赏析。
展示图片,提问: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1. 第1张. 师:作者从脚底的边缘开发出人侧面的造型,非常深刻的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经常引起争论,但又很难消除的社会问题——种族主义。
2. 第2张. 师:福田繁雄是当代视觉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幅作品是他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巧妙利用正负形的创作手法,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
图形创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图形创意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A. 点B. 线C. 面D. 颜色答案:D2. 在图形创意中,对称性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图形的重复B. 图形的平衡C. 图形的对比D. 图形的透明度答案:B二、填空题1. 图形创意中,_________是图形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
答案:点2. 在图形创意中,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可以创造出具有深度感的视觉效果。
答案:重叠;透视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图形创意中“正负形”的概念。
答案:正负形是指在图形创意中,正形和负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正形通常指图形的主体部分,而负形则是背景或剩余空间。
通过巧妙设计,可以使负形也成为视觉的焦点,增加图形的趣味性和深度。
2. 描述一下如何通过图形创意来表达“时间”的概念。
答案:在图形创意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表达“时间”的概念:(1) 使用时钟、沙漏等与时间相关的符号;(2) 利用光影变化来模拟时间的流逝;(3) 通过图形的顺序排列来表现时间的顺序性;(4) 利用色彩的渐变来象征时间的连续性。
四、设计题1. 设计一个图形,要求同时表现“速度”和“静止”的概念。
答案:设计一个由多个同心圆组成的图形,每个圆代表不同的速度级别。
最内圈用静态的图案表示“静止”,而外圈则用动态的线条和形状表示“速度”。
通过线条的粗细和方向变化,可以表现速度的快慢和方向的变化。
2. 请设计一个图形,用以表现“环保”的主题。
答案:设计一个由地球、树叶和循环箭头组成的图形。
地球位于中心,代表地球本身;树叶环绕地球,象征自然和生命;循环箭头则表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性。
整个图形传达出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环保理念。
第十一章正负形创意设计学习目标:图形的形态和特征构形和组织图形创意的程序色彩的应用项目分析11.1、图形的形态和特征1 、共生图形(1)图形形态:共生图形的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正形与负形的形态;另一种是形与形的相互借用的形态。
前者是由轮廓线的共用而在线形中隐含着两种各自不同的含义。
共生图形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排斥”的矛盾显现,创造的一个特殊的物形机体,属于“一语双关”的图形。
(2)图形特征:有共用线或以共用线形成的形。
两种共生形态分别形成的正负形和多形共用的关系都是完整而且独立成形的,相互依存,同等重要。
正负形的关系实际上是“图”与“地”的关系。
图形与背景交替显现,能把同一部分看作两个以上对象的图形。
多形共用的关系实际上是形的借用关系。
(3)构形手段:构形手段一:作物形甲的轮廓线,使其同时是物形乙的轮廓线,甲乙形互借互生,即形成了共生图形的显著特征——共用线。
构形手段二:作物形甲的轮廓线,使物形甲的部分形象也同时构成物形乙甚至物形丙的部分形象,形成巧妙的整体结合,即形成了共生图形的另一显著特征——共用形。
(4)创意特性的表达:表达的关键取决设计师本人对“形”的感觉敏锐度。
要在瞬间即能看出这一个正形的负形,并能就负形的变化和正形与它的组合判断出端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形”的共用关系,并用这种关系使原形象转变为新的形象。
2、换置图形(1)图形形态:换置图形的形态中保持着原有图形的基本特征,用其它类似的形状去替换原物形中的某一部分,虽然物形中的结构关系不改变,但经过组合后的图形面貌却因形的替换带来了“义”的升华而焕然一新。
(2)图形特征:换置图形和被换置形所产生的作用,导致了逻辑上“张冠李戴”的荒谬,同时,替代物的荒诞和异接改变了图形本身的形态,从而产生“义”的转换,但视觉效果却并未失去意义。
(3)构形手段:在创意时,常用的办法是把一个物体的某一部分更换在另一个物体某一部位上,或将一个物体的整体移植在另一个物体的某个部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