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SOP(手工法)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血液分析仪与手工法计数儿童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与手工法对儿童血小板计数产生的误差。
方法:用两种血液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对60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成人血小板值高于正常参考上限(300×109/L)的比率低于儿童,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的儿童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分析仪分析时出现异常报警(URI),直方图尾部有异常升高的血小板值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使用血液分析仪计数儿童血小板时如出现,计数有警示信号(URI);MCV0.05)。
MEK-6108测得的值[(204.0±80.5)×109/L]与手工显微镜计数值[(190.0±65.3)×109/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将MEK-6108血液分析仪分析时出现异常报警(URI)的28例标本的血小板值[(486.0±98.7)×109/L]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279.0±76.5)×109/L]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不同的血液分析仪虽然有不同的生产厂家,且分析原理及试剂有所不同,但在分析时只要按其要求操作,所取标本合格、操作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5~60 min),所得的血小板结果无明显差异[1],笔者的结论也与之相符。
血液分析仪所测得的血小板值高于正常参考上限的儿童多于成人,考虑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某些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溶血性贫血、川崎病、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喘息发作期、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引起血小板增高,这可能与血小板活化参与其发病机制有关[2],而这几种疾病儿童的发病几率要大于成人。
②在采集儿童静脉血液时由于儿童与工作人员难以很好地配合,采集到的标本很容易造成红、白细胞破坏形成碎片。
由于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的测定是与红细胞在同一个计数池中进行,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2~24 fl)范围内的颗粒被计数为血小板[3]。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9-09-09T16:33:30.5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张婉婧[导读] 若2次计数误差小于10%,取其均值报告;若计数误差大于10%,应做第3次计数,取2次相近结果的均值报告。
黑龙江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150010摘要:目的:临床检验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对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手工计数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明显高于立刻检测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1、2、4小时血小板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放置10分钟血小板数(P<0.05)。
应用手工法测定血小板,血小板数在立刻检测和放置 10分钟、1、2、4小时时血小板数差异不明显(P>0.05),放置8小时后血小板数明显降低,低于其它时间的血小板数(P<0.05)。
MCV大于70fl时,两种检测方法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小于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同标本放置时间、红细胞体积相关,必要需要重新采血,或者是采取手工计数。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血小板来自骨髓的巨核细胞,体积较小,直径2~4微米,寿命约~11天。
正常人血小板约有2/3在外周血循环,1/3滞留在脾脏;衰老的血小板主要在脾脏清除,也有少量在肝脏清除。
血小板在止血,血栓形成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血小板磷脂参与多种凝血因子的活化等。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1]。
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反应迅速,首先粘附于损伤之处,继而聚集,形成凝块并释放多种促凝或血管活性物质使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临床血库操作规程SOP第一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其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知液资源必须加发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敌国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节器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端正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敌国科(敌国库)人员其同实施。
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巾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技术规范术中输血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遵循“循证原则”,积极实施成分输血,缺什么、输什么,适当欠量输血。
1.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气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血红蛋白浓度>100g/L,一般不考虑输血;血红蛋白浓度<70g/L ,应考虑输;血红蛋白浓度在70~100g/L 之间,应根据继续失血的情况、手术进行的程度、患儿基本身体状况、心肺代偿功能以及循环动力学状态,综合考虑是否给予血液或血液制品。
2.血小板2.1适应证:①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 ×109/L ,伴有严重出血者;②血小板计数不低,但功能异常所至严重出血者;③大量输血所致的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5.0 ×109/L 伴有严重出血者)。
要求ABO 血型相合,一次足量输注。
2.2输注血小板的种类2.2.1浓缩血小板采集:我国目前规定手工法由200ml 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为1 个单位,不含保存液的容量为25~30ml ,需要加入保存液者容量为50~70ml,所含血小板数应≥2.4 ×1100,红细胞混入量≤1.0 ×91。
0机采的血小板1 个单位(袋)为1 个治疗量,所含血小板数≥2.5 ×1110个,相当于10 个单位手工采血小板。
机采的血小板纯度高,外观半透明,橙黄色,混入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极少。
保存: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24 小时,4℃保存有害。
特制的血小板保存袋在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 天。
剂量及用法:剂量视病情而定,用输血器输注。
一般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数1.0 ×1011个可使输注后1 小时的外周血小板数增高约1.0 ×109/L 。
儿童每10kg 体重要输手工法制备的血小板2 个单位;【注意事项】①输注前要轻摇血袋,混匀;②因故未及时输用要在室温下放置,不能放冰箱;③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止血;④要求ABO 同型输注;⑤Rh 阴性患者要输注Rh 阴性血小板;⑥如患者有脾肿大、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检验地带网等非免疫因素存在,输注剂量要适当加大。
血小板计数的应用研究与分析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逐步发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逐步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仪器存在的不足仍需传统的手工法和显微镜来弥补。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血常规现在已作为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其中血小板计数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与疾病,药物,手术及病人的自身因素及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
在细胞分析仪中利用电阻抗法,血小板通过小孔引起电阻变化,产生的脉冲经数字化后,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数目。
是目前常规筛检血小板计数的主要方法。
但在血液分析仪中还不能完全排除非血小板有形成分的干扰,故当血小板计数有减少异常时仍需镜检复核或复查血小板。
正确认识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有助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合理用药。
1.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2015年1月门诊血常规中随机选取500例。
测定:用迈瑞BC5800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的稀释液和溶血素进行测定。
方法:将迈瑞BC5800全血细胞分析仪做过整机保养之后,换上当月新的稀释液和溶血素进行测定。
将500例血常规分为50组,10个为一组进行上机测定,主要读取血小板计数。
将血小板计数偏高(>400x10^9/L)和血小板计数偏低(<100x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复查,即推片,染色,显微镜镜检,排除仪器计数所产生的误差。
2.结果500例标本中,共有432例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标本共有26例。
血小板计数偏低的标本共有42例。
将血小板计数偏高和偏低的标本,共计68例,全部进行推片和瑞氏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镜检复查,以排除仪器误差。
结果血小板计数结果偏高的标本,在显微镜下血小板全部为偏多,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的有67例血小板偏低,其中1例为血小板聚集,需要重新抽枸橼酸钠抗凝管和肝素抗凝管来进行血小板的测定,其余在显微镜下均为血小板偏低。
现将血小板计数偏高的标本进行百分比和科室来源统计,新生儿科2例,占7.7%;儿科8例,占30.77%;骨科3例,占11.54%;心内科7.例,占26.92%;无诊断科室6例,占23.08%。
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SOP文件编号: xxxx医院 XXXX临床检验实验室版序:xxxx页码:第1 页,共5 页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测定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构成的染色液染色,血片中的细胞由于内容物不同,而被染成不同的颜色,根据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数量)形态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试剂及仪器](一)染色液1.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I液取瑞氏染粉 lg、姬姆萨染粉0.3g,置洁净研钵中,加 2 ML丙三醇和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
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再吸出上清液。
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
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min,共5天,以后存放一周即能使用。
?液 pH6.4—6.8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无水)6.64g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 pH,加水至1000ml。
2(快速染色液I液:磷酸二氢钾 6.64g磷酸氢二钠 2.56g水溶性伊红 Y 4g(或伊红 B2.5g)蒸馏水 1000ml石炭酸 40ml煮沸,待冷备用。
?液亚甲蓝 4g蒸馏水 1000m1蒸馏水 1000m1高锰酸钾 2.4g煮沸,待冷备用。
文件编号: xxxx医院 XXXX临床检验实验室版序:xxxx页码:第2 页,共5 页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 3(30s快速单一染色液贮存液瑞氏染粉 2.0g姬姆萨染粉 0.6g天青 E 0.6g甘油 10.0ml聚乙烯D比咯烷酮(PVP) 20.0g(或曲拉通X-100 3ml)甲醇 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6.2-6.8)磷酸二氢钾 6.64g磷酸氢二钠 0.26g石炭酸 4.0ml蒸馏水加至 1000ml应用液l液、2液按3:1比例混合放置14天后备用。
(二)显微镜。
(三)计数器。
[标本的采集]取手指血或静脉血1.0ml,置于抗凝管中(2%EDTAK2)摇匀待检。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陈伟;涂慧英;李月【摘要】目的:观察鞘流电阻抗、荧光染色与手工计数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之间的差异。
方法收集血小板高值(>500×109/L)85例、中值(100×109/L~300×109/L)211例、低值(<50×109/L)161例,分别在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BC+DIFF 模式(鞘流电阻抗法)及 CBC+RET(荧光染色法)下计数血小板,同时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传统的血小板手工计数,比较3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结果观察所有标本在 CBC+DIFF 模式下,血小板直方图以及相关的仪器报警,阳性者手工推片,染色镜检血小板形态。
结论鞘流电阻抗法对低值和高值血小板的识别能力不如荧光染色法及手工计数,必要时需用荧光染色法或手工法复检,血小板的直方图以及相关的仪器报警阳性时,应推片镜检血小板形态。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00)026【总页数】3页(P3677-3679)【关键词】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鞘流电阻抗法;荧光染色法;草酸铵稀释法【作者】陈伟;涂慧英;李月【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400010;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检验科 4083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发展较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仪器法具有快速、便捷、可检测参数多、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显微镜手工计数法的操作繁琐、耗时等缺点,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是目前常规筛检血小板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仪器检测血小板的原理不同,临床血小板计数工作中抗干扰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尤其是现在临床上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日益增多,但输注血小板价格高,且存在免疫学输血反应和感染的风险,鉴于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检验科提供一个准确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血小板检测过程中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发表时间:2012-09-20T16:46:08.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康峻岭1 王欣1 田伟2( 通讯作者)[导读]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准确的计数结果,应结合直方图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
康峻岭1 王欣1 田伟2( 通讯作者)( 1 沈阳市妇婴医院病理科 1 1 0 0 1 4 ; 2 沈阳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 1 0 0 3 4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测定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方法: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又对其中的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70f1、血小板计数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约合三千余例进行目视显微镜计数或采用其它方法重新采血计数。
结果:血小板抗凝剂,小红细胞数量、试剂的质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标本放置时间、血小板体积异常等均可影响正确计数血小板数量。
结论: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直方图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
【关键词】血小板影响因素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367-02血小板(PLT)检测是研究止血与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其他血小板参数可靠性的基础,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血小板由于体积小,特别是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故常难以计数。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但对血小板检测,其结果往往不很稳定。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很多,现探讨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血细胞分析仪(BC—3000 PLUS),为深圳迈瑞公司产品。
1.2 试剂全部配套试剂和质控液。
1.3 标本 2008 年5 月至2009 年5 月之间,我科所检测的病房和门诊的4 万余名患者的全血和预稀释标本。
1.4 检测方法对标本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并对其中三千余例标本同时进行目视显微镜计数,这三千余例标本基本可分为三类:(一)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二)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三)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70fl2 误差原因分析2.1 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不顺,组织液混入,混匀不及时等均可促成血小板(PLT)聚集,导致计数结果偏低,在PLT 直方图上提示有大颗粒存在,PLT 聚集是影响PLT 技数的主要原因,结果极不可靠,对此种情况须重新采血进行了显微镜镜检,并与正常图形进行对比。
XT-2000i 血常规检查1. 分析参数和方法学名称Sysmex XT-2000i 提供30项参数的结果,各检测参数和方法见表1。
表1. Sysmex XT-2000i 各检测参数和方法 参数首字母缩写 检测方法 白细胞WBC 流式细胞计数 红细胞RBC 鞘流DC 检测方法 血红蛋白HGB SLS 血红蛋白检测法 红细胞比积HCT RBC 累积脉冲高度检测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由RBC 和HCT 算出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由RBC 和HGB 算出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由HCT 和HGB 算出 血小板PLT 鞘流DC 检测方法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流式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 中性粒细胞数NEUT# 淋巴细胞数LYMPH# 单核细胞数MONO# 嗜酸性粒细胞数EO# 嗜碱性粒细胞数BASO#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 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算出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 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算出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根据血小板直方图算出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根据血小板直方图和PLT 算出 大血小板比率P-LCR 根据血小板直方图算出 血小板压积PCT 根据血小板直方图算出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 流式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数RET# 幼稚网织红细胞比率IRF 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 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 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 HFR2. 原理2.1. 鞘流DC检测方法(RBC、PLT、HCT)在该检测器内,样品喷嘴定位在孔的前面且与中心对齐。
将稀释后的样品由样品喷嘴推入锥形室以后,由前鞘流内的试剂包裹通过小孔的中心。
通过小孔以后,经过稀释的样品由后鞘流中的试剂包裹送入捕集管中。
这样就可以防止该区域的血细胞回流,并防止产生假性血小板脉冲。
一、目的:保证血细胞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范围:合用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检测。
三、实验原理样品通过样品吸引管吸入, 经过准确定量的样品和稀释液一同被送入混匀腔、 检测室在 同一个检测室轮流测量 WBC/HGB 和 HERBC/PLT 的所有参数。
对 WBC/HGB 测量, WBC/HGB 溶血剂被加到测量室进行进一步的稀释和溶解红细胞, 然后样品进行大约十秒钟 化学反应。
反应过程中,红细胞被溶解,生成血红蛋白,并形成红色甲基红蛋白。
白细胞保 持完整。
此外,白细胞(WBC )的大小和数量可用 DC 检测方法测定。
在 HGB 测量阶段, 用光度计检测血红蛋白浓度。
在 RBC/PLT 测量中, 稀释的样品由混匀进入检测室, 采用 DC 方法测定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大小和数量。
四、标本要求:抗凝静脉血、手指尖部末梢血五、开关机程序(一)启动1、检查仪器是否有稀释液及溶血素,然后打开仪器右侧电源开关,仪器将执行自动冲 洗及空白检测,大约 15 分钟后进入准备状态。
2、检查(1)在仪器准备状态下,按样本号的图标将浮现数字键盘,输入病人的 ID 号。
注:在输入样本时,可按 ALPH 进行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循环切换。
(2)测量模式普通选择“全血”模式。
测末梢时按“稀释”键。
(3)按仪器右下方的 PUSH ,打开紫色的小门,然后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适配器内, 关上样品门,点击显示屏“运行”键检验完毕后仪器自动打印出结果。
(二)关机:关机前用清洗液当标本检测一次,按显示屏右下角的“关机”键,仪器自 动执行关机程序,大约需 2 分钟。
然后关闭仪器右侧电源。
六、操作步骤(一)预稀释模式(合用于微量全血)1、打开紫色的小门,将空子弹头(IML )放入样品适配器,关上样品台门,点击显示 器“稀释”键→分装→执行,仪器将自动放入 500UL 稀释液,执行完毕后,取出子弹头。
2、20UI 末梢血加入盛有稀释液的子弹头,充分混匀,然后放入适配器,关上样品门, 在主界面上选择“稀释”键一运行,执行完毕仪器将自动打印结果。
优化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方法的应用袁小玲;李文斌;熊春梅;刘云华;白红英;杨卫红【摘要】@@ 对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输注血小扳是特异性治疗方法.随着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应用,血小板输注逐年增加[1].【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0(028)005【总页数】2页(P493-494)【关键词】方法改良;方案;浓缩血小板;红细胞;折断式压延血袋【作者】袁小玲;李文斌;熊春梅;刘云华;白红英;杨卫红【作者单位】宜春市中心血站,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2对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输注血小扳是特异性治疗方法。
随着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抗肿瘤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法的应用,血小板输注逐年增加[1]。
近年来,血小板的制备方法有手工法和机采法两种,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推广应用,机采血小板的用量明显大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具有采集时间长(50~90min)、成本高、献血者招募困难等缺点。
而手工浓缩血小板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欧美国家,手工血小板的临床使用占所有血小板种类的40~50%[2],如何有效提高手工分离血小板的质量是血站人不断努力探索的内容。
我站自2008年3月至今制备浓缩血小板在传统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采用浓缩血小板改良方法,制备的血小板其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血液来源血液来自本站无偿献血者,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血小板计数大于150×109/L,每次献血量为400ml,6min内采血完毕,采血过程顺利。
1.2 器材 CR-7大容量低温离心机 (日本日立公司)、热合机、分浆夹、血小板振荡保存仪、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迈瑞BC-3000Plus)。
400ml折断式压延四联袋;400ml塞头式吹塑四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