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9.二年级下册19课最大的书
- 格式:ppt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15
19 最大的“书”教学目标:1. 会认“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第10小节。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识字:指导学生利用识字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难记的字:勘、痕、厚。
写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抓关键笔把字书写正确、美观。
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竖撇”写好字。
初读:把课文朗读正确、通顺、流利。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很精神,以前学过的生字都掌握得很好真棒!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出示课件:小男孩“川川”】小朋友们好,我叫“川川”,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学习伙伴。
我正准备跟爸爸去爬山呢,我们一起出发吧!【播放山川图片: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这是谁呀?【出示:地质勘探队员】谁再来说一遍?“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工作的?地质勘探队员经常到野外实地查看,有的进行古生物研究,有的进行矿产的探测等等。
感兴趣的同学回去再去查查有关资料。
大家听听,川川也有问题了……【出示课件:川川:“叔叔,您在看什么?”叔叔:“我在看一本最大的‘书’呢!”川川:“最大的‘书’?”】【出示课题】川川听不明白叔叔的话,聪明的小朋友,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吗?(叔叔是在看岩石,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
)大家发现了没有,课题上有一个小秘密——?(“书”字加上了引号)为什么?(因为它不是真的“书”。
)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为什么岩石就是“书”呢?神奇的自然界就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川川去爬山,探索这个奥秘,好吗?【出示:三座山峰“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爬山之前,让我们先做好准备,请同学们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9最大的书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一读对话,初识“书”的外形1、回顾生活中的书,引出文中最大的“书”。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平常读的书,书上有字、有画、有丰富的知识,我们还知道读了书,将来能更好地建设祖国(师边说边板:书、字、画、知识、作用),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读读书,一起来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生: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的声音很响)师:如果声音稍微轻一点,可能更好听,试试。
(学生果然读得很好)师:下面请把书翻到83页。
2、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
师:谁愿意和我合作,一起来读1-4小节(学生小手如林)你叫什么名字?生:我叫×××师:如果我是地质勘探队员,那你就是谁?生:沉思片刻,我是川川。
师:一个很机灵的孩子。
师生分角色朗读1-4小节。
师:你读得很认真,谢谢你,谁愿意再和我合作,超过刚才的小朋友?师:你能超过刚才的小朋友吗?生:自信地点点头。
师:为什么能超过他?生:我相信自己能超过他。
师:好!有自信,咱们就成功一半了,其它小朋友有一个任务:边听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师生合作再次朗读1-4小节,读完后,全班孩子鼓掌。
师:小朋友热烈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读得很不错。
从我们刚才的对话中你们明白什么?生:我知道了岩石就是一本书。
生:我知道了,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
师随机板:岩石“书”。
3、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孩子们,想不想看到这本“岩石书”呀?生:想!师:点击课件,出示岩石,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生:读。
师:你读得不错,把句子后面的“?”都读出来了。
谁再来?生:读(没有读出厚厚的感觉)。
师:“岩石书”一层一层,厚吗?(师边说边做手势)。
生:厚师:如果你把“一层一层”、“厚厚”这两个词语放慢读,会更好,再试一试,好吗?生:认真地再读,有进步。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最大的"书"》是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是一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文章。
店铺为二年级师生整理了语文课文《最大的"书"》,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指导揭题:书写“书”,让学生说自己看了哪些书?用( )的书说一说。
然后引出课题——最大的书。
[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希望激起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听了他们自己同伴的介绍,可能那本“有趣的书”就会有更多感兴趣的孩子的参与。
]通过学生的预习感知,在标题中加上“”。
[双引号的作用在目前为止都只是对话的专用,但这里却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教师没有硬加给他们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课文实际让学生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材内容19 最大的“书”主备人彭胜群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
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
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19 最大的“书”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三篇第1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藏cáng______zàng______壳ké______qiào______【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双耳失______ ____________不绝前______未______如______似______ 夜以____________ 不______不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选出不正确的音。
册(cè chè )______底(dì dǐ )______印(yìn yìng )______ 质(zhì zì)______趴(bā pā)______陆(lù lǜ)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猜谜复习生字,词语。
山下有石______家里一块玉______厂里过日子______小其拿锄头,用力挖宝藏______遇到事情都要问清楚,问明白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跑______刨______ ;铁______底______;理______埋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选词填空兴奋兴趣①达尔文对稀奇古怪的昆虫很感______。
②父亲惊讶地看了一眼喜欢研究的儿子,______地举起那束报春花。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刨根问底—______认真—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给下面的字换部首并组词。
①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案背景: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现在的教育教学不再是过去的生搬硬套,而是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并深入理解教学课题:最大的“书”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五组课文的其中一篇,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自然现象、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而这篇课文主要告诉学生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里面蕴藏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而在地质队员的眼中,那些不起眼的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岩石上面留下的各种各样的痕迹,都是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书”里。
教学目标:1、会写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生字词,朗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用具及资源使用:岩石石块,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表演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第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几块不同的石头。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交流你从石头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师导入:在我们眼中这些不起眼的小石头在有的人眼中可有大作用,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生齐说课题)师板书。
3、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请仔细读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吗?你想知道什么?注:学生地处农村,石头是随处可见又最不起眼的,从此入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从课题中的引号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一种向往,并理解引号的使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标记不认识的字,思考:这本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引号呢?2、生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图片、串词等方法学习“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12个生字,会写“岩”“刨”“底”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岩石是最大的书。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做好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
看老师写课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二)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课题中书的引号,以书为什么加引号,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这一阅读期待,引领学生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书为什么加引号?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倾听、思考。
(二)交流: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学习岩石,会写“岩”。
(三)学习字词:藏着铁矿宝藏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1.出示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点红“藏着铁矿”“宝藏”,大家看,这是一组多音字,谁会读?这两个词跑到句子里面,谁还会读?2.那为我们祖国寻找这些宝藏的人,我们叫他(出示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儿特别长,要读好他,我们先读好“地质”,“勘探”,再读“地质勘探队员”。
)3.刨根问底什么是刨根问底?4.齐读这4个词。
课文写谁刨根问底?他问了哪些问题?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1-12小节,用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设计意图识字学词是低段语文的重点,将这四个词串起学习,即落实了音的难点,又无痕地理解了词义,同时穿起了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读好川川的问题。
(一)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1-12小节,用波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设计一、谈话导入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2、师生合作分解色朗读课文。
教师读叙述的语言,女生读川川的话,男生读叔叔的话。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2、指导学习“岩”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
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
(高兴的语气)6、这本书里有什么?7、有字(板书字)。
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
(高兴的)8、多媒体出示矿物质。
9、有画(板书画)。
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
(更高兴)10、多媒体出示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
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
指名读。
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6、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板书设计19最大的“书”字雨痕波痕矿石岩石画找宝画树叶贝壳小鱼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最大的“书”》。
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出现一本书,书上一页出现四个词语,让学生认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二.找出问句,读好对话。
1.为什么觉得川川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呢?3.川川这样刨根问底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来读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吧!4.小朋友们,学着刚才的样子,同桌两人读读对话,边读边想,从叔叔的话里,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知道了什么?读完之后,同桌还可以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