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8
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课前准备1。
生字词卡片。
2。
化石与矿石标本、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
您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不?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
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
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分组读议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与波痕呢?3、您明白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不?除了书上说的,您还明白别的用处不?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考虑结果。
汇报交流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2、默读“我明白”,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明白了什么。
第二课时认读词语卡片地质勘探队员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脚印波痕自读课文,相互交流1、边读边考虑:从“叔叔”说的话里,您明白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
(也能够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与传看)总结谈话读课文最后一段。
您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不?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与要求会写的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教案最大的书教学目标、认识本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
(宋体,五号1倍行距)2、有感情朗读文××××××××××。
3、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本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预习提纲、初读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时一、导入新。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
(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
(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
(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师:说得多好啊!)2、师:这节,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
(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二、初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
孩子们,开始吧!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的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能够理解大的书在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方面的重要性;2. 能够掌握获取书本信息的基本方法;3. 能够培养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大的书在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方面的重要性;2. 掌握获取书本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本;2. 大的书参考资料;3. 彩色笔、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本大书,并询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么我们要读大的书?”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的呈现(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大的书的意义和作用,如传承文化、积累知识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获取书本信息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封面、翻阅目录等。
3. 学习方法的指导(10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语文课本,了解书本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组织方式。
2) 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遇到不认识字或不理解意思的方法,如求助老师、查字典等。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大的书,通过观察封面、翻阅目录等方式获取书本的基本信息,并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大的书,培养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
5.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大的书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的帮助,并与他们交流分享。
6.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大的书在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方面的意义和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大的书在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方面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如讨论、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并且引导学生探索和运用获取书本信息的方法。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大的书的认识和价值,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大全《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材简说《最大的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本单元以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课文,学生在见识了《古诗两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雷雨》变幻的自然现象之后,《最大的书》又带着他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因此本课处于一个重要的教学地位上。
《最大的书》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
从而使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阅读能力等均有所发展,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而且学生对自然科学类题材的课文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的思维还以形象思维占主导。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最大的书》精彩教学设计吧《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最大的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佚名)《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三(太仓市实验小学薛丽芬)生成是可以预设的《最大的麦穗》的设计(江苏徐州矿务集团庞庄实验小学朱红)《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四(杭州市学军小学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倪宗红)品读感悟明理(苏教版第十二册《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佚名)《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江苏常熟徐市中心小学金鸽、朱伟康)《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二(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张文俊)《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之五(By: 丫头老师) 《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二(佚名)《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四(作者:谢萍)《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作者:谢洁)《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八(平湖市实验小学语文名师陆国琴)《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三(佚名)《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七(东门小学李小苓)《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四(南昌市铁路第一小学王晶)《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六(By: linpi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最大的“书”》教案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__。
(宋体,五号1.5倍行距)2、有感情朗读课文__。
3、学习__。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
(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
(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
(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师:说得多好啊!)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
(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
孩子们,开始吧!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
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闫里学区福和希望小学祝钦英教学目标: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底”、“刨”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以“书”导入1师:(板书:书)请同学们看黑板上写着什么字?你都见过什么?(给书加引号,板书:最大的)2、这个课文题目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齐答:书。
说说见过的书。
齐读课题发现课题带引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阅读提示: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1)(出示生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小朋友读读这些生字词呢?(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出示地质勘探队员的图片)认识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工作。
字理识字:岩、印实物识字:册反义词识字:厚,你能说说什么厚,什么薄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识字:痕。
给“煤”找朋友。
出示课文中川川问的那些问题,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变魔术认识“刨”字。
学了这么长时间,我们来放松一下,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
(依次出示“泡”、“饱”、“跑”、“抱”、“炮”、“袍”字)说儿歌,你也给“刨”字编个顺口溜吧。
说一说: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理解“宝藏”的意思。
(4)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刨”“底”,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写时要注意什么?2.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田字格里写一遍。
3、反馈、评议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领读生词开火车读生字看图片能说出相册、集邮册。
说一说说带“痕”的词语组词。
找、读川川问的那些问题。
认读生字。
抽生回答说一说发现问题,回答。
练习书写。
评议三、朗读课文,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比比那组读得好。
3、读儿歌:川川去爬山,认识了地质勘探员。
勘探员叔叔本领强,能把岩石当书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最大的书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首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房,房屋的房。
大家叫我房老师就可以了。
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
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2、师生合作分解色朗读课文。
教师读叙述的语言,女生读川川的话,男生读叔叔的话。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2、指导学习“岩”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
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
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
(高兴的语气)6、这本书里有什么?7、有字(板书字)。
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
(高兴的)8、多媒体出示矿物质。
9、有画(板书画)。
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
(更高兴)10、多媒体出示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
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
指名读。
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6、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宋体,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初读课文,了解最大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
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
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
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
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
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
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
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
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
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
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
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
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
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
(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
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
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
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不
是我们平常说的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2、说一说最大的书指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
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
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小组合作说说划出的问题。
3、展示汇报划出的问题
主要有四个问题: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4、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5、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6、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
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
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图片出示雨痕、波痕的
样子)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
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
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图片)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
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生答:这里的
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
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
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
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
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
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
回答:“化石”。)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
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
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
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
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
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
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
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
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师:前面的问题我们都帮川川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一定
难不倒聪明的孩子们,哪个小组来帮川川?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
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
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
的作用吧!)
7、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
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1)齐读。
配套K12教育资料
配套K12教育资料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勘探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