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6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2(新版)沪教版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气体的收集方法;2.学会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3.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前预习】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体现物理性质又体现化学性质的是()A.灭火B.制干冰C.制化肥D.作温室肥料2.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到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D.测定两种气体的密度3.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和。
实验室中收集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一般要考虑该气体的和。
4.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溶于水。
因此,实验室中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使用法。
【学习过程】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及反应原理(1)原料:;(2)原理:;2.装置的确定(观察与讨论)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讨论(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归纳小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发生装置:型,收集方法:。
【演示实验】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演示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检验、及验满。
【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五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按要求装配好仪器○3向漏斗中注入盐酸○4向锥形瓶中加大理石或石灰石○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思考与讨论】(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怎么检验瓶内气体已收集满了?二、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群产生有害影响。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
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先进行试验【当堂训练】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的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2.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分液漏斗 B.锥形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A.一定比空气大 B.一定比空气小C.可能比空气大也可能比空气小 D.应与空气密度相近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按要求连接仪器;④向长颈漏斗注入酸;⑤收集气体,正确顺序应是( )A.①④③②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④①⑤D.①②③④⑤5.2011年11月28日到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教学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两种基本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两种基本类型。
三、交流与讨论1.P44活动与探究图2-17①的现象2.图2-17②的现象 据此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3.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 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 。
在进入可能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检验 的含量,以免危害 。
四、典型题例1.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写出A 、B 两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A 装置:现象 ; 验证的性质 。
B 装置:现象 ;验证的性质 。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D E F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常温下,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
(3)某班同学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分组制取氧气实验时,有几组同学在药品、加热正确的情况下的情况下不见气泡产生,你认为可能是因为 ,该实验将结束时常会出现水沿导管快速倒流现象,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 。
(4)A 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甲烷气体,可以判断制取甲烷的反应物常温下的状态为 。
甲烷除了用排水法收集外,由于它的密度比空气小,还可用 法收集。
(5)F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五、达标检测②水 ① A B C1.(2014淮安)在实验室中选用题16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文字方程式是。
(3)可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是。
(4)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填”a.将导管移出水面”或“b.熄灭酒精灯”)。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1)主备人:xx 审核人:xxx 班级:初三()班姓名:【基础再现】1.二氧化碳和水一样,也有三种状态,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态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态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是态二氧化碳,此状态的二氧化碳又叫做。
主要是因为它在温度高于一78℃时,可直接变成态,此时要周围环境的热量,因此常用作。
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利用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基础训练】1.二氧化碳和氧气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能灭火B.都能供给呼吸C.都无毒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D.含碳燃料的燃烧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叙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溶于水生成碳酸C.不支持燃烧D.降温加压变成干冰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强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5.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拨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6.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加热碳酸生成二氧化碳D.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C.凡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2.2奇妙的二氧化碳学案回忆:到现在为此,我们已学过的哪几个反应产物里有二氧化碳?并不是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都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从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分析。
实验:①稀盐酸和大理石现象:②稀硫酸和大理石现象:③稀盐酸和碳酸钠现象:碳酸钠+ 盐酸→ 氯化钠+ 水+ 二氧化碳(Na2CO3 ) (HCl) (NaCl) (H2O) (CO2)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或(主要成分都是)与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文字反应式)讨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浓盐酸和大理石?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稀盐酸和碳酸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
反应条件:。
回忆: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说明:锥形瓶可用、、来代替,分液漏斗也可用来代替。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相同。
四、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理由:①②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①查:;②装:;③塞:;④液:;⑤收:;注意事项: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以下形成,防止;②反应器内的导管即可,不宜,否则;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加热;④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以利于。
六、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①检验方法:。
②验满方法:。
小结:由于确定实验装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所以很容易陷入难以解答的困境,但解答时,若能明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以及所需气体的量的多少,即可突破难点。
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①先要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选择药品的一般原则是: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控制,药品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尽量减少污染。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③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来得到这种气体。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情景展示1] 在北方,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如何检验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危害呢?最常用的方法是做灯火试验。
在进入菜窖之前先用长棍或者竹竿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送进菜窖(底部),假设蜡烛正常燃烧,那么可以进入;假设蜡烛熄灭,那么说明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应该通风换气后再进入。
[问题探究] 通过以上内容,你能归纳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吗?[归纳提升] 气体的物理性质一般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和溶解性等几方面描绘。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这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探究] 向烧杯中缓慢倒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什么现象?[考虑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所以先熄灭。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2][问题探究]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什么现象?[考虑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响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沪教九上《2.3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3.练习用铁架台固定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基本操作。
4.树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环保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2.学会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准备:
试管、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带导管)、火柴、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汽水、某某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及教学后记:
论对比的试
管放在一
起观察有
利于学生
对实验现
象的准确
描述。
反应式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分析反应式从反应物与生成物各是多少种物质的角度仔细分析这两个
反应:
CO2 + H2O = H2CO3
分析结果:一个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另一
个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
(投影)
观察与
分析
反应类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
应。
学生理
解记忆
引导学生
归纳出:化。
二氧化碳的性质学案:1、记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水溶性2、记住二氧化碳得从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3、会写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其实验现象:记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会写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相信自己,我能行!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中怎样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与哪些性质有关?通过实验探究1了解并记住二氧化碳有关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阅读课本p129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三分钟后学生脱离课本,小组进行讨论自学思考题并将问题的答案记录在笔记本上针对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假设,你认为应该怎样去验证你的假设?: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______的____体,密度比空气的__ ,___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叫______。
2、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事实是()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CO2的瓶中,火焰熄灭C、CO2可以变成固体D CO2能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瓶口朝上的容器中3、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A、比空气密度大B、能溶于水C、溶于水变成干冰:通过实验探究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并记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阅读课本p129实验探究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探究内容并完成自学思考题,然后将自学思考题的答案记录在笔记本上:针对二氧化碳能否与水、石灰水反应你假设的是什么?1、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为__色,这是因为CO2溶于水生成____的缘故。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方法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B.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3、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4、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5、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1、下列有关CO2的物理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CO2又叫干冰B、因为CO2有毒所以不能供给人们呼吸C、一般CO2可用来灭火,因为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的D、CO2能溶于水2、关于CO2的化学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B、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便浑浊D、CO2能与石蕊反应3下列气体中可用来灭火的是()A、H2B、O2C、CO2D、空气4、将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倒入烧杯中,看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探究二:温室效应原因:①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如燃烧)②乱砍滥伐等影响:①地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②天气炎热得无法居住③土地沙漠化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探究三: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常说的。
在常压下,温度高于-78℃,雪花状的固体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溶于水,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
探究四:化学性质之一: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⑴装置如图所示:①观察到的现象:。
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③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⑵稍加热试管。
①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该实验获得的信息:。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探究五:化学性质之二: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⑴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⑵写出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①振荡汽水瓶,产生 ; ②澄清石灰水 。
⑶通过上述现象能获得的信息是 。
⑷反应原理(方程式) _; 该反应用于检验 。
探究六:化学性质之三: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实验现象: (2)实验结论: 探究五: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可表示为:A +B+…−→−M 分解反应: 。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可表示为:N −→−A +B +… 【例题】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 .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探究六:二氧化碳的用途【学习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探究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2.原理:3.装置:【发生装置】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条件不需要加热,可选择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4 步骤:(1)组装仪器并检查 ;将止水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内注水, 当长颈漏斗的________________浸入液面下,继续注水长颈漏斗内形成了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A B C D E 课题: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 3.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课前准备】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药品,反应的原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课堂探究】(一) 探究药品出示下列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实验探究:上述药品相互混合,看哪两种品能平稳地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2)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硫酸(3) 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
(4) 碳酸钠和稀硫酸混合。
通过实验,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 和 反应原理:(二) 探究发生和收集装置(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原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 原因(三)制取步骤①组装仪器 ② ③装固体药品(先加固体碳酸钙,后加液体稀盐酸) ④收集并验满 提问: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如何判断已经收集满了? 验满的方法: 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在实验桌上。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 _巩固练习: 1.证明集气瓶中收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广口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
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①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3.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装置。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一、阅读题目:《奇妙的二氧化碳》,它奇妙在哪里,你知道CO2有哪些不同于其它气体的特殊性质?引出实验:①在等臂杆的两端挂两个纸筒使之平衡,向其中一个倾倒CO2。
②用软塑料瓶收集CO2倒水(CO2跑到水里去了)③将一高一低两支点燃的蜡烛放入烧杯中④吹肥皂泡(左右晃动,泡易脱落)实验分析;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56.2℃时液化—78℃时凝固——干冰。
致冷剂、人工降雨化学药剂、舞台云雾。
2.能溶于水,1atm时1体积水只能溶1体积,加压可溶更多。
啤酒、雪碧、汽水等均溶解了CO2(如何证明其中有CO2呢)。
3.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二氧化碳与人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占0.03%,如此低的含量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不可以,如果是这样的话,空气中制氧气的工厂就会因缺少的原料而停产,那么是不是说二氧化碳越多越好呢?让我们来看下列一组数据。
学生阅读思考,哪些场所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很多?完成联想与启示:①进入菜窖,灯火试验②溶洞探险,火把照明(不用手电)③屠狗洞的秘密。
三、二氧化碳与环境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超过正常值,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请看拓展视野。
过渡:那么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3.你认为控制温室效应,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减少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开发新能源。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学案沪教版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初步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
2.通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研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学练习:1.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与________(或________,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____)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2.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某种气体,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
例如: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用_________________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收集。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指出装置中的错误:①②③三、交流展示:根据自习练习完成情况,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释疑解难:五、课堂检测1、下列反应能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A、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 、蜡在氧气中燃烧2、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用的方法是 ( ) A 、 向上排气法 B 、向下排气法 C 、排水法 D 、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 、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能向液体那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D 、干冰可以直接变成气体,说明不存在液态的二氧化碳4、制取二氧化碳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 A 、大试管 B 、集气瓶 C 、水槽 D 、导管5.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 .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C .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 .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6.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①④③⑤⑥C .②①③②④⑤⑥D .②③④①⑤⑥7.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 .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D .用肉眼观察 8.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仪器名称:a : b : c : d:(2)瓶b 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 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
第2节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学案(无答案)沪教版第3节第4节第5节编辑整理: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11节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学案(无答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12节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学案(无答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3节第14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三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装置。
学习难点: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复习回顾】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交流讨论】我们知道哪些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选择的依据。
【演示实验】对比实验: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归纳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交流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归纳小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交流讨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归纳小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 通过实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学习难点】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 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回顾、预习与交流部分第2题的反应都能生成CO2气体,请思考:这些反应是否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为什么不能?活动二、探究选用何种药品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应。
理由?活动三、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谈论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检验CO2气体?又该如何验满?4、保存CO2气体的集气瓶应该正放还是倒放?5、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步骤?活动四、利用你手边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装置,并制出一瓶CO2三、总结、反思与提升你的装置是否需要改进?如何改进?为什么如此改进?(从下列仪器中选择)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下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 .氧气 B .氢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2.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此得出它应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 ( )①不易溶于水 ②易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小 ④密度比空气大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CO 2的实验室制法(1)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奇妙的二氧化碳课题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巩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 通过实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归纳教学媒体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设】问题设置【明确目标】二、合作、研讨与点拔活动一、回顾、预习与交流部分第2题的反应都能生成CO2气体,请思考:这些反应是否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为什么不能?活动二、探究选用何种药品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实验药品实验现象(从产生气泡的快慢、反应能否持续进行等方面进行描述)实验结论(可否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应。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课时) 【学习目标】1巩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 通过实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学习难点】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归纳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 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回顾、预习与交流部分第2题的反应都能生成CO2气体,请思考:这些反应是否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为什么不能?活动二、探究选用何种药品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实验药品实验现象(从产生气泡的快慢、反应能否持续进行、是否会产生其他杂质气体等方面进行描述)实验结论(可否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应。
第二章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前准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学习过程:引入:片断1: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录像——可口可乐广告。
学生观看投影,讨论:片中涉及的物质——二氧化碳。
下面我们就研究二氧化碳片断2 :奇妙的二氧化碳呈现学习目标:1.奇妙之一:空气中的CO2保持相对稳定2.妙之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3.奇妙之三: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变化”……课堂学习:片断3:奇妙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0.03%1.能不能更多,能不能更少?2.会不会更多,会不会更少等?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③二氧化碳的循环…片断4:归纳:片断5:奇妙之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讨论:1.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说出简要理由)?2.二氧化碳三态变化有何特点?3.干冰有何妙用等?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干冰的生成过程)等,②干冰图片,③干冰人工降雨…。
学生归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片断6:奇妙之三:二氧化碳与水的“变化”讨论:1.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等?(提示学生最好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或摆出事实根据)演示实验:1.二氧化碳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归纳: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可以溶解得更多一些2.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一部分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O2+H2O→H2CO3但:H2CO3→H2O+CO2课堂小结:片断7:二氧化碳真奇妙1.然界物质循环离不开它2.独特”的三态变化3.奇妙的与水的“变化”课堂反馈: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奇妙在何处(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选择课堂生成性资源进一步探究播放文字资料: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
奇妙的二氧化碳(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新
版)沪教版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 通过实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回顾、预习测评
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类型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活动
一、回顾、预习测评部分第2题的反应都能生成CO2气体,请思考:这些反应是否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为什么不能?活动
二、探究选用何种药品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实验药品实验现象(从产生气泡的快慢、反应能否持续进行、是否会产生其他杂质气体等方面进行描述)实验结论(可否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块状大理石与浓盐酸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应。
理由?活动
三、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谈论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该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CO2气体?又该如何验满?
4、保存CO2气体的集气瓶应该正放还是倒放?
5、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步骤?活动
四、利用你手边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装置,并制出一瓶CO2
三、精讲点拨
四、小结提升学生小结,通过例题巩固提升。
五、检测反馈
【课堂作业】
1、下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2、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此得出它应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①不易溶于水②易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1)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加热(2)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碳酸氢铵氨气 + 水 + 二氧化碳(NH4HCO3)( NH3)
(H2O)(CO2)加热碳酸氢钠碳酸钠 + 水 + 二氧化碳(NaHCO3)(Na2CO3)(H2O)(CO2)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课后训练】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好选用
()
A、石灰石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碳酸钠和稀盐酸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导管
C、广口瓶
D、带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
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肉眼观察
5、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根据图来回答。
(1)该实验选用的固体试剂是,液体试剂是。
(2)实验开始之前应先,然后再加药品。
先加,再加。
(3)容器B中的导管口的位置在处(填c或d)(4)可将分液漏斗改为,此时加入A容器中的液体液面应到处(填a或b)。
(5)装置还可用于制取,反应文字表达式是(6)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6、长时间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色硬膜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膜的形成:。
除去此膜的方法是加,除去此膜的原理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7、(02桂林市)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
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
;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乙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吸收洞中的其他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二氧化碳
B、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