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中输液工具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了解我国护士选择输液工具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法,提高护士选择输液工具的合理性,提高患者对输液工具的认识度,降低输液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输液工具;静脉输液1 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现状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一种普遍性、技术性、专业性的治疗方式,据调查表明,73%-90%的住院患者选择使用这种治疗方式[1]。
输液工具的选择是静脉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静脉输液工具主要包括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及输液港(PORT)等[2-3]。
我国钢针使用率为39.72%-63.27%,留置针使用率为30.72%-43.9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用率为3.65%-5.00%,中心静脉导管(CVC)使用率为2.35%-5.00%,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使用率为0.01%[4]。
不同静脉输液工具的优缺点不同,适应症及禁忌症也不同,护士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是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成功的第一步。
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2 影响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因素2.1基层医院输液工作量大,人力资源不足。
据统计,我国住院患者平均输液率为73.35%,在二级及以下医院甚至可达到95%以上[5]。
谭江红等[6]对22个一级医疗机构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服务现状调查发现社区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2014年5月1日实施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出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即便如此,护士为完成高强度的静脉输液工作,倾向于选择操作简单、耗时短的头皮钢针作为主要的静脉输液工具,提高了头皮钢针的使用率,这样的现状与美国的钢针“零容忍”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
2.2护士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相关知识培训的机会不多,对各种输液工具的特征、特殊药物的性质等信息掌握不全面。
护理论文: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输液工具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1 前言1.1 研究背景面对繁重的输液任务,对输液工具的选择要求就更加严格。
②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明确指出,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不适宜于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治疗。
然而有文献研究显示,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仍用来输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这将增大患者发生药液外渗,进而引起组织损伤、静脉炎等安全隐患的风险,护士在静脉治疗途径的选择方面仍存在错误的认知,不能够正确向患者提供有关药物及输液途径方面的指导③新型输液工具不断更新发展,不合理的选择存在率很高有文献指出全国各医院静脉穿刺工具以静脉留置针、PICC、CVC、头皮钢针、输液港、中长静脉导管等多种形式并存,现临床一次性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普及率达90%以上,PICC、CVC、输液港、中长导管应用较少,普及率尚不足4%[2,3],主要由于钢针输液经济方便快捷,留置针材质韧性好,对血管刺激小,可较长时间留置于血管内,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对血管壁的损伤,其优越性决定了逐步取代钢针在临床的应用,PICC 因其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好,带管时间长而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有逐步取代CVC 的趋势;输液港由于置入操作更为复杂,费用也相对更高;中长静脉导管由于其尖端位于外周静脉,不适合持续输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等,应用受到一定限制[9]。
因此,CVC、中长静脉导管、输液港等的使用较少。
然而就因为部分输液工具选择不当增加了许多输液安全问题,如静脉炎、渗漏、血肿、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4,6]。
所以掌握不同输液工具的特点、适应征、留置时间、及维护知识,可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④日常教学的知识更新慢,相较于临床实践不同步,新型工具出现后在校学生的教育无法及时获得,以至于进入临床后需花费时间重新认识,不利于工作的很好的开展。
据文献调查:临床护士对于保护病人血管和如何选择合理的输液工具相关知识了解缺乏是导致患者发生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重要原因(57%对目前常用输液工具的穿刺了解)。
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所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分析摘要: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非常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静脉输液的相关技术研究在持续进行,在静脉输液工具方面有着愈加多样化、快速化的特点。
不过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临床治疗中对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存在问题,容易给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在本文中便对其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静脉输液工具;重要性;问题;对策引言:据调查数据显示,大约90%~95%的患者需要静脉输液,近年来各种疾病高发,疾病类型愈加复杂多样,而在临床治疗中,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安全性,给药形式也有着愈加多样化的特点。
相比之下,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比较高,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应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降低静脉输液期间的风险问题,同时减轻患者的静脉穿刺痛苦。
总而言之,在静脉输液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静脉输液工具。
1 静脉治疗工具选择中存在的问题1.1患者认知不足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几乎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均会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患者对静脉治疗工具选择的认知不足。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临床就医时多以常规钢针静脉输液为主,但很多患者对血管反复穿刺的认知不足,容易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情况[1]。
1.2护士缺乏静脉输液工具选择的新理念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护士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静脉治疗工具的合理选择,不过需注意的是,多数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也存在认知不足、缺乏新理念的情况。
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选择头皮针穿刺,但却缺乏对头皮针穿刺风险的认知,导致整体风险性较高。
另外,临床护理工作繁忙,很多医院中缺乏对护士使用静脉输液工具知识的培训,甚至是重视度不高,因此使得护士在该方面缺乏新理念[2]。
1.3静脉输液工具多样化过去静脉输液工具主要以头皮针穿刺为主,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静脉输液工具已经从单一的头皮针转变为留置针、深静脉导管、中长导管、输液港等,使得静脉输液工具愈加多样化。
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在医疗护理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则直接关系到输液治疗的效果、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静脉输液工具有哪些。
最常见的莫过于头皮钢针,它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其容易刺破血管、输液时间短等局限性,一般只适用于短期的输液治疗,比如单次的采血或者输注刺激性小、量少的液体。
其次是外周静脉留置针,这是一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的输液工具。
它可以在患者的血管内留置一定的时间,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对于需要输液治疗几天的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它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留置时间相对较短,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输液或者输注高渗、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可能就不太适用。
再来说说中心静脉导管(CVC),它通常通过颈部、锁骨下或股静脉等大静脉置入。
CVC 能够快速输注大量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并且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适用于重症患者、大手术患者以及需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但由于其置入操作相对复杂,且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还有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它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PICC 的留置时间较长,可以达到数月甚至一年,适用于需要长期化疗、长期静脉输液或者输注高渗、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不过,PICC 置管后需要定期维护,并且在置管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静脉炎、血栓形成等。
另外,输液港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工具。
它完全植入体内,由注射座和导管组成。
输液港可以长期使用,而且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它的价格相对较高,置管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
那么,如何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患者的病情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病情较轻、短期输液的患者,如普通感冒患者需要输注抗生素,头皮钢针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可能就足够了。
而对于病情严重、需要长期输液或者输注高营养物质、化疗药物的患者,如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就可能需要选择 PICC、CVC 或者输液港。
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所存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分析通过了解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包括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选择工具时考虑的因素,以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的要求,发现临床输液治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继而找到相关解决办法,提高静脉治疗的有效性,建立静脉输液标准化作业程序,使得输液流程科学、合理,从而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痛苦。
随着时代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分科逐渐趋于细化。
在众多的实践领域中,护理也同样逐步的发展为重要学科。
在护理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应用最多的一项实践活动。
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1-2],并且随着疾病谱的复杂化、医嘱给药形式的多样化,静脉输液治疗也出现了穿刺方式多、留置时间长等情况。
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
为了降低风险存在,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就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时要正确的判断患者的现时情况从而选择适合的静脉治疗工具。
1 静脉治疗静脉治疗是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与静脉输血。
在以前只是危重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现在已成为医学护理中治疗与支持的重要手段。
2 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2.1 国内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PICC技术,它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有相对固定的人员进行PICC置管,输液小组初具雏形。
与美国PICC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比较,我国在人员配备、技术培训、输液实践规范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3-6]。
我国于1998年引进静脉输液港,随着静脉输液港不断发展及其众多优点的展现,该技术逐渐被我国许多综合医院接受并应用,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材料昂贵、后期维护成本较高、缺乏专业的静脉输液港维护护理人员,临床应用受到很多限制,尚未在基层医院推广[7-9]。
我国头皮钢针使用情况与美国的钢针零容忍存在很大差距;输液港等先进的技术普及太慢[10]。
输液患者的静脉维护及输液工具选择九江市中医院黎余余➢静脉输液又称"静脉补液法"。
是将大量药液直接滴入静脉内的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用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还可用于补充水、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并输注药物。
常用于剧烈的呕吐和腹泻、中毒和严重的感染、大面积烧伤、休克等病。
➢静脉输液的发展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历史,到20世纪才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
据统计,90%——95%的住院病人需要静脉治疗,静脉输液治疗的技术与水平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影响护理质量。
➢传统的静脉治疗我们现在的输液,特别是门诊的输液,都是通过外周静脉穿刺来完成;护士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缺少考虑药物、血管之间的影响,随着医疗上细胞毒性药物在临床上广泛运用,长期外周静脉用药,导致静脉炎;甚至有的药液外渗了引起组织坏死;最后时间长了打多了,血管也不好找,没有地方打了,打到手指头上面了,病人也饱受每天打几针的痛苦,造成一种外周血管通道缺失的状态;最后只有请麻醉师或医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cvc),以便来完成病人的治疗;甚至有的病人听说置管手术,不愿意配合,心想“药都用不进去了”失去治疗信心,害怕而被迫中断治疗;这样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增加了经济费用。
➢静脉血管的解剖1内膜内膜是没有神经的,它由平坦、光滑单层弹性内皮细胞组成,分泌肝素和前列腺起到抗凝作用,内膜下层是粗糙表面形成静脉瓣。
举例1:病人吊氯化钾、阿霉素觉得痛,可是护士去看既有回血,又没有肿胀,劝病人坚持,有得病人觉得受不了,非要重打,护士还觉得病人难讲话;坚持的病人到第二天血管都痛;举例2:临床上出现病人输液第一瓶打的好好的,第二瓶肿了,有的病人怪护士说昨天打几瓶都没肿,今天护士打得不好,而我们又怪病人,肯定是你动了,不然怎么会肿;其实不是护士的原因,也不是病人动了,是因为药物损伤了内膜引起的,内膜损伤后发生通透性改变,导致局部肿胀。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及维护静脉输液是医院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需要可靠的输液工具来确保药液正确安全地输送到患者体内。
本文旨在介绍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和日常维护方法,以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输液器输液器是输液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主要用来调节药液的流速和计量。
在选择输液器时,首先要确保其符合以下要求:•满足医院卫生部门的标准;•医院内的输液流速是否符合患者需要;•输液器的准确程度和灵敏度是否能够满足检测要求;•输液器的质量和服务保障是否符合要求。
输液管路输液管路用来连接输液器和患者,它是机械输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输液管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确定输液管路是否符合患者的需要;•确认输液管路是否符合医院的标准;•确认输液管路的材质是否符合需求。
静脉穿刺针静脉穿刺针是将输液管路连接到患者体内的工具。
在选择静脉穿刺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静脉穿刺针的材料是否符合标准;•静脉穿刺针的质量和服务保障是否符合要求;•静脉穿刺针的规格是否可以满足手术需求。
药液输送泵药液输送泵主要用于将溶液输送到患者体内,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来设置输液速度和药物浓度。
在选择药液输送泵时,需考虑以下几点:•确认药液输送泵是否符合医院的标准;•确认药液输送泵的精度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考虑药液输送泵的维护成本和服务保障是否符合要求。
静脉输液工具的维护静脉输液工具需要经常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条静脉输液工具的日常维护方法。
输液器的维护•每次使用输液器之前应清洗、消毒。
•检查输液器的流速指示器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应及时更换。
•消毒好的输液器要密封保存,以防止细菌再次感染。
输液管路的维护•建议每次使用输液管路前清洗消毒,并检查是否遇到断裂、漏液情况。
•如果发现有漏液或者断裂,则需要及时更换。
静脉穿刺针的维护•每次使用前应清洗消毒。
•一根静脉穿刺针不能在多名患者之间共用,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血液科静脉治疗用具的选择与患者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静脉治疗用具的选择及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由于渗透压与PH值不同,对静脉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必须正确使用和保护静脉,确保患者安全。
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3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5例患者停留PICC管,35例CVC管、3例患者采用输液港,对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管理,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结果:出现1例PICC管淋巴液渗漏,1例PICC管静脉血栓,1例CVC管静脉血栓,无出现穿刺口处感染和导管内相关感染,无出现意外拔管。
结论:血液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规范使用输液工具及维护,增强输液安全意识,熟练输液操作技能,中心静脉置管成为血液科患者治疗和抢救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护理;静脉输液;患者安全【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124-02静脉输液是一种较快速达到药效,将大量液体、电解质或者血液静脉注入体内。
具有普遍性、技术性和专业性的治疗方式[1],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TPN)与输血。
因为静脉输液的广泛应用,发现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调查显示79.1%~95%的患者都会接受静脉输液治疗[2]。
2016年出版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E53以循证为基础,以最新临床研究为依据,更新了输液理念,在临床更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3]。
中心静脉输液是血液病治疗中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所以血液病患者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输液方式,不同的中心静脉输液方式各有利弊,合理的选择治疗用具保证患者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血液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3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获得明确诊断,(2)首次化疗者,(3)年龄≥18岁,(4)无感染、无意识障碍者;153例患者中115例患者停留PICC管(男68例,女47例,急性白血病86例,淋巴瘤20例,其他疾病9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5例停留CVC管,3例输液港。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技术,输液工具的选择是保证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输液工具的发展,静脉输液工具的种类,选择工具时的影响因素及新冠疫情下输液工具的选择进行综述,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关静脉输液工具选择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输液工具 ;影响因素 ;输液安全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上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具有给药快,治疗及时的优点。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81%的护士其工作时间的75%是用于静脉输液这项护理活动的[1]。
在住院的患者中73.35%的患者需要静脉输液[2]。
但长时间的反复穿刺可能造成静脉炎、静脉血管堵塞、静脉血管内膜受损、瘢痕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就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时要正确的判断患者的现实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1月14日发布,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规范中明确规定各类穿刺工具的使用标准及维护管理、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职业防护等内容。
同时以《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2016》(输液护理实践标准2016)为准则。
INS为临床静脉工具选择提供了最佳询证证据,并提示护理人员选择真正适宜患者需求的血管通路装置需经多方衡量、综合评估[4]。
1.静脉治疗静脉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入各种药物及血液制品,使其进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静脉治疗是疾病治疗中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5]。
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医疗救助中,同时和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6]。
2.静脉输液工具的发展1656年英国医生Ksdoff和Robert用羽毛管为针头,将药物注入狗的静脉,是历史上首例建立静脉通路注入药物的行为。
1957年,世界上出现了一次性头皮针。
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利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30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护士选择静脉输液工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护士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本组30名护士,对频繁使用钢针的并发症、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等认知水平较高,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PICC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并发症认知较好,对CVC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输液港留置时间认知水平较低;患者要求、药物因素是影响护士选择输液工具最主要的因素。
结论:应加强护士对静脉输液工具选择的培训,提高输液管理质量。
【关键词】:静脉输液;工具;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药物治疗的常用方法,在住院患者中,90%以上患者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目前,常用的静脉输液工具主要包括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留置针、头皮钢针、输液港等,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是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对非刺激性药物、治疗时间较短的患者,可选择静脉留置针、头皮钢针,对高渗、腐蚀性药物且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则不建议选择外周静脉输液工具[1]。
但在实际输液工具选择时,影响因素较多,直接影响输液管理质量及治疗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分析护士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的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30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30.02±4.46)岁;本科18名,大专学历12名;护师13名,护士17名;工作年限:5年以上12名,5年以下18名。
静脉输液治疗中输液工具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熊素华;丁芳;陈蓓;石瑶;李梓行【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14【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输液治疗中输液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各临床科室所有住院并接受静脉治疗的1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输液工具选择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输液1500例,钢针使用率46.47%,留置针使用率43.93%,PICC使用率为5.00%,CVC使用率为4.60%;共出现输液问题187例,贴膜卷边、不规范及出血占16.04%,延长管固定错误占14.44%,外渗占13.37%,穿刺点发红占13.37%,延长管内有血占12.83%,静脉炎占12.30%,时间记录错误占9.10%,堵管占8.56%;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结论后续工作中应从影响输液工具选择的因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正确选择输液工具并进行正确维护,以期提高输液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总页数】3页(P177-179)【作者】熊素华;丁芳;陈蓓;石瑶;李梓行【作者单位】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重症监护病房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 [J], 代玲;钟小峰;何文2.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 [J], 胡玉萍;姚美蓉;桂萍;孙美蓉3.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 [J], 洪金花;徐宝兰;汪华萍4.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 [J], 洪金花;徐宝兰;汪华萍;5.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J], 周娟; 赵连英; 薛文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输液治疗中输液工具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熊素华;丁芳;陈蓓;石瑶;李梓行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输液治疗中输液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各临床科室所有住院并接受静脉治疗的1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输液工具选择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输液1500例,钢针使用率46.47%,留置针使用率43.93%,PICC使用率为5.00%,CVC使用率为4.60%;共出现输液问题187例,贴膜卷边、不规范及出血占16.04%,延长管固定错误占14.44%,外渗占13.37%,穿刺点发红占13.37%,延长管内有血占12.83%,静脉炎占12.30%,时间记录错误占9.10%,堵管占8.56%;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结论后续工作中应从影响输液工具选择的因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正确选择输液工具并进行正确维护,以期提高输液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14
【总页数】3页(P177-179)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工具;影响因素;因素分析
【作者】熊素华;丁芳;陈蓓;石瑶;李梓行
【作者单位】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咸宁市中心
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湖北咸宁 4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静脉输液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也是临床护士必备的一种常用技能;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中有约90%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1-2]。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输液治疗中输液工具的选择多样化的同时,患者及家属对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嘱选择输液工具会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1 50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输液情况进行总汇,以期对以后的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各临床科室所有住院并接受静脉治疗的1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4~70岁,男798例,女702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2 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种类别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留置时间、穿刺部位、出现并发症等;记录患者在进行静脉治疗时,不同类型的输液工具应用效果、优缺点与并发症等情况的数据。
在护士评估患者静脉治疗方案、血管条件、输注药物性质后选择输液工具情况下,以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衡量输液工具选择是否合理。
调查前所有项目小组成员接受问卷调查方法及内容的培
训,以保证调查的同质性与有效性。
2 结果
2017年5 月—2018年4月我院输液工具使用情况:共输液1 500例,钢针使用率46.47%(697例),留置针使用率43.93%(659例),PICC使用率为5.00%(75例),CVC使用率为4.60%(69例);输液工具主要以钢针和留置针为主。
2017年5 月—2018年4月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共出现输液问题187例,贴膜卷边、不规范及出血占16.04%(30例次),延长管固定错误占14.44%(27例次),外渗占13.37%(25例次),穿刺点发红占13.37%(25例次),延长管
内有血占12.83%(24例次),静脉炎占12.30%(23例次),时间记录错误占9.10%(17例次),堵管占8.56%(16例次)。
调查中体现出,部分护士不能严格执行输液工具使用规范,对规范的维护知识掌握不精,对一些新的维护知识了解不足。
3 讨论
本研究经问卷调查,影响我院输液工具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3.1 药物因素
输液工具使用规范中提及,输液工具的选择受所用药物的生物特性、渗透压、药物对组织及血管的影响等多方面影响;药物酸性或碱性太强时会对静脉内膜损伤;而两种酸碱性不相容的药物同时输注时可能引起血管堵塞[3-4]。
药物的渗透压过高
时静脉输注会增加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应选择中心静脉输入。
因此,护理人员平时要注意积累基础知识,了解各药物生物性能、配伍禁忌等;在拿到医嘱后,根据药物种类、配伍及用量酌情选择输液工具。
3.2 护理人员因素
通常,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工具选择时会将治疗需求、血管条件、输液安全、患者意愿、自身专业技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研究中钢针使用率达到46.47%,分
析原因,很多低年资护士对自己专业技能不自信,加上工作经验不足;在选择输液工具时会尽量避开留置针等选择相对要求较低的钢针,从而忽略了患者情况和治疗需求;不能很好的按照标准执行。
护士对药物的酸碱度不清楚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随着所输液体的酸性或碱性增加,对静脉的损害程度也会相应增加;当药物pH<4.1或pH>9.0时可能引起静脉内膜损伤;且两种化合物酸碱度不相容时药
物会产生沉淀物堵塞血管;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效,如维生素C创
造的酸性环境会影响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
此外,有的护士对患者的告知沟通不到位,导致患者盲目相信护士,造成了输液安全隐患;另外应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曾经在右乳施行乳癌根治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则不宜在右侧上肢行PICC插管[5-6];因此,依据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血管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3.3 患者因素
文化程度和医学基础知识的储备是影响输液工具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医学知识储备较多的患者,可能对自身所用药物、自身生理条件及输液工具本身都具有一定了解;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能本身并无储备知识,但可以从护理人员的讲解中提高自身对输液工具的认知;这类患者均可能在护理人员进行输液工具选择时提出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有利于穿刺后的维护[7-9]。
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知
识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有限,不仅影响输液工具的选择,也会影响穿刺后的维护,增加输液的安全隐患。
本研究中钢针使用率达到46.47%,分析患者原因,可能是钢针是输液工具中价格较低的一种,患者单纯从经济层面直观选择。
输液时间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长期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长时间的接触输液工具,对其认知度也得到提高,会选择对于自己有好处的工具。
综上所述,我院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护理人员自身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同时对操作的规范进行监督,减少输液安全隐患;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主动性、规范性,和患者进行告知沟通,宣
教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时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考虑在内;争取患者的配合,增强护患合作,对于正确选择静脉输液工具,预防穿刺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蒋萍,罗琴.在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中实施标识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J]. 护
理学报,2007,14(5):36-38.
[2]杨从艳,周英,张培培,等.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静脉输液渗出情况及其影响因
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423-1425.
[3]张红军,付敏.输液微粒污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医疗装备,2009,22(10):51-53.
[4]陈志东,章萍,陈燕.我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现状的思考[J].中国药师,2009,
12(6):785-787.
[5]张敏,何华,张亚婷,等.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的调查与
对策 [J].护理研究,2013,27(16):1575-1577.
[6]孙红,王蕾,关欣,等.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2-1237.
[7]母艳玲,罗洋,李捷,等.护理行为干预对患者选择输液工具的影响 [J].国际护
理学杂志,2015,34(9):1165-1167.
[8]梅建玲.门诊长期静脉输液者血管的选择和保护方法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6):142-143.
[9]范雪茹.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输液工具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分析[D].太原:山
西医科大学,201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