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中自然主义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探析日本自然主义作为自我的创作活动,强调人的本性的"自然性",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发展历程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自然主义的"东渐"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进行了改革,以近代化为目标,日本表现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积极姿态,大量传播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1883年,中江兆民将自然写实的基础实证主义理论书籍《维氏》翻译介绍到日本,其后,写实主义作家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的发表正式拉开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序幕。
《小说神髓》倡导朴素的写实主义的方法,同时又主张文学如同自然,强调描写的逼真。
这一论点的出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1888年,尾崎萼堂在以《法国的小说》为题的评论中,对自然主义文学鼻祖左拉做了一般性的介绍,接着长谷川天溪等着文推崇左拉摒弃道德和宗教的偏见,科学地研究人生的这一做法,后来森鸥外翻译并介绍了德国学者有关自然主义的理论文章,客观地介绍了左拉的"小说实验论"即"内部的观察方法".20世纪初,小杉天外发表了《初姿(序)》,强调了彻底地贯彻客观的写实态度,表明了在创作态度上原原本本地移植左拉式的自然主义手法。
另外,在翻译创作上,山田美妙、尾崎红叶等作家通过英译本开始接触到左拉、莫泊桑、福楼拜等法国作家,其后左拉的《娜娜》以及莫泊桑的大量短篇小说直接由法文译成日文,在日本广为传播。
他们以深沉而冷静的目光,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悲剧,这种作风给日本作家以很大的影响,之后成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基调。
二、早期自然主义日本近代作家发现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一心想要追求下去。
于是,以二叶亭四迷为先驱出现了近代写实主义作品。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背景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文学创作手法。
这些新的文学创作手法的产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大量移植的西欧近代文学的影响所致,其中尤以法国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左拉的文艺思想---左拉主义的影响最大。
《娜娜》读后感《娜娜》是法国作家埃米尔·泽拉斯科(Émile Zola)创作的一部小说。
作品以第三人称的视角,通过对两个女性娜娜和卡门的描写,表现了19世纪末巴黎社会的虚浮与道德沦丧。
小说中的娜娜是一个性感迷人、充满活力的女孩,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和魅力,成功地吸引了许多男人的视线。
然而,娜娜的生活并不幸福,她陷入了奢侈和享乐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她经历了从贫穷到富有的跨越,并取得了辉煌的事业,但她的内心却始终感到空虚和无助。
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巴黎的艺术圈和上流社会中,这个时代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席卷下,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泽拉斯科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弱点。
无论是贵族还是大资本家,他们都沉溺于罪恶的享乐和浮华的生活中,对感情和责任漠不关心。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卡门。
她是个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女人,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与娜娜相反,选择了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而非功利。
然而,在这样一个浮华的社会中,她的选择被认为是异类的,不被社会所接受。
通过对娜娜和卡门的对比,作者传达了他对道德堕落和社会虚伪的看法。
小说中揭示了19世纪末巴黎社会的丑陋一面,探讨了金钱和欲望对人性的摧毁和扭曲。
娜娜虽然是个可悲的角色,但她也是社会现象的产物。
她的失败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整个社会伦理的警示。
同时,小说中的情节和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出色的写作技巧。
他以生动的笔触和详细的细节,将读者带入了娜娜的世界,让人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她的痛苦和迷茫。
作者对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传神,使得整个故事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我对《娜娜》这部小说印象深刻。
它不仅仅是一个描写个人命运的小说,更是对整个社会背景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通过对娜娜和卡门的描写,呈现了19世纪末巴黎社会的虚浮与道德沦丧,警示人们要警惕金钱和欲望的摧毁力。
同时,作者对篇章的构思和描写的细腻也让人赞叹不已。
自然主义与日本私小说作者:暂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乌彦博(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私小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它的产生研究是日本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这场维新把全面学习西方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大力引进欧美文化的先进成果。
1888年左拉的文学作品《娜娜》在日本文坛引起巨大的波澜,西方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随之传入日本,被作家大胆应用于文学创作实践,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始兴。
日本的自然主义者把欧洲自然主义客观的、科学的“自然”理解为“原原本本”、“如实”的主观自然,注重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真实再现,由此,产生了日本独特的文学形式——私小说。
关键词:日本;私小说;自然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2-0131-02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近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大江健三郎曾经说过,私小说是日本文学的一个传统。
另一位日本作家曾说,至少从言文一致运动以来,各种流派如走马灯般此消彼长,来去匆匆,只有私小说万古一系流传至今。
到《我是什么》为止,已近八十多个春秋。
这充分说明了私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私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历史可追溯到日本古代平安时期的日记、随笔文学,其纤巧自然的风格、细腻周密的心理描写和较强的写实性,代表了日本文学的某种传统。
明治维新后,西方自然主义传入日本并与日本文学传统相结合,本土化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进而孕育催生出私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
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标志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
这场维新奉行全盘照搬的西化政策,把全面学习西方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大力引进欧美文化。
当时的翻译学家们大量翻译西方的各类重要书籍,启蒙学者也纷纷从引进西方文明的角度著书立说,广泛地介绍了西方世界,如政治、经济、文学、建筑、美术、音乐等方方面面。
论左拉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倾向——以《小酒店》和《娜娜》
为例
郭家梁
【期刊名称】《文学艺术周刊》
【年(卷),期】2022()8
【摘要】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流派领袖。
他与伏尔泰、卢梭、雨果等一样,是能够
进入先贤祠的法国作家。
左拉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主义,这无疑是受到了生物学、遗传学、实证主义以及决定论的影响。
他在写作中经
常运用生理及遗传的科学观点,并拿解剖生物的过程来对照解析文学人物,用人体解
剖学知识和人类遗传学知识来进行文学创作。
在孔德哲学观点的指导下,他将生理
及遗传搬到小说中,透视人的个体,透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郭家梁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左拉的矛盾与矛盾的左拉——自然主义初探
2.从左拉研究到"左拉学":当代"左拉学"建构之学术源流考——以《自然主义手册》(1955-1987)为例
3.左拉的自然主
义理论与创作——兼论对《小酒店》的批评4.略论左拉关于工人题材的小说——
兼论左拉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矛盾(续)5.略论左拉关于工人题材的小说——兼论左拉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实践的矛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娜娜》,一位凭借肉体征服并摧毁整座巴黎的交际花引言: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兴起了一股自然主义文学思潮。
正如唯美主义被视为浪漫主义的延续一样,自然主义往往也被视为现实主义的延续。
这意味着自然主义既保留了现实主义的典型特征,但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那么自然主义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专业的文学理论书籍采取了一种较为谨慎的态度。
如董文学主编的《西方文学理论史》这样写道:文学理论中的“自然主义”究竟是指什么?这一点很难说清。
当然,该书亦指出了自然主义作家和现实主义作家的一些不同之处,并对自然主义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小新才疏学浅,虽无力为自然主义下清晰的定义,但亦尝试以理论结合创作的方式,对自然主义小说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
下文即以爱弥尔·左拉(下文简称左拉)的《娜娜》为例,结合左拉本人的理论著作《小说实验论》,从人物塑造和空间叙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自然主义小说的实验特征。
受贝尔纳实验医学的影响,左拉提出了“实验小说”的理论构想,并创作出了《实验小说论》这部理论著作。
在《实验小说论》中,左拉对“实验论小说家”做了这样一个定义:实验论小说家是接受已被证明的事实的作家,他指出任何社会中已为科学所掌握的诸现象和机理,他只让他个人的情感产生于决定论尚未被确定下来的那些现象,并尽量用观察和实验来检验这个人的感情,这既存的观念。
此处左拉指出了两大要点:一是小说家接受并指出为科学所证实的现象及机理,二是小说的客观性主要通过决定论来达成。
结合左拉的代表作《娜娜》,不难发现这两大要点在小说的人物塑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遗传性对女主人公娜娜的影响,如生理性对男主人公谬法伯爵的影响。
1. 遗传性对娜娜人物塑造的影响在小说《娜娜》中,娜娜被剧院经理博尔德纳夫看重,并被捧为《金发爱神》的女主角。
娜娜虽然不会演戏也不会唱歌,但却凭借着丰满的身段及魅惑的动作一炮而红。
巴黎上流社会的男人们纷纷拜倒在娜娜的石榴裙下,为了满足娜娜无穷尽的欲望,男人们一个个破产乃至丧命。
《娜娜》的读后感自从读完《娜娜》这本小说后,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这本纳川·村正所著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鲜活的角色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所述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庄,却承载了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葛,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小说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里的女孩娜娜的成长历程。
娜娜天真、活泼,有着对生活的无尽好奇。
她在追求美好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着困难和挫折。
她从一个单纯的少女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人。
小说通过娜娜的经历,展现了我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选择和抉择,并思考了人性的本质。
作者对细节的描写非常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我能够感受到娜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的成长历程让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娜娜的故事教会了我永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就像娜娜一样,她虽然身处一个贫困的村庄,但她始终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现状,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此外,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娜娜的母亲,在一段时间内无助地沉迷于酒精,但最终她通过娜娜的影响而戒酒并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在我们生活中,亲人和朋友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
正是他们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
除了主题和人物的吸引力外,小说中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也让我深思。
在小村庄中,娜娜所经历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贫穷、不平等、旧观念的束缚,这些问题无不让人深感不解和心痛。
通过娜娜的成长历程,作者向我们传达了积极的信息:要相信自己、改变自己,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娜娜》这本小说是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
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让我们深入思考生活的真谛。
故事中不仅有娜娜的成长历程,也有关于友情、家庭和社会的思考。
这本小说给了我许多启示和思考,并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看法。
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会在更多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并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原有的哲学名词,表示唯物主义和任何世俗态度,后来自然主义主要限于指左拉决定论和科学说的理论。
左拉企图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引进文学中,让文学自成一门科学,“既然医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正成为一门科学,那么借助实验方法,文学本身为何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p35)在小说中进行生物实验,最明显的便是色情的实验。
“色情”就是指性爱倾向,但是又成了放纵、变态的同义词。
任何文学作品中都有色情倾向,而在自然主义小说中表现得也甚为明显。
《娜娜》是身体力行,《红杏出墙》更多时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意淫。
而是她们的性格的形成是沿着自然主义的粗线条,还是另有其他?一、家族遗传《娜娜》讲述了一个下等妓女如何逐渐走向灭亡的故事。
左拉声称娜娜的命运是从父辈们所延续下来的,认为劣质的性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基因遗传给了娜娜,注定了她多舛的命运。
左拉受到泰纳环境决定论和克罗德・贝尔德遗传学的影响,对人物进行了生物学和解剖学分析,从而形成了自然主义理论。
诸多人物的淫乱史构成整部小说,它可以是隐性的,也可以是显性的。
说它是淫乱史,不如说是左拉的生理实验,按生物学定律描写人,无动于衷地记录人物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也就成就了他的小说的特点就是描写细致。
娜娜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被左拉描绘,而她的性格如何自然地突显而出?客观地描摹中,不时得穿插着适当的心理描写,“她觉得有趣”,“她看见自己的身体,总是产生一种惊异之感”。
这些心理的描写是客观的吗?是娜娜心里想的吗?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p33)这就和大家理解的自然主义文学主张有所背离。
泰纳认为,自然主义者缺乏任何理想。
左拉企图想以一种科学的方法深入探究自然和人类,然而如此不伦不类的文学理论一直是他被后来研究者耻笑的一个诟病。
虽然左拉认为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工具,“问题还是在于工力、天才和先验理念” (p35)。
这种科学平行论,可以兼顾两大目的:一则为任意选择题材辩护,不论多么低级或令人恶心,再则抵制败坏风化的指责。
[作者简介]王雨薇,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通讯作者]王勇,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㊂解读娜娜美丽外表下的丑恶人生ʻ王雨薇 王勇(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摘 要] ‘娜娜“是法国作家左拉的鸿篇巨制‘卢贡-马卡尔家族“中一部颇有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㊂小说以娜娜为主人公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妓女形象,并通过刻画她的悲剧命运来描绘人间的一切苦难㊂文中从娜娜的成长环境㊁生活方式以及她的世界观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展现第二帝国时期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糜烂,揭露了以统治阶级为生存条件的娼妓社会这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脓疮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扩宽,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左拉笔下的这一形象,从而引发新的思考㊂[关键词] 左拉; ‘娜娜“; 成长环境; 世界观; 母爱[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1-0021-02‘娜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九部㊂主角娜娜本来是‘小酒店“中的人物,是洗衣妇绮尔维斯和洋铁匠库波的女儿,名叫安娜,小名娜娜㊂她的母亲和父亲给了她一段并不愉快的童年生活,到了‘娜娜“这部小说中,娜娜已经是一个表演下流歌剧的女演员,她主演的‘金发爱神“倾倒了无数王公子孙㊂对于娜娜这一形象,左拉曾在致福楼拜的信中写道: 我刚拟好娜娜的写作计划,这个计划使我费尽心思,因为它针对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群体 我相信,写出来将是不堪入目的,我要把一切都讲出来,有些事是很粗俗的㊂ 可见,他不仅要写一个妓女的生活,而且要创造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㊂作为名妓类女性形象,娜娜称自己是: 敢于把身子亮给人家看看的正经女人㊂ 娜娜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从一个艰难的困境中站立起来,并且跻身于一个她渴望得到但又不属于她的大环境之中,在这过程中,她显现的阴影太浓重㊁晦暗,而且覆盖面极广㊂这一形象几乎成为社会上所有粗鄙低俗的集合体,她也成为那个被社会大染缸所染上五颜六色的存在体,美貌在她身上成为低俗的代名词,而绝无上流女子的端庄典雅,我们很难从她那儿想象到纯真㊁美好㊁贤惠等女性的代名词,她对金钱和物质的渴求高于她对人格和体面的珍惜㊂下面我们就从娜娜的家庭环境㊁社会环境㊁个人思想三个方面来解读娜娜这一形象,从而揭露她美丽外表下的丑恶人生㊂一㊁娜娜的成长环境1.娜娜的出身㊂娜娜是左拉在‘小酒店“中引出的人物形象㊂左拉曾在写作‘娜娜“时说过: 我的写作计划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出来的,我是通过‘小酒店“描写娜娜父母的酗酒,然后引出娜娜的㊂酗酒的原因是因为贫穷,而酗酒则又会导致返祖遗传以及她在长辈酗酒中得到的教育,由此形成娜娜的发展线索㊂贫穷㊁酗酒㊁卖淫,整条线应当是完整的㊂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娜娜“其实是‘小酒店“的续篇㊂左拉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他认为遗传因素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他在刻画娜娜时着重描写了娜娜的父母㊂她的母亲绮尔维斯在十岁时就成为一个洗衣妇,之后与同乡朗第耶同居并生下两个孩子㊂在巴黎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朗第耶抛弃了她并与其他女人姘居㊂绮尔维斯在精神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变得穷困潦倒㊁自暴自弃,之后随意嫁给了铁皮匠库波㊂可没曾想到,库波在干活的时候受伤,且在养伤期间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㊂而娜娜就诞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在左拉看来, 她的遗传因子自然是不健康的㊂2.娜娜的生活环境㊂娜娜的家庭不仅在生活上频频遭遇窘境,而且她所生活的环境极其恶劣㊂她的父亲整日酗酒,经常打骂她,给娜娜的心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而在娜娜仅仅只有十岁的时候,竟然在家里目睹他的父亲和母亲做爱㊂所以,娜娜在十五岁时就走上了卖淫的道路,实在是这个家庭必然导致的结果㊂左拉深入刻画娜娜的生活环境,一方面想要表达娜娜是原始的㊁放荡不羁的㊁无所畏惧的,另一方面想通过这种环境催使娜娜本能的爆发,揭下上层社会禁不住诱惑的虚伪面纱,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讽刺意味㊂二㊁娜娜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1.被腐败和靡乱笼罩的法国社会㊂在娜娜成名以后,她成功跃进了上层主流社会㊂左拉在小说中塑造了多种不同性格㊁不同身份的角色,他们都对娜娜趋之若鹜㊂其中有高中生㊁股票商人㊁银行家㊁内务官员㊁侯爵㊁伯爵㊁外交官,甚至12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1期还有一个即将登位的英国王子,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地位和阶级直接影响了娜娜对于自己的定位㊂左拉在小说中也表明了他对娜娜地位改变的看法,他通过新闻记者大肆宣扬的报道,点明娜娜是一只 金苍蝇 ,他认为娜娜出身平凡,虽然不像美女蛇那样狠毒,直击要害,但是,她却是自然界中一种顽固的力量,一种毁灭的酵母,腐烂了上层阶级的贵族和资产者,让他们失去生存和战斗的能力,最后几乎整个动摇了巴黎社会的根基㊂2.娜娜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㊂在物欲的驱使下,娜娜就成为左拉笔下精心创造的一个体态丰美㊁水性杨花㊁虚情假意的下流名妓,她过上了纸醉金迷㊁挥金如土的生活㊂左拉说, 淫逸的爱好占据了她的全部心思 ,娜娜也在她们那一流里成为 淫荡中的贵族 ㊂而她对于那些王公贵族㊁豪门子弟的手段是对他们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㊂她非常得意的一句话是 我只要对他们说一声 来 ,就足以叫他牺牲一切来到我身边㊂她甚至可以对每一个为她倾倒的男人都用甜言蜜语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某种目的,左拉在小说中塑造的高中生形象 乔治 也充分显现出了因为她选择的生活方式所带给她的虚伪㊂在刚开始与高中男孩的接触中,她的心里还存有一丝的道德顾虑,她抗拒过,挣扎过,然而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她还是倒在了这个小青年的怀抱中㊂她在心里催眠自己只要 下不为例 ,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的㊂她甚至用自己的孩子发誓以表她对乔治的真心,但是却在遇到乔治的哥哥菲利浦之后,挑起了兄弟之间的战争,最后毁了乔治的整个家庭㊂对于娜娜来说,她的表白话语只是俘获男人芳心的工具,只要她想得到他,或是他的金钱,对谁都适用㊂然而当这些男人为了她毁了自己的家庭㊁破产后自杀㊁贪污做牢房之后,娜娜从不承认与她有任何关系㊂这些男人㊁财产㊁家庭㊁阶级㊁地位㊁荣誉全都被娜娜这个无底洞所吞食了㊂三、娜娜的世界观1.娜娜的 忘本 思想㊂娜娜出身于贫民区,有着这个阶层普遍具有的蔑视皇室贵族的习惯心里㊂她曾经想要让人们对她所属的阶层加以敬意,但是当她幸运地从那里爬出来之后就完全忘记了㊂她逐渐背叛了自己的阶级,不留余力地讽刺㊁嘲笑民众,说他们是 从不洗澡的脏东西 ,是 一群下流的贱人㊂左拉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他对娜娜被社会现实所毒害而发生改变而悲伤的感情㊂但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㊂无奈之下选择这条道路的人,无疑成为两个阶级都存以戒心的团体,最后不能完全融入任何一个群体之中,这也是娜娜命运的悲哀㊂2.娜娜愚蠢的保皇思想㊂在她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之后,从而催生了她愚蠢的保皇情结㊂她逐渐脱离了自己的阶级,在社会的长期影响中,她的观念必然发生了转变,皇室公卿成为她的生存支柱,她作为一个被压迫者逐渐与压迫者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她腐朽的思想也成为日后罪恶的根源,并且成为社会的毒瘤,慢慢侵蚀着这个社会㊂恩格斯说过: 卖淫制度使妇女中间不幸成为受害者的人堕落㊂ 娜娜也是如此㊂纵使她早已厌恶这样的生活,可是她又始终跳不出这个牢笼㊂在小说中,乔治自杀后,娜娜也曾有过这样的内心独白: 亲爱的,这是我的错吗?你如果是个法官,你会判我有罪吗?我既没有叫菲利普去偷钱,也没有逼这个坏孩子自杀 他们到我这儿来,干了很多蠢事,我不幸极了,他们还把我当作不正经的女人 这是她对现实生活提出的微弱的抗议㊂她生活在巴黎社会的牢笼里,也曾厌倦了这样卖笑的生活,十分羡慕从良的妓女伊尔玛,渴望自己也能有一个安稳的归宿,但这只是她美好的愿望㊂在小说中一位熟悉娜娜的妇人这样说过: 只要一个人是慈母,那么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原谅的㊂ 这指的是娜娜爱她唯一的那个孩子小路易,娜娜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便在这里㊂在小说的最后,娜娜死了,她感染上孩子的天花而死,这份母爱也在她的逝世中闪耀着微弱的光芒㊂左拉在塑造娜娜这个形象时明确地表示过, 我力图描写一个完整的场景,来概括一种类型和一个时代㊂ 而娜娜作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社会和政治腐朽的象征,左拉称她是 一堆烂肉 ,这是他对死后娜娜的盖棺定论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左拉所写的目的是要揭露 上层 和 下层 的疮疤,在描写社会的病态和病态的人方面,不管他主观上如何想强调遗传因素,客观上得到的效果是暴露社会的黑暗面,而不是对生理的人进行解剖和分析,而娜娜就是左拉所刻意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㊂娜娜希望自己被别人尊敬,但是这一角色无论是在资产阶级的上流社会还是现在身为读者的我们,都未必能给予她全部的尊敬㊂我们同情的是娜娜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所作出的无奈选择,但是娜娜本身的放纵和淫乱,甚至利用未成年的大学生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是一种践踏人性的荒谬㊂左拉不仅对娜娜的不幸注入了怜悯,而且他以另一视角揭露了娜娜的个人行为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他称她为 腐烂社会的酵母 ㊂小说在娜娜的玉殒容毁和 进军柏林!进军柏林! 的起义声中结束,暗示了所有这一切丑恶现实所必然导致的一场革命风暴的来临㊂左拉通过‘娜娜“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现了19世纪末真实的娜娜㊁真实的巴黎,但也许更是道德㊁伦理层面更真实的我们㊂ʌ参考文献ɔ[1](法)左拉.娜娜[M ].郑永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2]刘萍.左拉的 真 从小说‘娜娜“谈起[J ].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版),2004(3).[3]刘连清.正确解读‘娜娜“和它的作者[M ].成都时代出版社,2010.[4](法)左拉.小酒店[M ].王了一,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李亚鸽.左拉‘娜娜“人生悲剧的反思[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 1).[6]郑永慧.‘娜娜“ 左拉对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控诉书[J ].法国研究,1985(3).22 文学纵横 王雨薇 王勇/解读娜娜美丽外表下的丑恶人生。
《娜娜》读书笔记读完《娜娜》,心里的滋味像喝了整整一杯苦楝茶。
苦涩的似乎把整个心充斥的一点空间也没有了。
畸形的描写,真实的反应了一场舞台剧中的舞台剧。
十五岁的少女,仅仅十五岁,就在街头鬼混,沦为下等妓女的娜娜,她拥有什么?没有,什么也没有……可是她却能腐蚀了整个巴黎,她在腐蚀巴黎上流社会的同时,也进一步腐蚀自已。
可是,凭借一部低俗下流的舞台剧走红的娜娜有错吗?她疯狂敛财的过程中,通过变态的欲望使自已保有一点点“尊严”,她在过去的困苦和走红后的奢华中,疯狂的矛盾着,惧怕着。
巴黎上流社会的男人们争相进入她的卧室,追求淫乐,却在被掏空后,把剑锋指向娜娜,呵,我突然觉得可笑!一群衣冠禽兽,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这样的国家不正像被掏空的树干吗?虽然还苟延残喘的存活,实实在在已经是空洞腐朽不堪了。
有人说这是妓女娜娜的一部盛衰沉浮史,无可厚非,但作者揭露的并不是娜娜荒淫的生活。
甚至我斗胆的认为,娜娜是一个单纯向善的形像塑造。
看娜娜到达“藏娇屋”那段,那不是一个烟尘女子的轻浮贪婪,而是一个邻家小妹难以掩饰亲近自然的兴奋。
她不顾大雨,亲近她能亲近的每一样生物,包括普普通通的大白菜……左拉通过这段的描写,似乎告诉读者,正是这个社会把这个单纯的小女孩子一步步的侵蚀。
之后,感觉娜娜在“成长”一步步扼杀着她的本性,去迎合一群群淫徒色鬼。
可是对善的追求并没有泯灭,她用尽手段想扮演一个正经的角色,她慷慨和自我牺牲的一切品行,难道不可以感动我们吗?在后面,无数男人为她破产,为她自杀,为她失去名誉地位……她却努力为自已争辩,让人看着以为她很自私,但仔细想想,她说的不对吗?她只是单纯的享受着,她是真的很无辜,不是吗?可她却依然真心的指责自已“要是你没有任何可指责的地方,要是你问心无愧……”她真的很可爱!《娜娜》是一部完美的舞台剧,它戏剧而真实的把巴黎第二帝国末期的糜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金发爱神》在巴黎掀起的狂潮,使《娜娜》永远生活在文学的巅峰上。
《娜娜》中自然主义探究
作者:李萱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
摘要:《娜娜》是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奠基人爱弥尔.左拉的系列作品《卢贡——马卡尔家族》中最具影响力的几部小说之一,是体现左拉自然主义文学思想的经典之作。
本文以《娜娜》所属的文学流派——自然主义为切入点,探究自然主义文学诞生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和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同时通过《娜娜》折射出的自然主义文学不足,分析文学作品应承担的社会教化责任。
关键词:自然主义;真实性;道德
《娜娜》是法国著名作家爱弥尔·左拉的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中一部颇有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娜娜和不同人物之间的恋情为主线,以情欲作为人类真实欲望的缩影和代表,自然、真实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社会虚假繁荣表面下的弊端与社会现实,充分体现了作者自然主义文学的创作思想。
本文主要分析自然主义诞生对作品的影响及自然主义创作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并通过作品的不足分析文学作品应承担的社会教化责任。
一、自然主义诞生对《娜娜》的影响
本文这一部分分别从政治、科学、文学等角度阐述自然主义文学诞生背景对《娜娜》文学创作的影响,展现自然主义与《娜娜》之间的內在联系。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得到了甚至它自己也梦想不到的高度发展”(马克思,1986:《法兰西内战》),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然而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社会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分化日益剧烈。
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左拉从早期浪漫主义的美梦中惊醒,揭示社会现实强烈呼唤左拉,使用自然主义手法揭开浪漫主义的虚伪面纱。
《娜娜》围绕情欲,真实再现十九世纪后期法国巴黎各社会阶层的恋爱生活。
左拉的个人生活也无法逃脱当时整个法国的社会大环境。
十九世纪末法国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家境贫困、事业前景黯淡的左拉亲历底层人的痛苦,也见证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这使他寄希望于创作去揭示真实的社会现实,而自然主义及时向他伸出了援手。
《娜娜》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的万千姿态无一不是对巴黎妓女生活的真实写照。
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文坛,浪漫主义文风逐渐被摒弃,被文人墨客认为是对真实的弯曲的夸张,是虚妄的幻想、无聊的牧歌情调而已。
在法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自然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娜娜》则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火花照亮其前景。
二、自然主义创作特点在《娜娜》中的体现
本文这一部分主要从自然文风等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特点分析自然主义文学思想在《娜娜》中的渗透。
首先,简析“符合现实”这一特点在《娜娜》中的体现。
贯穿《娜娜》始终的细节描写符合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给读者强烈的真实感。
以第一章为例,女主人公娜娜初次登台演出的细节描写:如,“由于分支大吊灯的火焰燃得很小,大厅光线非常昏暗,石榴红丝绒面座椅在其中若隐若现。
灰暗中,台上的幕布,看上去犹如是一大块红色泼水印。
舞台上很静,脚灯没有点亮,乐师们的乐谱架散落摆放着。
唯有上面四楼环穹形天花板的顶层楼座处……”(剧院的前台布局)。
虽然这段娜娜初次登台演出的部分内容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写的场景全是日常、琐碎的生活细节,但正是这种细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至被震撼,震撼于这种自然的风格,正如于思曼所言:“我读《娜娜》时简直吃惊万分,读到后来更是趣味无穷,香气扑鼻,这是本好书,一本风格新颖的书。
”所有人物语言、着装到他们的举止,小说中都有细致的描绘,流露出的状态,无不符合各自身份。
《娜娜》对法国社会现实背景的高度还原使“自然之美”——科学性和精确性成为它的灵魂。
对《娜娜》的贬低和排斥或许也不失为对左拉所展示的“真”的一种无奈,一种挣脱;小说所表现的人的生理真实的一面,在文学史上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刘,2004:220)。
其次,简析“非个人化”这一特点在《娜娜》中的体现。
这种“非个人化”表现为杜绝议论和说教:正面,对这些现象力求客观公正的叙事姿态;反面,大量采用自由间接引语来叙事。
对于正面的客观描写和叙述,以第五章为例,苏格兰亲王在游艺剧院娜娜化妆室里喝香槟酒的叙述:“化妆室太小了,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大家不得不挤一挤。
萨丹和朱尔太太站到最后面,紧靠着帘子……”,这里只有客观描写,完全没有评价该场景荒诞可笑之语出现,实现“非个人化”。
对于反面的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以第四章为例,达格内特向乔治解说当时出席娜娜家消夜晚宴的女士:“露西·斯图华父亲是个英国人,在巴黎火车站工作,给火车车轮上油。
她三十九岁,一张马脸,不过很可爱。
虽然患有肺病,但是还活的好好的。
说实在的,她算是这里所有女人中最优雅的一个,有三个王子和一个公爵拜倒在她裙下。
”与间接引语相比,自由间接引语更接近人物的话语和意识,因为它在时间和位置上都接受了人物的视角,在表达人物的语言、印象、联想时具有人物的生动性和主观随意性,这里让读者不仅知道达格内特所言的信息,还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语气,这是一般间接引语所传递不了的信息。
(马克,1992:149)。
自然文风是自然主义文学最主要的创作特点,贯穿《娜娜》整部作品始终。
三、自然主义的不足及文学作品的社会教化责任
本文这一部分基于对《娜娜》已有的评论,分析自然主义文学的不足,提出作为文学作品应承担的社会教化责任。
自然主义文学弥补了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空白,也开启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纽带的地位无可撼动,然而,它最主要的特点,它认为的美——真实性。
自然主义问世以来,正反双方的辩论似乎没有终点,但本文认为社会赋予文学作品诞生的权利,同时意味着它必须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启迪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因此,《娜娜》在追求真实的自然文风的同时,应当融入作者的道德诉求,给读者以一定的希望,实现其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
这也无疑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文学虽应保持相对的中立和客观,但非绝对,文学创作者不是单纯的社会现实的照相机,而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适度融入个人思想,以弘扬正义,鞭挞邪恶为主线,坚守社会主义道德底线,创作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学,使文学作品既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净化人们的灵魂,又激发人们奋勇前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政治、科学、文学等不同角度分析自然主义文学诞生对《娜娜》创作的影响;以自然主义文学创作追求真实性为例,阐释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特点在《娜娜》中的具体体现;基于已有的对自然主义文学以及《娜娜》的评论,结合社会道德要求评析作品的不足,提出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家璇.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娜娜”人物形象特征——《娜娜》书评[J].大众文艺,2014.
[2]李英,葛岚.由《娜娜》的“欲”与“真”析青年自我管理[J].外国文学研究,2013.
[3]刘萍.左拉的“真”——从小说《娜娜》谈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
[4]雪山.平庸的恶与极端的善——兼论刘连青新著《正确解读〈娜娜〉和它的作者》[J].成都大学学报,2012.
[5]郑永慧.法国研究[M].武汉市:湖北省新闻出版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