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及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这就是我》点击数:280 次录入时间:2013/11/14 10:02:00 编辑:zhangwei [宣传赚点] 作者:佚名一、活动目标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
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1.可以把全班同学先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介绍自己。
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作自我推荐或自我介绍。
“模拟面试”,可以由几位同学或老师扮演考官,并事先准备一些与招聘内容有关的问题。
2.本单元的三项活动同样是作自我介绍,但是目的却不尽相同。
活动一,目的是让新同学尽快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此,介绍要尽可能地全面,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活动二,是学生为了承担某项工作而作的自我介绍,所以要重点突出,就自己从事该项工作的优势作集中阐述。
活动三,是让学生在假设的场景中作自我推荐,趣味性、目的性强,重在在双方的对话交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文明得体地应答。
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和组织,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过,鉴于本次活动是中学阶段的第一次,教师可以多一些监督和指导。
4.无论进行哪一项活动,每位同学在自我介绍后都应留出一点听众提问的时间。
这一方面是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
5.可先布置口语交际要求,只准打腹稿或列提纲,不得写成书面文稿;在完成口语交际练习的基础上,再布置写作练习。
6.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良好的说话环境;写作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怎样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如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或多角度介绍自己等。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热爱写作,学会观察》写作实践作文导写及记叙文写作模板初中作文一般是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首先要收集素材,才能写好,作文时,素材和字写得好看是拿分的重点!如果你字写得好看,素材也就是内容好,肯定能拿高分!加上名人名言等,一类文应该差不多了!作文素材很重要!当然:写作要真情实感、语言平实。
有一两个亮点就可以了。
可以有些许艺术加工,但别太做作。
记叙文要写得有真情实感,特别是感人的、催人泪下的准能拿高分.。
不过也要注意,这类文章虽然容易得高分,但是这只是相对于写得好的而言。
如果写得不好的话,很容易会写走题哦。
所以建议要多读一读别人写得好的文章,再做素材的积累。
这样的话,就不怕到时候没有东西写了。
下面是写人记事类作文的常用结构模板。
初中记叙文写作模板第一部分:(第一段,80字以内,一般不要超过作文纸四行。
)用流畅的语言,引起主题,引起下文。
这种开头方式其实很简单。
建议同学们每人准备或者背下来属于自己的一套开头方法。
1.讲述故事。
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
(大约70字,三行半)2.分层次讲故事,这一段是主要叙事段。
出现各种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3.故事的深入,这一段也是主要叙事段。
出现各种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100字左右,不超过5行半)4.故事的高潮,这里必须有心理描写,因为这个故事最终使你有所感悟。
(100字,不超过5行半,要单独成段。
)第三部分(结尾,大约100字,不超过4行半,也可以写成三个排比段抒发情感。
)这一板块,无疑是:抒情。
抒情的时候,必须紧扣主题。
要用较多的排比和比喻句。
记住,这一板块,必须出现文章标题里的字词,或者干脆出现文章的标题。
温暖我的瞬间阳光,一如既往,是那么的温暖,让我又想起那温暖的一瞬间。
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与母亲在收拾着屋里杂乱的书籍。
七年级(上册)语文:1-6单元写作(指导+范例)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指导一、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一件小事,一句动人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处独具特色的景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要有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所谓再现客观事物,就是把所见所闻的客观事物,如实地再现出来,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清楚顺畅地表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让读者也有所感知。
二、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来写,恰当地表现主观情意。
凡是优秀作品,都是感于物而动于情的有感而发之作。
文章不是无情物,人们说,没有情意的作品好像是泥胎、木偶、纸花,这是不无道理的。
想到了一些事后,确定自己要写的一件或几件事。
想清楚具体情景,整体把握事情的过程,当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对方有什么举动和言语,把要描述的地方捕捉住。
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意结合起来,写出来的事情才有动人之处。
选材注意事项:1.切入点要小。
所选择的事例,要“小”而“典型”。
“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
“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
2.运用细节描写。
抓住细节,写出特点。
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3.多角度感受生活。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写作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捕捉素材?1.捕捉生活故事和细节。
每天上学时妈妈不厌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妈妈每天晚上为我准备水果和夜宵;爸爸常年漂泊在外挣钱供我读书;爸爸每天都监督我完成作业;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奶奶洗的;上学几年都是我爷爷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接送我的;在餐桌上狼吞虎咽时,妈妈一边拍着我的脊背,一边说:“慢点儿慢点儿,别噎着”;送别时,父亲给我买橘子等生活细节都是我们要捕捉的。
2.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如何观察生活。
2、什么是作文的选材。
3、掌握选材应注意的一些原则及方法。
4、校园生活作文选才训练。
教学重难点:掌握怎样从校园生活中选材。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
平时有些同聊天谈论学校生活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到这时候也开始犯难了,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同学们面对作文题目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出来但是班里一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文题FI 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
文章动有趣吸引别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
他们的作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我想,首先一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屮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生志向和情趣。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探导作文应如何选材。
什么是选材:蜜蜂采花酿蜜,首先是能够发现鲜花,唐代诗人罗隐咏蜜蜂的诗句有“不与高山,无限风光尽被占”,要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花都能感受到才行;其次,不是论平地所花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
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的,有FI 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來表现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二、校园生活花絮老师讲述:作文的素材应來自于生活,要学会从生活屮去寻找,对同学们來说,最丰富多彩莫过于校园生活了。
大家来到中学已近一个月了,亲身经历、耳闻口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应少了。
同学们都应该注意到了校园内发生的一些军训、跑操这样的集体活动。
下面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一个月来的校园生活。
[教师]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趣的同学、尽职的老师、花样繁多的选修课、热的文体活动、美味的食堂,有这么多的丰富素材,你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三、精彩佳作展示下面给大家展示一篇优秀作文,看看他们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我请同学们把它朗读一遍,后谈谈他们自己选材的心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实践1. 题目一:片段写作。
- 题目要求。
- 从以下话题中选择一个,写一个片段。
话题如:“雨”“月亮”“校园的早晨”等。
- 写作指导。
- 观察与感受。
- 如果选择“雨”这个话题,首先要仔细观察雨。
可以从雨的形态(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还是倾盆大雨)、雨的声音(滴答滴答、哗啦哗啦)、雨的颜色(透明的,但在不同背景下有不同视觉效果,如雨中的灯光下会有晶莹感)等方面入手。
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感受,比如小雨可能会让你感到宁静、惬意;大雨可能会让你觉得有力量、震撼。
- 描写手法。
-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丰富片段。
如描写“校园的早晨”,可以用视觉描写“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操场上,金色的光辉给操场铺上了一层闪亮的地毯”;可以用听觉描写“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像一首动听的晨曲”;还可以用嗅觉描写“校园花坛里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混合着清晨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
- 情感融入。
- 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比如写“月亮”,如果是思乡之情,可以写“那一轮明月高悬在夜空,清冷的光辉洒在大地上,让我想起了故乡的小院,故乡的亲人是否也在这同一轮月下思念着我呢?”2. 题目二:写一篇记人或记事的文章。
- 题目要求。
-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快乐”“后悔”“感动”等),然后写一篇文章。
- 写作指导。
- 审题立意。
- 首先确定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果是“那一次,我真快乐”,“那一次”限定了事件的数量是一次,“我”表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快乐”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立意上要明确为什么那一次会快乐,是因为取得了成功,还是因为得到了他人的帮助等。
- 选材。
- 选材要典型。
例如写“那一次,我真感动”,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小事,如在自己生病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或者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朋友默默的支持。
这些小事虽然平凡,但却能很好地体现出感动的情感。
- 结构安排。
- 可以采用总分总结构。
统编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范文展示)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实践:一、片段写作。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二、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
字数不限。
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课本上引语与指导也许有些同学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
其实,写作不是什么“高难动作“,而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从现在开始,网学们不妨放下畏难心理,试一试,先别考虑像不像一篇文章,就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
这样写起来就会很放松,不觉得难了。
你可能会说,我们每天上课,放学,从家里到学校,没什么新鲜事,有什么好写的呀?这就要看你会不会观察、积累,能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了。
现在想想:你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呢?这些不同之中,就蕴着值得写的内容。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
此外,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或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你积累内容素材和语言材料。
现在就来测试一下你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吧:下边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妈妈是如何在忙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点?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当然,能写到作文里的事,还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或者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写作小专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文题展示:1.选取学校或家庭的某处景物仔细观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引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要想出彩,也要有自己的“源头”给自己添一些“活水来”,我们的活水不仅是来自书本,也来自于生活,只要你善于观察、发现,就一定能从生活中找到最好的素材,写出经典的篇章。
一、善于观察。
平时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关注社会见闻、街谈巷议等,及时地记录那些有意义的事情,为写作储备素材。
二、善于汲取、提炼。
同样是面对自然和社会现象,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见解,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汲取、提炼其中的精华。
三、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写。
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这样写起来才能心有所感,手有所写。
当然写的时候要注意: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才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才能绘声绘色、描述生动。
【例文引路】题目一: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
”你步入了中学时代,有了新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
相识是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
选取一个你最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例文难忘的相识瞬间杨佳洁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回想起想识的时候,我却哭笑不得。
那年四年级,到了新的班级,我是又高兴又悲伤,悲伤自然是因为在这里不认识一个人。
一个人正想走走,忽然感到有人在我背后做什么小动作。
我回头一看,看到一个陌生女孩手中捏着一张小猪头像的贴纸。
我定睛一看,那女孩长得很清秀,大大眼睛,小巧的面容,扎着一串马尾辫,关键在于她还冲我诡意的笑。
这个女孩看着挺温柔,内心却如此……肯定是她想把小猪贴在我背上,让我被人笑,但被我识破了!诡意的笑,这种女孩真是太可恶了!我尽管十分生气,但仍压抑着愤愤不平的情绪,用怪腔说:“我惹到你了吗?”“没有啊?”她一脸疑惑地望着我说。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与训练
写作讲坛
状物即描绘事物,是以描写物体(动物、植物、实物)为主的文章,重在描写事物的形状、姿态、色彩、构造等,突出事物的特点。
写作此类文章,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感知观察。
想抓住事物特点,就得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对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既要总体认识事物,又要弄清局部情况,还要了解事物的动静变化等,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真实感受。
2.抓住特点。
想把状物文章写得生动、真切,就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
3.细致描绘。
比如选择准确的动词、形容词,或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也可以变换角度,对事物进行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还可以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如丰子恺的《白鹅》中写到“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诠释准确,巧用比拟,把白鹅描写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展开联想。
状物时抓住事物特点,将自己的体会联想与事物的特点融为一体,挖掘蕴涵在“物”中的某种启迪人的生活哲理和美好情趣,然后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予以表达,突出事物的价值。
5.理清顺序。
想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就必须言之有序。
常见的顺序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物内部结构顺序、总分总的顺序。
写作时,可根据内容需要,灵活安排。
习作选登
太阳花
王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我却对太阳花情有独钟,虽然它在别人眼中只是不起眼的野花。
太阳花外形娇小,细细长长的茎,看起来软软的,呈肉色。
株高10至15厘米。
叶子互生或是散生,密密的,呈圆柱形。
花开在茎的顶端,花形有重瓣或单瓣,很像梅花。
它的花骨朵只有黄豆般大小,短短的,圆圆的,包得紧紧的。
它的花子又小又圆又多,像沙粒,有黑色的,有灰色的,有银色的。
太阳花的色彩艳丽丰富。
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红色又分妃红、棕红、大红、深红和紫红;黄色又分淡黄、橘黄和深黄;白色又分纯白、青白、白花红点。
花开时节,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
太阳花性耐旱喜高温,特别喜爱阳光,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
“夏日炎炎似火烧”,烈日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花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炽热,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
别看它常在艳阳下大放异彩,其实它的花朵寿命很短,上午开花,午后即谢。
真是“朝生暮死”。
也许正是因为生命短暂,朝开夕谢,所以它才珍惜每一次开花的机会。
从初夏到深秋,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绽放。
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实实,像即将登台却躲在幕布后的演员。
当阳光的大幕拉开,它兴奋地即刻登场,盛装表演。
花瓣从熟睡中苏醒过来,徐徐向外开张,开大了,开圆了……它恣情地沐浴着阳光,肆意地绽放,朵朵花儿在阳光下高歌,在微风中舞蹈,激情四射,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夕阳西下,它把花瓣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凋谢了。
但是,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又是另一批新的、成熟了的花蕾。
我爱太阳花,它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它生命虽短,却从不惧死亡的黑暗,永远
面对阳光绽放着自己的笑容,永远乐观勇敢,自强不息,欣欣向荣。
我愿做一朵太阳花!
【同窗视点】
文章抓住了太阳花的特点,生动描绘了太阳花的外形、色彩、习性,并根据太阳花耐旱喜高温,“朝生暮死”的特点展开联想,赋予太阳花“乐观勇敢,自强不息,欣欣向荣”的精神品质,使文章立意深刻。
(乔艺峰)
【教师点评】
这篇状物作文,因为观察细致,所以言之有物。
因为运用了准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所以描绘形象,语言生动,很好地突出了太阳花的特点。
因为联想自然,所以发掘出太阳花的精神内涵,借物抒情,水到渠成。
因为言之有序,所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柳桃
陈永康
每天清晨,我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沐浴着晨风向学校跑去,远远就看见校门口那十几棵迎风摇曳的柳桃,在对着我招手微笑,仿佛正在欢迎我的到来。
柳桃像一棵棵小柳树,又像撑开的大花伞,长得格外茂盛。
柳桃的学名是夹竹桃,原产于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柳桃的花似桃,叶似竹,一年三季,常青不败。
从春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
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露芬芳。
柳桃的叶子如柳似竹。
它的叶子是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
三片叶子组成一个小组,环绕枝条,从同一个地方向外生长。
每片叶子上都有一条笔直而清晰的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
众多支脉则从主脉上生出,横向平行排列得整整齐齐。
叶子厚厚的,摸上去像皮革,边缘异常光滑。
没长成的叶子是青绿色的,看起来娇嫩柔弱;成熟的叶子是翠绿色的,看起来润泽光亮。
它的叶上还有一层薄薄的“蜡”。
这层蜡能替叶子保水、保温,使植物能够抵御严寒。
夏天柳桃开花时,红花灼灼,胜似桃花,花冠粉红至深红或白色,有特殊香气。
花集中长在枝条的顶端,它们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张开的伞。
花的形状像漏斗。
花瓣相互重叠,有单瓣、半重瓣或重瓣。
柳桃不仅外形艳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还有环保价值。
因为它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能净化空气,所以人们又亲切地称它为“绿色吸尘器”。
我爱柳桃。
它是美的化身,它是我们的环保小卫士,默默无闻地为人们作贡献。
【同窗视点】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对柳桃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细致描绘了柳桃的叶和花,具体恰切,特点突出,如在眼前,层次分明,条理井然。
(王艺林)
【教师点评】
这篇状物作文,除了对柳桃的特点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外,还灵活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说明、议论、抒情,使文章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更富于变化。
结尾抓住柳桃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能净化空气这一特点,赞美它默默无闻地为人们作贡献的精神,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