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6
80例女性不孕不育常见病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常见病因。
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治疗不孕不育的80例女性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导致女性原发性不孕的病因有:输卵管因素、子宫及宫颈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女性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结论女性不孕不育为妇科常见病,引发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复杂,在治疗时应分清主次关系,以综合治疗为原则,降低不孕症的发病率。
【关键词】女性;不孕不育;病因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1-2年尚未受孕或未能生育者,它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与创伤。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女性患不孕症的越来越多。
我国约为6%-15%夫妇患有不孕症[1]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责任在女方的不孕症的原因能占2/3,而主要原因在于输卵管阻塞,由于普遍重视预防感染及广谱抗生素问世等原因,输卵管阻塞所导致的产科妇科炎症已经不多见了[2],不仅如此,其他的子宫疾患、卵巢疾患,内分泌疾病、免疫疾患等都是可能导致不孕的[3]。
本文为探讨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对我院从2009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现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门诊治疗不孕不育女性患者80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1.81±7.32)岁;不孕年限为1-8年,平均年限(6.55±2.26)年;其中原发性不孕46例(57.5%),继发性不孕34例(42.5%)。
1.2诊断标准根据教材《妇产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4]:夫妻双方同居1年,并且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
不孕症可根据患者的不孕史分为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
罗氏[5]:“一对夫妇暴露于妊娠危险环境下1年或1年以上未妊娠者”为原发性不孕;“一对夫妇既往有妊娠史,暴露于妊娠危险环境下1年或1年以上未再妊娠者”为继发性不孕。
□预防保健/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102·2020年第4卷第2期2020 V ol.4 No.2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孕龄妇女不良孕产史病因学研究张丽梅,方琳(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钦州 535000)摘要:目的探析孕龄妇女不良孕产的发生原因。
方法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宫腔因素及免疫等方面对孕龄妇女发生不良孕产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孕龄妇女不良孕产发生原因复杂,但临床实践与研究发现,其多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宫腔环境及免疫等有关。
结论本文通过对孕龄妇女不良孕产发生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染色体;B族链球菌;内分泌;基因;免疫因素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2.0102.04不良孕产史是指曾经有过唇腭裂、神经管缺损、唐氏综合征等畸胎儿生育史,胚胎停育、死胎、死产、自然流产等妊娠史[1]。
二胎开放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环境的改变,优生优育咨询门诊中有过不良孕产史的患者越来越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孕产史的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不良孕产史发生的原因复杂,有男性方面也有女性方面。
本文主要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宫腔因素、免疫因素等方面阐述女性方面不良孕产史发生的原因,以期能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综述如下。
1 不良孕产原因1.1 遗传因素①夫妻染色体异常:导致不良孕产的原因很多,染色体异常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畸变染色体携带者易发生复发流产、胚胎停育等早孕期异常[2]。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而染色体平衡易位属于结构异常,是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常见染色体异常核型[3]。
作者简介:张丽梅,大学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不孕不育。
2 讨论艾滋病(hu m an i mm unodefic iency virus,H I V)其H I V病毒属于一种逆转录病毒,高选择性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环节,主要侵犯和破坏部分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明显受损,最终并发持久性全身免疫机能的严重破坏和障碍,发生多系统的机会感染,导致各器官系统复杂、多样病变,病死率很高。
其传染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1]。
75%以上的H I V患者眼部会受到侵犯,并且有很多眼部的损害可为H I V的首发症状[2],其中眼部损害主要为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的改变,表现为眼底出血、渗出斑、微血管病以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白鞘等。
这主要是由于H I V病毒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损伤小动脉,使眼底易发生棉絮斑等微血管病变,然后引起视网膜大血管的病变,最终导致整个视网膜血管系统的病理改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fluore s ce i n angi ogra thy,FFA)是利用造影剂随血流的运行,动态勾画出血管的形态和病理改变,使眼底检查的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和动态。
FFA是目前眼科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对眼底疾病的诊治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3]。
此例患者因开始没有全面考虑,误诊为视神经视网膜炎,在做了FFA检查,并结合全身检查后才考虑为H I V 视网膜病变。
现在随着我国H I V感染人数的逐年增多,其眼部并发症也会逐年增多,应该引起眼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对于原因不明的眼底广泛的视网膜坏死、血管炎性改变以及或多或少的棉絮斑时,应结合全身疾病,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必要时查H I V抗体,以防漏诊和误诊,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防范措施,使H I V感染者及患者能及早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提高他们的生存率,防止过多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1] 李济备,李喜春,Do ss ou.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眼部临床表现[J].宁夏医学杂志,2005,6(27):417.[2] 李芙蓉,陈子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部损害的临床特征[J].宁夏医学杂志,2005,2(27):94.[3] 沈伟,蔡琴华,王熹,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J].眼科新进展,2006,5(26):102.(收稿日期:2006212202)不孕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结果分析邱 军(邹城市中医院,山东邹城273500) [关键词]不孕不育症;抗精子抗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921224201 不孕不育症形成的原因诸多,目前,国内外对免疫因素在生殖过程和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免疫性不孕不育约占不孕(育)症的20%~30%左右[1],男女抗精子抗体(As2 Ab)的产生是免疫性不孕(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免疫因素与不孕不育相关性的调查报告赵英健【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调查该地区不孕不育症的免疫因素,指导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及免疫避孕方面的研究。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54例不孕不育症者的血清AsAb、EmAb、AoAb、HCGAb、ATAb、ACA,对比男女间及女性继发性、原发性不孕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
结果137例男性中,仅有AsAb阳性者69例,其余抗体均无阳性,阳性率50.4%;717例女性中,两项及以上阳性者139例(19.4%),其中两项阳性者69例(9.6%),三项阳性者57例(7.9%),四项阳性者13例(1.9%)。
529例原发性不孕女性的AsAb阳性者116例(21.92%),188例继发性不孕女性的AsAb阳性者22例(11.7%),二者阳性率对比,χ2=10.75,P<0.05。
结论抗精子抗体阳性是男女不孕不育的主要免疫因素,因此对于不孕不育者重视免疫因素方面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68-169)【作者】赵英健【作者单位】大庆油田乘风医院辅助生殖科,黑龙江大庆 16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6【相关文献】1.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J], 赵磊2.抑抗方对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FS H、雌二醇、睾酮等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妊娠结局观察 [J], 曹雪梅;张洛琴;邓文风;申爱荣3.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 [J], 刘军;陈健华;卢义生;黄绍坤4.免疫因素与不孕不育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J], 宋爱民;王晓军5.免疫因素与不孕不育关系的临床探究 [J], 纪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不孕症患者ANA谱免疫荧光核型与不孕不育六项研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中ANA谱免疫荧光核型与不孕不育六项的关系。
方法:选择2020年5月- 2023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及新疆医科大学生殖助孕中心就诊并确诊的原发性不孕症患者50例作为不孕组,同期选择在上述医院体检的正常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
采集所有人群的血液样本,进行抗核抗体谱免疫荧光核型及不孕不育项目分析。
结果:不孕组的抗核抗体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P<0.05)。
不孕组中的抗核抗体滴度主要为1∶320,对照组中为阴性,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
不孕组中的抗核抗体核型主要为颗粒型、核仁型与均质型,对照组无阳性,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不孕组的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抗HCG抗体等阳性率分别为6.0%、6.0%、18.0%、26.0%、8.0%、10.0%,都高于对照组的 2.0%、2.0%、0.0%、0.0%、4.0%、4.0%(抗精子抗体、抗心磷脂抗体P<0.05)。
结论:女性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多伴随有抗核抗体阳性,核型主要为细胞颗粒型、核均质型及核仁型,同时伴有抗心磷脂抗体和抗精子抗体的显著升高。
关键词:女性不孕症;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核型;不孕不育六项;相关性;tudy on ANA immunofluorescence karyotype and six antibodies for infertility in fe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Zhang Yan, WANG Weihong, LI Xueyu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Urumqi, Urumqi 8300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A immunofluorescence karyotype and six antibodies ofinfertility in fe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fertility diagnosed in the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Urumq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nd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reproductive support Centerfrom May 2020 to Ma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infertility group, and 50 normal pregnant women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above-mentioned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same period. Blood samples from all the population were collected for Antinuclear antibody spectrum immunofluorescence karyotype analysis and infertility item analysis.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in infertility group were 10.0%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0.0%, P<0.05). The antinuclear antibo dy titer in the infertility group was mainly 1∶320,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negative,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karyotypes of th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the infertility group were mainly granular, nucleolar and homogeneous, while no positive results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positive rates of anti-endometrial antibody, anti-ovarian antibody, anti-sperm antibody,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nti-egg cell zona pellucida antibody and anti-HCG antibody ininfertility group were 6.0%, 6.0%, 18.0%, 26.0%, 8.0% and 10.0%, respectively.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2.0%, 2.0%, 0.0%, 0.0%, 4.0%, 4.0% ( Anti-sperm antibody, anti-cardiolipin P<0.05).Conclusion: Most female primary infertility patients are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d the karyotypes are mainly granular, homogenous and nucleolar, and the positive ratesof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nd anti-sperm antibodies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Key words: female infertility; Anti-nuclear antibody; Immunofluorescence karyotype; Six antibodies for infertility; correlation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女性不孕症患病率日益上升,成为困扰人类生殖健康的一大难题。
不孕不育调研报告不孕不育是指夫妻在经过正常的性生活一年未避孕而未能受孕的情况。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孕不育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夫妻及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为了解不孕不育的情况,本次调研针对我国城市居民进行了分析,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方式,调查对象为已婚生育年龄夫妻,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调研结果1. 不孕不育发病率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不孕不育发病率约为15%。
其中男性不育率为40%,女性不孕率为60%。
不孕不育主要发生在25-35岁的夫妻之间。
2. 不孕不育的原因调研结果显示,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殖系统疾病:包括男性精子质量不佳、女性排卵功能障碍等。
(2)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的应激状态、不良的饮食习惯等。
(3)环境因素:慢性毒物的污染、工作环境的不良等。
(4)心理因素:焦虑、压力等心理问题。
3. 不孕不育的影响(1)夫妻关系:不孕不育的压力可能导致夫妻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2)社会压力:不孕不育使家庭负担增加,加重了夫妻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3)心理健康:不孕不育可能引发夫妻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改善措施为了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改善措施:1. 提高生殖健康意识:夫妻应该充分了解生殖健康知识,主动进行健康检查。
2. 营养均衡饮食:保持健康饮食,减少对不健康食品和饮料的摄入。
3. 控制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降低工作压力。
4. 就医治疗:对于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夫妻,应及时就医治疗,提高生育能力。
5. 心理辅导: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夫妻,应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四、结论不孕不育是一个影响广泛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通过积极宣传生殖健康知识,加强对生殖健康的关注,提高夫妻的生育能力。
同时,加强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夫妻度过不孕不育带来的困难和压力,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快乐。
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分析作者:赵磊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索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选患者血清中生殖免疫抗体情况,观察分析免疫因素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影响。
结果男性患者AsAb阳性率为47.06%,女性患者AsAb阳性率为19.52%, ACA阳性率为15.18%; EmAb阳性率为14.94%,AoAb阳性率为11.81%,HCGAb阳性率为10.12%,ATAb阳性率为7.47%。
结论精子免疫是导致不孕不育最主要的免疫因素,免疫因素诊治对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治疗意义重大,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不孕不育;免疫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02(a)-0032-03Analysis of Immune Factors in Infertile PatientsZHAO leiJilin Municipal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22nd Hospital,Jilin,Jilin Province,1320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mune factor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Methods Select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period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00 case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using 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determination of selected reproductive antibodies in the serum of the patient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immune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AsAb in male patients was 47.06%, women with AsAb positive rate was 19.52%, the positive rate of ACA to 15.18%;EMAb positive rate of 14.94%, the positive rate of aoab 11.81%, the positive rate of hcgab was 10.12%, ATAB positive rate is 7.47%. Conclusion Sperm immun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mmune factor in infertility,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mmune factors is significant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patients.[Key words] Infertility; Immune factors; Analysis不孕不育不但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家庭和睦,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不孕不育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
根据相关资料[1],我国已婚夫妇的不孕不育发病率约为10%~15%之间。
该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5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免疫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婚龄均超过2年,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415例,其中宫颈炎患者135例、宫颈息肉患者102例,阴道炎患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3例、其中包括原发性不孕患者28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90例,流产次数超过2次者45例,患者25~40岁,平均(34.5±2.5)岁,病程3~10年,平均(3.5±1.5)年,经过精液检查、B超检查、子宫输卵管检查等排除生殖道畸形、内分泌异常等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选50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检测所选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情况(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卵巢抗体(AoAb)、抗滋养细胞膜抗原抗体(ATAb)、抗精子抗体(AsAb)),抽取2 mL患静脉血,自然凝固后分离血清,于-20℃保存待测,研究采用的检测方法为ELISA法,仪器为芬兰Labsysterns MK洗板机和酶标仪。
1.3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5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中:①男性患者血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②女性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③对比原发性不孕患者和继发性不孕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
1.4 统计方法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2 结果2.1 女性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此次研究中女性患者共415例,女性患者血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最高者为AsAb,阳性率为19.52%(81/415),其中出现2项抗体阳性者93例,所占比率为22.41%,出现3项抗体阳性者30例,所占比率为7.22%,出现4项抗体阳性者5例,所占比率为1.20%,女性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女性患者的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2.2 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患者的AsAb阳性率此次研究中包括原发性不孕患者28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90例,其中原发性不孕患者的AsAb阳性率为22.14%(62/280),继发性不孕患者AsAb阳性率为11.11%(9/90),两者的AsAb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2.3 男性患者的AsAb阳性率此次研究中男性患者共85例,其中AsAb阳性者47例,阳性率为47.06%。
3 讨论不孕不育是临床常见疾病,我国已婚夫妇的不孕不育发生率为10%~15%左右。
约有15%~20%的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流产[2]。
根据有关资料[3],近年来,我国的不孕不育发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不孕不育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探索不孕不育的发生机制,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疫反应是抗体对入侵人体的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机体产生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4]。
大量临床事实证实了不孕不育与患者的免疫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此次研究以该院5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孕不育发生机制和免疫因素的关系探讨,根据研究结果,男性患AsAb阳性率为47.06%,女性患者血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依次:①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率为19.52%;②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为15.18%;③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率为14.94%;④卵巢抗体(AoAb),阳性率为11.81%;⑤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阳性率为10.12%;⑥抗滋养细胞膜抗原抗体(ATAb),阳性率为7.47%,部分患者出现≥2项免疫抗体阳性。
3.1 抗精子抗体(AsAb)抗精子抗体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造成患者出现不孕不育:①精液抗原能够引发男性出现自身免疫(该次研究中,男性患者的AsAb阳性率为47.06%),正常男性机体存在血睾屏障,能够起到阻止精子和自身免疫系统接触的作用,但当患者出现生殖系统局部炎症或者由于意外、手术等使得血睾屏障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精子、其可溶性抗原受到男性自身免疫系统影响,进而影响生育能例;②AsAb能引发女性出现同种免疫(该次研究中,女性AsAb阳性率19.52%),正常女性不会对配偶的精子抗原产生抗精子免疫反应,这是因为精浆中存在高效的免疫抑制物质,能够干扰女性免疫活性细胞对精子抗原的识别能力和的反应能力。
但是,当女性存在生殖道粘膜损伤时,例如经期、人流术后等进行性活动,会造成女性出现抗精子免疫反应,从而引起不孕。
研究进一步比较了原发性、继发性不孕的AsAb阳性率,结果表明原发性不孕患者的AsAb阳性率显著高于继发性不孕,另外,有研究人员报道[5],AsAb阳性者,流产率将显著上升,可见,检测AsAb抗体对于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
3.2 抗心磷脂抗体(ACA)心磷脂是带负电荷的磷脂之一,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ACA结合而造成小血管内形成血栓倾向,继而引起蜕膜、胎盘血流不足等症状。
ACA主要是在机体出现损害、粘连、炎症之后,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前列腺素,降低C-反应蛋白活性、抑制抗凝血酶Ⅳ的形成,同时改变血管内皮和血小板的关系等。
该组病例中患者ACA阳性率较高与患者中宫颈炎、阴道炎等患者比率较高有关。
3.3 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EmAb的靶细胞为子宫内膜,是人体自身抗体之一,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免疫病理反应,在补体的参与下,EmAb和靶抗原能够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分泌障碍等,从而造成患者出现不孕、流产等。
根据有关资料,EmAb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志性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的阳性率高达70%~80%。
此次研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3例,占总体的20.0%,可见,临床对EmAb检测能够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的有效诊断,并能够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能够提高EmAb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
3.4 卵巢抗体(AoAb)根据有关资料[6],人体卵巢组织抗原的成分组成十分复杂,并且每一种成分都会由于手术或者感染等因素造成抗原出现异常表达。
从而使得患者机体出现卵巢抗体,自身免疫性卵巢炎(是指将患者卵巢组织作为抗原引起的患者自身的免疫反应)会造成患者机体出现过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使得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出现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
近年来,经过临床证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AoAb阳性率一般较高。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免疫反应引起患者出现卵巢的炎症反应,进一步造成患者出现异常细胞因子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