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斜坡的启示拔高训练四十九
- 格式:docx
- 大小:294.71 KB
- 文档页数:14
2019年精选科学五年级下册3.斜坡的启示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
A、跷跷板
B、扳手
C、购物商场的楼梯式电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利用斜面将货物装上汽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斜面越长越省力
B、斜面越短越省力
C、在货物重量和汽车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答案】:
【解析】:
第3题【多选题】
( )是斜面的变形。
A、螺丝钉
B、盘山公路
C、齿轮
D、弹簧
【答案】:
【解析】:
第4题【多选题】
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 )等。
A、刀
B、螺丝钉
C、针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启示1辅导材料苏教版一、问题解答1.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答: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答: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简单直观的斜面:如,助残通道、立交桥、锛和凿、斧子、向汽车上推东西所用的直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
3.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走的距离。
二、教法分析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一幅图片来得到利用斜面的启示,并做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影响的实验,并利用实验结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加到生活中去”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要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展开研究。
在以前的课中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多,所以相信学生会很好的控制变量和不变量。
但是变形的斜面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耐心启发学生思考,不要包办。
四、实验探究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器材准备:小车、木板、弹簧测力计、书本若干等实验步骤:1.提出假设: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2.进行猜想: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的量有小车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2)改变的量有:斜面的坡度。
4.进行实验:⑴第一次垫3本书,搭成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⑵第二次垫上6本书,搭成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斜面匀速上升,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斜面的坡度影响拉力的大小,坡度越小,拉力越小,即越省力;反之,越大,越费力。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学问1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验对斜面的作用进行假设。
南京力学小学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第2课时《斜坡的启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斜坡的启示》这一课是南京力学小学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的第2课时。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斜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本课时将继续深入研究斜坡的性质,探讨斜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坡与力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斜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斜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深入思考斜坡与力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进一步理解斜坡的特点,发现斜坡与力的联系。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便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斜坡的特点,知道斜坡与力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斜坡的特点,知道斜坡与力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如斜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斜坡的特点和斜坡与力的关系。
2.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斜坡的特点,验证斜坡与力的关系。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斜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斜坡的特点: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斜坡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斜坡的倾斜程度与力的关系。
3.探究斜坡与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现斜坡的倾斜程度与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科学素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实验探究斜面省力规律。
【教学难点】螺旋是变形的斜面。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斜面、测力计、小车、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活动体验,感知斜面省力作用1.课前请两名学生搬沙箱(很重)。
2.设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抬起来省力一点?3.搭一斜坡,再次体验在斜坡上搬沙箱。
二、创设情景,揭示课堂研究主题1.请两名抬沙箱的学生说说两次搬沙箱的感受。
课件出示: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类似的麻烦,要把一些重物搬上卡车很累、很不方便,我们常常会搭一块斜放着的板?2.出示古人运用斜面搬运重物图片:其实这个方法古人也经常使用。
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介绍斜面)4.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三、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1.提出问题: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2.学生设计实验,小组讨论。
交流:介绍斜面的拼搭方法。
问: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师:我们用木块做重物。
3.问: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②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④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
4.学生分组体验活动。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7.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四、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1.发现新问题: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老师还发现每个小组用差不多重的木块,但是测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与斜面的坡度有关。
最新整理小学科学教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启示》教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启示》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和电教课件、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引入斜面。
1、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2、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利用多媒体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
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5、图片出示两座高度相等、引桥长度不等的拱桥的图片。
提问:如果你骑自行车上桥,上哪一座桥比较轻松些呢?说说你以往的体验和感受。
6、谈话:为什么同样高的拱桥,骑到上面所要用的力气不一样呢?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斜面的长短)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时拉力的大小的呢?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斜坡的启示(通用5篇)斜坡的启示篇1(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2.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3.能通过实验验证斜面省力的原理。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斜面及其变形——螺旋的功能及作用;3.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答案;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一个封闭的重盒子、长短不同的木板、铁架台或其他支架、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
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
(画示意图)(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
斜面是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
(板书:斜面)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斜面的长度,二是斜面的高度。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6.斜坡的启示知识点梳理1.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时会感到很费力,如果我们沿台阶的坡面放置一块木板或者在车厢与地面之间搭一块木板,就可以形成一个斜坡,利用斜坡完成搬运工作比较省力。
2.古人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古人利用斜坡斜面3.像搭在车厢与地面之间的长硬板这样,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坡度)的面叫作斜面。
它能帮助人们抬升重物,减轻劳动强度。
实验: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①搭好实验装置。
②先测出直接提升小车需要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拉小车的力。
③改变斜面坡度,测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车的力。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坡度越小,所需的力越小,反之越大。
4.将张直角三角形的纸沿一条直角边绕在一支铅元笔上,可以看到三角形纸的斜边在铅笔上形成了螺纹,这类似于螺丝的螺旋。
螺丝上的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5.将两张锐角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纸分别沿直角边绕在粗细相同的铅笔上,可以发现坡度小的螺纹密,坡度大的螺纹疏,因此螺纹越密越省力。
坡度小,螺纹密坡度大,螺纹疏6.盘山公路修成“S”形可以使坡度变小,达到省力的目的。
7.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简单机械。
8.自行车各部件用到的简单机械及其作用经典考题练习一、判断题1.坡度越大的斜面越省力。
( × )2.楼梯属于变形的斜面。
( √ )3.为了让爬坡的汽车更省力一些,我们可以把坡度修得更小一些。
( √ )二、选择题1.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越( B )。
A.费力B.省力C.费时2.下面没有应用斜面的是( A )。
A.竖直电梯B.盘山公路C.楼梯3.斜面的( C )影响拉力的大小。
A.厚度B.宽度C.坡度4.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时,一定能省力的是( A )。
A.斜面B.轮轴C.杠杆三、填图题将自行车用到的简单机械填到线上,并写出其作用。
3.斜坡的启示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学校陈道元【教学目标】1.知道斜坡也叫斜面,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知道螺旋是斜面的一种变形。
2.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能够对斜面坡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并发现规律。
4.关注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省力,并通过实验验证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难点】理解螺旋和盘山公路是斜面的变形。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小车、木板、支架、测力计、直角三角形纸(斜边涂红色)、铅笔、试验报告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提问:老师遇到了点小麻烦,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老师买了一辆摩托车,想把摩托车放进仓库,你建议我怎么做,为什么?(出示带斜坡的PPT)2.再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请同学们动脑筋相个好办法来帮助他们好吗?把油桶搬到车上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你有好的解决方法吗?(出示PPT)学生讨论解决办法。
揭晓: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一块木板,一个斜坡就解决了。
(出示PPT)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斜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板书:斜坡的启示)你知道搭木板有什么用吗?3.认识斜面。
像这样的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板书:斜面)当把一个水平面一高一低放置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斜面。
(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跟我们前面学习的杠杆一样,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了解斜面的构成:在三角形上标出坡度。
(出示PPT)看图片帮助理解。
二、搭建斜面,加深认识1.谈话: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斜面,知道了斜面的特征,那你们会利用桌子上的材料搭建一个斜面吗?2.学生搭建斜面,老师指导。
3.请每个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搭建的斜面。
各组搭建的斜面都很漂亮。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的规律1.提出:你们发现这三个斜面有什么不同?(留下坡度不同的三个斜面)学生观察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