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香蕉综合练习1

分香蕉综合练习1

分香蕉综合练习1
分香蕉综合练习1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18÷3=6,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读作()除以()等于().

12÷4=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读作()除以()等于().

2.○○○○○○○○8÷2

表示有()个○,每()个○分成1份,可以分成()份.8里面有()个().

3.根据图意填空并写出算式.

①表示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②()里面有()个().

③算式:□○□=□

二、在□里填上“+”、“-”、“×”、“÷”.

5□6=30 4□6=24 4□4=1

8□12=20 9□9=0 12□3=4

18□12= 30 18□6=3 8□4=2

三、在□里填上“>”、“>”或“=”.

10÷2□5 1×3□8÷2 25÷5□4

4□4÷4 20□4×5 13□3×5

2×2□2+2 5×2□10 4+16□3×4

4□6÷2

四、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

五、列式计算.

1.3个5相加是多少?再加3呢?

2.15除以3,商是多少?

3.6里面有多少个2?

4.被除数是18,除数是6,商是多少?

5.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6.除数是6,被除数是30,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

1.18个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每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几组?

2.王芳读一本30页的故事书,每天读5页,几天读完?

3.15本连环画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本?

4.每个同学分得3本连环画,5个同学共得多少本?

5.每个同学分得3本连环画,15本可分给几个同学?

6.二(1)班每小组浇6盆花,有4个小组,____?(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

7.有24盆花,____,每组浇多少盆?(补充条件,再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8÷3=6,被除数是(18),除数是(3),商是(6),读作(18)除以(3)等于(6).

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读作(12)除以(4)等于(3).

2.○○○○○○○○8÷2

表示有(8)个○,每(2)个○分成1份,可以分成(4)份.8里面有(4)个(2).

3.根据图意填空并写出算式.

①表示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②(12)里面有(3)个(4).

③算式:12÷4=3

二、在□里填上“+”、“-”、“×”、“÷”.

5×6=30 4×6=24 4÷4=1

8+12=20 9-9=0 12÷3=4

18+12=30 18÷6=3 8÷4=2

三、在□里填上“>”、“>”或“=”.

10÷2=5 1×3<8÷2 25÷5>4

4>4÷4 20=4×5 13<3×5

2×2=2+2 5×2=10 4+16>3×4

4>6÷2

四、把有关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

五、列式计算.

1.5+5+5=15 15+3=18

2.15÷3=5

3.6÷2=3

4.18÷6=3

5.24÷6=4

6.30÷6=5

六、应用题.

1.18÷6=3(组)

2.30÷5=6(天)

3.15÷5=3(本)

4.3×5=15(本)

5.15÷3=5(个)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4课时分香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 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教学反思: 前面大量的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

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为本节课认识除法做好了准备。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必要的讲解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使学生知道把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三上教案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香蕉》 教材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 除法中的第四课。通过对前面的“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但这些平均分的活动都是在没有学习过除法基础上,只从活动操作和生活经验出发的,从这节课开始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让学生认识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从而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是森林小猴的生日,瞧,它准备了什么呢? 生:香蕉。 师:有多少? 生:12根。 师:小猴想要和它的伙伴们分享香蕉,需要大家帮忙分一分,今天我们就来和小猴一起分香蕉。(板书课题)生:小猴现在很苦恼,它说:‘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课件展示)你能帮帮它吗?用你的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自由汇报)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板书) 教师继续出示情景图,展示将12根香蕉平均分的6种情况,并请孩子们一起说一说。 生1:把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根。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生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2根。 师:刚刚汇报的同学用的都是确定份数的方法来分,你能用我们学的确定每份数的方法来分一分,说一说吗? 生:把12根香蕉每6根一份,可以分2份。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一份,可以分3份。 生:把12根香蕉每3根一份,可以分4份。 生:把12根香蕉每2根一份,可以分6份。 师:同学们真棒,全都知道,所以智慧老人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是谁。(课件出示新方法) 齐读: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师:请看这幅图,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我们就可以用算式12÷2=6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 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分香蕉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况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卡片 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分东西)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分小棒,每人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你还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反馈。 新授课 1、师:同 2、学们分得真好, 3、有两只小动物也想参加, 4、欢迎吗?(欢迎)快

看看他们是谁?(小猴子)他们在分什么?(分香蕉)板书 5、出示课件, 6、两只小猴会分多少根香蕉呢?(12根)要把12根香蕉分给小猴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 7、每份是多少?愿意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 8、学们用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学生操作,反馈,请学生上台演示。(出示课件) 9、师:这道题要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生:12*2=6(根)板书 师:12*2这个部分怎么读? 生:读作12*2。(板书) 师:算式中12表示什么?(12根香蕉) 2表示什么?(两份)6表示什么?(每份是6根)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中有加号,减法算式中有减号,乘法算式中有乘号,那么除法算式中这是什么符号?(除号)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10、出示三张卡片*** 师:你们看哪个除号好看?为什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伦教仕版奋扬学校陈小翠 一、教案背景: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科,1课时。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页。 三、教材分析: 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六、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七、教学课时数:1课时 八、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木棒 九、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十、教学过程 (一)温故铺垫,复习导入(3分钟)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

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1、我会填(抢答题): 二六()()十二六三()()十八 3×()=12 ()×5=15 6×()=30 ()×4=16 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 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生:每人分2个。)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生:可以分给2个人。) 设计意图:由练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 师: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 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合作,学习新知(23分钟) 活动一:(15分钟) 1、分一分,说一说(3分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呢?请用你手中的小木棒代表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小组分小木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使学生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演示课件“分香蕉”】你们真是热情和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也不是笑笑,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智慧老人拿出了12根又大又长的香蕉来招待它们,两只小猴子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智慧老人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所以智慧老人想请我们二年二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行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2、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几份?请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分的.(1)学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2)向智慧老人汇报分香蕉的结果. 3、智慧老人传授数学知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2)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 (3)在这个算式里,12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6叫做“商”. 4、学生汇报所学知识,师板书,并介绍除号的写法,明确每个数的意义.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里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请你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 2、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新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8页“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 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出示课件)请你拿出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如果没有小棒,也可以用身边的其他东西代替。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可以看出,猴妈妈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出示课件录音)猴大宝说:妈妈,你分得可真公平,我们喜欢你这种分法,就是急得我口水流了一大堆。 (设计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操作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2、认识除法算式 (1)读法、写法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分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20201014230555)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 1. 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师: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师: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 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师板书:10-2= 5 (根)) 师:10,2,5 分别表示什么?生:10 表示有10 根香蕉,2 表示两只小猴,5 表示每只分得5 根。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师板书:“ 10- 2”读作“ 10除以2”。) 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 生跟着读)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10是被除数,2是除数,“宁”是除号,5叫做商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 - 2 = 5 (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 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十6= 2(根),小猴家来了6 位客人。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12十4= 3(根),小猴家来了4 位客人。 生3: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 = 4 (根)。 生4: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 12= 1 (根)。 师: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 写的算式。) 生:12 是被除数,3 是除数,4 是商。 三巩固练习,辩证运用 师: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猴兄弟俩想: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小朋友们,你们敢接受小猴子的考验吗? 生:(齐答)敢。 1. 连一连。 (1) 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10 - 5 (2) 有10个梨,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10-2 (3) 27除以9,商是多少?27- 9 (4) 有5个盘子,每盘放2个包子,一共需要多少个包子?32 - 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分香蕉》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今天我们就来帮小猴分一分,板书新课。 二、新授 1.分一分,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 师: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 师: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师板书:10÷2=5(根)) 师:10,2,5分别表示什么?

生: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师板书:“10÷2”读作“10除以2”。) 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生: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2=5(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猜一猜,分一分。 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生1: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6位客人,每人2根。算式是:12÷6=2(根),小猴家来了6位客人。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4位客人,每人3根。算式是:12÷4=3(根),小猴家来了4位客人。 生3:小猴家来了3位客人,每人分得4根。12÷3=4(根)。 生4:小猴家来了12位客人,每人分得1根。12÷12=1(根)。 师:你能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教师指着生3写的算式。) 生: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三、练习 师:客人们高兴地走了,猴妈妈夸兄弟俩真聪明。猴兄弟俩想:今天我们既招待了客人,还学会了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分一分的活动,不知小朋友们是否学会了,咱俩去考考他们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香蕉》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

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香蕉 3教案 北师大版

分香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来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操作与交流中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也不是笑笑,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了12根又大又长的香蕉来招待它们,两只小猴子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智慧老人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所以智慧老人想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行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 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2. 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几份? 请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1)学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2)向智慧老人汇报分香蕉的结果。

3.(1)你能给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取个名字吗? (2)智慧老人传授数学知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A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B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 C 在这个算式里,12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6叫做“商”。 (3)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4)学生汇报所学知识,师板书并介绍除号的写法,明确每个数的意义。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 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请你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 2. 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它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观察比较: 1. 黑板上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 被除数都是12,说明在平均分的时候,什么是相同的? 除数不相同,说明在平均分的时候,什么是不同的? 商也不相同,说明平均分的什么也是不相同的? 三、体验感悟 同学们,大森林里的小动物听说你们非常聪明,它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用你学到的知识帮助它们吗? 1. 帮助小兔分木材。 (1)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 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通过对前面的“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但这些平均分的活动都是在没有学习过除法的基础上,只从活动操作和生活经验出发的,从这节课开始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让学生认识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从而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从活动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分香蕉”的情境中,利用小棒分一分的过程,加深对除法算式与平均分过程联系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 五、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汇报 小结:可以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4份、 6份、12份 四、巩固练习 师:小猴分到了香蕉非常高兴。它们家要进 行装修,需要一些木材,却遇到了数学上的 难题,聪明的小朋友能帮它们解决吗? (1)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2)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小猴想用一些星星图案来装饰房间,你们 能帮它分一分吗? 列式:12÷3=4(根) 生:把12根香蕉平均 分成6份,每份2根。 列式:12÷6=2(根) 生:把12根香蕉平均 分成12份,每份1根。 列式:12÷12=1(根) 生:能…… 学生动手在堂练本完 成,交流并汇报 学生在堂练本上独自 完成,并汇报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小猴分香蕉”的故事情境,从这里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然后通过“练一练”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学情简析: 通过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分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目标预设: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景和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各部分的名称,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3、通过动手操作,体验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集体过程。 教学重点: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

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帖图。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猴妈妈买回12根香蕉,要把它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们知道每只猴子得到几根香蕉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分一分。 请同学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根?请你分一分。 2、写一写。 ①象这种平均分的活动,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2÷2=6(根),12、2、6分别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6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6根。 ②讲解算式的读法。 读作:12除以2 ③写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板书“÷”同时讲解除号的写法:写除号时,先用尺子比着画一条短横线,然后在这条小横线的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横线要平直,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香蕉》(赛教) 城北小学陆红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 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材简析及设计说明】 本节教学内容是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教材通过小猴分香蕉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联系,由于我校有多媒体,很直观的再现小猴分香蕉的等分过程,因此,我吧“分香蕉”的情境改为学生分组参加分彩笔让学生自行设计分组方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并体验数学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法】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交流。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诀卡。 [媒体说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探索新知。 1.分一分,说一说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 像这样,把10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10÷2=5(根)) 10,2,5分别表示什么? 10表示有10根香蕉,2表示两只小猴,5表示每只分得5根。 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10÷2”读作“10除以2”。 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 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0是被除数,2是除数,“÷”是除号,5叫做商。 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2=5(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 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分香蕉》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s from "Banana Shar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分香蕉》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author ware)。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前交流。(1分钟) 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 学生:(3名学生回答) 二、新授课。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 1、分2份。(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 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 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 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两只猴子都高兴。 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 (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 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分钟) 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 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 教师: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20201014230533)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 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 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 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2. 了解除法算式 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鱼等分活动之 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同学团结协作,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教学重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除法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20根小棒。 设计理念 新世纪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 有两只小猴子上山摘果子,他们摘了许多的香蕉,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请小朋友们帮小猴数一数,它们摘了多少根香蕉?(引导学生数香蕉,有12根。)听!小猴子吵起来了:我要吃更多,我更大。”我“ 要吃更多,我摘得更多!”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自己想的办法,弓I出平均分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容易被生动的故事吸引,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通过帮助猴子分香蕉,懂得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才公平,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