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位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3
80 70 80 70 8070甲图 潜水等水位线专题二、如何判读等潜水位线图【知识归纳】1.潜水位线的概念: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2.等潜水位线的判读①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甲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等水位线, 图中箭头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所以图中箭头都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②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乙图中①井埋藏深度约为10米; ②井埋藏深度为5米; ③井埋藏深度超过5米,介于5-10米之间;④井埋藏深度超过10米,介于10-15米之间。
③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实际上潜水和地表水特别是河水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主要是根乙图据两者的水位高低对比。
潜水等水位线图及其绘制潜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一般埋藏较浅,分布较广,便于开采。
但由于在含水层以上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所以容易受到污染。
潜水的自由水面即潜水面,通常是一个起伏的曲面,一般向邻近的低洼地区,即潜水的排泄区,如河谷、冲沟等倾斜。
在地形图上往往用潜水等水位线来表示潜水面的形状。
所谓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的等高线图。
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高度(海拔)绘制的,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但要注意的是:①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②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决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③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④等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⑵潜水等水位线圈的应用下图为一潜水等水位线(单位:米)图,通过分析,可以解决下列问题:①潜水的流向。
等潜水位线专题1.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
2.潜水的补给来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主要是大气降水: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
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因为是地上悬河,故河水补给地下水)。
3.潜水特点:有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
4.潜水涉及的相关概念: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时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5.等潜水位线:①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线;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③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出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⑤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右图示河流处A点潜水位低于B、C,故潜水流向河流,是潜水补给河流)三.强化练习读图一回答1-3题1、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A.10米B.5米C.2.5米D.0米2、地下水流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排水沟位置选择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二为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4—6题4.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A.自北向南B.自东向西C.自西向东D.自南向北5.在A. C.D. E.四点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A点B.E点C.C点D.D点6.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考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A.E点B.B点C.C点D.D点图三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7—9题7.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8.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将会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不会发生变化9.该区域的主要农作物主要是:A.春小麦、甜菜、玉米B.水稻、棉花、冬小麦C.冬小麦、棉花、大豆D.橡胶、甘蔗、水稻图四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回答下题:10.甲处的水井埋藏深度可能是:A.1.5米B.2.5米C. 7.5米D.8.5米11.从图中可知,潜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潜水补给B.河流补给潜水C.潜水与地下水互补D.潜水不犯河水12.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C.有盐碱化倾向D.有荒漠化倾向13.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为:A.4-5月B.6-7月C. 7-8月D.12-1月(参考答案)1-5 BCDDC 6-10 CCBBC 11-13BA。
潜水水位知识点总结1. 潜水水位的测量方式潜水水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潜水深度计。
潜水深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潜水员所处深度的仪器,通常由一个水压传感器和显示器组成。
当潜水员下潜时,水压传感器会感知到水压的变化,然后将深度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
通过潜水深度计,潜水员可以随时了解自己所处的水深,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潜水行为。
另外一种测量水位的方法是使用潜水标志。
潜水标志可以是浮标、浮标绳、潜水轮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测量水下的水位。
2. 水位对潜水活动的影响了解潜水水位对潜水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到潜水活动的进行。
首先,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潜水员对水下环境的掌控。
当水位较浅时,潜水员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地进行潜水活动,以避免触碰岩石或其他障碍物。
而当水位较深时,潜水员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潜水技巧和设备使用,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其次,水位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潜水员的舒适度。
在较浅的水域,潜水员需要更加小心地维护设备,避免因为水下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必要的危险。
因此,潜水员需要根据水位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潜水行为,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舒适度。
3. 如何准确测量潜水水位为了准确测量潜水水位,潜水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a. 使用潜水深度计:潜水深度计是测量水位的最常用工具之一。
通过潜水深度计,潜水员可以随时了解自己所处的水深,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潜水行为。
b. 使用潜水标志:潜水员可以通过放置潜水标志来测量水下的水位。
通过观察潜水标志的位置,潜水员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水深,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潜水行为。
c. 随时观察水下环境:除了使用测量工具之外,潜水员还可以通过观察水下环境来了解自己所处的水深。
通过观察水下的景象和地貌,潜水员可以判断自己所处的水深,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潜水行为。
4. 潜水水位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潜水活动时,潜水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安全事项:a. 不要擅自进行潜水:潜水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潜水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才能进行潜水活动。
等潜水位线专题一.知识模块:1.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
2.潜水的补给来源:①主要是大气降水: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
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因为是地上悬河,故河水补给地下水)。
3.潜水特点:有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
4.潜水涉及的相关概念: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时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5.等潜水位线:①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②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③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⑤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
二.经典例题(04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
A.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 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D.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解题思路)(1)A、B两选项是关于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解题流程:图中等潜水位线数值大小分布→地势高低(两图均为北高南低)→河流流向(两图均为自北向南流)。
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2)C、D两选项为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判断。
应用知识模块第5条介绍的两种做法(作与河流垂直的辅助线比较河流处与两侧潜水位高低确定补给关系;或确定潜水的流向看它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确定选C。
高中地理知识精讲:潜水等水位线因为喜欢,所以专注博易地理最近有学生上课,提到了潜水等水位线的知识盲区。
所以将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二、相关要素要对它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理解,首先必须掌握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上图所示:(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2)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3)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4)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三、潜水的相关考点(1)潜水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
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
如图中的箭头指向。
(2)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
如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井的选址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选址最佳。
(4)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这是常考点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如上图,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四、课后习题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专题七等潜水位线、承压水和逆温层专题一.相关知识:1.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水。
2.潜水的补给来源:①主要是大气降水: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
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
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因为是地上悬河,故河水补给地下水)。
3.潜水特点:有自由水面;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
4.潜水涉及的相关概念: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在某地某时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5.等潜水位线:①等潜水位线类似于等高线,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线;②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③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山谷处并由地势高出流向地势低处,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④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⑤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右图示河流处A点潜水位低于B、C,故潜水流向河流,是潜水补给河流)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
等潜水位线图考点训练湖南省澧县六中席道华一、等潜水位线图及其要素等潜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类似于等高线图,它是潜水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基本要素有(如下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2.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
3.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4.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二、常见考点1.等潜水位线数值与地形: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
2.潜水流向、流速:潜水的流动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
因此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在同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3.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下图河流处A点潜水位低于B、C,故潜水流向河流,是潜水补给河流)。
此考点往往与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变化相结合。
4.取水点(即水井)位置的选择:选择水井位置时,要考虑三点:一是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二是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三是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5.潜水的特点和潜水资源开发利用:潜水有自由水面,水位高低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在重力作用下潜水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
开发利用:潜水更新快,更新替周期短,属于可再生资源,人们只要合理开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
不合理地开采,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如下图),严重的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塌。
《等潜水位线》学案高三地理组王飞【示标】1、掌握潜水的概念、补给来源及特点2、掌握等潜水位线的判读方法及应用【学标】一、潜水1、潜水的概念:图12、潜水位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
图中用字母表示是。
在图1中找到潜水位线,并标出来。
图23、潜水补给来源①主要是对潜水补给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降水历时(长、短),强度;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地表硬化度低。
②补给当水位高于潜水面时,其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
注意: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游段,由于河床高于地表,形成地上河,所以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4、特点①埋藏较(深、浅)②有自由水面,水位不稳定③由高处向低处渗流④水质易受污染二、等潜水位线概念:※判读及应用:1、等潜水位线数值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例题1:(04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两图河流流向。
2、判断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埋藏深度=若该公式用图2中字母表示,为:例题2: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A.10米B.5米C.2.5米D.0米3、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高度。
1、判断潜水流向。
潜水流向为: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地表水流向为:垂直于等高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2、判断潜水与河流补给关系。
①根据潜水流向②“凸高为低,凸低为高”例题3:首先画出潜水的流向;再画出河流流向;然后判断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最后在剖面图上画出潜水流向。
剖面图:判断潜水的流速。
例题4: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A.甲B.乙C.丙D.丁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例题5:图四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回答下题:1.甲处的水井埋藏深度可能是:A.1.5米B.2.5米C. 7.5米D.8.5米2.从图中可知,潜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潜水补给B.河流补给潜水C.潜水与地下水互补D.潜水不犯河水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C.有盐碱化倾向D.有荒漠化倾向【诊标】【补标】1、水井的选址①埋藏较浅处;②潜水汇集区:当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时,水井布置在潜水位线凸向高值处(类似于山谷处);2、排水沟的选址(一般排水沟是指能将坡面上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以免引起滑坡或大堤跨塌)①即当潜水位线疏密不均时,排水沟布置在由密到疏交界处;②为增加排水面积,排水沟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