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所涉及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2)
- 格式:doc
- 大小:28.51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生物知识点激素总结一、激素的定义与分类激素最初定义为在某器官生成分泌,进入血液中,或者进入另一器官从而改变其功能,或者是形态结构的微量化学物质。
激素目前至少有两百种,根据化学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肽激素和蛋白质激素:这类激素由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的一级结构。
胺类激素:由氨基酸合成转换而来,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氨基酸类激素:如T4、T3由酪氨酸经碘化偶联而成。
类固醇类激素:其化学基本结构是类固醇,在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内,胆固醇经链裂酶、羟化酶等酶作用下转变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
二、激素的来源与功能内分泌激素:由内分泌腺(如松果体、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卵巢等)分泌并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递到作用器官。
这些激素在极微量下就能产生显著作用,调控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生理过程。
外分泌激素:由外分泌腺(如胃肠道、肝脏、肾脏等)分泌,主要对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起作用,同时影响胃肠蠕动、水盐平衡、血压调节等生理过程。
三、激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发育:如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对身体的线索生长和细胞增殖起重要作用。
此外,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还能调控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方向。
调节物质代谢:激素对人体的化学物质代谢产生广泛影响,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核酸的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参与体内代谢的平衡和稳定。
影响神经系统:激素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影响情绪、欲望、记忆、学习以及其他行为活动。
调节心血管和肾脏功能:多种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房肽、内皮素等,广泛调控心血管和肾脏功能,维持这两个关键脏器的正常活动。
影响生殖系统:激素对生殖系统具有促进发育成熟、影响性激素分泌与调节的作用,涉及到生殖过程的多个环节,如生卵、排卵、生精、受精、着床、妊娠及泌乳等。
调节免疫系统:不同激素在免疫系统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抑制免疫反应,而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和催乳素等参与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2)1 / 1高中生物所波及的激素的化学实质及作用化学性质 肽 类 含 及 氮 蛋 激 白 素质 激 素氨基酸衍 生物类固醇(甾体) 激素中文名 主要根源 主要作用促激素开释 下丘脑促使(或克制)相应激素的开释激素(多种)下丘脑分泌 增添肾小管和会合管对水的重汲取, 减抗利尿激素少水分从尿中排出垂体开释促激素垂体促使有关腺体生长发育, 促使有关激素 合成分泌生长激素垂体促使生长、 主假如促使蛋白质的合成和 骨的生长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料行为,促使催乳素垂体 某些合成食品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达成胰高血糖素胰岛 A 细 调理代谢,使血糖高升胞胰岛素胰岛 B 细胞 调理代谢,降低血糖促胰液素 消化管 -促使胆汁和胰液中 HCO 3的分泌 肾上腺素 肾上腺加快代谢,高升血糖促使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对神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经中枢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提升神经系统的喜悦性肾上腺皮 调理机体的水—盐代谢:促使肾小管 醛固酮对钠的重汲取、对钾的排泄, (保钠排质钾)分别促使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雄激素主假如睾丸细胞的生成, 激发和保持雄性的第二性 征;分别促使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雌激素主假如卵巢细胞的生成, 激发和保持雄性的第二性 征:雌激素能激发和保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孕激素卵巢促使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发生发育,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做准备。
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以下是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大全:
1. 激素的定义:激素是一种能够通过血液或组织液传播,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能够调节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和行为。
2. 调节器官:内分泌腺和靶器官是激素调节的主要器官。
内分泌腺负责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靶器官则接受并响应激素的作用。
3. 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和胰腺等。
4. 主要的激素:激素可以分为蛋白激素、脂质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
常见的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素、胰岛素、雌激素和睾丸激素等。
5.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结合到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和基因表达,来实现对生物体的调节。
6. 负反馈调节:机体内的激素分泌一般受到负反馈调节的控制。
当某种激素的水平过高时,会抑制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以维持激素水平的平衡。
7. 等位效应:不同激素融合在同一靶器官上的效应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增强,叫做等位效应。
8. 激素调节的例子:垂体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素)对生长和发育的调节、胰岛素和葡萄糖的代谢调节、性激素对性成熟和生殖的调节等。
9. 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激素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和内分泌肿瘤等。
10. 人工激素应用:人工合成的激素可以被用于医疗和农业上,如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激素农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大全,希望可以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解题技巧:高频材料分析题专练(5)激素的作用1.请分析下面三则资料,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资料一胰腺(外分泌部)是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物——胰液中含有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胰液通过胰总管排入小肠肠腔发挥消化作用。
在胰腺中还散布着上百万个胰岛,这些胰岛占据整个胰腺体积的2%,被称为胰腺的内分泌部。
资料二摘取胰腺的狗会罹患糖尿病。
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会导致胰腺萎缩,胰岛无变化,狗不患糖尿病。
资料三有人试图通过摘取狗的整个胰腺,从研碎后的胰腺组织中,按照科学、规范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胰岛素,但都以失败告终。
(1)资料一中的淀粉酶、麦芽糖酶等消化酶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2)资料二中,摘取胰腺的狗会罹患糖尿病,原因是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
患糖尿病的狗,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狗却不患糖尿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资料三中的方法,研究人员不能提取到胰岛素。
直到年轻科学家班廷及助手查斯·贝斯特偶然发现,可以直接用酸化酒精处理胰腺,才成功防止了胰岛素的降解。
试分析酸化酒精可防止胰岛素降解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资料,并运用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植物生长抑制剂是能使茎或枝条的细胞分裂和伸长速度减慢抑制植株及枝条伸长生长的一类物质。
其中,青鲜素久叫抑芽丹,纯品为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有抑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细胞提早结束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提高植物抗寒能力等作用。
资料2媒体揭露农民大量使用“膨大素”等植物激素后,有关“激素果蔬”的安全性的争议就从未间断。
“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α-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2、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1/3)组织液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3、血浆:区别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发生双向物质交换,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细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部分来自于Na+和CI—。
组织水肿的原因:②pH值:存在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
③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聚合酶、解旋酶);②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③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贝尔纳: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1、发现历程①沃泰默:胰液的分泌是神经反射②贝利斯和斯他林:胰液的分泌是受某种化学物质——促胰液素调节。
(他们采纳了同事哈代(W.B.Hardy)的建议,创用了源于希腊文的一个字“激素”(hormone,“刺激”的意思)这个名称(1905)。
促胰液素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
这样,产生了“激素调节”这个概念,以及通过血液循环传递激素的“内分泌”方式,从而建立了“内分泌学”这个领域。
)③巴甫洛夫:胰液的分泌属于神经反射→促胰液素2、促胰液素的化学本质: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一种碱性多肽。
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11种不同氨基酸。
二、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对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1、腺体: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构成,存在于器官内或存在的器官。
(1)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的组织或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
如唾液腺、胃腺、肠腺、汗腺、皮脂腺、乳腺、泪腺、肝脏、胰腺(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
(2)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或器官中,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
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胸腺、胰岛。
2、动物激素的种类三、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路和去路(2)血糖浓度①正常值:80—120mg/dL(0.8—1.2g/L)②低血糖:<60mg/dL③高血糖:>130mg/dL④尿糖:>160mg/dL(3)糖尿病①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②诊断:持续高血糖且有糖尿③防治: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锻炼④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三多一少”现象)尿糖是指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这是从成分上进行考虑的;糖尿是指具有糖尿病症状的人,这是从症状上进行考虑的。
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2)⑷、胸腺:所分泌激素:几十种胸腺素。
⑸、胰岛:分布在胰腺组织中,主要由A、B两种细胞构成。
所分泌激素:①、胰岛A细胞: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②、胰岛B 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⑹、肾上腺:所分泌激素: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⑺、性腺:包括卵巢(女性)、睾丸(男性)所分泌激素:性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4、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
是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5、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6、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P-28图2-11)7、激素调节的特点⑴、微量和高效⑵、通过体液运输⑶、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8、靶器官、靶细胞(P—29图2—13)⑴、靶器官: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
⑵、靶细胞: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细胞。
二、应会知识点1、内分泌腺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是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
2、下丘脑激素功能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性腺激素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⑷、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生长激素⑸、抗利尿激素(ADH):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重吸收。
3、垂体激素功能:⑴、生长激素(GH):促进机体生长⑵、促甲状腺素(TSH):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释放⑷、抗利尿激素(ADH):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重吸收。
⑸、催乳素(PRL):刺激乳房发育及泌乳。
⑹、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RH)分泌异常:①、成年前分泌不足:人患侏儒症②、成年前分泌过多:人患巨人症③、成年后分泌过多:人患肢端肥大症4、甲状腺激素功能:⑴、促进生长发育(作用最明显是在婴儿时期)⑵、促进新陈代谢:产热效应,提高组织的耗氧量,增加产热。
高二生物有关激素调节的知识点激素调节是高二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激素是一种能够传递信号并调节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生物体能够实现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免疫防御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从激素的种类、分泌机制以及作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激素的种类激素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肽激素和氨基酸衍生激素等。
蛋白质激素是由氨基酸合成而成,如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等。
类固醇激素是由胆固醇合成而成,如雌激素、睾酮等。
肽激素是由多肽链合成而成,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
氨基酸衍生激素是由氨基酸分解而成,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二、激素的分泌机制激素的分泌过程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
当机体需要激素时,下丘脑释放释放激素释放激素(RH)或抑制激素释放抑制激素(I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腺体,刺激或抑制腺体分泌激素。
当机体需要停止激素分泌时,高浓度激素抑制下丘脑释放释放激素释放激素(RH)或抑制激素释放抑制激素(IH),从而形成负反馈调节。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发挥作用,受体可以分为细胞膜受体和细胞核受体两类。
细胞膜受体一般与蛋白质激素结合,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其作用方式是通过蛋白激酶级联反应,进而改变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路径。
细胞核受体一般与类固醇激素结合,如雌激素、睾酮等,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结合DNA,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
激素调节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通过三个典型的例子来详细阐述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
1. 生长激素调节骨骼生长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的过程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当下丘脑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时,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H),GH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骼及其他组织,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生长。
2. 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蛋白质激素,能够调节血糖水平。
人体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或组织分泌,并通过血液传输到全身的靶细胞或器官起作用。
人体内激素分泌及调节是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们对于人体的生长、代谢、繁殖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主要激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胃肠激素等。
蛋白质激素是由腺体或其他组织分泌的由氨基酸构成的多肽物质。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激素,在胰腺β细胞中合成,主要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属于蛋白质激素的一类,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它们对于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由胆固醇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
其中最著名的是性激素,如雄激素和雌激素。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维持次级性征和精子形成等功能。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在女性体内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促进乳腺的发育和维持月经周期的正常功能。
胺激素是由氨基酸合成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对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调节血压起到重要的作用。
多巴胺则与神经传递有关,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神经递质作用。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类重要激素,主要成分为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它们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蛋白质合成、代谢率、体温调节等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胃肠激素是由胃、小肠等消化系统组织分泌的激素,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等。
胃泌素主要刺激胃蠕动和胃酸分泌。
胰高血糖素则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能够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则与胰高血糖素相反,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总之,人体内的激素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它们在机体调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了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调节功能及激素相关的疾病,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Ⅱ)[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图2-11,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进一步理解反馈调节的内容。
2.举例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
[重难点击]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课堂导入方式一:右图是一对亲兄弟:哥哥21岁,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1.33米的个子,嗓音稚嫩;弟弟19岁,身高已经达1.96米,还在不断增高,被人称作“小姚明”,兄弟俩身高差距巨大是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
看来体内激素的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正常人体是如何保证体内激素的分泌水平的?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呢?方式二:复习导入:复习:(1)什么是激素调节?(2)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3)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的学习,我们已感受到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所起的重要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体为了抵御寒冷会作出哪些反应?这些反应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 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 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2.分级调节: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方式,我们称为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结果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高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称为反馈调节。
合作探究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请结合上述分级调节模型思考缺碘为什么会引起大脖子病。
答案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由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肿大。
2.激素分子既然是高效能物质,机体为何还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呢?答案激素虽然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但由于激素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故机体只有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方可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高中生物激素分泌知识点激素是生物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在血液中以极低的浓度存在,却能对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激素分泌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概述:1. 激素的定义与分类:-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信使,它们通过血液循环传递信息,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 激素主要分为四类: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和脂肪酸衍生物激素。
2.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的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和卵巢)等。
3. 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或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 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即特定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4. 主要激素及其功能:- 生长激素(GH):由垂体分泌,促进生长和细胞分裂。
-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调节新陈代谢和能量产生。
-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应对应激反应,增加心率和血压。
- 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睾酮,由性腺分泌,调节生殖功能和性特征。
5. 激素分泌的调节:- 激素分泌通常受到负反馈调节,即当激素水平过高时,会抑制其进一步分泌,以维持体内平衡。
- 某些激素的分泌还受到其他激素的正反馈调节,例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性激素的影响。
6. 激素分泌异常的影响:- 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等。
7. 激素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机制对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 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某些内分泌疾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复杂的内分泌调节机制,以及激素在维持生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激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化学性质 中文名 主要来源
主要作用
含 氮 激 素
肽 类 及 蛋 白 质 激 素
促激素释放
激素(多种) 下丘脑
促进(或抑制)相应激素的释放 抗利尿激素
下丘脑分泌 垂体释放 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
促激素 垂体 促进相关腺体生长发育,促进相关激素合成分泌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催乳素 垂体 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
胰高血糖素 胰岛A 细胞 调节代谢,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 胰岛B 细胞 调节代谢,降低血糖
促胰液素 消化管 促进胆汁和胰液中HCO 3-
的分泌 氨基酸衍生物
肾上腺素
肾上腺
加速代谢,升高血糖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神经中枢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类固醇(甾体)激素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
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排泄,(保钠排钾)
雄激素 主要是睾丸
分别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雌激素 主要是卵巢
分别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孕激素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发生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