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
- 格式:docx
- 大小:23.22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激素调节知识点摘要:生物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机制,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对各种生理功能的精细调控。
本文旨在概述激素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1. 激素的定义与特性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以极低的浓度在体内发挥作用,通过血液循环传递信息,调节和协调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2. 激素的分类激素根据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四大类:- 蛋白质和肽类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 类固醇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等,由胆固醇衍生而来。
- 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等。
3.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与目标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影响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功能。
4. 激素调节的生理过程- 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 代谢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 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帮助生物体应对外界压力。
- 生殖系统: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等调控性特征的发展和生殖活动。
5. 激素反馈调节生物体内的激素水平通过负反馈机制进行精细调控。
例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素水平过高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从而减少甲状腺素的产生。
6. 激素失调的影响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7. 激素研究的现代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用于生产重组激素,如重组人胰岛素。
- 高通量筛选技术:用于发现新的激素及其受体。
- 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研究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机制。
结论:生物激素调节是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了解激素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健康和疾病状态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激素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本文为生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概述,旨在提供准确、直接的信息,适合作为学术资料或教学参考。
2024年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一、激素的概念和分类1. 激素的定义:植物激素是一种由植物体内特定的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低浓度活性物质,能够通过体液传导,触发并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物质。
2. 激素的分类:(1)植物生长素(IAA):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分裂,调节植物体形态的发育。
(2)细胞分裂素(cytokinin):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控制植物体生长。
(3)赤霉素(GA):促进种子萌发、茎伸长、开花和果实生长。
(4)脱落酸(ABA):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调节保护植物免受干旱等胁迫。
(5)吲哚-3-醋酸(IAA):促进根系的侧根和冠根的生长,调节植物耐盐性和抗病性。
(6)黄酮素(flavonoid):参与调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激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1. 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通常发生在细胞质和内质网中,涉及一系列的酶催化和代谢途径。
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
2. 运输:激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通过细胞间空隙、韧皮部的细胞壁和筛管等途径进行。
运输的方式有被动扩散、主动运输和质子泵等。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1. 受体的结合: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与细胞膜或胞浆中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并触发下游信号传导。
2. 信号转导: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够通过蛋白磷酸化、酶活化等方式,将激素信号转导到细胞内的下游分子,从而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活动。
3. 基因表达调节:激素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翻译、甲基化等过程,调节细胞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例如赤霉素能够促进DELLA基因的降解,进而促进转录因子的活化。
4. 细胞活动调节:激素还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离子平衡、膜通透性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活动,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结构。
四、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1. 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激素通过调节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过程,促进植物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种子发芽和根冠生长。
2. 调控开花和果实生长: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殖生长过程。
高中生物动物激素分类及解读高中生物动物激素分类及解读生物激素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够调节生物生长发育、代谢和行为等生物现象的发生。
在动物世界中,激素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控制着跨越不同器官和组织的信号传递,使得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可以相互协调并得以平衡。
本文将针对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对动物激素的分类及其作用进行一些简单的解读。
一、激素的分类1. 前腺激素:包括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卵泡刺激素(AMH)和甲状腺刺激素(TSH)等。
这些激素主要负责鼓励细胞增殖、细胞分化、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等过程。
2. 原肾上腺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这两种激素主要涉及身体应激反应。
肾上腺素会在应激情况下快速释放,并刺激身体呼吸和心跳加速、体力提升等应对环境威胁的调节机制。
3. 甾体激素:包括类固醇、雌激素、睾酮等。
它们主要在生殖系统的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雄激素的作用是在妊娠期滋养受精卵并促使胎儿生长,在出生后,它会调整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而雌激素则在女性中调整月经周期,促进女性性机能的恢复和发育。
4. 胶质激素:是由腺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泌醇、皮质醇等激素。
这些激素的功能是抑制免疫系统、减缓身体负担,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5. 胰岛素和姑娘激素:对于糖代谢和食欲控制十分重要的激素。
它能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在食欲控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激素的作用激素在动物身体的调节机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感知器官、热量和其他信号来刺激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合成或释放,从而控制它们的行为。
1. 生长发育:GH对于骨骼和软骨的发育至关重要。
它通过刺激生长板的增殖和软骨细胞分化,并促进骨骼横向、纵向的增加。
睾酮和雌激素则是在性腺培育中起主要作用。
2. 新陈代谢:胰岛素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该激素会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更多的葡萄糖,并促进糖原的合成过程。
高二必修三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梳理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小编准备了高二必修三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体液调节主要是指激素调节。
2、常见几种动物激素的相关知识点:生长激素(多肽)——垂体促性腺激素(蛋白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蛋白质)——垂体甲状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胰岛素(蛋白质)——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多肽)——胰岛A细胞性激素(固醇)——睾丸、卵巢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3、胰岛素、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其本质均为蛋白质,不可以口服。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5、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体液)(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胰岛A细胞——升血糖)(2)血糖的去路: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胰岛B细胞——降血糖)(3)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4)下丘脑也参与了血糖平衡的调节6、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神经——体液)(1)神经传导——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2)分级调节,负反馈调节7、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弥散全身,不定向);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注:激素完成任务后被灭活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三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内分泌腺或细胞激素名称化学本质靶器官(细胞)功能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多肽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多肽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全身,特别是骨细胞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的生长催乳素乳腺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全身,尤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加速糖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产热,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新陈代谢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主要是肝脏,也可做用于其他组织细胞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使体内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蛋白质主要为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全身,主要为肝脏、肌肉、脂肪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睾丸雄性激素固醇全身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卵巢雌性激素固醇全身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孕激素卵巢、乳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固醇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排泄胸腺胸腺激素多肽免疫器官促进T细胞的发育成熟,增强免疫力小肠黏膜的S细胞促胰液素多肽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易错警示 1.动物激素成分的辨析高中阶段接触的激素中,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都是肽类或蛋白质类。
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
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都可以口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激素调节(一):激素种类【学习目标】1、分析并了解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培养科学实验的分析推理能力。
2、明确人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和作用(重点)。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中的实验设计要点诠释:(1)两个实验都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都遵循实验的科学原则: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单一变量。
要点二、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细胞的分泌物进入导管,通过导管排到腺体外,如胰腺的外分泌部、唾液腺、汗腺等。
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腺细胞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输到其他的器官并在那里发挥效应,如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还有甲状腺、垂体等。
要点诠释:(1)动物激素指由内分泌腺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特殊的化学物质。
动物的激素是由特殊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并分泌的。
这些细胞叫做内分泌细胞,它们往往聚集形成器官,我们称之为内分泌腺,例如肾上腺和甲状腺等。
(2)消化系统中分泌唾液的唾液腺不是内分泌腺,而是外分泌腺的一种。
外分泌腺有很多种,比如汗腺分泌汗液、消化腺分泌消化酶等,被分泌的物质通过外分泌腺的管道排出;与外分泌腺不同的是,内分泌腺没有管道,分泌的激素直接通过体液进入血液循环,在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3)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有很多器官比较复杂,既有内分泌腺的功能,又有外分泌腺的功能。
比如胰腺可以分泌至少两种激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然而,内分泌细胞只占胰腺总细胞的1%一2%,剩下的细胞都是具有外分泌功能的细胞,通过胰管把分泌的消化酶导入小肠。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3.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一些疾病4.人体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激素调节(一)】19:17~39:33(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产生,神经垂体释放);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②××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垂体分泌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③××释放抑制激素:作用于腺垂体,抑制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所以说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枢纽,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高中生物动物激素分类解读知识点小结一、动物激素分类表二、各内分泌腺及分泌的主要激素1.下丘脑:合成下丘脑调节性多肽(HRP),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RH)。
2.垂体: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有四类:一是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二是生长激素(GH);三是催乳素(PRL);四是黑素细胞激素(MSH);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催产素和加压素两种。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4或T3)。
4.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其中皮质激素包括: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髓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5.胰岛:包括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6.性腺:睾丸分泌雄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三、主要激素的功能及异常症1.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2.促(甲状腺、性腺等)激素:促进相应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应腺体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3.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成年时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
4.催乳素: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乳腺的合成与分泌。
缺乏时导致乳汁缺乏。
5.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异常症包括:甲亢(分泌过多)、呆小症(胎儿分泌不足)、粘液性水肿(成年时分泌不足)、大脖子病(饮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激素在动物生殖中的分子机制激素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够调节身体内的生物活动。
激素在动物生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动物的发情和繁殖过程。
本文将从激素的分类、分泌、作用和分子机制等方面探讨激素在动物生殖中的分子机制。
一、激素的分类激素可分为蛋白质激素和类固醇激素。
蛋白质激素包括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类固醇激素包括雌激素、睾酮、孕激素等。
不同的激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和分泌方式也不同。
二、激素的分泌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分泌方式也有所不同。
蛋白质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和垂体控制分泌,垂体会分泌相应的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
类固醇激素主要由性腺、肾上腺皮质等器官分泌。
三、激素的作用激素在动物生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们能够调节动物的发情和繁殖行为。
雄性动物的睾酮能够促使其产生生殖细胞,而雌性动物的卵巢也会分泌雌激素促进卵子的成熟。
除此之外,激素还能够影响动物的性行为,如促进雌性动物的卵泡破裂,从而诱发发情,雄性动物也能通过产生大量的睾酮来提高自己的配对成功率。
四、激素的分子机制激素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二是受体激活后的信号传递。
1.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激素在体内能够与相应的细胞膜受体或细胞核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它们的作用。
细胞膜受体是一种七次跨膜蛋白,通过一系列的跨膜结构和细胞质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触发细胞内二级信使的产生。
而细胞核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能够直接调节基因的表达。
2.受体激活后的信号传递: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产生各种效应。
细胞内二级信使包括环磷酸、钙离子、酪氨酸磷酸等,它们能够作用于一系列的酶和蛋白质,触发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离子通道的开/关、酶活性的上/下调、信号通路的级联、转录因子的激活。
总之,激素在动物生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和激活后的信号传递,能够调节动物的发情和繁殖行为。
人与高等动物体内的激素种类、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二、激素的一般特征如下1、构成神经-体液调节:激素由内分泌腺直接释放到血液和淋巴中,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速率.一般情况下,内分泌腺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活动的,在机能上是神经系统的扩展,因此,体液调节又被称为神经-体液调节.2、具有特异性:某一种激素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组织或某些特定的代谢过程发挥作用.甚至有的只对某一特定的酶的活性起调节作用.一般把激素能够作用的器官叫做"靶器官"或者"靶细胞".3、激素只调节生理过程的速率:激素只调节靶器官或靶细胞特定的生理速率,而不能屐某一新的代谢过程,也不向组织提供物质与能量4、激素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各种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极微,一般在每100亳升血液中只有几微克甚至几毫微克,但对人与动物体的生理调节作用却非常重大.三、人与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及所分泌的激素四、常见的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引起的病症注:侏儒症症状:侏儒症患者身材特别矮小,成人往往不足120厘米以下,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躯干、四肢短小,但均称,智力大多正常,而性发育往往停留在发病年龄的水平。
呆小症症状:(1)身体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并常伴有四肢骨畸形等。
因为甲状腺激素和主长激素一样是长骨生长和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因素。
(2)表情淡漠,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智力低下,并常可有耳聋。
这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树突与轴突的形成,髓鞘与胶质细胞的生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生、发展,脑的血流供应等,均有赖于适量的甲状腺激素。
甲状素激素缺乏则导致这一系列过程的障碍。
(3)常伴有体温偏低,毛发稀少,面部浮肿等一系列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般症状。
水肿症状:成人甲状腺功能不全时,则可引起粘液性水肿。
第5讲动物激素调理及与神经调理的关系考点一动物激素的种类、作用及特色【知识梳理】促胰液素的发现(1)写出序号代表的物质或构造①,②,③。
(2)参加上述过程的调理方式是。
2.激素调理:由(或细胞)分泌的进行的调理。
激素调理的特色(1);(2)经过运输;(3)作用于。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1)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近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
(2)让蝌蚪发育为一只小青蛙的原理: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3)阉割催肥的原理:割除牲牲口殖腺,使其不拥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易驯养,利育肥。
(4)给牲口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生长,缩短生长周期。
【思想辨析】1.判断以下有关激素的种类、作用等表达的正误。
(1)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拥有内分泌功能。
()(2)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供给能量。
()3)人在惧怕、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开释的肾上腺素增加,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故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含心脏。
)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假如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假如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促性腺激素。
()2.增补完好下表中人体中重要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激素名称靶器官(或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几乎浑身组织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几乎浑身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深入研究】常有动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激素的化学实质(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激素开释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2)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素。
(3)固醇类激素:。
【命题视角】1.对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激素的化学实质都是蛋白质B.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响的活化能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征之一D.激素与靶细胞联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2.(2015·全国卷Ⅱ)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高中生物的激素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激素的分类和功能
3. 能够将不同类型的激素进行归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激素的分类和功能
难点:激素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素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
1. 解释激素的定义和作用
2. 举例说明激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二、激素的分类(15分钟)
1. 根据来源不同将激素分为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
2. 内分泌激素又可分为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激素
三、激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15分钟)
1. 分别介绍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激素的功能
2. 讨论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以及信号传导的机制
四、激素的相互关系(10分钟)
1. 解释激素在生物体内相互调节、配合的作用
2.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激素在生物体内的相互关系
五、练习和讨论(10分钟)
1. 针对激素分类和功能设计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答题和讨论
2. 强化学生对激素分类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一个实验,以观察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激素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激素的分类和功能。
同时,通过设计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激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
一、各内分泌腺及分泌的主要激素
1.下丘脑:合成下丘脑调节性多肽(HRP),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RH)。
2.垂体: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有四类:一是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二是生长激素(GH);三是催乳素(PRL);四是黑素细胞激素(MSH);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催产素和加压素两种。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4或T3)。
4.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其中皮质激素包括: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髓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5.胰岛:包括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6.性腺:睾丸分泌雄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二、主要激素的功能及异常症
1.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2.促(甲状腺、性腺等)激素:促进相应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应腺体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3.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成年时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
4.催乳素: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乳腺的合成与分泌。
缺乏时导致乳汁缺乏。
5.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异常症包括:甲亢(分泌过多)、呆小症(胎儿分泌不足)、粘液性水肿(成年时分泌不足)、大脖子病(饮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6.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尿病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
7.胰高血糖素:调节糖类代谢,升高血糖浓度。
过多→高血糖;过少→低血糖。
8.雌激素: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分泌不足导致第二性征减弱、性欲降低,性周期紊乱。
9.雄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分泌不足会导致第二性征减弱、性欲降低。
10.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分泌不足,胎儿无法正常着床。
11.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增强机体的应激机能。
缺乏时,应激机能减弱。
12.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具有增强心脏活动、促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和
促进肝糖元分解升高血糖含量的作用。
缺乏时,机体应激机能减弱。
13.醛固酮:属肾上腺盐皮质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维持血钾或血钠的平衡。
缺乏时,将导致水盐失衡。
三、激素的化学本质及补充
1.含氮类激素:一是肽类或蛋白质类激素,包括下丘脑、垂体、胰岛和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二是胺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如醛固酮)、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3.脂肪衍生物激素:前列腺素。
由于含氮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所分解而破坏,临床上不宜口服,应通过静脉注射补充。
其它激素既可通过注射补充,也可通过口服方式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