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汉字家园1—5
- 格式:ppt
- 大小:747.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一板块汉字家园(一)教学内容:《汉字家园》①②③④教学目标:1.认识37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33个生字,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了解汉字故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理解6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反义词的特点,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理解词义以及不同的字义。
4.朗读、背诵韵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自制识字卡片①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故事,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2.初步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3.认识一个部首和9个生字并会写:渔、突、涉、灾、焚、茁、贫、斩、闭。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认识一个部首。
2.引导学生了解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法学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演示法、自主识字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自制识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 1 )制作时间:_________ 执行时间:_________教学内容:1.学会9个生字:渔、突、涉、灾、焚、茁、贫、斩、闭。
2.激发学习汉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识记生字,并能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就学过许多有趣的汉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些这样的汉字,你们喜欢吗?[激发情趣]二、追本溯源,通过字理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图片。
2.学生猜这是什么字?3.讲解字理。
渔:形声字。
部首表示与水有关,在水中获得鲜美的鱼的过程即为“渔”。
突:会义字,犬从洞中忽然蹿出来的叫突,引申为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
涉:会义字,甲骨文中间是一条河流,上下各有一只脚,意思是脚迈过河后,河流边做水,两脚在水旁。
小篆将水写在左侧,两脚变成步字写在右侧。
一年级教学目标第一板块快快乐乐学语文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汉字,处处有语文,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真有趣,学习语文并不难的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
3、让学生了解学校同时,认识一些相应的汉字;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
教学重点: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情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汉字,处处有语文,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真有趣,学习语文并不难的情感。
第二板块汉字家园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无穷魅力,关注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意识。
2、认识47个生字,认识13种笔画。
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识字方法。
3、会写27个生字,认识虚宫格,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学习按照一定的笔顺写字,感受写字的乐趣。
4、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的韵文,通过多种方法感悟意境,积累词汇。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无穷魅力,关注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意识。
2、认识4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认识虚宫格,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学习按照一定的笔顺写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一定的笔顺写字。
第三板块我们学拼音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拼音学习汉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语言表达、朗读等多方面的能力。
2、学习声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3、能准确拼读音节,认识声调符号,学习并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并尝试给音节标调。
4、认识48个生字,初步学习识记汉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声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拼读音节,认识声调符号,学习并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并尝试给音节标调。
《汉字家园(一)(4)》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读懂它们的意思。
2.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认识部首“斤”,掌握多音字“校”。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读懂它们的意思。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读法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彩色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扬自己学校的小儿歌。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1)练习读文1.请大家打开书,老师先来范读,大家仔细听,一会要给老师评价评价。
(师范读)2.谁来评价一下?(学生自由发言)3.你们愿意超过老师吗?那就赶快练习读吧!(学生自由练读)4.谁愿意自己读?其他同学也要仔细听,认真评价。
(指名读)5.都想读吗?大家一起读一读!(学生齐读)(2)背诵课文1.能把课文背下来吗?(学生自由练习背诵)2.谁背下来了,给大家表演表演。
(指名背诵)(三)学唱儿歌1.儿歌里还藏着要学习的生字呢,大家拿出笔,对照认字表在文中画出生字。
(学生圈画,教师巡视)2.把你画出来的字轻声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练习读)3.你能结合这首小儿歌给大家讲讲生字吗?(学生可以讲字形,也可以讲字义,还可以强调字音。
)4.你们还能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3、练习一()马,两()牛,三()小鸭水里游。
四()书,五()笔,六()鲜花插瓶里。
七()树,八()梨,九()汽车,十()旗。
4、总结你们还能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齐声朗读课文。
5、作业1.抄写词语。
2.用“所以”练习说话,并写一写。
6、板书汉字家园(一)(4)花坛中央草坪座钟所以英明排队方块字。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这是第一个识字单元,以“汉字家园”为主题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5篇识字课文。
《天地人》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向我们揭示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五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天地日月了。
《口耳目》主要是通过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月水火》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个象形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揭示了象形字观物取象、以象示意的特点,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对韵歌》是一篇韵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五篇识字课文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子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关注儿童学习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和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读音、字形、含义之间的联系。
另外,学生从本单元开始进入正式的语文学习,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内容包括:朗读课文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正确、通顺,戒掉以前用手指着读的习惯;读书写字的姿势、田字格的运用、严格按照正确的笔顺笔画写字、戒掉随意书写的毛病。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会阅读的乐趣。
第一单元识字1-5课字理识字识字1 天地人“天”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
本义:人的头顶。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
以为凡高之称。
——《说文解字注》天,至高无上。
——《说文》甲古文金文小篆隶书“地”形声。
从土,也声。
本义:大地。
与“天”相对。
元气初分,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说文》地生养万物。
——《管子·形势解》大篆小篆隶书“人”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
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说文》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礼记·礼运》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你”形声。
从人,尔声。
本义:称说话的对方。
武平元年童谣曰:“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
”——《隋书·五行志上》金文大篆繁体隶书“我”会意。
从戈。
“我”表示兵器。
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
本义:兵器。
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我,施身自谓也。
——《说文》我,古杀字。
——《说文》甲古文金文小篆繁体隶书“他”形声。
从人,“它”省声。
本作“佗”。
本义:负担。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与佗它通。
彼之称也,此之別也。
——《左传·莊二十二年》2 金木水火土“一”指事。
本义:数词。
大写作“壹”。
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淮南子·诠言》甲古文金文隶书“二”会意。
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二,地之数也。
从耦一,会意。
古文又从弋。
——《说文》甲古文金文隶书“三”指事。
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三,天地人之道也。
从三数。
——《说文》三,数名。
——《广韵》二与一为三。
——《庄子·齐物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甲古文金文隶书“四”指事。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分析解读1.正气歌本板块是小学生进入6年级的第一个学习板块。
本板块主题为“正气歌”,取材于《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的五言长诗《正气歌》。
本板块共有3课,内容分别是歌词《苏武牧羊》、七言律诗《过零丁洋》、七言绝句《狱中题壁》和五言绝句《绝笔诗》。
这个板块课文的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颂扬人间浩然正气、抒发胸臆、表达作者坦荡的情怀。
在情感基调上,本板块课文突出了一个“爱”字。
爱国,所以甘洒一腔热血;爱民族,所以不畏凶悍强敌。
苏武历尽苦难信念不改,文天祥面对亡国痛楚慨然赴死,谭嗣同为强国信念情愿献出生命,吉鸿昌义正词严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爱是产生信念的基础。
6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提升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的黄金时期。
本板块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两方面都有切实意义。
苏武牧羊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歌词,由蒋荫棠创作。
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
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本课篇幅不长,韵脚清晰,语句长短适宜,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把课文内容读懂,并产生真切的感受。
过零丁洋教材分析本课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
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
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连称:“好人!好诗!”竟不能再相逼。
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入手,是从纵的方面追述。
三、四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是从横的方向着笔,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
《汉字家园》资料
字的起源
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后来形成了一种制度。
直到近代仍然被许多知识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适字适之,孙文字载之,毛泽东字润之。
现代则已经很少人使用了,但中国人口现有十三亿,同名同姓发生率过高,文化界现有意恢复表字制度,有些喜爱历史学的人拥有表字,比如李浩然字子檀,周启星字承启,张策字竹朿。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
现代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
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
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1。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教材整体介绍有位著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
重要凭借,只有深切研究教材特点,体会教材编写用意,弄清教材结构,咱们才能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表现教材所包含的新课程思想,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语文学习。
那么,要研究好教材,就要做到着眼整体,包括教材体系、文本特色等。
下面重点从教材的大体结构、主要特点两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教材的大体结构本册教材仍然采取主题板块式结构。
其内容安排了现代文22篇,现代儿童诗3篇,古诗3首,幽默2则,口语表达6次,综合学习活动4个。
通过这些内容组成了有机联系的12个板块。
依次是:汉字家园(一),春天来了,孩子眼里的妈妈,汉字家园(二),书里的故事,咱们爱科学,幽默,劳动,音乐世界,神话,不同凡响,爱在咱们中间。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板块的集中识字,就是汉字家园(一)(二),有形近偏旁比较识字,字族识字,看图会意识字,童谣识字等。
其他均通过阅读中识字完成。
在学习生字的同时,7个部首,列在《部首名称表》里。
每篇课文以后都设计了一些丰硕有趣的练习,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帮忙学生巩固知识。
同时,有机地在一些单元里安排了表达和综合学习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要求熟悉的字424,要求会写的字285。
这个数量也很多。
那么咱们纵观长春版教材生字的编排,一年级上册:要求熟悉347,要求会写159。
下册:要求熟悉434,要求会写281。
二年级上册:要求熟悉429,要求会写263。
下册:要求熟悉的字424,要求会写的字285。
三年级上册:要求熟悉259,要求会写272。
咱们不难发现:一年级上期要求熟悉的字少,下期多,然后逐渐增多,从三年级又逐年减少。
《课标》提出,小学阶段要熟悉3000左右个常常利用汉字,其中大部份在第一学段,要求熟悉1600个左右,要求会写的800个左右,占了总数一半还多,表现了识字写字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识字任务是超级重的。
汉字家园(一)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真观察,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3、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
教学重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具学具:课件板书设计:一、初读课文,了解学习内容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12页,请你试着读读这课中的词语,不会的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身边的同学、老师。
二、认一认、读一读1、出示8种树木的图片。
你认识图上的哪种树,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完,教师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
)借助图片读词语。
(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要及时介绍)2、认识5个生字。
出示生字:杉、棉、柏、梧、桐认真观察,同桌讨论一下,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请你想想,这几个生字拥有共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你是怎么快速记住这些汉字的?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出示8个树木所做成的物品图片。
你认识图片上的物品吗?(学生每说一个,教师都要及时贴出相应的词语卡片)4、熟读卡片上的词语5、盖住词卡上的熟字,只出示生字:材、板、棍、柴、柜、桌、椅、架、枕再请你认真观察,找到这些汉字的规律。
(带木字旁、形声字)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既可以结合形声字的规律,也可以借助图片识字。
)读生字卡片。
三、指导书写:1、观察虚宫格中的所有生字,有什么特点?(都有木字旁,左窄右宽,木字旁写得窄一些,只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左右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
)2、指导书写“杨”①引导学生注意,右半部分4笔完成,两个撇的长短不同。
②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真观察,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3、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
教学重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课生字的特点,借助形声字的规律正确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具学具:课件板书设计:一、复习1、读一读木条上的词语:木已成舟、独木不成林、原木、木柴、木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枕木、木棉2、读读手中的小生字卡片。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我们四年级是使用长春版实验语文教材的起始年级,三年多的使用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套教材内容丰富,编排有条理,总体说来,系从浅入深,从感性到抽象,循序渐进,有值得称道之处,尤其对于那些中上等的孩子来说,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但实实在在的说,长春版实验语文教材内容太多,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累,尤其是学困生学的更吃力,为了赶进度,我总有“贪吃嚼不烂”的感觉。
这次解读教材,希望能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困惑说给大家,让我们来共同研究探讨解决的办法。
我先来对全册教材进行整体解析,并具体对“识字与写字”“古诗教学”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以识字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为三个主要领域,以阅读、表达为重点,兼顾识字。
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在承接三年级下册的基础上,仍然采用主题板块式编排。
全册共11个板块,依次为童年的愿望、汉字家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幽默三则、人间情、长城的故事、山水风情、马的天地、科学趣闻、壮丽的山河和考验。
每个板块都可以看作具有人文意义的专题,进行语文学习的载体,其中除了汉字家园四课以外,还有28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两次综合实践学习活动。
二、教材特点(一)追求精品文质。
既有传统的课文,如《桂林山水》《威尼斯小艇》,又有新入选的课文,如《一串快乐的音符》《苦糖》等,各篇课文的内涵丰富,体裁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注重语文积累。
每篇课文后都有四字成语,全册累计有82个之多,仅带马字的就有十多个。
古诗词11首,要求背诵的篇章有《桂林山水》全文,《威尼斯小艇》1-4段,《田园诗情》第一段,还有带数字的成语,带人物的成语,带反义词的成语,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成语等。
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但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三)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综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