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61.07 KB
- 文档页数:2
分析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重度牙周病应用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度牙周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利用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84%;观察组治疗后半年、1年、2年的龈沟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除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PLI、GI以及BOP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度牙周病患者应用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能够更快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e by sleeve crown periodontal splint fixation treatmen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e in 4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telescopic crown type of periodontal splint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100%,76.84%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halfa year,1 years,2 years of sulcus bleeding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e,sleeve crown periodontal splint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can promote faster recovery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Sleeve crown periodontal splint fixation;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e;Curative effect牙周病是一类发生率比较高的口腔疾病,可能造成患者牙齿脱落,咀嚼无力、形成牙周袋、牙齿松动、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夹板式粘结桥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PD、SBI及TM值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6个月后PD值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BI值与治疗前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TMⅠ度人数占比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修复患者牙列缺损,还能有效固定由牙周炎而导致的牙齿松动,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字】夹板式粘结桥;牙周炎伴牙列缺损;PD;SBI;TM牙周疾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不能及时接受治疗很可能影响牙周支持组织健康及牙槽骨吸收,从而导致牙移位、牙松动,引起牙列缺损,对患者口腔健康影响极大[1]。
目前,临床多采用牙周夹板修复进行治疗,此治疗方式可有效固定牙周治疗效果、延长松动牙使用周期。
常用的夹板修复主要包括固定联合可摘、固定、可摘三种治疗方式,其中固定式夹板修复应用最为普遍[2]。
本院采用夹板式粘结桥治疗68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8.46±6.27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临床检查已明确诊断为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
(2)已接受过牙周病常规治疗,但未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
(3)预留牙未出现明显移动,缺牙隙正常。
(4)基牙牙冠形态良好,无缺失、损伤等情况,牙釉质正常。
(5)牙冠高度≥4mm,牙槽骨吸收><1/2者。
(6)根尖周牙周病变牙接受根管治疗者。
(7)知晓本次研究详情,并签署同意书者。
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利用粘结桥夹板式治疗效果分析目的分析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效果。
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者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夹板式粘结桥治疗。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7%)显著优于对照组(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标签: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夹板式粘接桥;修复牙周病为临床常见牙科疾病,中重度牙周炎均是因牙周支持组织被严重破坏,牙槽骨吸收之后则出现牙移位、牙松动等问题,从而出现牙列缺损。
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可巩固牙周治疗效果,并合理延长松动牙寿命[1]。
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者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夹板式粘结桥治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者15例;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37.06±2.18)岁。
研究组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38.21±3.01)岁;患者均进行牙周病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基牙牙冠形态无缺损,牙釉质完整,且患者牙齿高度均≥4 mm,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的二分之一,根尖周病变牙行根管治疗,患者预留牙并无明显位移,患者均无系统性病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1.2.2研究组方法研究组接受夹板式粘结桥治疗,根据患者牙周情况及基牙松动程度,制作固定松动牙与修复缺牙金属翼板夹板式粘接桥,具体操作为:①牙体准备:给予基牙舌腭磨除操作,保证磨除0.5~0.8 mm,离切缘及颈缘2 mm 位置包绕基牙釉面,确保180°以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31 期2018 Vol.5 No.3160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经恒久牙周夹板(可摘式)修复效果观察赵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卫生院口腔科,内蒙古赤峰 024219)【摘要】目的 探讨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中应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结束后3、6、12个月的GI、PLI、PD的变化情况。
结果 62例患者在治疗后即刻的PLI、PD、GI指数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月的PLI、PD、GI指数,对比治疗后即刻有明显的改善(P<0.05)。
结论 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牙周病;牙列缺损;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1.60.01牙周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患者牙齿周围的组织,亦即支持牙齿稳固的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以及牙槽骨出现病变的现象[1]。
当患者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当病情严重时,以上组织就无法继续稳固牙齿,极易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等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院将对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共62颗患牙)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30例,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5±3.24)岁。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最终有效选择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的方法展开疾病治疗。
结果:同治疗前比较,完成1个月治疗后,所有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在PLI水平方面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完成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所有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在PLI水平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GI水平方面,治疗12个月之后同治疗前比较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PD水平,完成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治疗后,同治疗前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施以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对于患者的PLI水平、GI水平以及PD水平可以有效改善,保证牙周指数得以有效优化,最终使得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在治疗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方面均得以显著提升。
【关键词】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牙列缺损【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42-02对于牙周病患者临床在施以疾病治疗期间,除施以牙周基础治疗之外,诸多需要配合选择牙周夹板对松动牙加以固定的方法展开治疗。
通过可摘式恒久夹板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对患者的松动牙加以有效固定,而且对于患者表现出的牙列缺损情况可以加以有效修复,将患者的咀嚼功能进行有效恢复[1]。
此外,此种方法的合理应用,未呈现出任何的侵袭性,针对患者健康牙体组织可以加以有效保留。
本文将通过选取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从而确定最佳的牙周病合并牙列缺损治疗方法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证明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Dec 30(23)牙周病常见的包括牙周炎、牙龈病,为牙齿支持组织发生的病变,患者可表现为牙周组织炎症、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移位,牙周袋形成等,进一步导致咀嚼功能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可伴牙列缺损,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因此,最大程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恢复原有口腔结构和功能,并维持一定的安全性、舒适性,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治疗的重点。
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观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及对菌斑指数的影响董庆旭袁赵郑莉(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1100)摘要:目的观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对牙齿松动度、咀嚼功能及菌斑指数的影响。
方法以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可摘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牙齿松动度、咀嚼功能及菌斑指数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牙齿松动度评分及菌斑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牙齿松动度评分及菌斑指数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前,两组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可有效稳定牙齿,改善牙齿咀嚼功能,促进患牙修复,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牙周病;牙列缺损;恒久牙周夹板;菌斑指数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 ̄8174(2019)23 ̄4220 ̄02脂抗体(APL)产生的免疫反应[10],促进滋养细胞的增殖,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胎盘形成及生长发育,防胚胎停育。
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通过对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做出分析,对其效果程度进行探讨。
方法将本院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患有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患者中选择56例患者进行夹板式黏结桥修复,共制作了82件修复体,把患者修复前的情况与修复后的6个月时间、12个月时间、24个月时间的各种信息情况进行对比,判定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修复后,患者全部曾经松动的牙都得到了相对的改善,粘结后的基牙都没有增加松动的情况,一级的松动程度所占的比例有着明显的升高,经过X射线线片扫描后的情况来看,修复后的牙周膜是完整的,同样清晰完整的还有硬骨板,牙槽骨的高度不再降低,骨的密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结论夹板式黏结桥的治疗方法对严重的牙周炎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修复过程中带有的牙列缺现象,在临床的实验中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夹板式黏结桥修复;重度牙周炎;牙列缺损治疗牙周炎是一种病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的年龄成正比的牙龈并发病症,平时的牙周炎有牙龈发炎、牙龈出血、咀嚼无力等临床现象。
患者的牙龈一般呈暗红色,水肿看上去比较光亮,而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则会出现牙齿自动掉落等现象。
夹板式黏结修复是将已经松动的牙齿对其延长使用寿命,此治疗方法有固定形式、可摘取形式和即可摘取也可固定三种治疗形式。
目前许多人都采用固定形式治疗和即可摘取也可固定形式治疗,普遍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本院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患有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患者中选择56例患者进行夹板式黏结桥修复,其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在28到68之间,平均年龄47.2岁。
总共完成牙周炎患者的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了82件修复体,上颌的修复体39件,下颌的修复体43件;总共黏结的松动或者移动的基牙有206颗,其中有57颗Ⅲ级松动牙,有76颗Ⅱ级松动牙和73颗Ⅰ级松动牙。
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段林【摘要】目的:分析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09~2017-01共84例重度牙周病患者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有42例患者.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采用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重度牙周病治疗总有效率;修复美观性评分、舒适度评分、固位稳定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牙周AL、BI、PLI、PD.结果: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重度牙周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修复美观性评分、舒适度评分、固位稳定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牙周AL、BI、PLI、PD相近(P>0.05);干预后套筒冠式牙周夹板组牙周AL、BI、PLI、PD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提高舒适度和美观度,提高固位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40)005【总页数】2页(P174-175)【关键词】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重度牙周病;临床效果【作者】段林【作者单位】固始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河南信阳46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重度牙周病是重度牙周组织破坏性疾病,可导致牙周组织出现长期慢性感染,导致口腔咀嚼功能严重受损。
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牙槽骨缺损吸收,甚至出现牙齿松动和脱落,不利于维持牙齿美观和功能。
目前临床对重度牙周病多采用修复方法,采用各种牙周夹板促使新咀嚼单位的形成,以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提高。
牙周夹板的应用可将牙合力分散,减轻牙周组织负荷,促使患牙得到休息,有助于病变组织恢复和愈合[1]。
本研究分析了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重度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09~2017-01共84例重度牙周病患者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一组有42例患者。
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3-11-06T09:23:47.20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朱彬王焕[导读] 患者的牙龈一般呈暗红色,水肿看上去比较光亮,而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则会出现牙齿自动掉落等现象。
朱彬王焕(河南省周口市口腔医院 466000)【摘要】目的通过对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做出分析,对其效果程度进行探讨。
方法将本院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患有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患者中选择56例患者进行夹板式黏结桥修复,共制作了82件修复体,把患者修复前的情况与修复后的6个月时间、12个月时间、24个月时间的各种信息情况进行对比,判定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修复后,患者全部曾经松动的牙都得到了相对的改善,粘结后的基牙都没有增加松动的情况,一级的松动程度所占的比例有着明显的升高,经过X射线线片扫描后的情况来看,修复后的牙周膜是完整的,同样清晰完整的还有硬骨板,牙槽骨的高度不再降低,骨的密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结论夹板式黏结桥的治疗方法对严重的牙周炎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修复过程中带有的牙列缺现象,在临床的实验中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夹板式黏结桥修复;重度牙周炎;牙列缺损治疗牙周炎是一种病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的年龄成正比的牙龈并发病症,平时的牙周炎有牙龈发炎、牙龈出血、咀嚼无力等临床现象。
患者的牙龈一般呈暗红色,水肿看上去比较光亮,而严重的牙周炎患者则会出现牙齿自动掉落等现象。
夹板式黏结修复是将已经松动的牙齿对其延长使用寿命,此治疗方法有固定形式、可摘取形式和即可摘取也可固定三种治疗形式。
目前许多人都采用固定形式治疗和即可摘取也可固定形式治疗,普遍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本院于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患有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患者中选择56例患者进行夹板式黏结桥修复,其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在28到68之间,平均年龄47.2岁。
总共完成牙周炎患者的夹板式黏结桥修复了82件修复体,上颌的修复体39件,下颌的修复体43件;总共黏结的松动或者移动的基牙有206颗,其中有57颗Ⅲ级松动牙,有76颗Ⅱ级松动牙和73颗Ⅰ级松动牙。
选择原因:①都接受了牙周炎的基本治疗;②都是完整的牙冠,牙的根尖没有病变现象,并且满足冠高的临床要求(≥4mm);③其他的牙齿没有移动等现象,全方面正常;④选择的患者没有全身性的疾病在身;⑤所选择的的女性患者都没有怀孕现象。
56例患者都详细了解了治疗的过程以及观察的指标,并且皆同意。
1.2方法 1.
2.1修复的设计方案
详细了解基牙松动或者移动的程度和牙周炎的程度情况,根据所的情况在缺少牙的两边制作固定形式的修复夹板式黏结桥,本院使用的为舌腭侧的金属性翼板。
均匀的将基牙的舌腭侧边磨掉0.5~0.8mm,使其离开颈缘、切缘部位1~2mm,让抱绕基牙的轴面大于180°;在接触的区域稍腭部位准备一个与就位道平行的轴沟,其位置有牙龈壁以及清晰末端;在根管治疗过后的骨髓腔制定一个位形,以此形成磨牙前端的金属翼板以及轴沟固定位形和针道。
1.2.2修复体的制作
制作修复体的材料一般是钴铬合金的金属翼板和烧结饰面的瓷。
临床的试戴,检查固定边缘的密合程度,使用PANAVIAF的粘结技术系统进行粘结,粘结的过程严格遵守厂商的要求,将边缘处使用抗氧化剂进行封闭,对抛光、咬牙进行相对的调整,病患者在72个小时之内不可以使用修复体。
1.3临床指标 TM(牙齿松动程度)Ⅰ级<1mm,Ⅱ级1~2mm,Ⅲ级>2mm;PD(探诊的深度)尽可能的靠近牙齿表面,以20~25g力为标准;SBI(牙龈沟出血的指数),0为正常,1为水肿,2为探诊点形出血,3为牙龈边缘扩展,4为溢出牙龈边缘,5为自发出血。
良好为能咀嚼食物,不影响其他牙齿;一般为能拒绝常吃的事物,过硬的不行;较差为桥体自动进行掉落,其他牙齿受影响移动。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学的软件,两足之间的对比用成组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对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黏结桥基牙修复前后TM对比
通过以上两张表可以得出,56例患者总共完成82件修复体,其中成功率为88.72%,整体的恢复效果处于良好,均可进行正常的咀嚼动作。
3讨论
用修复治疗的方法治疗牙周炎已经成为治疗方案中的首选方案。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将对基牙的伤害度减到最小,既稳固性能好,而且小巧美观,同时它所使用的成本也较低,是临床治疗牙周炎等病例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捷,邓雪莲.夹板式粘结桥修复前牙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3(7).
[2]曹裕杰,魏斌,吴赟,吴乐平.夹板式黏结桥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J].上海医学.2011(12).
[3]戴印和,戴金义,马树岷,戴恩荣.烤瓷联冠固定松动牙的应用初探.[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9,01.
[4]王少萍,杨敏,朱燕萍,孙璞胤.金属烤瓷联冠在慢性牙周病修复治疗中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8,03.
[5]杨坚,杨亚东,冯海兰.固位型设计对粘结桥固位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