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led灯闪烁汇编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0.24 KB
- 文档页数:1
51单片机控制LED灯程序设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要使用到的硬件资源和引脚连接情况。
假设我们使用的是STC89C51单片机,LED灯的正极连接到单片机的P1口,负极通过电阻连接到地。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汇编指令和编程规范。
在编写51单片机程序时,需要使用到一些特定的寄存器和指令。
首先是P1寄存器,它用来控制P1口的输出和输入状态。
然后是MOV指令,这是一个用来将数据从一个寄存器复制到另一个寄存器的指令。
最后是一个延时函数,可以利用循环来实现延时。
首先,我们需要初始化P1口为输出状态。
在51单片机中,IO口可以被配置为输入(1)或输出(0)。
我们可以使用MOV指令将0赋值给P1寄存器,将其配置为输出。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个简单的延时函数,来控制LED灯的亮灭时间。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51单片机控制LED灯的程序:```assemblyORG0;程序的起始地址MOVP1,;初始化P1口为输出状态LOOP:;主循环MOVP1,;将P1的状态置为0,LED灯灭ACALLDELAY;调用延时函数,延时一段时间MOVP1,;将P1的状态置为1,LED灯亮ACALLDELAY;调用延时函数,延时一段时间JMPLOOP;无限循环DELAY:;延时函数MOVR3,;初始化循环计数器为250LOOP1:MOVR2,;初始化循环计数器为250LOOP2:MOVR1,;初始化循环计数器为250LOOP3:DJNZR1,LOOP3;内层循环DJNZR2,LOOP2;中层循环DJNZR3,LOOP1;外层循环RET;返回主程序```以上是一个简单的51单片机控制LED灯的汇编程序。
程序中通过不断切换P1口的状态来实现LED灯的亮灭。
同时,通过调用延时函数来实现亮灭的时间间隔。
在主循环中,LED灯会亮和灭各一段时间,然后无限循环。
为了将以上汇编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需要将其汇编为二进制文件。
通常可以使用Keil C等开发工具进行汇编和烧录操作。
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通过按键使LED灯周期闪烁(2010-02-24 21:12:44)标签:循环闪烁周期led灯按键杂谈一、设计题目二、程序功能:开机复位后,LED0到LED7全部点亮,所有LEDPort持续2S后熄灭,然后等待按键,按0键LED7以0.8S周期闪烁,按1键LEDPort以1S周期闪烁。
三、总体设计思想用中断方式实现定时器的定时,然后通过键盘中断程序实现通过对按键的操作来实现相应的周期闪烁。
在我编写的实验程序中我用到了定时器中断和外部中断。
程序共分为两个模块,一个为定时器模块,一个为键盘中断程序模块,在主函数中,首先实现所有LEDPort点亮,然后通过中断方式实现定时2S,在定时器num==20时,设定全局变量为标志位flag=1,然后再主函数中设定条件,通过标志位的变化实现所有LEDPort持续2S后熄灭。
然后进入循环,等待按键,在按键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switch语句实现通过改变num1的值来实现LED7的闪烁周期。
设定标志位b=0,在主函数中使用if语句通过判断b的值来改变LED7的亮灭情况,同时相应的b值会取反。
四、程序具体实现实验要求开机复位后,LED0到LED7全部点亮2S后熄灭。
在主函数中使用LEDPort=0x00;这条语句实现所有灯都亮,使用中断方式实现定时器定时2S,因为实验要求20ms溢出,所以设定num=100,在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if语句判断条件,当num加到100,也就是说2S时间到时,执行flag=1;语句(先设定全局变量flag=0)。
然后在主函数中使用while语句规定只有在flag=0时才执行所有LEDPort点亮的操作。
2S时间到后,所有灯熄灭。
然后进入while循环,等待用户按键。
用户按键后,通过使用switch语句,实验按0键,num1=20,按1键,num1=50,。
而在主函数中,当按下0键或者1键时,num1就有了固定的值,通过if语句判断是否到达所要求的时间后,执行相应操作。
简单的STM32汇编程序—闪烁LED要移植操作系统,汇编是道不得不跨过去的坎。
所以承接上篇的思路,我准备⽤汇编写⼀个简单的闪烁LED灯的程式。
以此练习汇编,为操作系统做准备。
第⼀步,还是和上篇⼀样,建⽴⼀个空的⽂件夹。
第⼆步,因为是要⽤汇编来写程式,所以不需要启动代码,这⾥选择否。
第三步,建⽴⼀个.s⽂件,并把⽂件添加到⼯程中。
第四步,在LED.s⽂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LED0 EQU 0x422101a0RCC_APB2ENR EQU 0x40021018GPIOA_CRH EQU 0x40010804Stack_Size EQU 0x00000400AREA STACK, NOINIT, READWRITE, ALIGN=3Stack_Mem SPACE Stack_Size__initial_spAREA RESET, DATA, READONLY__Vectors DCD __initial_sp ; Top of StackDCD Reset_Handler ; Reset HandlerAREA |.text|, CODE, READONLYTHUMBREQUIRE8PRESERVE8ENTRYReset_HandlerBL LED_InitMainLoop BL LED_ONBL DelayBL LED_OFFBL DelayB MainLoopLED_InitPUSH {R0,R1, LR}LDR R0,=RCC_APB2ENRORR R0,R0,#0x04LDR R1,=RCC_APB2ENRSTR R0,[R1]LDR R0,=GPIOA_CRHBIC R0,R0,#0x0FLDR R1,=GPIOA_CRHSTR R0,[R1]LDR R0,=GPIOA_CRHORR R0,R0,#0x03LDR R1,=GPIOA_CRHSTR R0,[R1]MOV R0,#1LDR R1,=LED0STR R0,[R1]POP {R0,R1,PC}LED_ONPUSH {R0,R1, LR}MOV R0,#0LDR R1,=LED0STR R0,[R1]POP {R0,R1,PC}LED_OFFPUSH {R0,R1, LR}MOV R0,#1LDR R1,=LED0STR R0,[R1]POP {R0,R1,PC}DelayPUSH {R0,R1, LR}MOVS R0,#0MOVS R1,#0MOVS R2,#0DelayLoop0ADDS R0,R0,#1CMP R0,#330BCC DelayLoop0MOVS R0,#0ADDS R1,R1,#1CMP R1,#330BCC DelayLoop0MOVS R0,#0MOVS R1,#0ADDS R2,R2,#1CMP R2,#15BCC DelayLoop0POP {R0,R1,PC}; NOPEND///////////////////////////////////////////////////////代码的简单讲解1,预定义LED0 EQU 0x422101a0 ;PA8的Bit-Bond地址。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led闪烁实验报告篇一:单片机实验--LeD灯闪烁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实验项目20XX年3月13日【实验目的】1.掌握51单片机开发板的使用步骤;2.掌握51单片机开发板所需软件的安装过程;3.以LeD灯闪烁为例子,掌握软件KeIL3的使用方法。
熟悉51单片机开发板的使用【实验环境】1.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51单片机开发板2.软件usb驱动程序、KeLL开发软件3.实验过程51单片机开发板的使用步骤1)安装usb驱动程序;2)安装KeIL开发软件3)在KeIL环境中编写和调试程序4)用程序烧录软件,将单片机程序烧录到单片机51单片机开发板所需软件的安装过程1)安装usb驱动程序2)设置串口LeD灯闪烁的程序的编写、调试和烧录。
【实验内容】1.内容一1.1操作过程(1)将单片机开发板的电源与pc的usb口相连;(2)在pc机上安装usb_Driver驱动程序的安装,具体安装步骤,请参见《文件驱动程序安装说明.pdf》;设置串口,请参见《设置串口.pdf》;(3)在pc机上安装KeILV3软件,具体安装步骤,请参见《安装说明.TxT》;(4)运行KeIL3软件,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请参见请参见《keil入门.pDF》文件;(5)在KeIL软件中,创建内容如下的c程序,文件名为学生自己的学号:(6)编译和调试,修改程序错误;(7)使用软件《pZIsp自动下载软件.exe》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观察现象是否与正常;(8)再在原来程序的基础上,修改程序,实现功能较复杂的程序。
(9)编写内容如下的汇编程序,文件名为学生学号.asm:1.2操作结果程序下载成功后,则单片机开发板上的8个LeD灯将闪烁。
下图为LeD灯电路图。
1.3结果分析主程序中有:(1)p2=0x00;(2)delay(600);(3)p2=0xff;(4)delay(600);第一条程序为置p0口为低电平,点亮p2口8个LeD;,第二条程序为调用延时程序,等待一段时间熄灭,第三条程序为置p0口为高电平,熄灭p2口8个LeD灯;最后一条程序为调用延时程序。
一、用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图1为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实验电路图。
图中用P1口作为输出端,P1口的P1.0~P1.7引脚分别接了8个LED。
实例1:用单片机控制LED闪烁发光源程序如下:MAIN:SETB P1.0LCALL DELAYCLR P1.0LCALL DELAYLJMP MAINDELAY:MOV R7,#250D1:MOV R6,#250D2:DJNZ R6,D2DJNZ R7,D1RETEND程序说明:1、SETB P1.0:将P1.0口置“1”,既让P1.0输出高电平,让LED 熄灭。
2、LCALL DELAY:LCALL称为子程序调用指令,指令后面的参数DELAY是一个标号,用于标识第6行程序,执行LCALL指令时,程序转到LCALL后面的标号所指示的程序行处执行,如果执行指令过程中遇到RET指令,则程序就返回到LCALL指令下面的一条指令继续执行。
3、CLR P1.0:将P1.0口置“0”,既让P1.0输出低电平,让LED 亮。
4、LCALL 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DELAY。
5、LJMP MAIN:跳转到第1条指令处执行第1条指令。
6、第6~10条指令是一段延时子程序,子程序只能在被调用时运行,并有固定的结束指令RET。
7、END:不是S51单片机的指令,不会产生单片机可执行的代码,而是用于告诉汇编软件“程序到此结束”,这类用于汇编软件控制的指令称为“伪指令”。
延时程序说明:1、程序中的R6、R7代表工作寄存器的单元,用来暂时存放一些数据。
2、MOV指令的含义是传递数据。
指令“MOV R7,#250”的含义是:将数据250送到R7中。
250前面的“#”号表示250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地址,“#”号后面的数称为立即数。
3、DJNZ指令后面有两个符号,一个是R6,一个是D2。
R6是寄存器,D2是标号。
DJNZ指令的执行过程是:将其后面第一个参数中的值减1,然后看这个值是否等于0,如果等于0,往下执行,如果不等于0,则转移到第二个参数所指定的位置去执行,这里是转移到由D2所标识的这条语句去执行。
51单片机汇编语言及C语言经典实例汇编语言是一种用来编写计算机指令的低级语言,它与机器语言十分接近,可以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件。
而C语言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结构化编程和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经典实例,并进行详细解析。
一、LED指示灯的闪烁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经典的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实例——LED指示灯的闪烁。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单片机的IO口来实现LED的闪烁效果。
以下是汇编语言的代码:```assemblyORG 0 ; 程序起始地址MOV P1, #0; 将 P1 置为0,熄灭LEDLJMP $ ; 无限循环```以上代码使用了51单片机的MOV指令和LJMP指令。
MOV指令用来将一个立即数(这里是0)存储到寄存器P1中,控制对应的I/O口输出低电平,从而熄灭LED。
而LJMP指令则是无条件跳转指令,将程序跳转到当前地址处,实现了无限循环的效果。
对应的C语言代码如下:```c#include <reg51.h>void main() {P1 = 0; // 将 P1 置为0,熄灭LEDwhile(1); // 无限循环}```以上代码使用了reg51.h头文件,该头文件提供了对51单片机内部寄存器和外设的访问。
通过将P1赋值为0,控制IO口输出低电平,实现了熄灭LED的效果。
while(1)是一个无限循环,使得程序一直停留在这个循环中。
二、数码管的动态显示接下来我们介绍51单片机汇编语言和C语言实现数码管动态显示的经典实例。
数码管动态显示是通过控制多个IO口的高低电平来控制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以下是汇编语言的代码:```assemblyORG 0 ; 程序起始地址MOV A, #0FH ; 设置数码管全亮,A存储数码管控制位MOV P2, A ; 将 A 的值存储到 P2,控制数码管的数码控制位DELAY: ; 延时循环MOV R7, #0FFH ; 设置延时计数值LOOP1: ; 内层循环MOV R6, #0FFH ; 设置延时计数值LOOP2: ; 内部延时循环DJNZ R6, LOOP2 ; 延时计数减1并判断是否为0,不为0则继续循环DJNZ R7, LOOP1 ; 延时计数减1并判断是否为0,不为0则继续循环DJNZ A, DELAY ; A减1并判断是否为0,不为0则继续循环JMP DELAY ; 无限循环,实现动态显示```以上代码中,我们通过MOV指令来将一个立即数(0x0F)存储到寄存器A中,控制数码管显示0-9的数字。
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通过按键使LED灯周期闪烁(2010-02-24 21:12:44)标签:循环闪烁周期led灯按键杂谈一、设计题目二、程序功能:开机复位后,LED0到LED7全部点亮,所有LEDPort持续2S后熄灭,然后等待按键,按0键LED7以0.8S周期闪烁,按1键LEDPort以1S周期闪烁。
三、总体设计思想用中断方式实现定时器的定时,然后通过键盘中断程序实现通过对按键的操作来实现相应的周期闪烁。
在我编写的实验程序中我用到了定时器中断和外部中断。
程序共分为两个模块,一个为定时器模块,一个为键盘中断程序模块,在主函数中,首先实现所有LEDPort点亮,然后通过中断方式实现定时2S,在定时器num==20时,设定全局变量为标志位flag=1,然后再主函数中设定条件,通过标志位的变化实现所有LEDPort持续2S后熄灭。
然后进入循环,等待按键,在按键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switch语句实现通过改变num1的值来实现LED7的闪烁周期。
设定标志位b=0,在主函数中使用if语句通过判断b的值来改变LED7的亮灭情况,同时相应的b值会取反。
四、程序具体实现实验要求开机复位后,LED0到LED7全部点亮2S后熄灭。
在主函数中使用LEDPort=0x00;这条语句实现所有灯都亮,使用中断方式实现定时器定时2S,因为实验要求20ms溢出,所以设定num=100,在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if语句判断条件,当num加到100,也就是说2S时间到时,执行flag=1;语句(先设定全局变量flag=0)。
然后在主函数中使用while语句规定只有在flag=0时才执行所有LEDPort点亮的操作。
2S时间到后,所有灯熄灭。
然后进入while循环,等待用户按键。
用户按键后,通过使用switch语句,实验按0键,num1=20,按1键,num1=50,。
而在主函数中,当按下0键或者1键时,num1就有了固定的值,通过if语句判断是否到达所要求的时间后,执行相应操作。
流水灯汇编程序介绍流水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显示装置,通过多个灯泡(或LED)按照一定的节奏依次亮起和熄灭,形成一个像水流一样流动的效果。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汇编语言编写的流水灯程序。
硬件环境本程序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设备,需要以下硬件环境:•单片机开发板•LED灯泡(或LED灯带)•连接线软件环境本程序使用汇编语言编写,需要以下软件环境:•汇编语言开发环境(如Keil等)•单片机烧录工具(如ST-Link等)程序功能该流水灯程序通过控制不同IO口的电平,实现了多个LED 灯按照一定的节奏依次点亮和熄灭的效果。
具体的实现逻辑如下:1.初始化IO口:将用于连接LED的IO口配置为输出模式,并初始化电平为低电平。
2.循环控制:进入一个无限循环,以持续驱动流水灯的效果。
3.逐个点亮:依次将每个LED对应的IO口电平设置为高电平,达到点亮效果。
4.延时控制:通过延时操作,控制每个LED点亮的持续时间。
5.逐个熄灭:依次将每个LED对应的IO口电平设置为低电平,达到熄灭效果。
6.延时控制:通过延时操作,控制每个LED熄灭的间隔时间。
通过不断的逐个点亮和熄灭操作,就能够实现流水灯的效果。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延时时间,来改变流水灯的速度和亮暗程度。
汇编代码ORG 0x00 ; 程序入口地址; 定义IO口对应的物理地址LED_BASE EQU 0x50000000 ; LED基地址LED0_OFF EQU 0 ; LED0关闭偏移量LED1_OFF EQU 4 ; LED1关闭偏移量LED2_OFF EQU 8 ; LED2关闭偏移量LED3_OFF EQU 12 ; LED3关闭偏移量; 定义延时函数DelayLDR R1, =1000000 ; 设置延时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调整DelayLoopSUBS R1, R1, #1 ; 计数器减1BNE DelayLoop ; 若计数器不为0,则跳转继续延时BX LR ; 延时结束,返回; 主程序入口Main; 初始化IO口LDR R0, =LED_BASE ; 加载IO口基地址STR R0, [R0, #LED0_OFF] ; 设置LED0为输出模式 STR R0, [R0, #LED1_OFF] ; 设置LED1为输出模式 STR R0, [R0, #LED2_OFF] ; 设置LED2为输出模式 STR R0, [R0, #LED3_OFF] ; 设置LED3为输出模式; 循环控制Loop; 逐个点亮STR R0, [R0, #LED0_OFF] ; LED0点亮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STR R0, [R0, #LED1_OFF] ; LED1点亮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STR R0, [R0, #LED2_OFF] ; LED2点亮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STR R0, [R0, #LED3_OFF] ; LED3点亮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 逐个熄灭STR R0, [R0, #LED0_OFF] ; LED0熄灭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STR R0, [R0, #LED1_OFF] ; LED1熄灭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STR R0, [R0, #LED2_OFF] ; LED2熄灭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STR R0, [R0, #LED3_OFF] ; LED3熄灭BL Delay ; 延时一段时间B Loop ; 跳转到循环开始的位置END ; 程序结束使用方法1.将上述汇编代码保存为一个以.asm为后缀的文件,如led.asm。
at89c51led闪烁实验汇编语言1. 简介at89c51是一种经典的单片机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其中,led闪烁实验是单片机入门的必备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初步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2. 实验原理在at89c51单片机中,led是一种常用的输出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引脚的高低电平来实现闪烁效果。
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我们可以编写程序控制led引脚的状态,从而实现led的闪烁操作。
3. 实验步骤第一步:搭建硬件实验评台,将at89c51单片机与led灯连接。
第二步:编写汇编语言程序,通过设置端口的高低电平来实现led的闪烁效果。
第三步: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at89c51单片机中,进行调试和验证。
4. 实验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at89c51led闪烁实验的汇编语言程序:```assemblyorg 0h ; 程序从位置区域0开始执行mov P1, #0FFh ; 设置P1端口为输出loop:mov P1, #00h ; 将P1端口输出低电平acall delay ; 调用延时程序mov P1, #0FFh ; 将P1端口输出高电平acall delay ; 调用延时程序sjmp loop ; 无条件跳转至loop标号处delay:mov R1, #0Ah ; 设置延时计数值delay1:mov R2, #0FFh ; 设置内部计数值delay2:djnz R2, delay2 ; 内部计数减1djnz R1, delay1 ; 延时计数减1ret ; 返回end ; 程序结束```在这个程序中,我们首先设置P1端口为输出,并在一个循环中不断地将P1端口输出高低电平,通过调用延时程序来实现led的闪烁效果。
5.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深入实践和学习,掌握更多单片机和汇编语言的知识,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闪烁LED灯的设计本设计的闪烁小灯控制器,可使小灯轮流点亮、逐个点亮、间隔闪亮。
如果要控制交流彩灯,可在P1端口加接继电器或可控硅接口电路。
本设计可应用在广告彩灯控制器和舞台灯光控制器等领域。
一、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图1为闪烁小灯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单片机采用AT89C2051,P1口作LED发光管输出控制用,P3.0-P3.2口为闪烁方式控制开关K1、K2、K3按键接口,P3.3口的按键作备用,限流电阻为510Ω,发光管工作电流约10mA,采用12MHz晶振。
图1 闪烁小灯电路原理图二、系统主要程序的设计1、主程序通过扫描P3.0-P3.2口,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然后在20H内存单元的低3位的对应位置1标志,确定应执行的闪烁功能。
当20H.0为1时,发光管轮流点亮;当20H.1为1时,发光管逐点点亮;当20H.2为1时,发光管间隔闪亮。
在主程序对20H的低3位进行位值判定后,转入相应的闪烁控制程序。
上电初始化时,对20H的最低位置1,系统进入轮流点亮方式。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2、键扫描子程序因按键较少,采用直接端口扫描键开关,用软件延时消抖确认后,对20H 内存单元相应的位置1,并把其余位清0。
图2 主程序流程图3、闪烁控制程序闪烁控制程序用来控制P1口的发光管发光变化方式,其中:执行功能程序0(FUN0)时的P1口输出值变化为11111110→延时→11111101→延时→11111011→延时→11110111→延时→11101111→延时→11011111→延时→10111111→延时→01111111→延时→结束转主程序。
执行功能程序1(FUN1)时的P1口输出变化为11111110→延时→11111100→延时→11111000→延时→11110000→延时→11100000→延时→11000000→延时→10000000→延时→00000000→延时→结束转主程序。
执行功能程序2(FUN2)时的P1口输出变化为10101010→延时→01010101→延时→结束转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