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10
蚌埠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牛耕出现在商代而非春秋时期。
依据有:殷墟妇好墓一件玉雕卧牛的两个鼻孔间有小孔相通,与穿系牛绳有关;动物考古学研究表明,股墟遗址出土黄牛掌骨和趾骨上有因劳役而造成的病变现象;殷墟甲骨文中“物”字应释为“犁”,为牛耕之会意等。
该结论A.表明考古发现最具说服力B.缺乏可靠的证据不足为信C.违背商代生产力发展水平D.大胆创新但尚需小心求证25.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
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
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
这反映了A.佛教传人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26.宋元以来的理学思想形态中,从人到天,从家到国,从圣到王,即从人文到自然,从伦理到政治,从修养到行为,都有面面俱到的安排,而这些安排都是由“理”所主宰的结果。
这体现了宋元以来思想的A.神圣化内涵.B.世俗化趋向C.一体化特征D.政治化原则27.图6“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
蚌埠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主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求的。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其中的佼佼者:为"小巨人"企业。
图1示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域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是①政策扶持力度大②人才依赖性强③多为大中型企业④研发投入力目A.①②③B.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小巨人”企业多分布于A.长三角城市群B.京律冀城市群C.粤港澳大湾区D.中西部城市群3.西部地区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快高等院校建设,培育高端人才B.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金融产业C.给予政策扶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D.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发挥城市群作用北极海冰是海—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季节和年际变化都反映着极地海洋状况。
近年来,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和冰龄发生快速变化,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图2示意2000—2019年北极海冰各冰龄比例。
据此完成4~6题。
4.北极地区海冰冰龄变化的趋势呈现“A. 高龄化B.一年冰逐年增加C. 低龄化D.多年冰占比最低5 北极地区冰龄变化主要影响该海区海冰A. 温度B.盐度C.密度D.厚度6.下列北极冰龄持续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可能的是A.北冰洋或将夏季无冰B.海面反射率降低使洋面水温升高C.全球极端天气将增多D.海—气之间能量和物质交换减弱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报地特有种。
蚌埠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数学试卷(文史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 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 、B 、C 、D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到答题卷相应位置. 1.若复数z 满足(1)22(z i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1D.22.已知全集为R ,集合{}{}20,1,2,3,4,320A B x x x ==-+≤,则()RAB =( ) A.{}0,1,4 B.{}1,2,4 C.{}0,3,4 D.{}1,2,3 3.抛物线2y mx =的焦点为()1,0-,则m =( )A.4-B.4C.2-D.24.已知0a >,且1a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是单调函数而且又是奇函数的是( )A.sin y ax =B.2log a y x =C.x xy a a -=- D.tan y ax =5.设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230,230,3x y x y x --≤⎧⎪+-≤⎨⎪≥-⎩, 则23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6,17-B.[]5,15-C.[]6,15-D.[]5,17- 6.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a -b )=0,且2|a |=|b |,则向量a ,b 的夹角为( )12223 11 112正视图侧视图第9题A.30B.60C.120D.150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3x =,则输出k 的值为 A.6 B.8 C.10 D.12 8.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2c =,2cos A =-. 则b 的值为( )A.1B.2 C.32 D.62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 A.22B.23C.4D.510.已知()cos 12a f x b x x π⎛⎫=+ ⎪-⎝⎭,()221=-f , 则()=+21f ( )A.0B.2-C.4-D.6-11.设21,F F 为双曲线1:2222=-by a x C 的左,右焦点,P ,Q 为双曲线C 右支上的两点,若Q F PF 222=,且01=⋅PQ Q F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153 B.17 C.5 D.7212.如图,已知直线y kx m =+与曲线()y f x =相 切于两点,则()()F x f x kx =-有( ) A.2个零点B.3个极值点C.2个极大值点D.3个极大值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开始k =23x x =+ 2k k =+结束输入x是否输出k 100?x >Oy xy kx myf x第12题图A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横线上.13.一个总体中有60个个体,随机编号0,1,2,…,5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6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3,…,6.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若在第1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3,则在第5组中抽取的号码是 .14.已知函数22,0(),0x x f x x x ⎧≥=⎨-<⎩,若2()(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在四面体ABCD 中,2AB CD ==,AC BD AD BC ==== 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16.在ABC ∆中,点D 在边AB 上,CD BC ⊥,AC =5CD =,2BD AD =,则AD 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须写出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24a =,32a +是2a 和4a 的等差中项.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22log 1n n b a =-,求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n T .18.(本小题满分12分)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由测量结果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55,65,[)65,75,[]75,85内的频率之比为4:2:1.(Ⅰ)求这些产品质量指标值落在区间[]75,85内的频率;(Ⅱ)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区间[)45,75 内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 个总体,从中任意抽取2件产品,求这2件产 品都在区间[)45,65内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BCD A -中,4=====CD BC AD AC AB ,24=BD , F E ,分别为CD AC ,的中点,G 为线段BD 上一点,且//BE 平面AGF .(Ⅰ)求BG 的长;(Ⅱ)当直线//BE 平面AGF 时,求四棱锥BCFG A -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ln f x a x x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斜率为1(Ⅰ)求()()1f xg x x =-的单调区间; (Ⅱ)若1m n >>n m>.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21,F F 分别是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B A ,分别为椭圆的上,下顶点.过椭圆的右焦点2F 的直线在y 轴右侧..交椭圆于C ,D 两点.CD F 1∆的周长 为8,且直线BC AC ,的斜率之积为41-. (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设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S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090,,ABC ACD ACB ADC BAC CAD ∆∆∠=∠=∠=∠如图,在和中,圆O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延长AB 与DC 交于E 点.(Ⅰ)求证:DC 是圆O 的切线;(Ⅱ)6,EB EC ==若BC 的长.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22x y ⎧=-+⎪⎪⎨⎪=⎪⎩(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2sin cos θρ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点(1,0)M -,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Ⅰ)写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与曲线C 的普通方程; (Ⅱ)求线段MA 、MB 长度之积MA MB ⋅的值.24.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证明选讲设函数()2x a x bf x +-+=,(Ⅰ)当10,2a b ==-时,求使)(xf ≥x 取值范围; (Ⅱ)若1()16f x ≥恒成立,求a b -的取值范围.蚌埠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数学(文史类)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13.43 14.21a -<< 15.3π 16.5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设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因为24a =,所以34a q =,244a q =.因为32a +是2a 和4a 的等差中项,所以()32422a a a +=+.即()224244q q +=+,化简得220q q -=.因为公比0q ≠,所以2q =.所以222422n n n n a a q --==⨯=(*n ∈N ). ……………………………………6分(Ⅱ)因为2n na =,所以22log 121n nb a n =-=-.所以()212nn n a b n =-.…………………………………………………………8分 则()()231123252232212n n n T n n -=⨯+⨯+⨯+⋅⋅⋅+-+-, ① ()()23412123252232212n n n T n n +=⨯+⨯+⨯+⋅⋅⋅+-+-. ②①-②得,()2312222222212n n n T n +-=+⨯+⨯+⋅⋅⋅+⨯--分 ()()()11142221262321212n n n n n ++-=+⨯--=-----,所以()16232n n T n +=+-.…………………………………………………………12分18.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设区间[]75,85内的频率为x ,则区间[)55,65,[)65,75内的频率分别为4x 和2x .…………………………1分 依题意得()0.0040.0120.0190.03010421x x x +++⨯+++=,…………3分 解得0.05x =.所以区间[]75,85内的频率为0.05.……………………………………………4分 (Ⅱ)由(Ⅰ)得,区间[)45,55,[)55,65,[)65,75内的频率依次为0.3,0.2,0.1.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区间[)45,75内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则在区间[)45,55内应抽取0.3630.30.20.1⨯=++件,记为1A ,2A ,3A .在区间[)55,65内应抽取0.2620.30.20.1⨯=++件,记为1B ,2B .在区间[)65,75内应抽取0.1610.30.20.1⨯=++件,记为C .…………………6分设“从样本中任意抽取2件产品,这2件产品都在区间[)45,65内”为事件M ,则所有的基本事件有:{}12,A A ,{}13,A A ,{}11,A B ,{}12,A B ,{}1,A C ,{}23,A A ,{}21,A B ,{}22,A B ,{}2,A C ,{}31,A B ,{}32,A B ,{}3,A C ,{}12,B B ,{}1,B C ,{}2,B C ,共15种. ………………………………………………………8分事件M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2,A A ,{}13,A A ,{}11,A B ,{}12,A B ,{}23,A A ,{}21,A B ,{}22,A B ,{}31,A B ,{}32,A B ,{}12,B B ,共10种.………………10分所以这2件产品都在区间[)45,65内的概率为102153=. ……………………12分19.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连DE 交AF 于M ,则M 为ACD ∆的重心,且12=ME DM //BE 平面AGF ,∴BE//GM ,21DG BG =∴3BG = ……………………………6分(Ⅱ)取BD 的中点为O ,连AO ,CO ,则22==CO AO ,∴OC AO ⊥,BD AO ⊥,从而⊥AO 平面BCD∴321622442131=⨯⨯⨯⨯=-BCD A V ,∴BCD A FDG A V V --=31,从而BCD A BCFG A V V --=32=9232. ………………12分D AB CE FGOM20.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1)ln 1ln f x a x a x '=-++=+ ,而(1)1f '=,因而1a =()ln f x x x =,()ln ()11f x x xg x x x ==--,2(1)ln ()(1)x x g x x --'=- ……………2分 设()h x =1ln x x --,其中0x >,则1()1h x x'=-则()0h x '=得1x =当01x <<时()0h x '<,()h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0h x '>,()h x 单调递增,()h x 的最小值为0,因而()0h x ≥,即2(1)ln ()0(1)x xg x x --'=≥- 那么()g x 在(0,)+∞上单调递增. ………………………………………………6分nm >,1m n >>,两边取对数, 则需证明11ln ln ln ln n m n m m n ->-即证明ln ln 11m m n n m n >--,由(1) ()g x 在(0,)+∞上单调递增, ∴1m n >>时ln ln 11m m n nm n >--成立,n m>成立. ……………………………………………………………12分21.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设),(),,(2211y x D y x C ,由题意得),0(),,0(b B b A -,且2,84==a a由4122212211111-=-=-=+⨯-=⋅ab x b y x b y x b y k k BCAC , 得14122==a b ,∴椭圆的方程为1422=+y x . …………………………6分 (Ⅱ)由(Ⅰ)知,)0,3(2F ,故设直线3:+=my x CD ,代入1422=+y x 得0132)4(22=-++my y m , 则41,432221221+-=+-=+m y y m m y y 4142221++=-m m y y , 由,0,021>>x x 得302<≤m 43832)(22121+=++=+m y y m x x∴面积=++=∆∆∆OCD BOC AOD S S S S 21⨯⨯++⨯3214382m 41422++m m =4)21(3222+++m m……………………………………… 10分令)4,3[,212∈++=t m t ,则47323)2(322-+=+-=tt t tS 在)4,3[∈t 上递减 所以]233,738(∈S . ………………………………………………………… 12分 22. (本题满分10分) 解:(Ⅰ),90,AB O ACB C O ︒∠=∴是的直径点在上, OC OCA OAC DAC ∠=∠=∠连接可得,OC AD ∴∥, ,AD DC DC OC ⊥∴⊥又,OC DC O ∴为半径是的切线;……………………………………………5分 (Ⅱ)2, DC O EC EB EA ∴=是的切线6,12,6,, EB EC EA AB ECB EAC CEB AEC ECBEAC BC EC AC AC EA ====∠=∠∠=∠∴∆∆∴===又又即,22236,AC BC AB BC +==∴=又…………………………………10分23. (本题满分10分)解:(Ⅰ)直线lcos()14πθ+=-,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y x =;………………………………………………………5分(Ⅱ)(方法一)将122x y ⎧=-+⎪⎪⎨⎪=⎪⎩代入2y x =得220t -+=,12||2MA MB t t ⋅==.(方法二)显然直线:10l x y -+=,联立得210x y y x-+=⎧⎨=⎩, 消去y 得210x x --=,所以112x =+212x =-13(22A,13(22B +则32(2MA =-,32(2MB =+,所以332(222MA MB ⋅==.………………………………10分24. (本题满分10分)解:(Ⅰ)由于2xy =是增函数,)(xf ≥1122x x --≥ ①当12x ≥时,1122x x --=,则①式恒成立,当102x <<时,11222x x x --=-,①式化为21x ≥,即x ∈∅,当0x ≤时,1122x x --=-,①式无解.综上,x 取值范围是1,2⎡⎫+∞⎪⎢⎣⎭……………………………………………… 5分(Ⅱ)1()||||416f x x a x b ≥⇔+-+≥- ②而由||||||||x a x b x a x b a b +-+≤+--=-⇒||||||||a b x a x b a b --≤+-+≤-∴要②恒成立,只需||4a b --≥-,可得a b -的取值范围是[]4,4-.…………………………………………10分(其他解法请参考以上评分标准酌情赋分)。
蚌埠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专家研究,春秋时代吴国人称稻为”粘”,而日本语中稻为“伊乃”,韩国称为“那拉克”,越南称为“乃普”,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
这可以用来说明A.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B.各国语言的同源性C.中华文明的传播性 D.历史研究的主观性25.“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
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
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 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君相矛盾趋于尖锐 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26.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
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
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A.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B.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C.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D.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2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因为该区缺乏廉价能源,所以选择走上发展劳工密集型手工业的“最小阻力路径”。
这里的“最小阻力路径”A.直接导致了能源缺乏 B.催生了早期民族工业C.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 D.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28. 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29.宋教仁曾论证“汉族”是从西方迁徙而来,与当时强盛的西方国家在种族上同源;章太炎公开宣扬“汉族”来自巴比伦;梁启超、刘师培等人到处讲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始于帕米尔高原。
安徽省蚌埠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12.有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专制君主,不持偏见,一年一度举行亲耕礼,以奖掖有用之术;只把哲学作为宗教,把文人奉为贵族。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是A.宗法制原则B.九品中正制选官C.皇位世袭原则 D.科举制创立完善13.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
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
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
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14.《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
”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15.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
乾隆这一做法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16.辛亥年(1911年),革命浪潮激荡全国,蚌埠亦受影响由上表信息可知蚌埠在辛亥年间A.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地区B.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较快C.近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D.民族工业仍然举步维艰17.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
该社论旨在A.坚持实业救国理想B.促进五四运动发展C.维护列强在华利益D.肯定工人爱国行动18.对图中所示事件描述准确的是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B.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C.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D.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19.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
蚌埠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
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重树儒学地位B.抑制商业发展C.缓和社会矛盾D.保护宗族制度25.学者江晓原指出,“古人之所以热衷于虚构或牵合天象记录,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天象记录可以直接为具体的政治措施提供帮助。
”其思想依据是A.三纲五常B.敬天保民C.天人感应D.格物致知26.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朱笔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用朱笔,就是‘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
”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明代A.君权至上B.法律严酷C.等级森严D.伦理治国27.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使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
下列属于“另一些人”的主张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天下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28.据说袁世凯登基前,每次洗浴之后,就往浴池里扔几片大鱼鳞。
仆人们看见后说是龙鳞,看来袁世凯是真龙转世。
消息传到社会上,很多人信以为真。
这反映了当时A.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B.复辟帝制社会基础广泛C.君权神授说影响深远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9.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
这反映了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30. 一般认为,“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但直到1941年底,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
24. 图7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A .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B .中原文化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域文化C .地理阻隔导致文化圈之间相互隔绝D .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25. 有学者研究认为,郡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晋、秦边地。
秦晋与戎狄邻,两国国君一般赋予郡守处置突发事变的权力,郡守可以征发郡壮丁,征收一郡财赋。
据此可知,郡的设置A .表明两国实现了中央集权B .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C .成为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D .说明分封制已经趋于崩溃26. 表1 宋代明州鄞县酒坊表1素材可以用来论证宋代A .农村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 .市坊界限已经彻底打破C .酿酒业已成为主要行业D .政府摒弃重农抑商政策27. 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
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民众消费观念变化B .雕版印刷技术改进C .佛教影响逐渐增强D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28. 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
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
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B .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C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D .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29. 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
”该现象说明当时A .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B .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C .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D .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30. 美国记者斯诺采访延安后写道:“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
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三模)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
这种转变反映了25.秦汉两朝28位皇帝中以嫡长太子身份继位的只有四人,东汉12帝中无一人是真正的嫡长子继承。
这表明,秦汉时期26.“城隍(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原来只限于吴越等地方性崇拜,至唐代仍未完全得官方的认可。
至宋代,城隍已成为全国性的信仰,不唯城里尊崇,连一些村落也建有城隍庙。
这说明唐宋时期27.明代的土地卖产契文中大体包括卖产人姓名、田土来源和性质、座落、卖产原因、买主姓名、价格、中介人等21项内容。
此类契文如果加盖官印,即为“红契”,否则就是“白契”,两种契约都被认可。
这种做法28.19世纪70年代出使欧洲的刘锡鸿认为,英国确实没有残暴不仁之政,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曾来过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大清要富强,完全不必向他们学习。
这表明刘锡鸿“中体西用”“夷夏”—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示意图据此图可推知当时中国“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后调整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不加入国民党,1922年8月下旬则决定中共党员视需要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这表明31.改革开放前,出口贸易由国家指定的贸易公司经营。
政治试题蚌埠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政治参考答案38.(28分)(1)①生产决定消费。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消费的质量与水平。
(2分)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拓宽居民的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以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分)③培育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带动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分)(2)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3分)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
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发人们强烈认同感。
(3分)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
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
(3分)④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分)(3)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
(2分)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2分)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城镇化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2分)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推进城镇化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不能片面、单纯追求城镇化率。
(2分)39.(28分)(1)第①问:①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2分)②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分)③诚信经营,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分)④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市场规则,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分)(如果考生从其它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第②问: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蚌埠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有学者认为,牛耕出现在商代而非春秋时期。
依据有:殷墟妇好墓一件玉雕卧牛的两个鼻孔间有小孔相通,与穿系牛绳有关;动物考古学研究表明,殷墟遗址出土黄牛掌骨和趾骨上有因劳役而造成的病变现象;殷墟甲骨文中“物”字应释为“犁”,为牛耕之会意等。
该结论A.表明考古发现最具说服力B.缺乏可靠的证据不足为信C.违背商代生产力发展水平D.大胆创新但尚需小心求证25.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
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
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
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26.宋元以来的理学思想形态中,从人到天,从家到国,从圣到王,即从人文到自然,从伦理到政治,从修养到行为,都有面面俱到的安排,而这些安排都是由“理”所主宰的结果。
这体现了宋元以来思想的27.图 6 “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
图6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28.康有为曾言道:“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
”梁启超也说:“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孱,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
”据此可知,他们二人都主张A.召开国会商讨救国方案B.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C.引进西学破除理学传统D.兴建学会宣传救亡图存29.20世纪初年,一个西方学者曾这样描绘过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作用,他说:“中国是一个奇异的国家,那里银行家能变外交家,外交家又能变为劫掠家。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银行业发展促进了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B.外国银行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重要工具C.外国银行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D.中国经济环境恶劣阻碍近代金融业发展30.表2 1937—1942年抗战后方设立的民营工厂数和资本数该表反映出当时A.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困境B.工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C.统制经济促进工业发展D.沦陷区的工业基本停滞31.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
蚌埠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时,由负责宗庙祭祀、记事和文书管理的祝、宗、卜、史掌管全国的教育,没有私学。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政府注重提高国民素质B。
以神学为主要教学内容C.诸侯国内教育难以发展D.教育维护贵族特权地位25.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社会秩序B.强化中央集权C.构建平等社会D.缓和诸侯纷争26.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
”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A.易形成冗官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C.减少了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专制27. -些西方人认为,在中国古代,道德、宗教、习俗以及法律往往难以分清,行政与司法也是同样。
这一认识反映了中国古代A.人治社会的一般特征B.统治者忽视思想建设C.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坚持“以德治国”理念28.学者陈旭麓曾说过:“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
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
因此,没有权威与楷模的倡率,新的东西总是难以为人接受和仿效的。
”这段话可以用来评价A.林则徐、魏源等对西方科技的引进作用B.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促进作用C.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作甩).新文化运动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倡导作用29. 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夫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日: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
”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30. 1855年2月,《遐迩贯珍》杂志刊出消息:“今于本月起《遐迩贯珍》各号,将有数帙附之卷尾,以载招贴(广告).……至所取之银,非以求利,实为助每月印《遐迩贯珍》叁千本之费用而己o"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杂志性质发生了改变B.早期的广告属于纯公益性质C.该杂志发行量不断增加_ D.商业信息交流渠道有所拓宽31.某一时期我国出现了下列现象:国家预算赤字日益升高;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经济犯罪和.腐败日益增多;耐用消费品发展太快;乡村工业发展迅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B.,二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工业C.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过速发展D.市场经济体系确立,经济得以全面发展32.演说曾经是雅典人最引以为荣的一项技能。
但是,公元前5世纪末期以后,演说家们在演说开始前,往往都要先表白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说对手很会演说。
这是因为古雅典A.公民的民主自觉性增强.B.民主制度日益走向没落C.公民参政范围有所扩大D.演说家们大都谦虚谨慎33.学者钱乘旦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后果并不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恰恰相反,16、17世纪的欧洲正是由于新教的出现才使得宗教情绪变得更为强烈。
”其依据在于新教A.排斥世俗生活B.对人的束缚更严苛C.主张信仰自由D.加剧宗教信仰狂热34.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
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
‘由此可知“人民”一词A.范围随时代发展而扩大B.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C.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D.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35.下面是一部专著的部分章节标题:第四章价格垄断损害了美国的商业第五章阻碍农业发展第六章失业者并未真正受益第七章更多失败的公共计划第八章干预金融,第九章以保护工人的名义损害劳工利益第十章奇高的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A.垄断组织产生不利于经济发展B.胡佛的经济政策加剧经济危机C.罗斯福新政并未挽救美国经济D.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一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
1902年5月,管学大臣张百熙仿照日本学制拟就《壬寅学制》o1902年底,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制定了湖北学制体系。
1903年6月,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又加上制订湖北学制的经验,修成《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o1904年1月13日,光绪皇帝批准推行。
《癸卯学制》纵向主要分作三段六级,各级学堂的宗旨如下: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爱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
普通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稗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抵为宗旨。
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科为宗旨。
大学堂、通儒院: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
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备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
初级师范学堂: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
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
1905年成立学部;同年,张之洞与袁世凯等联名奏请立停科举,获准。
1907—1908年,全国学堂由3,7888所增至47895所,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1 905年以来,一大批新式学堂先后创建,如:复旦大学、保定陆军行营军官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清华学校等。
一整理自刘虹:《<癸卯学制>百年简论》(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及特点o (10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癸卯学制》制定的背景和影响o(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
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清代文艺复兴说”的和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
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
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1958年,胡适发表的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中,胡适这样描述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
那个时候,有许多的名辞,有人叫做“文学革命”,也叫做“新文化思想运动”,也叫做“新思潮运动”o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o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
Renaissance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殷商、西周时期,国家并无成文法典。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往往是从以前的判例、故事中去寻找法律依据的,如果找不到,就从神明的启示,或礼仪风俗或公认的观念中去找寻答案。
这些具体判例,或形诸文字藏之于王宫,或铸之于礼器,一般士民不得知晓。
子产是春秋晚期郑国的执政。
公元前536年,子产将刑书铸刻于青铜鼎上,把它作为国家的常用法典。
铸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是建立于乡里的基层学校,现在成了士民议政的场所),以议执政。
”继郑国铸刑鼎之后,各国纷纷仿行,其中尤其以晋国的“铸刑鼎”反响最大。
——据刘晓丽:《赵简子铸刑鼎与三晋法家的形成》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子产“铸刑鼎”的历史背景。
(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子产“铸刑鼎”的历史意义。
(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辛亥革命后,在新生政权采用何种政体这一问题上,同盟会内部出现意见分歧:孙中山主张总统制反对内阁制,他认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吾人不能对惟一置信推举之人,而复设防制之法度。
余亦不肯徇诸人之意见,自居于神圣赘疣,以误革命之大计”。
宋教仁则热衰于责任内阁制,他说“盖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交易之,必致摇动固本”,并且强调,“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财总统政治极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能就范”。
最终,孙中山的意见获得大多数支持,宋教仁的主张被否定。
两个风后,、临时政府制I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之前相比,关于政体模、式的规定有了较大的变化。
如“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并且“国务员于临时犬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雀及发布命令时,须附署之。
”此举引起袁世凯极大不满。
——摘编自杨逢银《论孙申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等(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和宋教仁各自主张的理由。
(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政府早期政体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
(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938年,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
威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_些科学家,推举爱因斯坦.书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
罗斯福采纳了建议。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
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
l945年7月16目凌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何青青《美国原子弹研制内幕》材料二:罗斯福时期的远东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在雅尔塔协定上,由于太平洋战场日益增长的美军伤亡人数,苏联出兵远东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利益……7月l7日,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明确表示:“因为现在已发现了一种力量与性质都是全新的武器,以致我们不需要俄国人了,也不需要其他任何国家”。
他还在l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在俄国人参战前日本人就将彻底失败;我相信当曼哈顿(原子弹)出现在它们本土上时肯定会如此。
”——戴超武《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1) 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行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