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x
- 大小:44.47 KB
- 文档页数:23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知识板块知识点题型分值难度系数。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古代史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等)选择题3分0.8。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内容、意义选择题3分0.7。
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简答题5分0.6。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选择题3分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选择题3分0.7。
世界古代史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与影响选择题3分0.8。
世界近代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选择题3分0.7。
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简答题5分0.6。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冷战等)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西周的统治。
2. 唐宋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重要港口。
D. 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管理。
3.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完全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往来。
C.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
D. 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4.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第一章:中国革命史1.1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背景-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1.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意义-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北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1.3 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背景-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发展- 抗日战争的结果和意义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2.1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2.2 改革开放的开启与进行-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意义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第三章:全球化与现代化3.1 全球化的背景与进程- 全球化的起因和背景- 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全球化的加速和影响3.2 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现代化进程的成就和挑战3.3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内涵- 文化传播的形式和途径- 文化传播对国际交往的影响第四章:历史与人类发展4.1 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 科技进步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生活方式的改变4.2 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挑战4.3 历史哲学的思辨与启示- 历史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 历史哲学对人类发展的启示- 历史哲学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以上是2023年全国新课程卷I历史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涵盖了不同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和题目方向,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 0 11 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H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ni历史双向细目表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全国文综Ⅰ、Ⅱ、Ⅲ卷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5-2020年)
目录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4题) (3)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5题) (4)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6题) (5)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7题) (6)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8题) (7)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29题) (8)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0题) (9)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1题) (10)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2题) (11)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3题) (12)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4题) (13)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第35题) (14)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25分题) (15)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开放12分题) (16)
2015-2020年全国卷Ⅰ、Ⅱ、Ⅲ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选做题15分题) (17)。
高考历史知识点双向细目表近年来,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复习,一个详细的知识点双向细目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古代史1. 文明起源与早期人类社会- 大汶口文化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等- 古代人类的进化史及步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杨谷文化、仰韶文化及其社会特点2. 奴隶社会与亚洲古代国家- 亚洲古代文明(如长城文化、两河文明等)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古代典籍《尚书》、《易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黄帝、颛顼等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3. 古代希腊罗马世界- 希腊城邦的兴起及其政治制度- 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和其思想- 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及重要统治者(如凯撒、奥古斯都等)二、近代史1. 欧洲的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英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经过及结果-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带来的影响2. 近代亚洲史-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如鸦片战争等)-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五四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成果3. 近代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参战国及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参战国及后果- 冷战时期的冲突与调和(如二战后东西方的分裂等)三、现代史1.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新文化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中共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初期活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3. 当代世界- 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 全球化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当代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这样一份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41分;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30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4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8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