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完全性失语的偏瘫患者P·T治疗引入语言康复方法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86.68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摘要】脑卒中是我国北方常见病之一,是当今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
据临床报道,大约1/3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
脑缺血性失语因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局部脑组织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不可逆坏死所致,所导致的失语症更难恢复,治疗更加棘手。
近年脑缺血性失语更是具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对缺血性失语症患者进行有效地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脑缺血;失语;语言康复;方法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1-01为研究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言语障碍表现的康复治疗的措施,通过给予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患者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改善,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笔者所在医院收治脑卒中后出现言语障碍表现共50例患者,9例患者为女性,20例患者男性。
患者的年龄为40-80岁,中位为68岁。
所有患者都进行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34例患者为脑梗死,16例患者为脑出血。
患者患疾病之前均可正常表达,语言情况良好。
根据失语症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6例患者为完全性失语、14例感觉性失语、30例运动性失语。
根据语言障碍的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为ⅲ度,21例患者为ⅰ度,11例患者为0度。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如其评定提高了2度以上则可视疗效为明显好转,如患者经治疗提高了1度以上则视为好转。
1.2 康复治疗入院后,处于意识清醒状态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即行语言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定属于何种失语、失语的程度,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根据失语的类型训练。
1.2.1 运动性失语的康复训练运动性失语是以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听理解相对较好,呈非流利型口语。
表现语量少(每分钟讲话字数小于50个)、讲话费力、发音和语调障碍和找词困难等,此类患者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不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情感,病人最初多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此类病人应先做好心理行为干预,运动性失语,对患者应实施关怀沟通照顾,解开其心结,在其家属的辅助之下进行相关方案的制定。
言语语言康复成功案例分享言语语言康复是一项专注于帮助言语障碍者恢复和改善其语言能力的治疗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言语语言康复已经在许多个案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康复案例,以展示言语语言康复的潜力和影响。
一、成功案例一:阿明的听力与发音康复阿明是一个五岁的男孩,他因出生时听力障碍而导致语言发展迟缓。
在接受了一年的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后,阿明的听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成功恢复了正常的语音表达能力。
通过对各种听觉刺激的训练,阿明的听力逐渐增强,同时语音治疗帮助他正确发音和模仿日常语言。
现在,阿明已经能够与他人正常交流,并取得了在学习和社交方面的突破。
二、成功案例二:莉莉的语言理解与表达康复莉莉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她在幼儿时期就被诊断为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
她经常无法理解别人的指令和问题,并且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经常遭遇困难。
经过两年的言语语言康复治疗,莉莉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康复治疗师采用了一系列的练习和游戏,帮助莉莉提高她的词汇量、语法和语义理解能力。
现在,莉莉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成功案例三:杰克的语言流利性康复杰克是一位十四岁的男孩,他在言语表达上经常出现停顿、重复和填词困难等问题,这使得他在课堂上和与他人交流时都感到困扰。
经过一年的言语语言康复治疗,杰克的语言流利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治疗师使用了一系列的语音练习和技巧,帮助杰克提高他的发音准确性和语音流畅性。
通过不断地锻炼和练习,杰克逐渐减少了语言障碍并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现在,杰克已经能够自如地与他人交流,并在课堂上表现出色。
四、我对言语语言康复的观点和理解从以上几个成功案例可以看出,言语语言康复在许多言语障碍者身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言语语言康复不仅仅是提供一种康复治疗,更是对患者个体的全面关注和照顾。
每个成功案例都需要语音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失语的分类及康复训练方法失语是指由于脑部损伤、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
失语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流畅性失语和流畅性失语。
非流畅性失语是指由于大脑左侧(主要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的损伤而导致的失语,其特征是语言表达受阻、不连贯、含糊不清。
非流畅性失语的常见类型包括:1.原发性构音失语:患者在说话时出现发音困难,表现为吐词不清、变音、漏音等。
2.失字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漏词、重复词语或无法找到正确的词汇。
3.失句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语句不连贯、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问题。
流畅性失语是指由于大脑左侧(主要负责语言理解的区域)的损伤而导致的失语,其特征是语言流利、流畅度不受影响,但语法理解和用词能力丧失。
流畅性失语的常见类型包括:1.失名症:患者在说话时无法正确地命名物体、事物或人名。
2.失值症:患者无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词汇的概念、含义和象征。
3.失句症:患者在说话时出现语法错误、结构混乱等问题。
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失语康复训练方法:1.语音治疗:通过模仿、重复和练习特定的音节、单词和短语,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困难。
2.色块疗法:将不同颜色的方块与特定词汇或概念相关联,通过触摸和将颜色块移动来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理解单词的意义。
3.镜子疗法:利用镜子观察口腔和舌头的运动,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困难。
4.书写疗法:通过书写单词、句子和文章来练习和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5.图像辅助疗法:使用图像、图片和手势等非语言工具来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意思。
6.视听模型疗法:通过观看和听听力模型,模仿和复述语言表达,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7.纸笔交流:鼓励患者使用纸笔进行交流,以减少口语交流中的困难,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实际的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个性化制定。
康复训练的关键是持续性和个性化,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和改善语言能力。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讲义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赵丹一、脑卒中失语症的定义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由于本病所造成的大脑器质性的病变,除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体征外,尚可发生发音、构音等语言障碍。
脑卒中失语症(aphasia)是脑损害导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包括各种语言符号(口语、文字、手语)等表达或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
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或严重认知障碍,无视觉听觉缺损和口、咽喉、舌等发音器官肌肉瘫痪及共济失调,却听不懂别人或自己讲的话,也不能表达,不理解或写不出病前会读、会写的字句等。
二、脑卒中失语症的言语症状(一)听理解障碍听理解障碍是失语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指患者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
根据失语症的类型和程度不同表现在字词、短句或文章不同水平的理解障碍。
(二)口语表达障碍1.发音障碍:失语症患者的发音障碍是由于言语失用所致,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刻意表达的语言明显不如随便说出的,模仿语言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
2.说话费力: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流畅.患者常伴有叹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费力的表现。
3.错语:常见有三种错语,即语音错语、词意错语和新语。
语音错语是音素之间的置换,如将”香蕉”说成“香猫”。
词意错语是词与词之间的置换,如将“桌子"说成“椅子”。
新词则是用无意义的词或新创造的词代替说不出的词,如将“铅笔”说成“磨小”。
4.杂乱语:也称奇特语,在表达时,大量错语混有新词,缺乏实质词,以至说出的话使对方难以理解。
5.找词和命名困难:指患者在谈话过程中.欲说出恰当词时有困难或不能,多见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在谈话中因找词困难常出现停顿,甚至沉默,或表现出重复结尾词、介词或其他功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