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共2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3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国际精神分析运动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对象关系模式自身心理学模式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通常被视为传统驱力模式和对象关系模式的中介。
第6讲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第一节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第二节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第三节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儿童精神分析第四节儿童游戏治疗技术客体关系理论之母Klein 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游戏心理治疗的创始人精神分析之路1910年在布达佩斯第一次偶然读到《论梦》1910年与桑多尔¡¤费伦齐联系并接受其分析桑多尔¡¤费伦齐1920年卡尔·亚伯拉罕邀请她到柏林工作1924年初,她开始接受亚伯拉罕的分析卡尔·亚伯拉罕1925年12月后,每天进行有规律自我分析1925年夏,接到欧内斯特·琼斯的邀请到伦敦欧内斯特·琼斯克莱因伦敦学派与安娜维也纳学派出现冲突1960年9月22日,克莱茵在伦敦去世安娜·弗洛伊德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1、客体与内部客体2、潜意识幻想3、驱力4、投射性认同5、分裂6、修复用成人的语言对前语言期的幼儿体验做出假设;试图穿越我们从未能完全穿越过的界限。
好乳房与坏乳房“好乳房”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
“坏乳房”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
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弃他。
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
好乳房的爱——具有保护和恢复的效力坏乳房的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客体与内部客体客体(object)和客体关系(objectre lations)对象(object)和对象关系(objectre lations)关于客体和客体关系的概念是一切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